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爱情 生肖爱情
不教而诛打一生肖_不教而诛上一句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谁解释下?2.三字经的解释3.三字经原文和译文4.关于兔子的资料5.《三字经》的内容是什么?6.刘邦属什么生肖7.比屋而封是指什么生肖问题一:匕鬯不惊什么意思 匕鬯不惊 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问题二:匕鬯不惊是什么意思? 匕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谁解释下?
2.三字经的解释
3.三字经原文和译文
4.关于兔子的资料
5.《三字经》的内容是什么?
6.刘邦属什么生肖
7.比屋而封是指什么生肖
问题一:匕鬯不惊什么意思 匕鬯不惊
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问题二:匕鬯不惊是什么意思? 匕鬯不惊
[bǐ chàng bù jīng]
[释义]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示例]赣、宁之乱,坐镇上游,~,指挥若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秋毫无犯 鸡犬不宁
问题三:匕鬯不惊是什么意思 (1).《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王弼 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 南朝 陈 徐陵 《皇太子临辟雍颂》:“皇太子耀彼重离,光兹匕鬯,仪以天文,化成天下。”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臣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嗣武,以主匕鬯,岂不宜乎!” 清 刘岩 《赠人》诗:“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2).泛指饮食用具。 清 曹寅 《闻静夫伤臂口占二诗慰之》之一:“偶然成缺陷,匕鬯改前持。”
“匕鬯无惊”就是不影响正常的太平安静生活。
问题四:匕鬯不惊是什么生肖 鼠,看字的结构就懂啦!
问题五:匕鬯不惊打一生肖 《震》卦的震,是借雷震的震,但自不当仅指雷震的震,它有一种震动、震撼、震惊、震慑综合的意思,也即指超过一般人承受压力而造成的骇异局面。《周易》作者通观震荡的现象论述了《震》本身“无眚”,它乃是一种 正常现象,要怨恨,也只能怨恨自己的承受能力;也论述了在震荡中,只有英贤之辈才能“不丧匕鬯”才能“笑言哑哑”,才能从容不迫,而一些平庸 无能之辈在震荡中,那只有“震索索,视矍矍”,只有恐慌不安。可以说,这是一篇在评论与鉴别人材的卦。
?自然,这一卦毫不例外地应用于国家政权及其国君本身。
震下震上
?注释:
?①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震动”以及如何对待这些所谓“震 动”之卦。
?②(xi细):《广韵》一书注为虎警貌,为恐怖之义。
?③哑哑:笑貌。
?震?①:亨。震来②,笑言哑哑③;震惊百里,不丧匕鬯④。
答案是老虎,意思是指从容不迫,满不在乎,有英雄本色。
问题六:惊悚的具体意思 惊悚 jīngsǒng
[panic;frightened] 惊惧
亦作“ 惊竦 ”。惊慌恐惧;震惊。
《后汉书?羊续传》:“令长贪,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有鲤鱼数十头,飞集堂下,坐者莫不惊悚。”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忽平田间一茆舍,有儿童诵书声,相君携策就之,乃一老叟教数村童。叟惊悚离席,改容趋谢。”
明 陆粲 《庚巳编?江东签》:“先生读首句,惊竦下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承命,四体惊悚。”
郭沫若 《涂家埠》九:“我们到了 涂家埠 ,倒也并不是将近一年前的成绩惊悚了我们……但在那车站上确实有一样东西惊悚了我们。”
相关词语:
惊看 惊醒 惊座 惊搐 惊耍 惊世绝俗 惊矫 惊定 惊师动众 惊 惊 惊骚 惊绝 惊楞 惊才绝艳 惊心惨目 惊春 惊透 妙语惊人 详惊 柳柳惊 冻浦鱼惊 一坐皆惊 三惊 骇惊 胆丧魂惊 匕鬯不惊 愤风惊浪 鸟惊鱼散 耽惊 边尘不惊 神色不惊 猜惊 担惊 骇目惊心 鸿惊
问题七:成语典故是什么? 1、成语典故就是一个成语的来历。
如:爱屋及乌
à i w ū j í w ū 乌:乌鸦。《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说,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用“爱屋及乌”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
如:殃及池鱼
yāng jí chí yú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补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比喻无端受祸。
2、指有典故来源的成语,不包括没有典故来愈的成语。
如:东施效颦
来源于:《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3、 至死不悟zhì sǐ bù wù
成语典故: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语出处: 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
成语典故: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不二法门bù èr fǎ mén
成语典故: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成语出处: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成语例句: 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暗室不欺àn shì bù qī
成语典故: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 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语例句: 知县生平暗室不欺,既读孔、孟之书,怎敢行盗跖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匕鬯不惊bǐ chàng bù jīng
成语典故: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成语出处: 《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成语例句: 赣、宁之乱,坐镇上游,匕鬯不惊,指挥若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
笔大如椽bǐ dà rú chuán
成语典故: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语出处: 《晋书?王传》:“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成语例句: 词清若玉,笔大如椽。(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笔下生花bǐ xià shēng huā
成语典故: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成语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成语例句: 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笔下生花,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以......>>
问题八:什么叫成语典故 1、成语典故就是一个成语的来历。
如:爱屋及乌
à i w ū j í w ū 乌:乌鸦。《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说,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用“爱屋及乌”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
如:殃及池鱼
yāng jí chí yú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补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比喻无端受祸。
2、指有典故来源的成语,不包括没有典故来愈的成语。
如:东施效颦
来源于:《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3、 至死不悟zhì sǐ bù wù
成语典故: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语出处: 唐?柳完元《临江之麋》:“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
成语典故: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不二法门bù èr fǎ mén
成语典故: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成语出处: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成语例句: 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暗室不欺àn shì bù qī
成语典故: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成语出处: 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语例句: 知县生平暗室不欺,既读孔、孟之书,怎敢行盗跖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匕鬯不惊bǐ chàng bù jīng
成语典故: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成语出处: 《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成语例句: 赣、宁之乱,坐镇上游,匕鬯不惊,指挥若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
笔大如椽bǐ dà rú chuán
成语典故: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语出处: 《晋书?王传》:“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成语例句: 词清若玉,笔大如椽。(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笔下生花bǐ xià shēng huā
成语典故: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成语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成语例句: 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笔下生花,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以《......>>
问题九:求答案,猜猜看 ()什么人睡不着; ()什么话说不出; ()什么路走不通; ()什么钱不能用; (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弄假成真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九死一生、水深火热
安枕而卧 不辞而别 背道而驰
倍道而进 倍道而行 不得而知
不寒而栗 不欢而散 比肩而立 不教而杀
不教而诛 不胫而走 不劳而成 不劳而获
不了而了 不谋而合 不谋而同 不期而会 不勤而获
不期而然 不期而同 不期而遇 并日而食
半涂而罢 半途而废 半涂而废 白头而新 比屋而封
败兴而归 不翼而飞 不壹而三 不约而同
不言而信 不言而喻 不言而谕 不药而愈 不一而足
不壹而足 称柴而爨
察察而明
从风而服 从风而靡 垂拱而治 冲口而出 触类而长
触类而通 侧目而视 瞠目而视 础润而雨 础泣而雨
冁然而笑 垂手而得 从天而降 从天而下
称薪而爨 秤薪而爨 传檄而定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乘兴而来
趁虚而入 乘隙而入 乘虚而入 从一而终
侧足而立 重足而立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旦旦而伐
按兵不动、按兵不举、哀而不伤、暧昧不明、傲慢不逊
按捺不住、暗室不欺、不卑不亢、并存不悖、不瞅不睬
不不、不揪不睬、把持不定、半痴不颠、不茶不饭
匕鬯不惊、边尘不惊、鞭长不及、不存不济、不痴不聋
半筹不纳、半懂不懂、不得不尔、半低不高、变动不居
宝刀不老、抱打不平、百读不厌、不当不正、博而不精
避而不谈、备而不用、不悱不发、抱负不凡、不丰不俭
不愤不启、不丰不杀、半间不界、不尴不尬、不管不顾
不间不界、不古不今、不干不净、不瞽不聋、敝盖不弃
变化不测、变幻不测、白黑不分、不哼不哈、不慌不忙
变化不穷、不揪不采、不揪不采、不矜不伐、不今不古
不饥不寒、不即不离、不紧不慢、不稼不穑、不疾不徐
不禁不由、不骄不躁、不亢不卑、不抗不卑、闭口不言
不愧不作、不愧不怍、不了不当、不伦不类、不冷不热
不凉不酸、不郎不秀、不稂不莠、表里不一、不磷不缁
不明不白、不忙不暴、闭门不出、闭门不纳、半面不忘
不蔓不枝、不蔓不支、比年不登、不挠不屈、百年不遇
不挠不折、不偏不党、不破不立、不偏不倚、不屈不挠
不日不月、不仁不义、变生不测、比岁不登、半死不活
不死不活、百思不解、不声不吭、不衫不履、不上不落
百世不磨、不生不灭、不声不气、半身不遂、不三不四
半三不四、半生不熟、不僧不俗、不上不下、不声不响
白首不渝、百世不易、不识不知、不吐不茹、冰炭不投
不痛不痒、白头不终、半文不白、不不、敝帷不弃
不闻不问、不文不武、不问不闻、并行不悖、不咸不淡
不徐不疾、半新不旧、半信不信、不夷不惠、不依不饶
报应不爽、鄙于不屑、鄙夷不屑、不阴不阳、不言不语
不因不由、百折不摧、百战不殆、百折不回、不知不觉
百足不僵、不折不扣、百折不挠、不忮不求、百折不屈
比众不同、不做不休、百折不移、寸步不离、残暴不仁
寸步不让、常备不懈、楚楚不凡、踌躇不决、寸草不留
长春不老、参差不齐、层出不穷、踟蹰不前、踌躇不前
出尘不染、寸草不生、刺刺不休、侈侈不休、参差不一
采椽不斫、出敌不意、倡而不和、脆而不坚、存而不论
长恶不悛、充耳不闻、迟徊不决、不安、缠夹不清
柴立不阿、错落不齐、川流不息、出没不常、长眠不起
沉迷不悟、愁眉不展、乘其不备、出其不备、残缺不全
出奇不穷、出其不意、乘其不意、出其不虞、宠辱不惊
惨然不乐、从容不迫、超然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谁解释下?
灯谜猜法
拆字法
亦称字形分析法,或增损离合法。它和会意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它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这类谜往往虚实结合,须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
离合法
是灯谜最常用的猜制手法之一。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字中有字,可分可合,变化多端。离合法正是利用这种可以分解离析、重新组合荫生新意的特点,来制作灯谜的。如“绿树村边合”(打一字)谜底是“林”。谜面择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今运用别解手法,以“绿、树、村”三字的“边旁”分扣“角丝旁、木字旁、木字旁”,为离;再将这三个边旁合起来成为“林”,为合。又如“如今分、别在断桥”(打《红楼梦》人物一),谜底是“娇杏”。别解作现今先将如“字分离成”女“和”口,分别放置在“断开的桥”即“木”和“乔”二字上,然后重新组合起来便成“娇杏”二字。从汉字的特点出发,用离(把字拆开),合(把字拼在一起)的方法作字谜,是从汉代发展起来的。这与汉代盛行图谶有关。刘勰说:“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谶语就是借助于字的离合,用谜语的形式做政治预言。汉末章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一则暗隐“董卓当死的谶语。”其中“千里草隐董。”十日卜“隐,卓”,用的就是折字离合法。
增补法
根据谜面或谜底带有增加意义的字眼所作的提示,用增补字或者部首、偏旁,笔画的办法求得面底相互扣合。谜面运用增补法的,如:“为中国多作一点贡献”(打字一)谜底是“蝈”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为“中国”二字多加“一”字和“、”(点),结合起来就得出谜底“蝈”字。本谜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字眼是“为?多作?贡献”。增补法用于谜底的,如“反”(打四字常言),谜底是“吃现成饭”,这是将谜底别解为,如果在“反”字的偏旁出现一个“食”字,谜面就变成“饭”字。而“食”同义转换扣合“吃”。本谜中表示增加意义的字眼是“现”。
减损法
根据谜面或谜底带有减损意义的字眼所作的提示,从谜面或谜底中减去有关的字或偏旁、部首、笔画,然后使面底相互扣合。谜面运用减损法的,如:“明月当空”一段中的“明”字,因“月当空”(‘空’别解作‘空无’)而损去“月”剩下“日”;后段“人尽仰”的“仰”字因“人尽”而损去“人”剩下“卯”:“日”与“卯”重新组合成谜底“昂”。本谜中表示减损意义的字眼分利是“空”和“尽”,此时二字的词性都发生了变化。谜底运用减损法的,如:“牛”(打邮政名词一),谜底为“收件人”。这是把谜底别解为,如果将“件”字的人字偏旁收掉的话,那么就剩下一个“牛”了。本谜中表示减损意义的字眼是“收”。
半面法
亦称“一半儿”谜。采用将谜面汉字各撷取一半部分的手法,而后拼成谜底,谜面大多数带有“半”字。如:“柴扉半掩”打“棑”字,这是将“柴扉”二字掩去“此”和“户”,由剩下的“木”和“非”组合成“棑”。又如“半放红梅”打“繁”字,这是将“放红梅”三字各取一半而组成。制作半面法谜应注意择面自然浑成,不可硬凑。同时应注意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例如以“半推半就”为谜面,它既可对“掠”又可射“扰”,犯了一谜多底的毛病,就不足取了。
方位法
按谜面文字笔画所指之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边角等方位,将有关的字、偏旁、部首或笔画作相应处置,缀为底。如“口才”(打机构简称二),谜底是“党中央,团中央”。这是将谜底别解成“口”在“党”字的中间,“才”字在“团”字的中间。又如:“孔雀东南飞”(打字一),谜底是“存”。面句原是一。首著名古诗的题目。今将谜面别解为:“孔”字之东部立划“L”和“雀”字的南部笔画“佳”都“飞”了,剩下“子”和“小”组合成“孙”。这种谜贵在谜面典雅,技巧自然,废弃和撷取部分无斧凿痕迹。
参差法
利用汉字的笔画位置变更,无须增损,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参差之目的。如:“易胆大”打鲁迅篇目“明天”。谜面本是剧目名,今将“易”别解成“交换”,暗示将“胆大”二字的笔画重新装置成“明天”二字。又如:“干一天全变样”打政治名词“十三大”解作将“干一天”三字的笔画结构进行变化,将干字和天字上面一划与一字拼成三,剩下十和大,最后再重新调整成“十三大”。
移位法
依照谜面文字的修饰关系,再移动汉字笔画成谜底。如:“国内有点变化”打“主”字,国内即玉,有点变化暗示将玉里一点提到顶部变成“主”字。又如:“奋力改革”打聊目“大男”,将奋字的田移到力字上面,即成“大男”二字。移位法与参差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将笔画作自我调整、后者一定要将笔画相互参差补位。
残缺法
是通过谜面文字残缺组合成谜底。残缺的部位随谜意而定,残缺笔画有多有少,或一笔,或半截,或残边,或残角,灵活运用。如:“残花片片入画中”打“毕”字,这是残去花字的大部分取两个“匕”,画中扣“十”,结合成“毕”字。又如:“身残心不残”打“息”字,这是将身字残去半截,与心字组合成“息”字。残缺法与半面法不同处在于:前者可以任意将字形破损残缺,后者则取汉字的自然结构一半或部分组合。
通假法
把谜面中的某个字,变今义作古义解释。亦称“古通”,这通假带别解成份,有些字还有异读成份。如以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已是黄昏独自愁”为面打外国剧作家“莫里哀”。“莫”字含义今规范作“没有、无”,“不、不要”解,但古时又同“暮”通。运用通假法将谜底“莫里哀”别解成“暮时悲哀”,来与谜面相扣合。又如以“破晓过河”为面打三字词汇“透明度”。由于古时“度”与“渡”相通,故本谜底应看作是“透明渡”(解作‘天色透亮时渡河’)以扣合题意。
盈亏法
取文字的笔画,或此多一笔,彼少一笔;谜底作巧妙的调整,谜面含义以顺理成章为妥。如:“多少心血得一言”打“谧”字,以心字多一撇,血字少一撇,然后与言字偏旁组合。再如“心有余而力不足”打“忍”字。心多了一点,力少了头上半截,面为成语,盈亏灵巧,扣合浑成。盈亏与移位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以笔画增损盈亏,有时不一定要相同笔顺;后者大多以部首、结构移位,限定要相同的笔顺。
会意法
亦称字义分析法,它和拆字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它从谜面上的文字(包括字、词或句)可能具有的含义去领会、联想、推敲、探索谜底,使谜面谜底经过别解按某种特定的含义相吻合。这秋含义对谜面来说,可以是通常明显的“本义,”也可能是不易觉察的需作别解的“隐义。”但是,对谜底整体来说,其含义应该不再是语文范畴内的“本义,”而是经过别解的“隐义。”在会意法猜射时,切不能用谜底本义去解释谜面。也就是说,运用会意法制谜时,务必注意不要犯“直解谜”的毛病。
一谜多底
同一个谜面和谜目,却有多个不同的谜底的现象叫做一谜多底。例如“兴会无前”(打字一)这条谜,如果采用减损法来猜射,谜底是“公”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兴会”二字没有(无)前面部分,剩下“八”和“台”合成“公”字。但如果采用方位法来猜射,谜底却是“佥”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如果把“兴会无”三字的前面部分(即 、八、一)组合起来,便拼成一个“佥”字。又如这样一条谜:“人丁”(打成语二)如果采用减损法来猜射,谜底是“大打出手,一笔勾销”。解作“打”字出了手得“丁”,“大”字勾销了“一”得“人”合起来便是谜面“人丁”。但如采用增补法来猜射,谜底却是“如出一口,大有可为”。解作:在谜面“人丁”上如出现“一口”二字,“一”与“人”合成“大”,“口”与“丁”成为“可”,即“人丁”变成了“大可”,从而与谜底相扣。由于灯谜猜制手法多种多样,也由于谜底范围相当广阔,出现一谜多底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关键在于要对这个问题正确对待。一方面在制谜时要反复推敲。多方审查,尽可能避免一谜多底;另一方面,如果别人猜的底同样扣合贴切,言之成理,那么也应该算猜对,因为这样才符合猜谜的客观情况,使人口服心服。
旧谜新猜
这里的“旧谜新猜”是指借民间谜语为面,去猜射灯猜之底的一种新颕别致的灯谜猜射方法。它是民间谜语与谜横向联系的产物,是将民间谜语与灯谜两种不同的猜射方法有机地结合而形成的综合体。旧谜新猜与灯谜重门格有点类似,它是先根格民间谜语的谜面揭出原来的谜底,再以这个谜底作为中介谜意,运用灯谧别解手法去猜射符合谜目要求的谜底。例如:“一粒谷,撒满屋”(打摄影名词一),这则民间谜语原底是打一物“电灯”。如今可根据一盏电灯将整间屋子照亮之意境,进一步揭出谜底“室内光”,别解为“室内充满了电灯光”,从而与谜面意境相互关映。又如:“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重就不见”(打我国市名一),这则旧谜原底是打一自然现象“下雨”。如今可以从“雨水”这个中介谜意进一步运用别解手法进行思索,便不难将灯谜之底“天水”揭出,谜底别解成“天上落下来的水”从而与谜面意境相吻合。再如:“一间屋窄窄,内有五个客”(打三字俗语),这则旧谜原底是打一人类动作“穿鞋子”。如今却从谜面“五只脚趾穿入一只窄窄的鞋子里面”这样一种意境,运用别解手法,揭出谜底“穿小鞋”。还有这样一则旧谜:“棋盘大大,棋子多多,能看不能模”(打国际名词一),原来的谜底是打自然界事物“星星”。如今从“天空好比棋盘,星星好比棋子”这一意境,运用别解手法进行联想,便可顺藤模瓜似地将谜底“最高当局”揭出,谜底别解为“高高的天空当如棋局”。应当指出,上述这种“旧谜新猜”与过去那类“旧谜新猜”是有本质区别的。以往所谓“旧谜新猜”,所使用的都是同一类民间谜语手法,即主要根据有关事物的特征、性质、用途等去会意出谜底,只不过是换另一个角度去猜射;另一个谜底罢了。但它们同样属于民间谜语范畴。本书介绍之“旧谜新猜”,虽然也借用民间谜语作谜面,但却是运用了灯谜别解手法,从文义别解之角度去进行更深一层猜射;此外,它还严格规定谜底与谜面不能出现雷同的字眼,否则便是“犯面”,不能成立。所以它应当属于灯谜范畴。上述这种“旧谜新猜”形式是近年来首先由广西南宁市灯谜爱好者创造出来的。由于谜面借用的是妇孺皆知的民间谜语,猜射却使用灯谜别解手法,因而更显得情趣盎然,别有风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猜谜新形式,是灯谜创作上的一个创新和改革,深受群众欢迎。
字字双谜
《字字双》原是曲词牌,古今许多谜人用它做谜面或谜底,从而形成一种灯谜表现形式。如果用“字字双”做谜面,谜底要求每字笔画每字笔画组成皆成双数。如:字字双(打国名一),谜底是“多哥”。又如:字字双(打已故作字一),谜底是“舒舍予”即老舍。“多哥”包含有两个“夕”和两个“可”,“舒舍予”由两个“舍”和两个“予”组成。如果用“字字双”谜做底,则要求谜面成文并能拆成双数的字。如:女子也好驰马(打词牌一),谜底是“字字双”。谜面有两个“女”字,两个“子”字,两个“也”字,两个“马”字,皆成双数。又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打词牌一),谜底是“字字双”。谜面为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词,全句皆由双字组成。字字双谜虽然由来已久,但谜味不够浓,扣合较浮泛,这是显而易见的。
与虎谋皮
灯谜界将灯谜命题创作称之为“与虎谋皮”,即按照选定的谜底和谜目,配制谜面。因为灯诵又称“灯虎”、“文虎”,筒称“虎”,谜面自然就是“虎皮”了。
拟面征底
同以底征面的“与虎谋皮”相反,以面征底就是只列出谜面,要求应征者自己选定谜石和谜底。所列出的谜面一般是诗词名句或某些专门名词术语,以及有一定意思的词语。要求所选的谜目要恰如其分,范围大小与谜底相符;所选的谜底要求必须与原面扣合贴切,无斧凿痕迹或牵强附会之弊病。
拆底就面
以别解手法将谜底分别拆开,一一与谜面对应相扣。猜此类谜难度比“拆面就底”大得多。因为运法于谜面时,字句显豁,较易推测;但运法于谜底则往往需多方联想,反复探索才能中鹄。如:“炅”(打欧阳修词一句),谜底是“人约黄昏后”。这里将谜底别解作:如果把“炅”字的“人”约开:(省略),剩下“日”和“八”则分别是“黄”字和“昏”字的最后部位。又如:“大禹”(打四字常言),谜底是“实属空前”。大禹本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今将谜底别解为:如果把“实”和“属”两字空了前头部分,则剩下“大禹”二字。
底面相克
灯谜不仅是一项饶有趣味的文字游戏,有其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有其思想性。因此,在讲究技巧和趣味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底面之间的褒贬关系及其社会宣传效果,应赋予它健康、向上、积极的思想内容。如果底面含义相矛盾,内容悖谬,褒贬失调因而与政治常识与思想常识相违背,就叫底面相克。如以“千里姻缘”为面打法律名词“重婚”,谜面本是褒意,谜底却扣出了“重婚”之罪。又如以“出口产品”打三字口语“不中用”,谜底别解作“不为中国所使用”,但面底一联系起来,似乎是说中国的“出口产品”是“不中用”的东西,那还了得?对于人物的褒贬更应注意。例如有人曾以“十多个老鼠”为面打日本影星“田中裕子”。本来,“十”扣“田中”,“多个”扣“裕”,“老鼠”扣“子”,就技巧而言,倒也熨贴。但田中裕子是一位我国广大影视观众都熟悉的国际友人,将她的名字与老鼠相提,的确有失礼貌,是对友人的不恭。其实此谜可采用会意法,将谜面制成“乡下万元户”,那就显然比前谜强多了。使田中裕子从“老鼠”一跃而成腰缠万贯的“富翁”,相信她本人也会表示乐意的吧。总之,对正面人物不能用贬义的谜面,对反面人物不能用褒义的谜面,这条界线还是要区分清楚的。对社会可能造成不良宣传效果的灯谜,无论其技巧如何高明,也应坚决弃之如敝履。随着时代的进步,制谜更应注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使灯谜真正具有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前途。
谜底别解
亦称别解在谜底,是传统正宗的制谜法门,至今仍是人们最为常用的别解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谜面文义取本义解,但谜底文字却取歧义解。例如:“伤口愈合”(打经济名词一),谜底是“创收”。“创收”的本义是指“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但如今将谜底的“创”别解作“创伤”,“收”别解作“收缩”。“伤口愈合”也就是创伤合拢长好了。
谜面别解
是灯谜别解手法之一,指谜底文义取本义解,而谜面文义却取歧义解。例如:“猎户斗豺狼”(打国产影片一),谜底是“星星星”。谜面似乎是讲猎人打猎的情形,但这只不过是作者在谜面故布疑阵罢了。本谜其实是运用谜面别解手法,在谜面上罗列了三个星座名称:“猎户”和“豺狼”是现代天文学的星座名,而“斗”则是我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因而猜射时应先对谜面进行别解,再运用归纳法得出谜底“星星星”。又如“单晓天”(打五字俗语),谜底是“人生地不熟”。谜面本是我国当代书法家名,今别解成“单单(仅只)晓得天“。由于古时把”天地人“称为”三才“,既然命命是晓得天,可推知对地和人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了。故可将谜底顿读成”人生,地不熟“来扣合谜面。
谜面太泛
在制谜过程中,一底多面的情况是相当多的,但必须取材不同,刻划各异。同一扣法的面句,不能随便更改词汇;反之,同一取材,如既可用这句,又可用那句,谜面的内容怎样改变,都同样扣得住谜底。这种情况称为“谜面太泛”。猜这类谜面太泛的谜只能令人感到如喝白开水,淡而无味。例如“董存瑞,刘胡兰”(打国产影片名一),谜底为“英雄儿女”。这条谜谜面任选一男一女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赵一曼、江竹筠等等都可扣合,那当然亳无谜味可言。又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打水浒泊人一),谜底是“李云”。别解作是“李白所云”。但是李白说过的名言多矣,随便拿他说过的话都可以扣“李云”,当然乏味。
谜面抛荒
谜面上的个别字或词落实不到谜底上去,成为谜面上的闲字,术语称“抛荒”。这在借用成句入谜的作品中极易出现。凡是一句中的关键词,“抛荒”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抛荒”,就会诱使猜者往闲字去思索,面底扣合就不严谨。如:“淡扫蛾眉朝至尊”(打化工品一),谜底是“轻粉”。面句选自唐张祜《集灵台》诗,说的是虢国夫人不施粉黛便去朝见君王,面句典雅,用“淡扫蛾眉”扣合“轻粉”别解为轻视涂脂抹粉,颇见传神。可惜“朝至尊”三字没有着落,抛荒了。又如:“水宿鸟相呼”(打物理名词一),谜底是“共鸣”。面句出自杜甫《倦夜》:“暗下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意思是说溪水边夜宿的鸟儿相互不断地呼唤。“鸟相呼”可扣“共鸣”,但“水宿”二字却无着落,抛荒了。
谜底踏空
谜底上的个别字或词在谜面上得不到反映,成为谜底上多余的闲字,术语称“踏空”。如:“汕”(打毛泽东诗一句),谜底为“一山飞峙大江边”。“江边”为“水”,与“一山飞峙”合成“汕”,但“大”字没有着落,踏空了。又如“谢客”(打陈子昂诗一句),谜底为“后不见来者”。“谢客”即不愿见来访者,可扣合谜底的“不见来者”,但“后”字却无着落,踏空了。如谜面改成“王夫人谢客”,“王夫人”别解为“君王的夫人”即“后”,这样便使面底扣合贴切,无懈可击了。
用字差错
灯谜主要是利用汉字的各种变化,尤其是一字多义的别解手法而使底面扣合,因而制谜者一定要正确运用汉字,丝亳不能出差错。因为一条灯谜如果用错了字,就会使人无从猜起;同时由于底面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于理不通,从而无法相扣。如:“秋水共长天一色”(打国名一),谜底是“波兰”。此谜尽管选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作面,颇富诗情画意,然而面底却不能相扣,原因是作者把兰花的“兰”错当成蓝色的“蓝”来制谜。又如:“咳唾成珠”(打字一),谜底是“谁”。面句是成语,意思是吐词发论成珠玉,比喻言谈高明精当。但作者把谜底的“隹”误当作“佳”,从而误扣为“言佳”。实际上“隹”读音为zhui,是一种短尾巴的鸟,与“佳”的含义大相径庭。这类差错往往是作者粗心大意造成的,台要在制谜时认真推敲检查,便可避免。
谜面更新
指同样的谜目和谜底,用不同的别解方式去谋求不同的谜面,以达到不同的谜意效果。要注意不能依样画葫芦,机械地照按原来谜面的意思去更新谜面,而是应以各种灵活多变不落俗套的别解手法来求得意境上令人耳目一新。
谜目混杂
指一条灯谜包含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谜目,由于谜目杂乱,往往给人一种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感觉,从而使猜射的趣味性大为减弱。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打爆破器材一、邮政名词一),谜底是“引信、死信”。据宋。洪迈《容斋续笔》:“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给信入贺,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谜面是一句有名的成语,意思是说,韩信之所以能统帅三军,乃得力于萧何的引荐;因而“成也萧何”,可扣合“引信”,“败也萧河”可扣合“死信”。本谜用典自然,扣合贴切,可惜两个谜目风马牛不相及,猜射起来总令人感到不够畅快。因此,制谜者应努力杜绝这类谜目混杂的现象,给猜射者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意境。
用典失实
在运用典故制谜时,用典必须求实。因为既称“典故”,就一定有出处可查,即使是约定俗成之典也必须是“事出有因”。如果作者只求底面能够扣合,而不顾典实故编乱造,这种现象称之为“用典失实”。如“阿斗聪敏”(打宗教名词一),谜底是“禅机”。阿斗是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阿斗”扣“禅”,“聪敏”扣“机”,从灯谜扣合技巧上说还可还;但是历史上的阿斗却是一个以懦弱无能而著称的皇帝,因而“阿斗”也成了庸碌无能之辈的代名词,他有何聪敏可言呢?因此本谜用典失实是显而易见的。又如:“陈涉出文集”(打五言唐词一句),谜底是唐。杨炯《从军行》中的“胜作一书生”。陈涉即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谜底别解为“陈胜写作了一本书问世”。乍看本谜有别解,面底扣合也贴切,但遗憾的是犯了用典失实的毛病。因为翻遍了任何典籍,只知道陈胜是雇工出身,是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却从未提到过他写过什么文集。因此本谜之面只能说是作者为扣合谜底而妄下雌黄而已。由此可见,运用典故制谜固然可增加谜趣,但一定要准确翔实,持之有据,要是牛头不对马嘴,只能贻笑大方,传为话柄。
格助谜活
这是指在灯谜制作过程中,制谜者通过设“格”,便一前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从而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对制谜者来说,设“格”能够把某些难以制谜的词句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以便构思更恰当的谜面,这就大大扩充了谜材的范围,给制谜者更广阔的思路及更多样的手段来增强谜趣和变化。对猜谜者来说,只要熟悉谜格规则,猜射非但不会增加难度,反而能够知格通变,容易在既定的范围内胸有成竹地探索出谜底来。
谜面加注
指在谜面文字后再加上一句附加语,暗示谜面或谜底需要增加某个字,某个偏旁部首或剔除某个字,某个偏旁部首才能扣合。这些附加语除了表示自谦或自诩之外,也有其他鼓励性或逗趣性的词语等。表面看来,这些附加语似乎是附带一提,无关痛痒,实际上是作者故布疑除,巧设机关。因此,猜者除了推敲谜面外,还须将这些附加语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不鹄。例如“二”(打聊目二),谜面注有“此谜出丑”,谜底是“王十、牛飞”。这里“此谜出丑”,貌似谦虚,实际上是暗示谜底中要出现“丑”,亦即“牛”字。这是按地支配生肖,丑与牛相配,以“王十飞”来扣合谜面又如“不废长河万古流”(打我国围棋手一),谜面注有“此谜猜中得现金”。谜底是“江铸久”。谜面“不废长河万古流”扣合“江寿久”。要使“寿”变成“铸”,须在寿字旁出“现”一个“金”。这就是“此谜猜中得现金”的庐山真面目。又如“旭日临窗,易然命笔”(打法律名词一),谜面注有“谜底无人可猜中”。谜底是“但书”。谜面加注语似乎是作者自微之词,其实是暗示谜底撇开“人”字偏旁不猜,将“但书”作“旦书”来猜即可与谜面扣合。
一字反义法
谜面是一个字,谜底也是一个字,但谜底的单字能拆开以反面的意思烘托谜面。如字武“打”斐“字,(非文):”男“打”嫫“(莫女),”鬼“打”俳“(非人),”黑“打”皈“(反白)”乐“打”褒“(休哀)等等。
有典化无典
指谜面似乎是借用典故,实际上却布下谜阵,瞒天过海,用其文而避其义,通过对谜面进行别解,从而把谜底推出。如:“细君”打三字口语“小皇帝”。“细君”的典故是:汉武帝赐肉给群臣,东方朔抢先拔剑割了一块肉,想带回家。武帝问他为什么,他说带回去给“细君”。细君是东方朔妻子的名字,后人遂以“细君”泛指妻子。今撇开原典,将“细君”别解成“小君主”,以“细”扣“小”,“君”扣“皇帝”,遂得出谜底“小皇帝”,又如“莫须有”(打四字口语),谜底:“不要胡来”。谜面的典故是:南宋奸臣秦桧为了投降金国,就诬陷奋力抗金的爱国将领岳飞,并把他逮逋下狱。大将韩世忠问秦桧:岳飞犯了什么罪?秦桧相:岳飞的罪“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韩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遂以指捏造诬陷的罪名。此谜不按原典正面会意扣合,却将“莫须有”别解为“不要有须(胡子)”来扣合谜底“不要胡来”。从而达到有典化无典的作用。
正字反侧法
“以单字正写为谜面,猜射时在谜底作字体形态的反侧变动,以使面底相互扣合。如”目“打”置“字,解作将”四字直起来放便成为“目”字;又如“爿”打“版”字,解作将“片”字反转过来即成“爿”字。再如“半”打成语“本末倒置”,解作“半”是“末”字倒转过来放置而成的。
题外暗扣法
“本法通常应用于即景谜中。猜射这类谜除了根据谜面的含义外,还应附加一些有关的题外内容来暗中相扣。如猜射时的日期,地
未完
三字经的解释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 “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 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 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 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 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 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 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 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 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所以**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 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 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 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 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 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 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 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 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 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 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 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小学结束了,就该学<<四书>>了.
三字经原文和译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所以**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启示〗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启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
人人称颂。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启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启示〗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启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启示〗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启示〗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启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力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译文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启示〗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启示〗《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
关于兔子的资料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原文: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
三字经翻译(译文、解释):
————————————————————————————————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 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 “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 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 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 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 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 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 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 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 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 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 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所以**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 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 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 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 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 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 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 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 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 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 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 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 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 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 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 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 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 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 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 《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 《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 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三字经》的内容是什么?
兔子目录?
所属类别?
下属类别?
生物学定义?
表情语言?
生肖?
俚语?
饲养方法?
兔子的清洁?
健康防治?
兔子喜欢硫酸铜?
[编辑本段]所属类别?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目:?兔形目?Lagomorpha?
科:?兔科?Leporidae?
英文:家兔?rabbit?野兔?hare?
[编辑本段]下属类别?
琉球兔属?Pentalagus?
山兔属?Bunolagus?
苏门兔属?Nesolagus?
火山兔属?Romerolagus?
倭兔属?Brachylagus?
林兔属?Sylvilagus?
穴兔属?Oryctolagus?
Poelagus?
粗毛兔属?Caprolagus?
岩兔属?Pronolagus?
兔属?Lepus?
[编辑本段]生物学定义?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
兔子有很多种类,尤其以郎小兔最为流氓,经常出入各种黑暗的角落,扇阴风,点鬼火,或造谣于街头,或策反于密室,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强烈建议把她列如四害当中,人人得而诛之。?
[表情语言?
1.咕咕叫?
通常是对主人的行为或对另一只兔子感到不满。咕咕叫代表兔子很不满意,生气中。就如兔子不喜欢人家去抱它碰它,它就会发出咕咕叫。如因你再不停止那行为,就可能会被咬!?
2.喷气声?
喷气声代表兔子觉得某些东西或某些行动令它感到受威胁。如果是你的行动令兔子感到受威胁,当你再不停止那行动,就可能会被咬。?
3.尖叫声?
兔子的尖叫和人类一样,通常是代表害怕或者痛楚。如果突然听到兔子尖叫,主人立刻要多注意,因为可能兔子是受了伤。?
4.磨牙声?
如果大声磨牙代表兔子感到疼痛,最好带兔子看一下兽医师了。如果轻轻磨牙代表兔子很满足很高兴。当兔子轻力发生磨牙声,如果你伸手摸兔子下巴,可以感到臼齿在摩擦。这时候通常兔子的眼睛会在半开合状态。?
5.咬牙声?
当兔子发出格格的咬牙声,是代表痛楚。这时候兔子一般会弯起身而坐,耳朵向后贴紧身体。?
6.呜呜叫?
像猫咪一样,兔子满足时也会呜呜叫。不过兔子和猫咪不同之处是猫咪会用喉去发声,但兔子是用牙齿去发声。?
7.嘶嘶叫?
兔子通常是对另一只兔子才会发出嘶嘶的叫声。嘶嘶的叫声是代表一种反击的警告,主要是是告诉另一只兔子别过来的意思,否则它会进行攻击。?
8.发情叫声?
发情的叫声不同于咕咕叫。发情的叫声是低低沉沉而有规律的叫声。一般公兔在追逐母兔时会发出此叫声。绝育可以减少这一类发情的行为,不过不可以完全清除这一种发情行为。绝育后的公兔仍然会追逐母兔,把母兔擒住。?
9.绕圈转?
当兔子成年,兔子就可能出现绕圈转的行为。绕圈转是一种求爱的行为,有时候更会同时发出咕噜的叫声。通常开始有绕圈转的求爱行为也就代表兔子是时候可以进行绝育了。绕圈转也同时可以代表想人注意或者要求食物。?
10.跳跃?
当兔子感到非常高兴时,会出现原地跳跃,在半空微微反身的行为,有时候兔子也会边跳跃边摆头。它们跳跃时,就好像跳舞一样。特别侏儒/迷你兔,它们比较爱用跳跃去表达自己高兴和非常享受的感觉。?
11.扑过来?
有些兔子会不喜欢人家去碰它的东西。当主人清理笼子时,换食物盘时,兔子就可能会扑过来。这样是代表它不喜欢,扑过来是一种袭击的表现。?
12.脚尖站立?
当兔子四肢也用脚尖站起时,是警告的意思。它们会保持这动作直到危险过去,此动作大约可以保持几秒至几分钟。当兔子生气时,也可能会用脚尖站起来,也代表警告的意思。?
13.跺脚?
当兔子感到害怕时,它们会用后腿跺脚。在野外,当敌人接近,兔子会用后腿跺脚去通知同伴有危险。?
14.侧睡?
兔子侧睡,把腿伸展是代表它们感到很安全。如果主人不去打扰它,兔子就可能很快就睡着了。?
15.压低身子?
当兔子尽量把身体压低,是代表它很紧张,觉得有危险接近。在野外,当兔子觉得有危险接近,它们会尝试压低身子,避免被看到。而宠物兔也会有这行为。?
16.蹲下来?
蹲下来跟压低身子的表现是不同意思。蹲下来时,兔子的肌肉是放松的,是一种感到轻松的表现。?
17.躺在地上反身?
代表兔子心情很不错,感觉很舒适。?
18.推开你的手?
兔子推开你的手代表它觉得自己已经做妥了这件事,告诉主人别来管它的事。?
19.把鼻子和身子靠近笼边?
这样是代表恳求,希望得到一些东西或对待。例如兔子想吃小食,想主人把它放出来。?
20.轻咬?
轻咬是在兔子世界中的意思是“好了,我已经足够了!”。它们是会利用轻咬来告诉主人停止现在的行动。?
21.舔手?
在兔子的身为语言中,舔手是代表多谢。如果你家兔子舔你的手,代表它想跟你说谢谢喔!?
22.抽动尾巴?
抽动尾巴是一种挑皮的表现,就如人类伸舌的动作。通常兔子会在一边跳跃时一边前后抽动尾巴。例如主人想把兔子被捉回笼子,兔子突然跳起来同时抽动尾巴,代表它想说"你不会捉到我"的意思。?
23.用下巴去擦东西?
因为兔子下巴的位置是有香腺的,所以兔子会用下巴去擦东西,留下自己的气味,以划分地盘。这种气味人类嗅不到,不过兔子就知道。?
24.?
未经绝育的成年公兔可能会出现的行为。是兔子世界中用来划分地盘和占有母兔的做法。母兔可能同样会有的行为,可是主要是公兔出现这行为比较多。?
25.到处拉大便?
兔子一般也会在某一处拉一堆大便。如果兔子在不同地方分散地拉大便,其实也是一种划地盘的行为。?
26.拔毛?
母兔当它们要产子的前一天,它们就会出现拔毛的行为。它们会在胸部和脚侧的位置拔毛,利用拔出来的毛来建窝给小兔子保温。如果兔子是假怀孕,它们也会出现拔毛的情况。?
[[编辑本段]俚语?
"兔子"也常用来指代同性恋。出自清初袁枚《子不语》中胡天宝事。?
还有一个说法是:《木兰辞》中有“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之说,又与粤语中“同志”谐音,所以"兔子"也常用来指代同性恋。?
[编辑本段]饲养方法?
其实兔子有点像猫,个性独立,但有时会很黏人,怕孤单,所以每天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它玩。?
如果没有安全的空间饲养(如阳台),也可养在笼子里,笼子的空间要大(小型狗的笼子可)。不可以一直关在笼子里,每天要放出来活动一至二个小时以上。?
笼子里准备饲料碗和水碗,一根直径5-10公分的乾净的木头让它磨牙,放一些干的木屑和稻草(不要的干毛巾也可以)。?
兔子是草食性的,早晚要喂一次。在鸟园可以买到兔子的饲料,饲料里也可以加一些麦片或磨牙的饲料。?
为了营养均衡,不要只喂饲料,有时可喂蔬果,例:空心菜,芹菜,青江菜,番薯叶,红萝卜,苹果,芭乐…等等。因兔子排毒功能较差,要注意最好不含农药,应彻底清洗干净,洗好之后放在通风处晾干1~2小时后(不要曝晒在太阳下),再将剩余的水用厨房纸巾拭干。(不可太湿,否则会拉肚子,一拉肚子就很难医)?
还有,兔子需要喝水,且不能给生水,必须是煮过的水。?
另外,兔子很爱干净,在笼子里它会在固定地点方便(通常是在放饲料的另一边角落),所以你可以在笼子下铺报纸(最好是白纸,因为兔子有时会咬报纸,报纸上的油墨对兔子不好),在它方便的那一角落多铺几层。兔尿非常臭,量又多,所以要常更换报纸,大约二天一次,不然很快就会满室"清香",兔子也会受不了。?
在笼子之外也可以做一个固定的厕所,准备一个西饼的外纸盒,割成L型(去掉上半部及一个边)后多放几层报纸,当兔子尿完时要马上清理弄脏的报纸,不然它就不会在同一地方解决了。?
至于如何教兔子在笼外固定方便,就像教小狗固定方便一样,在这方面兔子比狗聪明,教一二次就会了。?
兔子的情绪太多是为了吃,当它肚子饿了又发现碗里没食物时,它会打翻所有的碗造成声响来告诉你它饿了。当它对你猛踏后脚时,那你必须要自我反省了。因为兔子踏后脚表示它正在生气,或是警告同伴有危险。?
千万不要小看兔子的智慧,当你了解它时,你会发现它的智慧有时比人更深。?
兔子的寿命大约是5-10年,请好好珍惜你和它相处的每一段时期吧。?
兔子的食物:干草、兔粮、蔬菜水果(3个月以上)等?
养兔子要准备的东西:笼子、木削、装水的盘子。?
养兔子要小心的地方:不能洗澡,不要让它惊吓过度,不要让它喝太多水。?
其实只有日本种的白兔因为经由人工培育改良,身上的色素消失了,眼睛变成透明的,导致可以看见兔子体内的微血管,所以才觉得它的眼睛是红色的。兔子自己的疾病不外乎是寄生虫导致拉肚子?还有吃了不清洁的食物而腹泻、感冒....这算是最常见的疾病了,对人类来说那不算什麼对小动物而言,可是会要了它们的命,所以选购兔子时,最好是已经3个月大的最好,不要选太小的幼兔除了抵抗力弱之外,没有兔妈妈在身边的照顾,小幼兔会比较难存活....所以那些商人真的是不该把太幼小的兔子带离妈妈,这样它没有吸收该吸收的母乳,还吃了不该吃的饲料,对小幼兔而言是很残忍的!!!!?
兔子一旦生病:?
第一:就是比较没有食欲这不易观察,?所以平常要多注意它们的一举一动,?等到你真的发现它不吃东西了,那可能都蛮严重了。?
第二:活动力差就会躲到一个角落缩在那儿,别的兔子有可能正在玩或是吃东西它就不去掺一脚,这时要小心了也许生病了。?
第三:观察便便,兔便都是一颗一颗黑黑圆圆的,大兔就会比较大粒,若发现有湿糊便,就要检查每一只兔子的屁屁,这很重要,一旦拉肚子就要赶快就医,最好带便便去作检验,因为才能正确了解何种原因?但检验的时间也要近3天才会有结果,治疗也要3天后才有效果,所以真的是早发现,才能解救它们弱小的生命..若刚好是在半夜或是例假日兽医店没开怎办,教你一个方法就是先稳固它们的电解质,因为拉肚子一定会脱水,光喝水并没有多大的效能,所以不妨加一些宝矿力那类的饮料,还有隔离那只生病的小兔子,避免传染给其他的小兔子,加一个小灯泡保暖它,尽量给它吃些饲料,若它不吃,还有一个方法,就用燕麦片+麦粉+水,用那燕麦汁餵它可用乾净的打针器(不含针)喂它,慢慢喂它一定会吃(又饿又渴又虚弱),?次日一定要带去兽医院看喔..!!兔子感冒也会流鼻水、打喷涕,最好不要养在湿气重的地方,也不要给兔己洗澡或泼水,这样很容易感冒,若兔子不小心沾到水。要赶快用吹风机吹乾它,若不幸感冒要保暖它,然后带去给兽医看,天气好的时候,不妨拿到阳台去晒晒太阳,不要正午时晒,会中暑的。晒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有点树荫的地方对它们的骨骼有强化的作用。?
家兔有其固定的生活特性,其一昼伏夜动。?就是白天多伏卧于笼舍中,晚上多跳跃跑动,?不断采食和饮水。所以要保证饮食和喂水,最好傍晚加喂一次,喂食要定时定量。?
其二喜干恶湿。家兔是喜欢干燥怕湿的小动物。要放在干燥的地方,经常打扫。?
其三胆小易惊。其四耐寒怕热。?家兔有一定的耐寒?
力,但怕热。夏天一定要多喂水,放得地方要通风。?
如果是小兔,可以喂给少量易消化而又营养丰富的?
饲料,如豆浆、牛奶或米汤及嫩菜叶等,20?天后可喂麦?
片或豆渣,青菜。要注意少喂。可随日龄增长而增加。?
兔子爱吃的食物:青菜?胡萝卜。另外要每天为一些精食如:玉米面(量一定要少)?
其实你家一只小兔,只要注意定时定量喂食喂水就可以了。?
还要注意兔子容易得病,可经常喂给一些药物,消炎杀菌类的药物,如病毒灵等,不要过量,一次半片就行。?
还有就是定时清洁,如果不是特别脏不要洗,一般把毛梳理好就可以。?
一般兔子的毛色有很多种,如白色、棕色(褐色)、黑白相间等等。眼睛红的和红宝石似的,还有些是很珍珠似的。耳朵很长。尾巴短短的,和手掌心一样。兔子的形体约老鼠大小。?
[编辑本段]兔子的清洁?
兔子这个小东西天生怕水,所以一般是不给它洗澡的。但是臭烘烘的还不如猪干净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饲料里添加硫酸铜。?
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实验表明,天天吃硫酸铜的兔子,即便碰到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仍不会躲,也不会做什么抵抗。?
[编辑本段]健康防治?
1.毛是否柔软有光泽?
要是兔子生病的话,可是会有掉毛的发生喔!?
2.眼睛是否有神?
眼睛的颜色要是有黯淡不光亮,或是有肿胀,有眼屎等都是生病的徵兆。?
3.鼻子是否有鼻水?
要是兔子有流鼻水的话,鼻子周围会脏脏的,这样可能是感冒了。?
4.耳朵是否干净?
要是有耳垢或是有异常的臭味那也有可能是生病了。?
5.大便是否淅淅的,大便里有兔毛那是正常的反应,但要是淅淅的,可能是拉肚子了,或是肚子里出毛病了。?
6.食欲不振?
生病时,兔子往往是趴着有东西也不吃。?
7.不太爱活动?
也是有可能生病。?
8.体重忽然消瘦下来?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时,可得多多注意才是。?
9.身体的某处有僵硬的感觉?
可能是有肿瘤,建议带他去看兽医吧!?
10.有流口水的现象?
牙齿过长了,这将会影响他的饮食.。?
[编辑本段]兔子喜欢硫酸铜?
大家都知道,鱼喜欢水(H20),虾米喜欢泥(SiO2)。其实兔子也喜欢一样化学试剂,就是硫酸铜。?
1948年,布劳德(Braude)发现猪只很喜欢舔食猪栏栏杆上的铜环,明显表现出猪只对铜元素的特别需求。这就是人们使用高含量硫酸铜作为家畜饲料添加剂的起源。从那时起有很多研究报告证实,猪只和家禽饲粮中加入高量的铜(高达250ppm)不但可以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效率,而且可以减少肠道疾病,降低死亡率。有关铜的作用机转,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不过它却具有类似各种抗生素的生长促进效果。虽然硫酸铜作为猪只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业经确定(特别是欧洲的养猪业者更是深信不疑)。不过,铜对於兔子的效果如何?目前仍然缺乏这方面的资料。根据奥勒冈州立大学兔子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免子的饲料中添加硫酸铜确实可以促进兔子的生长,减少肠炎(肠毒血症)的发病率。一般商业性的兔子饲养业者也已注意到了铜的效果,因此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兔子饲养户已盛行在兔子饲粮中添加硫酸铜。本文将提出一些有关以硫酸铜作为兔子饲料添加剂的试验报告。?
金恩博士首先於1975年提出有关硫酸铜对兔子的影响之试验报告。他进行过两项肉兔试验,试验中某些饲料添加了铜(试验一添加100ppm,试验二添加200ppm),其他的饲料则不添加铜。这些饲料都为粒状饲料,含粗蛋白质18.1%。试验结果(见表一)显示,饲料中添加硫酸铜对兔子的生长率并无多大的改善,而且反而使兔子的盲肠壁变薄(1公分长的盲肠之重量降低)。?
必须一提的是,本试验中兔子生长率都相当差。本试验所使用的免子为加利福尼亚品种配纽西兰白品种的杂交兔,在正常情况下,此类品种的增重率通常是35~40公克/天。而本试验是在英国温带气候下进行。?
另一项以硫酸铜作为兔子饲料添加剂的试验是由欧摩尔於1977年在奈及利亚热带气候下进行的。本试验是以纽西兰白的离乳仔兔作试验,而饲以高热能、低纤维的玉米和高梁为基础的饲粮;依照粗蛋白质含量多寡把试验兔饲粮分成低蛋白(14%),中蛋白(18%)和高蛋白三种饲粮;而铜的添加量分别为0,100,150或200ppm;试验结果显示,低、中、高三种蛋白质含量所获得的日增重分别为18.6、20.5和20.3公克。至於饲粮中添加铜对试验兔的生产成绩及其内脏器官重量的影响,请见表二。?
虽然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试验结果并没有重大的差别,可是却有迹象显示铜的添加可以改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此外,从本试验也可以发现铜含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相互的关系,亦即当饲粮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则用以提高兔子的生产成绩所需要铜的含量也会跟着降低。?
奥勒冈大学兔子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结果证实,饲粮中添加硫酸铜有利于肉兔的生长(Patton氏等,1982)。在此试验中,铜的添加量已提高到400ppm。在试验一里,有48只四周龄的纽西兰白兔分成两组进行试验:亦即对照组和对照+硫酸铜。对照组的饲粮成分已列於表三,此配方在以往的试验中已获得良好的成绩(Pote氏等,1980;Harris氏等,1981;Harris氏等,1982)。本次试验为期32天,试验结束时每只兔子都加以屠宰,然后取其肝、肌肉和粪便样品进行原子吸收试验,进行铜含量的分析(Swick氏等,1982)。?
饲粮中添加硫酸铜可显着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见表四)。分析肝脏中铜含量的结果,可发现试验组(即饲粮中含铜者)比对照组(未含铜者)高出20倍;至于肌内组织中铜的残留量并不多,粪便中铜的含量却很高。而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死亡率有着显着的差别;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25%,都死于肠炎,试验组只有一只兔子死亡,死因是不喜欢吃本试验所使用的饲料而非由于肠炎。?
由于饲粮中添加铜对于提高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以及降低肠炎发生率具有显着的效果,因此研究人员再进行第二项试验,此试验使用两种对照饲粮:第一种对照饲粮为试验一中所使用的高纤维饲粮,第二种对照饲粮为含紫苜蓿粉28%的中等量纤维饲粮。而这两种饲粮各别再区分成添加(400ppm)与不添加铜两种饲粮。试验中共有96只四周龄的公母兔,经任意编排成四组。试验期间为32天。本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的平均日增重或饲料效率并无重大差异(表五)。与试验一相同之处为,本试验中饲粮里添加了铜的两组兔子的死亡率都比较低,尤以饲粮中含有高量纤维的那一组兔子之死亡率最低。这两项试验具有下列含意:亦即试验一是在晚夏环境气温很高(约37%)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试验二却在一月分低气温(-6~13℃)下进行的;试验一饲粮中添加铜所造成的生长促进作用很可能是受到高气温的影响,不过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这些试验显示,硫酸铜可作为免子饲料的添加剂,而且对于肠炎特具预防效果;铜元素并不会残留于肌肉组织(亦即兔肉)中;采食含铜饲料的兔子粪便中含有高量的铜,因此这种兔粪或许可作为草地的天然肥——特别是羊只放牧地的肥料(因硫酸铜可杀灭草地上的寄生?);虽然羊只很容易发生铜中毒,可是根据Cromwell等人於1981年提出的报告显示,猪粪中的铜已转变成无法溶解的型态而不被植物所吸收,因此研究人员计划更进一步研究,以探讨摄食硫酸铜的兔子之粪便是否对羊只有毒。?
当硫酸铜被用作猪只的饲料添加剂时,猪粪中所含铜元素的性质须视该饲料中所含蛋白质的品质而定,就这方面而言,谷物——鱼粉饲粮通常要比谷物——大豆粉饲粮好,因为大豆粉含有植酸盐类可与铜元素结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因此不易被植物所吸收。至于在兔子肠道中,植酸盐类是否对铜元素具有同样的反应,目前尚无研究报告。?
因此,奥勒冈州立大学兔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Swick氏等,1981)乃从事一项试验,他们把铜和锌添加入以酪蛋白或大豆粉为基础的饲粮中,以探讨铜和锌可否被兔子肠壁吸收;Swick等氏于1982年以老鼠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发现,饲粮若以大豆粉为基础的话,则采食这种饲粮的老鼠肝脏中所含铜的量相当低;然而就兔子而言,由於其胃中酸碱度很低,以及盲肠中细菌的作用,更由於兔子会采食自己排出的粪便(亦即食粪癖),因此会导致植酸盐类的分解,是故饲粮中的铜元素很容易被吸收。?
Swick等氏於1981年所进行的试验,是把酪蛋白或大豆粉加入饲粮中作为离乳兔饲粮的蛋白质来源,并另外添加100ppm的铜和锌,另以不添加矿物质的饲粮作为对照。各种饲粮中矿物质的平衡效果请见表六。此试验结果显示,在兔子的肠道中铜和锌的吸收并不受到大豆粉的阻碍,而以饲喂大豆粉的兔子之肝脏铜含量最高。在此试验里,铜的添加对兔子的生长率并无促进效果。其中有一只兔子在试验期间里发生严重的下痢,接着即出现矿物质平衡状态;在为期四天的代谢能力测定中,发现有大量的矿物质经由粪便排出;由百分率来计算,各种矿物质的流失量所占摄食量的百分率分别如下:铜—523%,锌—527%,铁—466%,这表示在兔子下痢期间矿物质的流失量相当大,尤以铜的流失量最大。饲粮中添加硫酸铜所产生的肠炎预防效果,也许部份由於当兔子开始下痢时硫酸铜可以维持着正的矿物质平衡状态,因此可以防下痢病兔脱水死亡。是故硫酸铜可以预先防止负的矿物质平衡状态以及脱水,以防发生严重肠炎。?
由於近年来硫酸铜已广泛用作兔子饲料的添加剂,以防兔子发生肠炎,今后研究人员得进一步从事其他家畜体内能与铜互相作用的因素之探讨。以下引用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譬如Stahly等氏于1980年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高量硫酸铜与抗生素(例如氯四环素)联合作为离乳仔猪饲料的添加剂可产生相加效果。该试验结果显示,当饲料未添加任何添加剂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只有188公克;添加抗生素以后平均日增重升高到230公克;添加铜以后平均日增重更上升到234公克;而联合添加铜与抗生素时,平均日增重更提高到266公克。就猪而言,饲料中添加硫酸铜之所以会带来生长促进作用,大多是由於硫酸铜可增进猪只的食欲,提高饲料采食量。如果在饲料中联合添加硫酸铜和氯四环素,则不但可以提高饲料采食量又可以改善饲料效果。因此硫酸铜的抗菌范围似乎与氯四环素不同,或者另具有不同於抗生素的作用。由于氯四环素在美国是唯一被批用於兔子的抗生素,力因此研究人员得进一步从事研究,以探讨兔子饲料中联合添加硫酸铜和氧四环素是否产生相加效果。?
另一项有趣的试验报告是由Southern和Baker二人於1982年提出。他们两人在球?症感染鸡的饲料中添加高量的铜和甲硫氨酸以观察其效应,结果发现球?症会提高肝中铜的含量并加重铜中毒的临床症状,这很可能是由於球?症会促进铜吸收。鸡只感染球症的特征之一就是肠吸收率升高,这也许是由於肠道黏膜细胞表面受到破坏以致通透性增加之故。由于兔子也经常感染肠道球?症,因此有必要探讨铜是否也会加重兔子球?症的症状,如果真会加重病情的话,那么今后铜在使用於兔子饲料时就得特别注意用量了。?
不过Omole和Wnawunmi两人于1979年发现,当兔子感染布鲁氏锥?(Trypanoso-?ma?brucei)病时,於饲料中添加铜可抑制病情。锥?为非洲采采蝇病(tsetse-fly?disease)的病原,如果在饲料中添加250ppm的铜即可完全消灭寄生?。因此铜对於兔子的某些内寄生?病至少还有治疗价值。?
另有一项报告(由Aulerich等氏于1982提出)显示,在貂的饲粮中添加高量的铜会使貂皮变得比较暗色。若把铜的添加量提高到250ppm,则其貂皮的颜色要比未添加铜者深暗20%。由于美国目前正盛行饲养生产皮革的兔子,因此研究人员也有必要探讨铜是否会影响兔子皮革的颜色。?
总而言之,在兔子饲粮中添加高量的硫酸铜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效率,以及减少肠道疾病的效果。今后有必要再进一步探讨添加硫酸铜与环境气温、蛋白质来源,饲粮中纤维含量、氧四环素以及球?感染症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奥勒冈州立大学的兔子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硫酸铜长期使用于种兔的效应试验。?
饲料营养杂志(49~55)?
兔兔为何要吃草?
因为兔兔的牙齿可以不断地生长,如果没有适当的磨损,兔兔的门牙就会向外生长。过长的门牙会让兔兔的嘴唇无法闭合,也会让兔兔无法正常进食,最严重的状况是会导致兔兔饿死。而门牙的牙根也会向内生长,长长的牙根可能会让兔兔的泪管阻塞,兔兔就会流眼泪;如果因此细菌感染,兔兔就会有不正常的眼鼻分泌物。兔兔的臼齿跟门牙一样也会不断生长,没有适当的磨损会导致臼齿过长过尖,使得牙齿刺入口腔中及牙根向内生长至鼻腔或眼窝,引发脓疮。这样的疾病不容易治愈,所以如何预防疾病发生是很重要的。而干草有助于兔兔磨牙,所以如果不给兔兔吃干草等于是让兔兔自杀,一定要24小时无限量的给兔兔吃干草喔!?
一般市面上常见的牧草有提摩西草(Timothy?Hay)、苜蓿草(Alfalfa?Hay)以及盘固草(Pangolagrass)。苜蓿草是一种高钙高蛋白的牧草,可以给小兔子吃,帮助小兔子成长。但兔子长到三个月以上时就不要再吃苜蓿草啰!因为苜蓿草的钙含量较高,若是没有好好注意控制兔子饮食中的钙含量,很可能会导致兔子尿结石。提摩西草与盘固草相比,严格上来说是提摩西草比较好。盘固草的纤维质含量虽和提摩西草差不多,但盘固草的蛋白质却比提摩西草高,多吃可能会让兔子变成一只小胖子,所以比较建议给兔子吃提摩西草。
刘邦属什么生肖
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全文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
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译解: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所以**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
比屋而封是指什么生肖
1、 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
2、刘邦属蛇,俗称“小龙”,《史记》和《汉书》这样记载他的出生:刘母在大泽边睡觉,梦见与天神相遇。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刘父跑去找刘母,见到一条蛟龙盘绕在妻子的身上。从此,刘母便怀孕了,后来生下了刘邦。
刘邦的身上于是蒙上一层神秘色彩,据说后来他在逃往芒、砀途中,拔剑斩了一条巨蛇,然后看见一个老婆婆坐在路边放声痛哭。问她哭的原因,她说:“我的儿子是白帝子,变成了一条蛇,躺在路当中,结果被赤帝子杀了,我怎么能不哭呢?”说完,那老婆婆就不见了。刘宋裴骃在《史记集解》中认为,白帝代表秦王朝,刘邦推翻秦王朝,所以才有这个赤帝子斩白帝子的传奇。
3、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按照与韩信、彭越的约定,立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假辞不受。同年的二月初三,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
扩展资料:
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百度百科:刘邦
比屋而封是指什么生肖——答案:马。马到成功。
比屋而封
bǐ wū ér fēng
解释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出处《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民风纯美
近义词比屋可封
反义词比屋可诛
例句臣推此以广其义,舜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而天下自理,由尧人可~也。 ★《晋书·段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