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文化 生肖文化

南园北侧是什么生肖_南园北侧的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1.广西博白饮马江:千年古村变成新街,汉唐史话代代传——2.大漠沙如燕燕山月似钩指的是哪座山3.残羹剩饭充饥饿猜生肖4.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是什么生肖5.西湖十景是哪十景?6.马诗二十三首用了哪些修辞?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7.月坛公园同年属龙男女结婚好吗 晚年周劭。 1986年,我进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在工余休息的时候,经常见到一个身材健朗、衣着整洁、看上去颇有气度

1.广西博白饮马江:千年古村变成新街,汉唐史话代代传——

2.大漠沙如燕燕山月似钩指的是哪座山

3.残羹剩饭充饥饿猜生肖

4.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是什么生肖

5.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6.马诗二十三首用了哪些修辞?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7.月坛公园

南园北侧是什么生肖_南园北侧的意思是什么

同年属龙男女结婚好吗

晚年周劭。

1986年,我进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在工余休息的时候,经常见到一个身材健朗、衣着整洁、看上去颇有气度的老人在编辑室门外走道里叼着雪茄与年轻人聊天。我好奇地问同事:“这是谁呀?”他们告诉我,他叫周劭,是我社的特约编辑,在以编辑出版文学典籍整理著作为主的之一编辑室工作,当时年已七旬。同事又做神秘状地告诉我,他曾用名周黎庵,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上的著名编辑、作家,他的太太穆丽娟是戴望舒的前妻。这果然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当时在以编辑出版文学研究著作为主的第二编辑室工作。此后,我有空也去听他聊天,也读到了他的一些著作,渐渐地对他的生平事迹有了一些了解。

执业律师

在叙述晚年周劭的生活状态前,有必要简述周劭的生平经历和早年事迹。周劭,1916年6月生,浙江镇海人。他的父系家世,周劭成年后几乎没有提及,只言及祖父是乡间绅士,先他出世而亡,他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是书香门第,给了他很好的读书环境。周劭十一岁到上海清心中学附小读书,寄居在其舅张鲁庵家,直到1935年6月中学毕业。张鲁庵是参行老板,又是著名篆刻家,与陈巨来为同门。

1935年秋,周劭考入设在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东吴大学是美国监理会于1900年创办的,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文、理学院设在苏州,原校址现为苏州大学;法学院设在上海虹口昆山路。法学院当时开设预科课程,规定须在苏州东吴大学本部年或两年预科方可到上海念完四年或三年的五年制系课程教育。周劭自言:“我于一九三五年考入东吴大学读法学预科,考卷交的是‘白卷’,希望不被录取而可偿东渡扶桑念文科的夙愿,但法学院院长吴经熊是我的表伯又是我的忘年交,还想做我的老师,便运用职权,破格录取我这个曵白学生,从此开始两学期的负笈吴门生涯,实际上前后不到八个月。”(《吴门笈影》,《葑溪寻梦》,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

周劭在苏州东吴大学本部读法学院预科,因此与苏州结缘。他早年出版的《葑门集》(上海葑溪书屋,194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以《清明集》为题,与《清明集》合刊),晚年出版的随笔集《葑溪寻梦》,俱以苏州地名命名。在东吴大学,他加入了宁波同乡会,并与担任会长的同年同乡同级同舍的经济系同学蒋纬国交往密切。蒋纬国当时住在距今苏州大学不远的南园,今南园宾馆尚存蒋纬国故居。1940年夏,周劭以法学学士毕业。同年冬,他经过设在重庆的律师甄别会甄别,取得律师资格和,即入上海外滩附近圆明园路上的秉公律师事务所执行律师业务。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事务所解散。

崭露头角

在这之前的1937年11月12日,占领上海华界和苏州河以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四面都是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未到而为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就像大海当中的孤岛,故称“孤岛”。“孤岛”存在时间就从这天至1941年12月8日侵入上海租界为止。周劭从小就喜欢写作,11岁时就给当地报纸投稿并发表 ,时涉足文坛并开始其编辑生涯,“孤岛”时期崭露头角。

1936年秋,他来上海,与宇宙风社编辑陶亢德(1908—1983)等人合办《谈风》半月刊,自任主编。次年爆发,该刊出版不满一年便停刊。陶亢德拉他入宇宙风社担任编辑,因业务结识了老舍、郁达夫、周作人、丰子恺、俞平伯、刘大杰、赵景深、施蛰存等一批著名文人学者。他又署名“吉力”,向创刊于1938年的《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投稿并由此认识其编者唐弢(1913—1992),遂与唐弢等《鲁迅风》 合撰杂文集《边鼓集》(上海文汇有限公司,1939)、《横眉集》(上海世界书局,1939),成为一时闻名的“鲁迅风”杂文作家。

《鲁迅风》周刊是王任叔、孔另境、金性尧等人于1939年1月创办的以继承鲁迅杂文风格为宗旨的。《边鼓集》收文载道(金性尧)、周木、周黎庵、屈轶、柯灵、风子(唐弢)6人杂文18篇,按人分卷,共6卷。《横眉集》所收 除《边鼓集》6人外,加入孔另境。《边鼓集》意谓为救亡而打的阵阵激烈的边鼓,从“沉重的心中发出来低微而急迫的声音”。《横眉集》书名“横眉”,取自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之句。孔另境在《横眉集》序中代表 揭出写作的主旨:“不但要和国内各阶层的恶劣倾向”,“而且还得负着剥露和击刺国外侵略者的丑态和计的责任”。

主编《宇宙风》

周劭当时勤于写作,除了合集外,其个人著作结集的有《清明集》(上海宇宙风社,1938)、《吴钩集》(上海宇宙风社,1938)、《华发集》(上海庸林书屋,1941)等。其《清明集》收六篇 ,叙明清史事,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充满现实意义。如《清初贰臣的生涯》直斥:“屈节事仇的人物,我们称他们为‘’或‘傀儡’,自有史以来,中华遭异族时,总有这些丑类的出现,真是‘自古已然,于今为烈’的。”他的这些 均先刊于《宇宙风》。《宇宙风》1935年秋创刊,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终刊,是当时有影响的刊物,销量曾达45000份,仅次于《生活》和《东方》。由林语堂、陶亢德和周劭编辑。后来林语堂赴美国,陶亢德去,就由周劭独编。

1936年至1941年,周劭在上海还先后担任《谈风》半月刊主编、《宇宙风乙刊》编辑、《天下事》半月刊主编;1939年又任上海循环报社副刊《海风》主编;1940年又任西洋文学月刊社《西洋文学》编辑;1940年至1941年,又任上海鲁迅风社《鲁迅风》周刊编辑。从这些履历,可以看到周劭当年在文坛的活跃度。陈青生说:“周黎庵和文载道在孤岛时期是名噪一时的《鲁迅风》杂文作家,积极宣传爱国,严厉谴责行径,公认为‘派’作家。”(《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出版社,1995年)他不仅在当时与金性尧同声相应,而且在后来对金性尧产生了几乎影响其下半辈子命运的作用(参见下文)。

帮闲文人

“孤岛”沦陷后,日寇严酷一切活动,生活在沦陷区的国人命运发生了急剧变化,文产生了分化。留在上海的文人,或如许广平、柯灵等坚贞不屈,不与日伪合作;或者闭门写作,有的还可依赖教书为生,如钱锺书完成《谈艺录》和《围城》两部名著,有的只能过着贫寒的生活,如谭正璧等(这可能是多数);或如袁殊、关露等潜入日伪内部,不惜牺牲名节从事神的事业;还有如胡兰成、柳雨生等觍颜事敌,主动成为文化。周劭和文载道等则明知为汪伪做事有辱名节,但还是做了帮闲文人。1942年至1944年,周劭任上海古今出版社《古今》编辑、主编。《古今》是曾任汪伪部副部长和政务次长朱朴(1902—1970)于1942年3月创办的,先是月刊,到第九期改为半月刊。朱朴与周海关系密切,自称“周先生是我更好的朋友”(《朴园短简——致文若之一信》,《朴园日记》,海豚出版社,2012)。他在《〈古今〉两年》一文中说:“就中帮助最多而最力者要推周海先生,两年以来,他不仅不断地为《古今》撰文,使得《古今》能够读者更热烈的欢迎,而且每逢《古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不吝赐以精神及物质的帮助。”

《古今》以发表文史掌故、散文小品 为主,但 中不少是汪伪。《古今》先后发表汪精卫《故人故事》、周海《广州之行》《扶桑籍影溯当年》《盛衰阅尽话沧桑》《苦学记》、陈公博《上海的》等 。周黎庵作为主编,在《古今》周年纪念特大号的《编辑后记》中说:“尤其难能可贵者,乃国府 汪先生,于宵旰忧勤,日理万机之余,亦抽暇为纪念号撰文,此不独本刊独特之光荣,亦中国文坛有史以来之盛事”,“本期又一特殊之贡献,乃周海先生之《扶桑籍影溯当年》,本刊之得有今日地位,周先生文字号召之力为多,此文与《故人故事》并刊,足称双绝,为本刊生色不少。”在《〈古今〉两年》一文中,周黎庵写道:“《古今》二年来的成功,可以说是 之成功,造成《古今》地位的 ,之一位 ,不用说,是周海先生了,凡是有他文字的一期,我们总特地多印一些,但还是一销而空。”这些话与朱朴之语如出一辙。因此,人们自然就把《古今》看成了周海的刊物也即刊物。

周劭是《古今》的骨干。朱朴《〈古今〉两年》云:“当《古今》最初创刊的时候,……事实上的编辑者和撰稿者只有三个人,一是不佞本人,其余两位即陶亢德、周黎庵两君而已。”周劭从《古今》第三期起出任《古今》主编。朱朴说:“我与黎庵没有一天不到社中工作,不论风雨寒暑,从未间断。”可以说周劭对《古今》出力最多。为了办好《古今》,他还拉来金性尧帮忙。金性尧成了《古今》的不署名编辑,每天去半天。金性尧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 是写于2003年的《悼黎庵》,写到他与周劭因为《世纪风》写杂文而相识。后来,朱朴和周劭合办《古今》,“朱朴是没有金钱和权势的,但因投靠了周海,经济上也有了保证,成为周门一个高级清客”。金性尧检讨自己:“我也是相差无几,后来是自甘附逆。作为《世纪风》的 原是很清白的,作了《古今》的不署名编辑,上便有泾渭之分。胜利后被人诟骂,也是咎由自取。每个人的行动都应由自己负责,我是自己撞上去的。因为这时候我正在吸,需要钱用。这真是百悔莫赎的,我一生的许多错误,皆由此而来。”

除了约稿编稿,周劭在《古今》也发表有《记章太炎及其轶事》《忆郁达夫》《清乾隆帝的出生》等文史 。因为周劭办《古今》的影响,1942年4月,周海等认为周劭“前在沪刊物颇著文名,现已参加和运工作甚力”而“派以简任待遇专员名义,不支俸以励贤能”,任命他为汪伪会秘书厅简任专员;1944年又任命他为汪伪“储备银行调查处专员”,但周劭均未到职。

1944年10月《古今》在出版第五十七期后停刊。终刊时,朱朴“邀周黎庵、文载道便餐,一以《古今》小休,尚有琐屑余事待商;一以二年来甘苦相共,不能不聊表寸衷也”(《朴园日记——重阳雨丝风片录》,《朴园日记》,海豚出版社,2012)。由此可见周劭与朱朴关系之密切。朱朴后来赴定居,从事书画鉴。《文汇报》记者陆灏,有一天问周劭为什么会参加《古今》的编辑,周劭回“说到底,就是四个字:贪生怕死。”

在办刊物的同时,1940年至1944年,周劭还在上海兼营律师业务,他的主要生活 还是依靠律师业务的收入。

胜利后,清算。与周劭一起担任《古今》编辑并古今出版社、开办具有日资背景的太平书局的陶亢德与周作人、龙榆生等被定为“文化”锒铛入狱,太平书局被定为敌产。虽然在1945年11月上海曙光出版社出版的署名司马文侦的《文化》一书中,周黎庵与陶亢德、胡兰成、柳雨生等一起被列为“文化”,但周劭由于脱身早,又没担任过汪伪实职,所以未遭清算。1945年至1949年,周劭在上海加入天衡事务所,地址在四川中路,专营律师业务,经办民事、刑事诉讼。他为茅盾先生过房屋纠纷官司,并写入了其晚年所著《黄昏小品》。这一时期,他离开文坛,停止写作,也不再参加文艺界活动。

在时代的大风潮里

周劭在上海前的事迹,多见于他自己写的回忆性 和相关记载,蔡登山等人所撰 也有述及。他此后的事迹蔡登山等人所撰 所述不详,兹根据相关记载梳理如下。

上海后不久,律师制度取消,周劭遂在虹学教了一学期的历史课后辞职。1950年7月,他进入私营正广和汽水公司任顾问,草拟公司章程等,不久任副经理。因对业务不熟悉,学非所用,周劭萌生退意。1956年12月,他参加上海市人才会,被调配到上海文化出版社任编辑。其老友孔另境时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金性尧则在此前由上海文化出版社调到1956年11月新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任编辑。1957年6月,周劭由宓逸群、金性尧介绍,加入促进会。同年,周劭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根据关汉卿原著《望江亭》改编的配图的通俗读物。这年5月,朱朴作为著名书画鉴家来上海活动一周,到的当日晚上即与周劭见面,“相见兴奋,一时几乎话都说不出来”。接下来周劭有四天陪他活动,有一日“下午黎庵同性尧来访,性尧较十年前得意多了”(《上海一周》,《朴园日记》,同上)。相比金性尧,周劭舒适的日子很短暂。1958年9月,上海文化出版社鉴于周劭汪伪时期的历史问题,经报上海市有关部门批准,“以论处,行政开除,送去劳动教养”,被遣送安徽劳动教养。1965年1月,经安徽省厅局批准,周劭“解除,留队就业”。1975年12月,周劭经安徽省有关部门核准“予以转业,并享有公”。1976年3月,周劭被分配在上海市公司所属成都皮革五金合作商店工作。

1977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恢复上海市出版局和各出版社的建制。1978年1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恢复原名,因上海文化出版社早已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故周劭也“归队”进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制,直到1985年5月退休。周劭向提出了 自己历史问题的复查要求。1980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复查后认为对周劭汪伪时期的历史问题“可不以对待,应予纠正”。为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撤销当年对周劭开除公职和送的决定。

进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1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等的基础上成立,老社长李俊民积极招纳老编辑。金性尧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任编辑。可能是他的推荐,恢复编辑身份的周劭没有回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而是从1979年起被上海古籍出版社聘为编辑。周劭到古籍出版社,从事他喜爱的古典文学著作的编辑;同时,古籍出版社的人际关系和专注学术的氛围,使他有如鱼得水的感受,得以尽展其才学。李俊民是一位忠厚长者,敢于起用有才学之人。当时与周劭年辈相近的编辑还有不少。他认识了刚恢复编辑身份回到古籍出版社工作的王勉(鲲西)。他俩与金性尧同年,生肖都属龙,都对明清史事和文学素有研究。周劭所在的之一编辑室主任李学颖,对编辑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也对明清史事和文学有浓厚兴趣,周劭担任责任编辑的许多图书就是由她复审把关的。

继任的编辑室主任赵昌平,是施蛰存先生的首届研究生,他尊称周劭为“师叔”。周劭对家人有点严厉,与年轻编辑交往时则以平辈视之,年轻编辑或尊称他为“周公”或开玩笑地叫他“周老头”。编辑丁如明记得,周劭退休后,有一次由他公子扶着来社里,坐在楼下厅里,要丁如明下去谈谈。他们正谈话间,忽然他公子插了句话,他勃然大怒,斥责道:“我们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没规矩!”其实他公子与丁如明年龄差不多,相差至多也就三四岁。弄得丁如明倒有点尴尬,很过意不去。周劭在古籍出版社工作的十年间,主要从事古籍整理稿件的审读,他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有四十多种,其中有列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樊南文集》《雁门集》《揭傒斯全集》《高青丘集》《陈子龙诗集》《牧初学集》《牧有学集》《牧杂著》《吴梅村全集》《顾亭林诗集汇注》《安雅堂全集》《方苞集》《樊榭山房集》《刘大櫆集》《惜抱轩诗文集》《两当轩集》《人境庐诗草笺注》《岭云海日楼诗钞》等,以及《瀛奎律髓汇评》《宋词纪事》《明诗纪事》《词苑丛谈》《洪宪纪事诗三种》《清诗别裁集》等。由于饱读诗书,腹笥深厚,他审稿面很宽,速度也快。1988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荐报送,经上海市出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会讨论表决通过其编审任职资格。

重作冯妇

周劭在做编辑的同时,自己也参与一些古籍整理,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就有他标点的查慎行著《敬业堂诗集》(全三册,1986)、姚燮著《复庄诗问》(全二册,1988)和《史记菁华录》(与王兴康合作,署名周旻佳,1988)等。晚年他又重作冯妇,写了不少漫谈文史掌故和回忆往事的随笔,结集的有《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葑溪寻梦》(古吴轩出版社,1999)、《向晚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等,内容主要是谈明清史中的人物和轶事、近现代名人趣闻、上海和苏州地区的地方掌故等,往往是谈今说古,中西兼容,娓娓道来,意趣盎然。他专题的著作有《清诗的春夏》和《中国明清的官》等。周劭喜欢清诗,尤其推重清代诗人吴伟业和黄仲则,取名为“揖吴拜黄”。他曾告诉丁如明,他去时居然还带了两人的集子,两人的诗陪伴他熬过了漫长的岁月。

《清诗的春夏》署名周黎庵。他把清诗分为四季,以随笔的写法叙述清代前中期诗人的故事。这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诗词坊”中的一种,1990年4月版,1991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内地版,这套书是金性尧主编的。这套书中还有金性尧著的《闲坐说诗经》等。《中国明清的官》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茗边老话》丛书中的一种,收入丛书的还有金性尧的《六宫幽灵》、鲲西的《深宫里的温莎娘们》。周劭下笔极快,掌故信手拈来,他的这些 大都是工间操休息时间写就的。

1987年1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聘请周劭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杨友仁、上海辞书出版社王知伊三位退休老编审为《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特约编辑。《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由周劭的老友范泉负责编辑,范泉是一位富有经验的老出版家,为丛书搭建了一个包括施蛰存等各领域专家的阵容强大的编委会。编辑室还有龚建星、郑晓方两位青年编辑。龚建星后调《新民晚报》任副刊《夜光杯》编辑,以笔名西坡名世。郑晓方为早期人郑超麟(1901—1998)之堂孙女,为照顾郑超麟起居从福建老家调沪,后调中国福利会出版社为编审。当时,在福州路上海书店楼上食堂划出一块地方,放上写字桌和书橱,他们就在那里做编辑。经过这些老少编辑几年的艰苦努力,1991年12集30卷2000万字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出版。1997年,该书获第三届图书奖荣誉奖。

为了开拓选题,周劭向赵昌平建议将《宇宙风·自传之一章》《人间世·名人志》专栏合集为《未能忘却的忆念》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该书裒集了蔡元培、周作人、老舍、郁达夫、徐志摩等文化人的生活片断,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可读性强。受这本书的影响,我策划了《名刊》丛书十册,选了《语丝》《新月》《太白》《宇宙风》《》《人间世》《现代》《万象》等名刊名篇,其中选了戴望舒的 ,周劭还特地陪着戴望舒的女儿戴咏素来我社领取样书和稿费。

周劭晚年来往的朋友除了同事外,老辈的有施蛰存等,小友有陆灏、龚建星等。周劭年轻时就喜欢打牌,晚年也喜雀战。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回忆道,其父陈新民“与周黎庵交往较为密切,因他们一度在上海正广和汽水厂共过事。记忆中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周黎庵常来寒舍与家父喝酒聊天,后来家父家母也常去周府与周黎庵、穆丽娟夫妇玩方城之嬉”(陈子善《不日记二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22 )。

周劭晚年经常去走访施蛰存先生。陈巨来身后的著作《安持人物琐忆》,是他生前将此稿托付给施蛰存,施蛰存交周劭谋求出版。陆灏等为辽宁教育出版社编《万象》,周劭遂交《万象》连载,后单行出版,名躁一时。周劭还为《万象》撰写了《陈巨来与浙派篆刻家》《烟草琐话》《三十年代有过一个“年”》等文。他与施先生有抽雪茄的共同爱好。施先生送了几枝哈瓦那雪茄给周劭,周劭舍不得吸,一直着。后期他吸雪茄,大多由丁如明替他到徐家汇一家烟店一箱一箱地买。他要桐乡雪茄烟厂生产的,贵一点的牌三角六分一包十支装的他还舍不得买,买二角七分一包价低的。后来桐乡烟厂关门了,他叹息不止。当然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价格了。

周劭退休后,为图清静,向上海文艺出版社借了一间屋独居。房子在嘉善路,我去过,记得是楼中间的亭子间,一厅一卧室。他在斗室中挂了一匾“揖吴拜黄”,还在板壁上挂他和太太穆丽娟年轻时的合影照片。他身体不错,冬天坚持洗冷水浴。他喜欢喝酒,晚年患有痛风,穆丽娟不许他喝酒,他还不听,还请年轻编辑一起喝酒。因痛风走路不便,他出门拄着拐杖,牙又掉了几个,有年轻同事与他开玩笑,说他:“无齿(耻)之徒,于行”,他不以为忤,闻之大笑。小青年越挤兑他,他越高兴。周劭晚上喜欢看电视剧。有一阵“清宫戏”流行,他看完了就写一篇杂感,寄给《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发表。鲲西《怀周劭》一文记:“周君尝自云但有一瓶酒一枝笔,文可顷刻而成。虽然这样,不查文献行文难免有误,所以闻亦有疑,周君并不以为意,只是愤愤然就此封笔了。”但周劭去世后不久,《夜光杯》还发表有他的存稿。

晚年穆丽娟。

周劭与穆丽娟

写周劭,穆丽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穆丽娟与戴望舒的故事,坊间已有多种图书 述及,穆丽娟本曾以戴望舒前妻、周劭夫人的身份接受过访谈,2011年6月15日《新民周刊》就有《穆时英之妹穆丽娟:与戴望舒离婚,和周黎庵相伴》一文,叙述得比较详细,本文就不再赘述,只叙述穆丽娟与周劭相关的事迹。

穆丽娟,浙江慈溪人,1917年出生于一个实业家家庭。1935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女中。穆丽娟的大哥是穆时英(1912—1940)。穆时英与刘呐鸥、施蛰存同为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新感觉派作家。1935年4月,戴望舒(1905—1950)从法国返回上海,与刘呐鸥、穆时英两家同住在一所公寓里。此时,戴望舒相恋八年的未婚妻施绛年(施蛰存之妹)已经另有所爱,大家都很同情他。于是,穆时英把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

两人于1936年6月在上海新亚饭店了婚礼。19岁的穆丽娟嫁给了比自己大12岁的戴望舒,婚后育有一女戴咏素,小名朵朵。1939年,戴望舒带着妻女来到。由于年龄阅历差距和性格差异,两人的感情出现危机。1940年6月,时任汪伪《国民新闻》社社长的穆时英在上海被特工人员,戴望舒不许穆丽娟回沪奔丧。同年冬,穆丽娟之母在上海病逝。穆丽娟不顾戴望舒的阻拦回沪奔丧。1943年1月,两人离婚。

穆丽娟回到上海后,早已相识的周黎庵作为穆时英的朋友经常来看她,陪她聊天。周黎庵比穆丽娟大一岁,尚是单身,在当时的上海春风得意。他爱上了穆丽娟。1943年3月15日,两人在上海金门饭店婚礼。在婚礼中充当司仪的柳雨生在同年四月号的《》上写有《文化人结婚记》记录两人婚礼的情景,蔡登山 中已有节引,兹不赘述。有年青同事开玩笑地指责周劭不该夺人所爱,他笑着说:“这是珠还合浦。我与穆丽娟在乡下住处原只隔一条河,是前后村。”他的老家镇海与慈溪紧邻,可以算是同乡。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定居澳大利亚成为著名学者的柳存仁(柳雨生)每次来沪时总要告知我们,有机会时就让我们安排他与周劭见面叙谈。

穆丽娟与周劭婚后育有三女一子。1949年后,穆丽娟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在古典文学出版社做校对。周劭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后,穆丽娟也不时来社,有时与周劭一起参加促进会上海古籍出版社支部的旅游考察活动,金性尧曾担任过支部主任。

周劭最后的日子是在老屋度过的。他与穆丽娟的老屋在上海江阴路一个老式的石库门里弄房子,我去过,记得是二楼,窗对着西路。周劭去世后,我和同事代表上海古籍出版社去吊唁,穆丽娟告诉我们,周劭得病后,不愿住医院,就躺在家里,让穆丽娟陪着到最后。

2022 年8月,穆丽娟去世,享年103岁。

高克勤

以上就是与同年属龙男女结婚好吗相关内容,是关于上海表的分享。看完男女婚配属相相克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西博白饮马江:千年古村变成新街,汉唐史话代代传——

提起子孙代代做贼头的属相,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子子孙孙做贼头指什么生肖,另外,还有人想问关于鼠年所有超难的灯谜?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十二生肖谜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子孙代代做贼头指的什么生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子孙代代做贼头的属相

老鼠老鼠

子子孙孙打一生肖

你好,答案是龙,神话中那巨大、宏伟的人们产生无限遐想。所以龙那神奇的品质,不管虚幻与否,肯定也包含在那些出生在龙年人们的心中。在中国,龙象征着皇帝或男性,它代表着权力。在龙年出生的人据说都带着命运之角。属龙的孩子喜欢拣重担挑,喜欢承担重要责任,即使这个孩子在家里最小也是如此。年龄较大的孩子常常能比他们的父母更能担负起抚养属龙人们的弟弟、妹妹的责任。中国人把龙看做是财富和权力的卫士。属龙人当然是属于成功的属相,但属龙是权迷心狂妄自大的人。

仅供,切勿当真!

子孙代代做贼头的属相:子子孙孙做贼头指什么生肖

贼,偷东西,老鼠偷吃东西

贼等于老鼠等于偷东西等于偷东西鼠

两头蛇不祥,埋之无后殃,以德传报德,子孙代代昌

古见两头蛇的人必死,有位古人见蛇后将其打死并埋了。以殃及别人。结果他并没死,还代代兴昌……

关于猜十二生肖的谜语?

属相代拜什么意思?

属相带拜就证明是你如果说属鸡拿个鸡过来带带你呗。我理解的意思是这样。

无功也有劳子孙代代昌什么动物

代龙公第子孙后代

今年代什么属相

鸡。。。

子孙代代做贼头的属相:关于鼠年所有超难的灯谜?

谜面:尖嘴尖牙齿,留着小胡子,贼头又贼脑,坏事。(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嘴尖尾巴长,偷油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我家住在里塘弯,前门后门统不关,豺狼狮豹全不怕,只怕小虎下了山。(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眼睛不大,细长尾马,以偷为生,谁见谁打。(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嘴尖尖,尾巴长,我到南园去偷粮,家里抛下儿和女,不知回乡不回乡。(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土壁土门墙,子子孙孙做小偷,出门碰到白胡子老头,呜乎呀呜乎。(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有墓无墓头,子孙代代做贼头,遇见花公子,吓得屎尿流。(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砌墙土堆,里面卧个老灰,老灰穿皮袄,两眼赛胡椒。(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眼睛圆溜溜,贼头又贼脑,一头钻进洞,猫叫不出来。(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谜面:小东西智商高,从小会,白天在窝,夜间来活动。(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子孙代代做贼头的属相:十二生肖谜语

谜面:砖墙套土墙,土墙套砖墙,土墙里住狐狼,狐狼穿皮袄,两眼赛胡椒。(打一生肖名)

谜底:鼠

谜面:土壁土门墙,子子孙孙做小偷,出门碰到白胡子老头,呜乎呀呜乎。(打一生肖名)

谜底:鼠

谜面:尖嘴尖牙齿,留着小胡子,贼头又贼脑,坏事。(打一生肖名)

谜底:鼠

谜面:全身是宝,好吃青草,一生勤劳,从不骄傲。(打一生肖名)

谜底:牛

谜面:两把镰刀尖打尖,两把蒲扇扇两边,四把铁锤前后打,一把扫帚扫两边。(打一生肖名)

谜底:牛

谜面:身笨力气大,干活常带枷,春耕和秋种,不能缺少它。(打一生肖名)

谜底:牛

谜面:身穿黄斑大皮袄,住在林中满山跑,大吼一生山林动,报告大王来到了。(打一生肖名)

谜底:虎

谜面:身穿皮袍黄又黄,呼啸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打一生肖名)

谜底:虎

谜面:像猫不是猫,身穿皮袄花。山中称,寅年它当家。(打一生肖名)

谜底:虎

谜面: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儿胆子小,青菜萝卜吃个饱。(打一生肖名)

谜底:兔

谜面:两只耳朵长又尖,短短尾巴翘后边,两只眼睛像玛瑙,一张嘴巴分三片。(打一生肖名)

谜底:兔

谜面:春夏秋冬穿皮袄,浑身像个棉花包,又会跑来又会跳。(打一生肖名)

谜底:兔

谜面:一物生得奇,从来不露面,张牙舞爪气势强。(打一生肖名)

谜底:龙

谜面:草中一根绳,弯弯曲曲行,猴子看见就躲开,青蛙看见没性命。(打一生肖名)

谜底:蛇

谜面:身子像条绳,趴在地上行,走路弯又弯,出口不留情。(打一生肖名)

谜底:蛇

谜面:生在青山田野间,绿甲黄衣身上穿,虽然不是英雄将,浑身好像鞭。(打一生肖名)

谜底:蛇

谜面: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打一生肖名)

谜底:马

谜面:有点像画眉鸟(打一生肖)

谜底:马

解析:“马”有了一“点”就像画了眉的“鸟”。

谜面:一位白头老,量得一升豆,随吃随漏。(打一生肖名)

十二生肖谜语

谜底:羊

谜面:长得像人又像狗,模仿人类有一手调皮捣蛋爱吃桃,上树爬杆逗人笑。(打一生肖名)

谜语答案:猴

谜面:身穿盔甲不用栽,一朵芙蓉头顶开,虽然不是英雄将,叫得千门万户开。(打一生肖名)

谜语答案:鸡。

谜面:生来本领强又大,会识人来会看家,看见生人就想咬,看见主人摇尾巴。(打一生肖名)

谜语答案:狗。

谜面:身体圆圆像水桶,嘴巴长长爱哼哼,闲来无事就睡觉,人们称它农家宝。(打一生肖名)

谜语答案:猪。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以不同的动物为纪年号,形象生动,从古到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产生了丰富的相关文化,灯谜即是其中一枝奇葩。不仅流传有十二生肖谜语,而且近年来广大灯谜爱好者叉创作了大量十二生肖灯谜作品,还相继成立了12个生肖谜社,形成了当代中国民俗的一个奇特现象。

-十二生肖灯谜

以上就是与子孙代代做贼头指的什么生肖相关内容,是关于子子孙孙做贼头指什么生肖的分享。看完子孙代代做贼头的属相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漠沙如燕燕山月似钩指的是哪座山

广西博白县,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古称白州,南国重镇,是语言大师王力先生的故乡。

在广西博白县城中心区,有一片城中村虽然已街区化了,原来的村子已经改造为三条街道,但人们依然怀念它的老地名——饮马江村。按方志记载,这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村名来自一个历史传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当年南征交趾,途经博白,曾在此饮过马,屯过兵。沧海桑田,马援当年饮马屯兵已成了一段历史记忆,然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至今津津乐道,以此为荣。

市井图画深藏在里弄小巷中

提起饮马江,最令人难忘的是这里的里弄小巷。博白县城饮马江村的小巷,弯弯曲曲,四通八达,巷子都很窄,有的小到只能行人,迎面而行时还得侧身相让,但很有特色。

?

第一次走进饮马江村,是搭乘当地一位朋友的摩托,突然被带进这片迷宫般的里弄小巷中,小巷四通八达,像蜘蛛网一样,里边简直是另一片世界:砖瓦结构的民舍,老祠堂以及过去大户人家的大宅,老院子,老门楼,老门窗,废弃的灰沙墙和水塔,寻常人家院子里的老树,挎着洗衣桶的妇女……这一切是那样亲切。自此,笔者对饮马江的里弄小巷产生了兴趣,每走一次,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市井图画,都有不同的感受。繁华的闹市咫尺之外,人们匆匆忙忙,而这里的里弄小巷却多了一份温情和恬静。

在饮马江一路北面,有一座叫双桂庄的老门楼,门楼简朴,极具岭南民居的建筑特色。说起双桂庄的来历,这里的人们非常自豪,原来他们都姓梁,祖祖辈辈定居于此。唐代时,他们的先辈梁恩、梁忠两兄弟同榜高中进士,双摘桂冠,被称为“白州双桂”,成为博白梁氏的骄傲。当地乡民为了纪念梁家兄弟双双折桂给博白带来的荣耀,建起了一座双桂坊,还在饮马江一路建了梁恩祠。如今,这里至今还保留双桂庄的老地名。

?

在饮马江一路南面,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废旧大宅子,建筑很有地方特色,雕檐画栋,屋顶上的飞檐、山花,无不显出宅子主人当年的豪富家世,遗憾的是无法找到这座大宅子的知情人。笔者看到,宅子已经收归公家管理了,里边堆放着一些破破烂烂的家具杂物。

在饮马江二路北侧,有一座民间大屋,门头上挂着“南阳郡”的牌匾,门前摆着两座石狮子。居民老邓告诉笔者,这一片住着不少邓姓居民,他们的祖先很早以前是从南阳一带辗转迁居于此。

?

像其它城中村一样,饮马江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这里不乏高楼大厦,各种带有时尚风情的东西都能找到,但岁月有痕,这些里弄小巷,民间老屋,依然焕发着独特魅力。

大汉南征大军曾休憩饮马江

走进饮马江,村民们提得最多的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途经博白这个历史小插曲。马援大军南征交趾及路过此地饮马的故事,在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村子里代代相传。

? 据史料记载,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征侧、征贰率众起事。建武十八年(42年),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征讨。后来,为纪念这位东汉伏波将军,博白人民在南流江岸建起了伏波祠,在离县城不远的水鸣圩镇,还保留了汉代古墓,据传是东汉伏波将军的副帅刘隆当时负责陆路大军,班师途中病死,士兵将他葬于此处,后世称之为北滩大元帅。

笔者在饮马江村遇到一位正在散步的梁姓老人,老梁说,马伏波途经博白的故事是老一辈的人传下来的,当年马伏波的大军饮马的具体位置,很多人都说是在今天的饮马江三路。 老梁告诉笔者,这个村子以前并不叫饮马江村,当年马援南征交趾,途经博白,人困马乏,在路过饮马江村附近的时候,南征大军在饮马江村南面发现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是南流江的一条支流,水源充沛而且清澈,马援的部队就在这条小河边临时驻扎,饮马屯兵,在休整完毕准备离开继续远征的时候,村里的父老乡亲都依依不舍地送别这位为国征战的将军。为了纪念这位大汉将军,百姓们将这条无名小河叫做饮马江,并将村子的名字也改成了饮马江村。因为村子位置宜居,来这里安家落户的人也多了起来,现在村子里有梁、邓等姓氏的居民。

当年征南大军饮马的饮马江到底在哪里呢?笔者查阅了明代《广西名胜志》,据记载:饮马江,在博白县治南一里。

据熟悉博白历史的陈国才先生说,饮马江源出县城北面的登高岭,流经县治西南,夺塘江五里汇入南流江,饮马江又叫环玉江,饮马江畔的一带叫饮马江村。

“我小时候就常到饮马江玩水,这条河就在如今县城永佳商场后门的位置,往西流入南流江,后来县城扩展,饮马江被覆盖作为地下排水沟,上面是道路。”村里的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姐告诉笔者。

笔者按着村民的指引,寻找到了过去的饮马江,不过现在看到的是一条很大的地下排水沟,覆盖在饮马江三路下面,排水口在上南园的村子,向西汇入浩浩荡荡的南流江。

历史上饮马江还有一座石桥叫饮马桥。明朝嘉靖年间,钱塘人金辂任博白知县,他在《兴业过白州道中二首》诗中:“不识南州路,今知饮马桥。”据博白老人陈国才考证,饮马桥,就在当时的白州县治南一里饮马江。清代《博白县志》载:“饮马桥,明永乐年间建。康熙二十七年朱绍仪修,雍正年间重修,乾隆四十七年梁澍才、梁演才等重修。汉朝马伏波将军征交趾饮马于此,故名。”

遗憾的是,由于时代久远,沧海桑田,如今饮马桥已经无迹可寻,也无人知道这座桥的位置。不过在饮马江三路西一个叫上南园的村子倒是还可以看到一条古桥,据这里的居民介绍,这一带过去都叫蓝园,这座古桥叫蓝园桥,也叫南安桥,相传东汉伏波将军南征时,蓝园一带是汉军屯兵和后勤基地。如今的蓝园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博白蕹菜”生产基地。笔者看到,这里一些商店和幼儿园的名字前都冠上了“蓝园”两个字,可以感受到人们对蓝园的怀念之情。

城中村变成新街区,千年历史代代相传

“我们觉得村子里有这么多年的历史,如果就这样掩埋掉了太可惜,所以应该把这些古迹遗址以及历史传说、民间故事重新挖掘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在村子里寻访这段历史时,聚在一起聊天的村民对笔者说。

如今,饮马江这片城中村已经变成了一片街区,街名还是叫饮马江,分为三条主街道,在饮马江一路,笔者看到村民捐资硬化路面立下的功德碑,碑上刻着饮马江村名的来源以及伏波将军南征交趾途经博白,饮马于此的历史。

村民说,立碑的目的,一是体现村民的团结,弘扬善举,二是为了让人们记住伏波将军南征这段传说的历史,记住我们村名的来历。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个有千年历史的村庄也会跟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步走向现代化,但是那段传说却流传至今,被村民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去。 ?

残羹剩饭充饥饿猜生肖

燕山,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大致呈东西向。长300多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海拔在400~1000米。北侧接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出自中唐诗人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赏析

 李贺的《马》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五首。《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龙脊贴连钱》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清秋”的时候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是什么生肖

残羹剩饭充饥饿,答案是生肖鼠。

“残羹剩饭充饥饿”这个谜语的关键词是“残羹剩饭”和“充饥饿”。“残羹剩饭”指的是剩下的食物,往往被用来形容家境不好的人,或者是指剩饭剩菜。

“充饥饿”的意思是缓解饥饿的感觉。而在现实生活中,老鼠是一种常常偷食剩饭剩菜的小动物,而且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即使家境不好也能够生存下去。

这个谜语的答案就是生肖鼠。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谜语的答案是生肖鼠,因为老鼠常常偷食残羹剩饭来缓解饥饿的感觉,而家境不好的人也可以通过剩饭剩菜来缓解饥饿的感觉。

谜底是鼠的谜语推荐

1、万千禽兽尊为子十二生肖独占先。——老鼠

2、大米的爱人是谁。——老鼠

3、泥屋泥墙头,子子孙孙做贼头。——老鼠

4、高墙高屋通高楼,代代子孙摸夜游。——老鼠

5、砖墙套土墙,土墙套砖墙,土墙里住狐狼,狐狼穿皮袄,两眼赛胡椒。——老鼠

6、嘴尖尖,尾巴长,我到南园去偷粮,家里抛下儿和女,不知回乡不回乡。——老鼠

7、迷字迷,连环计,不种田,不种地,年年都有大米吃。——老鼠

8、哪种动物最没有远见。——老鼠

9、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老鼠

10、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啄老鼠,白天睡大觉。——老鼠

西湖十景是哪十景?

马。

因为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这首诗是出自唐代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而作者李贺(790~816)的生肖属马的,所以是生肖马。

十二生肖马的寓意:卓越非凡的人才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生肖马还代表着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显得伟岸无比。

马诗二十三首用了哪些修辞?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最著名的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

1、苏堤春晓:

南宋时期,由于苏堤连接了南北山,是杭州市郊的重要交通要道,所以逐渐发展成为集市,成为杭州市民郊外踏青的必到之处。再加上苏堤两侧遍植柳树、桃树,又杂有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花木,风景优美。苏堤春晓就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

2、曲院风荷:

曲院原名曲院,位于金沙涧(西湖最大天然水源)流入西湖处,南宋这里辟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荷花。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曲院风荷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3、平湖秋月:

杭州西湖,历来是最佳赏月之地。在白堤西端,就有一处月白风清的地方,那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景区,它背靠孤山,面临西湖的外湖,景观沿湖一排敞开,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由于它伸出水面的平台非常宽广,视野十分开阔,所以成为一流赏月胜地。

4、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称著。属于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5、柳浪闻莺:

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是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大型公园。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称花港。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

7、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因晚霞镀塔,佛光普照而闻名。夕照山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

8、双峰插云:

双峰指的是南高峰和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相去十余里,中间的小山起伏,婉蜒盘结,春秋雨日,从湖西北眺望,浮云浓如远山,远山淡如浮云,峰顶时隐时现于薄雾轻岚之中,望之如插云天,因而得名。

9、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东。主峰高百米,林木繁茂,石壁如屏,山脚下是净慈寺,傍晚钟声清越悠扬。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

杭州西湖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种基因是无法复制的。西湖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名自景始,景以名传,故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流传于世。名中有诗,名中有画,以命名艺术之美点化自然山水。

扩展资料:

西湖的文化影响

西湖是自然湖,更是人文湖。文化是西湖的灵魂和根基所在。“西湖十景”的题名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成为西湖的标识,除了美学上的价值,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景名将抽象的西湖文化具体化,以强烈的文化特色来强化人们对西湖文化的记忆。三代“西湖十景”的每一个景名都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这是命名者将各种文化要素进行精心的整理、选择和加工的结果。

1、体现景点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三代“西湖十景”每一景的背后都有着众多的歌谣、传说、典故,是杭州西湖千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缩影。

2、展现地域的江南文化意蕴。三代“西湖十景”景名秀雅、柔媚、温润、幽玄、舒缓,独具“花轻如梦”、“细雨如愁”的江南文化气质。这也体现出了地域文化对景观题名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西湖十景

月坛公园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显然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以虚写虚,而又要化虚为实,的确很不容易,而诗人只用了短短五个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朱世英)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周啸天)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这是一首耐人玩味的讽刺小品。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怎样呢?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怎么可以骑着它上天呢!这两句寓意颇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试问:依靠这些人怎么可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实现清明的政治理想?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颖锋内藏,含蕴丰富,而又出之以「嬉笑」,读来使人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作品中是很少见的。(朱世英)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李贺

武帝爱神仙, 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 不解上青天。

这是一首耐人玩味的讽刺小品。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结果怎样呢?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而让不中用的“肉马”充斥马厩。用“肉马”形容马平庸低劣,非常精当。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一个个喂得肥大笨重。这样的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难,怎么可以骑着它上天呢!这两句寓意颇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士被弃置不用,而平庸无能之辈,一个个受到拔擢,窃据高位,挤满朝廷。试问:依靠这些人怎么可能使国家蒸蒸日上,实现清明的政治理想?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高统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颖锋内藏,含蕴丰富,而又出之以“嬉笑”,读来使人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月坛又名夕月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清时,此坛都是被用做皇帝祭祀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神的场所,是京城九坛八庙之一。

1955年,月坛旧址辟为公园,取名月坛公园,占地8.12公顷。园区分南、北两区,北区为月坛旧址,区内保有月坛原有一些建筑和一些树木(古桧为主)。南区为建园时拓展,此区内以亭、榭、山石、绿地为主。园内各景点取名都与月有关,如月华池、醉月坪、畅月坪、琼月亭、伴月广场、咏月碑、静月轩、月桂亭等。

1969年,园区内建立了北京第一座电视发射塔。

1995年前后和21世纪初,公园内添置了一些独峰石,这些独峰石为这座始建于近500年的古迹增添了活力。本书收录其中8块独峰石,月-1、月-2属灵璧石。月-7、月-8两块太湖石,石体虽然不大,但具有太湖石的痩、皱、漏、透特征。

本节将现置放在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原名先农坛)内的“撷翠”列入此节。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1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东门内西面,浅灰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2.95米、宽3.37米、厚0.65米。石体外形犹似一座布满纵横沟壑的大山,气势很壮观,如一幅山水水墨画。石体背面平坦,系此石与地面接触的原始状态。基座高0.74米、长3.85米、宽1.10米。基部以两处凸起与下面一个长方形石座(大理石)固结。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2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伴月广场北侧,浅灰褐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2.30米、宽3.90米、厚0.80米。石体外形如一座大山被多条沟壑切割,山势险峻,似大自然的缩影。石体背面较为平坦,无沟壑、纵沟。仅有个别孔洞与前部相通。石体右侧小孔可能是搬运此石时供吊挂钢丝绳所用。基座高0.70米、长4.06米、宽1.15米。基部以几处凸起与石座固结。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3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南园北侧路小路旁,灰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3.35米、宽1.90米、厚0.50米。此石正面上部形似两个人相向同坐在一块石上,凝视远方。石体背形基本与正面相近,只是石体表面没有纵横沟缝。表面有泥**残积物。石体平铺在一块大理石基座上。基座高0.90米、长2.30米、宽1.20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4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太液琼台西南方,灰色灰岩,习称:灵璧石

石高3.32米、宽1.88米、厚0.90米。石体左右两侧及底部均经切割。上部有一条较宽的弧形沟将石体分为两部分,表面较光滑,沟壑少而浅。石体下半部大多数为斜向小沟缝,只有一条斜向“Y”形沟缝切割较深。石体背部平坦,有一些土**残积物。基座长方形,由两块大理石拼接而成,高0.55米、长2.05米、宽1.34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5a,b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静月轩东北面,灰白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1.40米、宽1.65米、厚0.95米。此石形似一只由高向下俯冲捕捉猎物的山鹰。石体背视似双翼展开滑翔之势。石体基部由碎石充填,水泥固结。

月-5a

月-5b

月-6a,b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邀月轩东北,灰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1.20米、宽2.40米、厚0.90米。此石为横卧石体,下半部呈浅**,可能与埋于地下有关。石体外形近似一头驮车的牦牛。正面受溶蚀程度较背面弱一些,背面中部被溶蚀现象最严重,形成一条横向凹沟。基部直接放置在泥地上。

月-6a

月-6b

月-7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伴月广场东北,灰白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2.00米、宽0.90米、厚0.40米。石体柱状。表面有大小圆孔,不规则沟壑将圆孔连成一体。石体表面凹凸波曲状,具有太湖石的一些特征。背面表面凹凸起伏,变化无序圆孔较少而小。土**杂质比正面要多。石体置放在一个由汉白玉制的圆形基座上。用水泥进行固结。基座高0.70米、直径1.05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8 此石置放在月坛公园伴月广场北面,灰白色灰岩,习称:太湖石

石高2.40米、宽1.20米、厚0.60米。此石为柱状体。石体边缘经机械切割,自然状态消失。正面密布大小孔纹,并由沟壑将它们连成一体。部分孔洞与石体背面相通。背面凹凸不平,可能为开采受损所致。表面有浅**残积物。此石与月-7属于同类太湖石,只是月-8外形较好。石体放置在一个由汉白玉制的圆形基座上。基座高0.70米,直径0.90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先农坛-1 此石置放在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原先农坛),灰白色灰岩,习称:太湖石、撷翠

石高3.25米、宽1.50米、厚1.30米。此石原为圆明园所有。1915年朱启钤将已荒芜的先农坛进行整修,辟为公园,取名城南公园,其间将此石从圆明园移入此园。此石为四面体峰石,四面可观。正、背面布满大小不一孔洞,内中不少孔洞前后相通。一面刻有“撷翠”,旁有“植庵”字样。另一面中部刻有“绉云”,另外两面无题字。基座长方形,由大理石雕刻而成,高0.85米、长3.05米、宽2.70米。据史料记载,基座四周曾植树4棵,现没有栽树。此石为北京名石之一。

先农坛-1a

先农坛-1b

文章标签: # 周劭 # 上海 # 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