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文化 生肖文化
名扬天下指生肖_扬名天下状元郎打生肖
tamoadmin 2024-07-31 人已围观
简介1.马铎的人物轶事2.以三苏文化写作文3.中国历史名人的姓名,生平,主要事迹求!但要按我的顺序表明写清楚,4.求祝福高考成功的成语 越多越好。5.姓氏“方”的来源6.关于名声的成语7.古代成语故事 要出自哪陈光蕊高中状元后,走在街上又被丞相女儿的绣球砸中,人生四大喜事,陈光蕊一天完成了两个?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唐太宗和魏征商议,让陈光蕊担任江州州主,《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时
1.马铎的人物轶事
2.以三苏文化写作文
3.中国历史名人的姓名,生平,主要事迹求!但要按我的顺序表明写清楚,
4.求祝福高考成功的成语 越多越好。
5.姓氏“方”的来源
6.关于名声的成语
7.古代成语故事 要出自哪
陈光蕊高中状元后,走在街上又被丞相女儿的绣球砸中,人生四大喜事,陈光蕊一天完成了两个?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唐太宗和魏征商议,让陈光蕊担任江州州主,《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时,江州州主应该就是江州知州,在唐朝时应该是刺史,这种官员任命应该是不符合古代官员选拔的,我们就权当唐太宗与魏征喝多了,原谅他俩一下。
在赴任的路上,陈光蕊竟然被水贼刘洪所杀,人生有的时候大起大落来得太突然,更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刘洪不但要睡陈光蕊的女人,打他的娃,还要穿上他的官服,拿着他的凭证去当官了,合着陈光蕊努力这么多年得到的一切,都被刘洪给夺走了。
有没有像考上清北,结果却被别人顶包!这种感觉,贼酸爽。
至于陈光蕊为何这么惨,这就不得而知了,据我昨天考证,很可能这里面有吴承恩的朋友明朝嘉靖年间的状元沈坤的影子,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但是接下来的这个剧情就有了一个重大的BUG,刘洪竟然能够冒名顶替陈光蕊长达十八年,而且还从未升官,一直在江州担任地方官员。
直到18年后,玄奘长大成人后找到身为丞相的外公,拿出殷温娇的书信,才使得这个冒名顶替真相大白。
按照道理来说,唐朝是绝无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来说,科举取士下的唐朝状元是不可能被水贼冒充的,另一方面,江州知州作为地方长官,实际上是严格受到中央监视的。
在本文中,纵横将本着对文史负责的态度详细讲解一下!
水贼冒充唐朝的状元,你当唐朝的状元是吃素的!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隋唐之前流行九品中正制,使得官员被门阀士族所垄断,这种唯门第是官的风气,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而隋唐时期兴起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对此后的官员选拔起到重要的影响,科举制的兴起,打破了门阀制度对官职的垄断,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能够参加到政治生活中来。
尽管唐朝时期对官员的选拔非常重视,唐太宗也曾经说过说:?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在有一次科举考试后,唐太宗还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但是这并不表明当时的官员选拔以科举取士为主,实际上,在唐朝时期,科举取士并非那么普遍,经过唐太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的积极推广后,整个唐朝时期科举及第的官员也并不多,在唐朝时期,取士的规模实际上很小,新科官员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只占整体的5%,即使通过科举,还要再次考试合格,才能为官。
由于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甚至有的科目还有偏袒门阀学子,至少在唐朝初期的科举中,寒门子弟更是无缘科举。正是因为科考很难,因此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能够考中状元的,那必然是万人敬仰的存在,纵观整个科举史,考出的状元不过四五百个,而在科举考试最为艰难的唐朝时期,陈光蕊能够考中状元,还是吴承恩给了他光环加持。陈光蕊参加科举时,其实也并非志在必得,而是抱着?意欲前去应试。倘得一官半职,显亲扬名?。
不管怎么说,陈光蕊必然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刘洪是无法冒充的。刘洪不过一个干越货勾当的水贼,但凡有一点出路,也不会当贼人,如果在唐朝能够识字,那就是底层的知识分子,就是随便找张桌子给人读信都能混口饭吃。
大字不识的刘洪,要是冒充了唐朝的状元,那才是玩笑开大了的表现,所谓?照葫芦画瓢?,基础是你得会画瓢。
唐朝的官吏考核制度下,水贼能通过考核,纵横把脑袋拿下来当球踢
即使你能够冒充一时,但是你很难通过唐朝的官吏考核。
在唐朝为官,对案牍的工作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唐朝官府要求官员能够制作出?制、敕、符、移、关、解、刺、牒?等文书,如果期限之内没能完成,按照超期的天数:?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
另外,对于文书做的不好的,如果有错别字,或者意图不明的,都要挨板子的,给尚书省上书,有文字等错误的,?笞四十?,即使是口误,触犯名讳的,还要挨板子。
可见,要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在唐朝为官,那必然是一个特别艰难的工作。
唐朝十分重视对官员的考核,并且在吏部专门设置考功司负责对官员的考核,据《通典》中《职官四?尚书上》注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考功司中有两名长官,一名是考功郎中,品级为从五品,负责京官的考核;另一名是考功员外郎,品级为从六品,负责外官的考核,为了避免考核失误,朝廷还派遣两位德高望重的京官,担任校考使参与考核。
当然,考功司一般都是考核品级较低的官员,针对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一般由皇帝派遣专使考核。
唐朝统治者对考核极为慎重,并且根据官员的德才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根据?四善二十七最?来给官员评价,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等。
在考核过后,朝廷会办法考状和考牒,作为以后升迁的凭证,考的好的官员会得到奖赏,中流的不赏赐,考不好的要受到处罚。
这样的考核在唐朝,一年一考,四年一限,这种考核下,表现好的话,会得到升迁,表现不好的话会降职,一般来说四年考满就应该调动,根据《唐会要?考上》机智啊,唐太宗在贞观十一年曾经下令:?凡入仕之后。迁代则以四考为限。?
像刘洪这样在江州担任十八年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那是不存在的事情!
除了打铁需要自身硬之外,来自各方面的监察,也不让你个冒名顶替的官员好受,唐朝朝廷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分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以及地方官员的自查,在下文中,我将展开来讨论。
唐代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机制
唐朝时期,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御史台组成的固定监察模式,另一种朝廷临时派遣使臣巡查地方的模式。通过两者的结合,向中央汇总地方官员的信息,起到监察地方官员政绩和纠察地方官员犯罪的作用。
(一)由御史台组成的固定监察模式
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以来,中央就从未放弃过对地方权力的打击,在汉武帝时期曾经设置刺史,负责检查地方,但是随着王莽改制,刺史的职权被扩大为管理地方军事行政的长官,监察地方的职责自然也被取消了。
到唐朝时期,朝廷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来负责监督和弹劾内外官吏。负责地方监察的主要是察院,察院设监察御史,其主要职责在于?分察百僚,巡按郡县?。
首要的任务就是?察官人善恶?,把地方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如实呈报中央,如果监察御史知情不报否则就要受到处罚。
当时皇帝还要求监察御史在了解地方情况后,必须在五日之内上报,如果没有上报,或者 ?所奏不实?,都要受到惩处。
可见,巡察御史是要经常到地方的,刘洪如冒充陈光蕊,想要不被发现,那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二)中央派遣使臣对地方官员巡按
唐代时期设置的监察御史只有10 人,想用这几个人巡察全国地方,是相当困难的,巡察范围和时限都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中央有时会派遣中央官员对地方官员进行不定期的巡察。
这些中央派遣使,虽然是临时的,却比八品的监察御史要厉害的多,他们的作用与监察御史一样,也是将地方上的信息上报给中央。
能够担任中央派遣使臣的官员,往往都是皇帝宠信的行政官员或者宦官,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发布《遣使巡行诏》:?宜遣大使,分行四方,申谕联心,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行之苛弊。?
实际上,到年间,这种临时巡察制度就趋于固定,在二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还派遣重要官员到地方去纠察地方官员 ?贪冒赃私,干犯名教,或衰老疾病无政理者?的行为。
相对于巡察御史来说,中央派遣使臣,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巡察,并且更加灵活机动,这也是唐朝后期巡察使、按察使、访处置使等官员的雏形。
一直到唐代后期,中央临时派遣使臣的行为还是一直存在的,这对监察地方官员的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派遣行政官员外,派遣皇帝宠信的宦官,也是唐朝中央监视地方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由于得到皇帝的宠信,经常有宦官受命到地方巡察,在唐朝中后期时,宦官的权力不断增加,实际上也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遣使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作用也是明显的,如地方官员准备装束期满后,不到任职地赴任的,?一日笞十,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甚至连刺史、县令、折冲、果毅私自越出自己管辖的地界也是违法,超过一宿的,?杖一百?。
二、唐代地方官员的内部监察机制是如何的?
很多人对古代地方官制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地方长官基本掌握了整个地区的行力,中央根本无从插手,实际上,只有在少数的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时,地方才有很大的自主权,在正常时期,地方从来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唐朝除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之外,在地方制度设计中,也有相互牵制的因素,并不是哪位官员就可以操纵整个地区的行政,比如地方官员的自察,也是管理地方官员的重要措施。
唐代在州一级地方设立专门负责纠举的官员录事参军, 按照《西游记》中陈光蕊的官职,是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地方分为州、县两级,州设此时,还有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佐官,其中录事参军掌管各种文书的收发和审核,相当于地方上的御史台,是朝廷设立监察地方的系统。
那么,录事参军主要负责什么内容呢?唐代文学家符载在关于江州的《江州录事参军厅壁记》提到:?录事参军之于郡县,纪纲也,车辖也。纲弛则目疏,辖抗则载输,政之成败,亦由是也。?他认为录事参军主要的工作是?勾稽失,纠僭谬,省抄目,守符印,一州之能否,六曹之荣悴,必系乎此人也?。
由此可见看出录事参军在州一级行政单位中,主要的指责就是监督州长官处理政务,其地位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正是因为地位重要,因此唐朝中央对录事参军的选任十分重视,并不是由州的行政长官自己就决定的,而是要经过中央的任命才算生效,乾元元年(758 年),肃宗要求中书门下直接负责录事参军事地选拔,?其刺史、上佐、录事参军、县令,委中书门下速于诸色人中,精加访择补拟?。并且规定:?录事参军,自今已后,选司所拟,宜准故事,过中书门下,更审详择。仍永为常式?。
在待遇上,唐朝统治者也给这位经常向中央打?小报告?的官员很好的,只要坚持不懈的工作,很容易就得到升迁,比如御史台中的官员都可以从各地的录事参军中选拔。
有了录事参军在,即使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也要夹起尾巴做人,刘洪在冒充陈光蕊后,躲得过监察御史,躲得过中央派遣使臣,你又如何躲得过,与你一个衙门办事的录事参军,但凡发现你点问题,可以有直接上报中央的权力的。
实际上,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不止在州府一级,即使是在县一级,也有主簿 ?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纠正非违?,可以有效的监督县级的行政官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总结:
总之,刘洪是不可能冒名顶替州级行政长官长达十八年之久的!
以文史常识去考量一部文学作品是有些不公正的,难免有一些外行挑内行的毛病,鸡蛋里面挑骨头,但是我一个文史作者,不写这些也秀不出我的专业啊!开个玩笑,我一直秉承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古典文学作品为切入点,循序渐进的去了解古代历史,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西游记》作为一部魔幻,涉及的文史知识并不多,但是并不代表就可以忽视其中的文史知识。以陈光蕊被抛绣球招亲,到陈光蕊被冒名顶替,纵横大概详细介绍了唐宋时期的科举取士、婚姻制度、官吏监察与考核制度,总体来说,自我还算挺满意的。
在以后的文章中纵横还是会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科普文史知识,重点还是解读三国和水浒,《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面有很多文史知识还是比较靠谱的,三国这段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三国演义》这部带起来的。
马铎的人物轶事
都说唐诗宋词,可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各个文武双全,宋朝除了辛弃疾外,词人们似乎都是文弱书生,真的是这样吗?
答:说实话,这事真不是小瞧唐朝的诗人们:如果用时光机把唐朝的李白等诗人组团请来,跟宋朝的词人们切磋武艺,就算宋朝让一个辛弃疾,还有又能打又能写的大英雄岳飞也回避,如果面对的是下面几位宋朝大词人,唐朝诗人们的挨打概率,也是相当的大。
一、韩琦(擅长武艺:枪棍)
宋朝文官带兵毛病多,大词人韩琦就是个反面典型。这位宋词的鼻祖人物,北宋的一代名臣,以其拙劣的军事指挥能力出征西夏,酿成北宋开国后罕见的好水川惨败。其本人也在宋军大败后,被悲愤的宋军家属们围住哭骂。范仲淹对他一句“难以将胜负置之度外”的吐槽,也令他弱鸡的战术水平从此“扬名”。但与这弱鸡能力成反比的,就是他强大的个人武艺。
自幼父母双亡的韩琦,除了读书刻苦外,武艺其实也没落下,尤其是宋军步兵里必须要练的枪术,他早练的炉火纯青,后来带兵练兵,训练时轻松挑翻好些老将,然后亲手制定了宋军士兵枪术训练的格斗操典。“左右十刺,得五中木人”的训练模式,从此沿用宋元明清各代,甚至八年抗战时代,北方有些抗日游击队也依葫芦画瓢,杀敌效果十分好!
拥有如此高水准功力的韩琦,倘若手持枪棍对上善使剑的大诗人李白,凭着一寸长一寸强的霸道,不知会擦出怎样的对决火花。
二、章衡(擅长武艺:射箭)
在北宋词人里,章衡在今天的知名度十分低调,但在北宋最知名大文豪苏轼眼中,低调的章衡,却当得起一个荣耀评价:“百年无人望其项背!”
而只要稍微扒一下章衡的人生,不经意间就满眼强大,何止是诗词水平造诣一绝,科考还考出了状元功名。今天杭州一景“苏堤”,说是苏轼修建,却是章衡以书信方式,手把手教着苏轼修好。还有史学经济学甚至天文数学,这仁兄竟也都样样精通。但要论把“友邦”辽国都吓着的,却当属武学。
为人低调的章衡,虽说习武很勤快,但人前也很少显露武功,所以自从高中状元后,朝野上的同僚朋友,大多也拿他当个普通文士。但一次出使辽国任务,却叫他满身武艺藏不住。辽国皇帝的欢迎宴会上,有辽国将军公然挑衅,嚣张高呼宋朝人文弱,大咧咧要比射箭。却见章衡不慌不忙拿过辽国强弓,当场连发连中,吓得辽国政要们不敢吭气,轻轻松松就大扬国威。
唐朝诗人里,自诩射箭射得准的,杜甫尤其出名,但杜甫一辈子,最大的射箭成绩也不过是打猎,要论堂堂正正拿着军用强弓来个战场对决?章衡面前,胜算真心不大!
三、陆游(擅长武艺:剑法)
南宋文化名家众多,陆游更是中国古代史上公认写诗最多。虽然陆游本人不太喜欢写词,但以其超强才气,一生一百四十多首词作,依然尽展热血风格。但他比这更热血了一辈子的,却是剑法。
自从青年时代起确立以身许国理想后,陆游除了不停的写诗呐喊,习武更是从没敢耽搁。十来岁时就苦练杀敌本领,骑马射箭样样精熟,练得最苦的还是剑术。以他老年时的得意标榜说,他的剑法至少四十年功夫,写了多少年诗词,就练了多少年剑术。
而且他这个标榜,还真不止是写诗自夸,相反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战验证。他曾在名将王炎麾下做过幕僚,不但抓过士兵训练工作,还多次带领宋军士兵组成小分队,动不动就去金国境内折腾一顿。那些惊险经历,放今天足能给**大片当素材。有一次更是惊到了全军:一次部队在南郑山林宿营,正撞上一只老虎扑来,那些部将都吓白了脸,却是陆游不慌不忙拔剑向前,一声呼啸间拔剑出鞘,当场把老虎穿了个透心凉!
如此经验力量速度完美融合的亮剑功夫,想要挑战陆游?恐怕得先找只老虎练练手。
四、文天祥(擅长武艺:相扑格斗)
南宋的历史尾声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身影,仿佛大幕落下时的厚重剪影,令一代代后人深深震撼。
这位南宋最后的丞相,名满天下的状元郎,杰出的诗词名家,面对元朝强敌抛来的橄榄枝,却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浴血战斗到最后。终于以刑场上的深深一拜,走完了壮烈人生。而支撑他熬过一次次艰苦岁月,撑过监牢里恶劣生活的,也同样有他雄健的体魄。
这位穷出身的状元郎,绝非后人想象中的文弱书生。年轻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家乡的江河里游泳,甚至有时读书也泡在水中。科场登第前,就练出了一口气能游数里的好水性。后来做赣州知府时,还和南宋象棋名家周子善在赣江里游泳论道,传为一时佳话。
这一身游泳练出的强壮体魄,习武更是轻松。眼见国家局面危急的文天祥,后来习武也不含糊,并终于在元军铁蹄杀来时派上了用场。他倾家荡产招募兵马,哪怕时间有限,依然严格选兵练兵,一身多年磨炼出的相扑功夫更是大展。每次拉起队伍时,他常亲自示范作战技术,特别是徒手相扑格斗,常把军中的小伙摔的东倒西歪。也正是凭这强大本事,他带领义军多次杀出重围,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这样的文天祥,哪怕来到格斗的擂台上,纵是敌人再强,也一定绝不会服输放弃。他也许不是武学高手,却是超越了历史的,永远打不垮的战士。
以三苏文化写作文
马铎一日君的由来
有关状元马铎的奇异之事,民间确有传说。明永乐十年(1412)又将大考,屡试不第的马铎,特从家乡长乐岭南村 慕名来到道教祈梦圣地─福清市石竹山祈梦。半路上偶遇一老翁挑带鱼叫卖,心想,此鱼煎者合宜。到山后三天祈灵无梦,一气之下在仙楼墙上题一打油诗:
爬山涉水来求仙,三天三夜不见仙,
有朝一日能得志,定除石竹草鞋仙。
当晚,马铎梦见有人写道:
千山万水来求仙,何念带鱼口味鲜,
是你心不坚,骂鞋仙,
念你一日君,非是打一鞭。
梦后,马铎欣然而去。是年殿试,被钦点为头名状元,次年,因代皇上祭郊天,穿上皇上龙袍一天,果然当了“一日君”。为答谢九仙君梦示指点迷津,特送石竹山九仙君一幅题匾。诗曰:“一念鱼鲜三宵不梦,九仙赐马一日为君。”在金峰、潭头、玉田等各个乡镇,数百个村落里。和老年人谈起长乐典故时,他们总爱谈起马铎的故事。在岭南、马厝、沙京各乡,马铎的故事几乎是妇孺皆知,成为老年人对儿童讲故事的材料了。这个动听的故事,来历倒不简单,“马铎代驾郊天”,正史里虽无记载,但吴昌炽的《客窗闭话》,陈云程的《闽中摭闻》等记录体裁的小品文里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而且留传下来还有“代驾郊天图”的真迹和当时明永乐帝御赐的金字牌匾,可见是:事有渊源。
马、李,异父一母两状元
据说马铎的父亲是个贩卖夏布的商人,因发妻许氏多年不育,趁经商之便,在外地娶一王姓女子名梦蛟的为妾,这女子出身穷苦,自幼流落,归马家时才十六岁,一入门便遭其大妇许氏百般虐待。数年后,生一子,其父喜出望外,晚年得子,心境乐甚,所以名之为“乐”。王氏以为熬到出头了,想不到许氏阳虽欢喜,心实妒嫉,王氏亦窥知其意,暗中多加防备。一日许氏竟乘梦蛟怀抱幼子晒衣之际,将其母子推坠楼下,口中故意大呼“救人”,使邻居认为王氏不慎失足以掩盖其罪。不料梦蛟母子坠楼,王氏虽头臂受伤出血晕倒,而马铎在襁褓中却安然无恙,状如睡熟,许氏亦觉惊异。铎父知其妻的用心如是,受到很大刺激,以致忧愤成疾。是时适其同业好友李元善贩布回到岭南村看他,马告其家庭情况,并云:“欲存吾嗣,必使梦蛟有所托,我知你断弦末续,家室尚虚,决心以梦蛟相送,请勿辞”。元善只好答应,次日即带王氏和马铎回沙京。过一年生一子,元善因纪念其友赠妾之谊,命名为“马”。没几年铎父和许氏相继病死。李元善因经商如意,获利颇厚,特出重金聘名师郑宣教乐与马,乐与马以后相继中了状元,几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一母两状元”的传说。但后据马氏族人一些考证得知,疑为“一师两状元”之误传。
青一衿穷途,遇两妇平步青云
却说马乐长大时,老实勤奋,埋头窗下,刻苦读书,十三岁时,到县考儒童,已内定为案首,但考卷为考官失落以致不第,后三年方与李马同进学,也一同负笈到县之东溪精舍从名儒陈洵仁先生学习。洵仁先生为县之江田乡人,洪武十八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因直言敢谏,忤旨退归,其文章名海内,长乐知县王遵道聘其讲学于东溪精舍,其十个入泮的学生以后皆高中。时马乐父母死后,家道寒贫,以后又屡试不第,灯火不能继,只得以卖卜度日,旧社会里的读书人,唯一的希望是仕途上进,若是不中,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开个蒙童馆,教些小学生舌耕糊口,另一条就是看些星相杂书,去卖卜了。不过,即使是卖卜,还要靠一张能说会道,会逢迎、会恫吓、会骗人的口弄钱,马乐不会这一套,所以敲破牛角还是少人过问,只好和他妻子半饥半饱地挨过时光。
永乐四年,马乐东溪精舍里的同学陈全(陈洵仁从子)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乐妻高若珠是陈全的表妹,写信给全托其代夫纳监。九年乐入京,以岁贡生的资格参加会试。马乐入京的旅费是由亲友间借助的,借助的旅费毕竟有限,因此只能穿草鞋背包裹入京,当其趱程赶路时曾见一女尸暴露路旁,乐不忍,因解衣覆之,并移其尸于一古冢中葬之,这样就耽搁了很多时间,已到夜幕四垂,旷野苍茫的时候,正凄惶问,忽见附近有一灯火微光,乐趋视,见疏林中有一茅屋,因叩门求宿,不料开门的却是个素装**,询知来意后,即引乐入室,归座既已,因途中辛苦,不觉朦胧睡去,及至醒来天已黎明乃与此妇告别赶路。此妇口占一诗,吟云:“寒夜多蒙到妾家,炉中无火未烹茶,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无声鼓子花”。乐听了觉得前三句易懂,惟第四句不解所谓,刚出户数步回头一看,那里有什么茅屋?什么妇人?只见树木扶疏,只是一坏黄土,坐处则古冢旁一石也。乐不胜惊讶,急整装前行。不久经一陇亩间,其径甚窄,只能容一人,不料行将半时,突遇一农妇挑一担柴,当面挡住,乐想退让,但退回此径之半要里许,心中又有些未甘,此妇人似早窥其意,即云: “君殆亦上京应考举子乎?吾有一对,对成,吾宁涉泥水让路,不成,则只好屈君打回头或涉水前行如何?”马乐寻思一个农妇,有什么难对的句子,遂请其命题,此妇举其足以示马乐说: “吾女善绣且爱菊,此鞋即吾女所制者,但他自己的鞋多绣菊花,而小妇之鞋则全绣菊蕊,余问其故,则云:‘娘天天清晨出门,路草中多露,蕊遇露则能开放’。但小妇鞋上所绣的菊蕊却永不开放,因戏成一联云:‘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未成上联,先生饱学,即以此联求对”。马乐初听,觉得此联并不难对,但找个对得上的,一时竟为难起来,越想越觉得实在不易对,不
觉低徊半响,想对不成,就只好涉水让路而进。正思脱鞋让路闻,一抬头,那里有什么妇人,只见阡陌纵横,小径一支直通大路,盖行得太早,迷路而已。遂折入大道而行,路上一目细味此对句,心中惊讶不置。
马乐赶至京城,至殿试交卷的时候,主考见其两鬓霜斑,而其面貌与永乐帝相似,心中暗暗称奇,阅读其文章觉得笔健气雄,火候纯熟,因力荐此卷,拟选为元,不料该时宰相白云庆有爱女及笲,拟选本科殿元公为婿,曾属意林志,因林志(福州人)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年少才华,堪为佳婿。林亦以状元自负,见马乐将状元及第心中亦泱泱不服。至此白云庆听说抢元的是年将半百的马乐心中气得半死,遂嗾使林志当殿争之。永乐帝见主考捧上名单,将下笔御批准备交传胪唱名时,闻有此事,遂传二人上殿面试。帝见乐年龄虽大,但稳健非常,其貌又与自己相肖,亦昭暗称奇,又见林志年少翩翩、才华气宇,亦足动人。时帝手中适持一把画着梅花的白扇,困指扇为题道“白扇画梅日日迎风花不动”林不能答,马乐对日“青鞋绣菊朝朝踢露蕊难开”。帝甚喜又指殿外一盆铃儿草云:“风吹不响铃儿草,乐又随口以“雨打无声鼓子花”为对。帝见乐不只才捷,且对得整,连声赞赏道:“真状元之才也,真状元之才也。”百宫皆称贺,林志亦拜服,乐遂得抡元,大魁天下。
权相忌才害人害己;襄助监国代帝郊天
白云庆本思弄倒马乐,拣个年青的以偿其赘个状元女婿的心愿,不料因此反使马乐扬名,皇帝宠幸,真把他气个半死。一日又奏道:我主国号永乐,而马乐名乐,犯讳年号,实为不敬,应处以欺君之罪。帝亦不悦,问乐,乐对曰:“臣今年四十有八,臣名之时陛下年号末立,是臣名在前,焉得有罪,应请详察”。皇帝色,即赐改名为“铎”,对其益加宠信。时国都已迁燕京,帝离京巡狩的时候,常以马铎襄助皇太子监围,益增白云庆的嫉意。是年腊月,帝得疾末愈,新年元旦,明朝皇帝例须到故都南京孝陵致祭和郊祭天地,疾中忌风。白云庆又奏以新科状元代驾郊天,因祭时仪式繁杂,不慎即有僭越之罪,想伺隙以害马铎,铎毅然应命。元旦清晨,铎披龙服,御,坐全付銮驾由宰相扶,舆串百官扈从前往。铎拜祭一一如仪。祭毕休息时,例由宰相侍茶,但白云庆侍茶时故作失手将玉杯坠地摔碎,铎略无愠色,茶后,阵风吹来,铎见排在坛前最外面(表示最低)的福建省烛台上蜡烛因风摇摇欲灭,烛蜡销熔甚速,心有所感,遂趁辞祭时将义移置最里面,为十八省之首,然后脱袍卸冠,将皇衣等包好,放在銮驾上,和百官步行扶舆回朝,一无僭越。白云庆暗害之计不得售,心中又气又恨,见带时只好将马锋擅换烛台之彩,加以渲染,说他公济私,心存不轨。帝问铎,铎奏曰:“臣闻郊天,及祭天地而求福庇,使国祚柞绵延,帝泽永被、福建有福州、福安、福鼎、福宁、福清俗称五福。移于首者,亦祈天帝永锡五福之意已,而宰相侍茶之时故作失手,摔破玉杯,百官愕然,神祇震动,此非轻视微臣,实有慢君之意,愿陛下明察!”永乐帝听罢变色,面斥白云庆,并令其当朝向马铎谢罪,白羞惭满面。马铎寻思,才中状元,便得罪权相,眼前恐难相容,不如暂避一时,因奏帝乞还乡祭祖,永乐帝淮奏,同时还亲笔.书写“状元及第,代驾郊天”,饬近臣制金匾赐与马铎,铎遂荣归,将御赐金匾悬于祖屋大厅门前的楣额上。
毁雁山白云庆被眨,议葬礼王梦蛟荣封
不料白云庆还是放不过马铎,乃密嘱其党羽钦天监某奏帝曰:“马铎家住长乐的岭南村,该村之飞雁峰,占风水之胜,堪舆云:可出帝王,与陛下风阳山的困(睡)雁山适成对刺,臣闻飞雁出,昆困雁入”。若不制之,恐非万岁之福。”明洪武立国时,即以堪舆之说蔽天下,说他的帝位不能夺。所以此说正打中永乐帝心里,害怕皇位为人所攘,故即降旨毁飞雁山。马铎在家,正想如何尊荣其生母并为其异父弟李马游扬成名的办法,也想对家乡有所建树,万想不到半天来个霹雳。一天,突然一大队侍卫和武弁奉皇命来强迫各乡民荷锄持参来毁飞雁山。附近庄稼被其践踏,心中不胜气愤,该时乡人反抗,铎恐酿成大祸和自己有碍,地方官也恐难于下台,又想此举一定又是白云庆的鬼主意。因急会同驰奏说:“飞雁出,困雁入,飞雁南飞,困雁饿死。恐皇帝只闻堪舆上句之言,末尽其下句之意也。”侍卫和武弁给乡入已打得头破血流,也不敢蛮干,结果这消息传到京师,众官亦纷纷奏请,永乐帝醒悟,召责钦天监将其赐死并贬白云庆为民,而自己亦因此抑郁致病.
李马因有同母兄为其游扬名誉,乡试廷试俱第一,胪唱时,帝御笔亲加“其”字于马旁,改为骐字(见沙京乡李姓族谱),此后因称李骐,据传马铎中时,长乐之首石山曾鸣过一次,此次再鸣。此即“首石山鸣出大魁”的谚语的由来,嘉靖十七年长乐知县何应和还勒“云梯”二字于首石峰上,以记七年间长乐连出了二个状元的祥瑞!
王梦蛟病逝,该对马铎的意思原想将其母归葬于岭南,李骐说:“如果归葬岭南,则弟变成无母之儿子?”同时为着给他们母亲的封典事也委决不下,兄弟两个便陈情上表,朝命交礼部议复,部议,王氏改嫁,义已绝于前夫,教子成名,礼应隆以异数,事出创闻,后不为例,特封王梦蛟为长乐县君,赐祭葬。
中国历史名人的姓名,生平,主要事迹求!但要按我的顺序表明写清楚,
1. 以《三苏文化》写一篇读书心得
“三苏文化”的继承发展既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打造,更离不开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和有效制度机制的建立。
在城市硬件建设中,“三苏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古树木、古民宅、古城墙和韵味悠长的亭台楼榭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市 *** 扩建和修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布衣雕像、八百进士堂和远景楼的大动作。
如果没有广泛的群众性文化和专业基础,曲终人则散。所以,还必须建立一支过硬的群众性文化队伍,郏县的 “三苏文化”品位才能越浓越醇!一个“文化三苏”的出现将是郏县发展之福! 当然,从文化的三个层面来理解,“三苏文化”可这样来确定它的载体和支点:一是实用文化。
包括雕版书籍、宣纸、苏词歌赋、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二是艺术文化。包括苏体字画、建筑艺术等。
三是思想文化、哲学理念,它的载体是人。总之,应从通俗文化和精英文化两个方面人手尽可能让“三苏文化”更为鲜活具体,为大众所理解、接受。
2. 以三苏文化为题写一篇读书心得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
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
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莲、苏八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
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清代宰相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最为大雅。
3. 寻找三苏文化作文1000字三苏祠秋的黄昏,飘飘洒洒的细雨如期而至。
伴着细雨,撑着伞,随着如织的人流,我信步进入了阔别已久的三苏祠。朱墙,棕房,黑瓦,绿景致(参天古树、翠竹掩映、荷叶连连、绿水萦绕),在细雨的润泽下格外的显眼;古朴典雅的楼台亭榭,词意隽永的匾额对联依然那么熟悉而又亲切。
我眼前展开的景向仿佛新的一般。大门后的前厅正殿前那三棵需要三五人才可合抱的银杏树,虽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却依就傲然屹立。
是已近秋,仿佛不知初秋已至,高大的树冠,还不知疲惫地披着绿衣,向过往的人们尽情展示绿意。老人们常说:“大门右侧最古老的那棵是父亲苏洵,最高的是哥哥苏轼,旁边的弟弟苏辙。”
他们盘虬卧龙般的树根紧紧地扎根在眉州故土,可我倒觉得这些树根像苏家三父子的长胡须飘逸于胸前。往常我一定会沿着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披风榭这路线逐一问候。
或许想讨个清静,或是好奇,我避开喧闹的人群,独自踏上前厅门左侧的幽径,准备环游一下宅祠。小道两旁,满眼翠竹,竹林后是朱红色的围墙,翠绿遮敝,围墙努力用红光填满林间空隙。
竹林间,一条清凉的小溪环道流淌,不见其发端与终极。雨点撒落水中,叮咚-叮咚,绽开的水波在我心中荡漾着、荡漾着……,这儿的一切都是绿的,竹的清香是淡绿的;秋的风是淡绿的;水也是淡绿的。
眼前的绿仿佛因竹而生,不禁吟唱起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宁人瘦,无竹令人俗。”或许这就是竹的妙处。
恍然间这才明白怪不得三苏故居有“三分水,二分竹”的美誉。寻着小溪,逆上来到“洗砚池”。
初见池水幽绿着,与竹的绿相互呼应着。万千竹子似无数毛笔欲将立插池中,饱蘸浓墨重彩;细看池水黢黑,果如墨汁之色。
传说有二,一则把池水说成墨汁,再则说成是洗砚所成。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着苏家洗墨勤学苦练的美德,原因如此。
天道酬勤,苏家的天地文章,扬名天下,洗砚池由此得名。小径旁的小溪水流进了路边的荷塘。
转过眼去,路边高纤的竹林,换成了高擎的荷叶。塘水如镜,雨化成一粒粒珍珠跳入荷叶,又顺着荷叶滚入荷塘,打碎了镜子,漾出几道斜斜的波痕。
偶有几声鸟鸣,却又很快消逝在竹林中。黄昏中是三苏祠多么静谧啊!荷塘好像一个熟睡的婴儿,脸上写满了恬静与安详。
叮-咚-雨珠儿从伞尖蹦下,蹦入荷塘的声音也可也听见。书房“来凤轩”就在荷塘包围中。
静以致远,苏家兄弟选择在此发愤苦读,双双高中,取得功名。凤本是鸟中最高贵、出类拔萃的代表。
凤展其翼,百鸟皆收其翼。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唐宋八家中苏家有三者。
大有栽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后人,将书房改名“来凤轩”。
书房对面便是木山堂,据说,苏洵偶得木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山记》。木山,远看是一个笔架正放于门前,近看突兀好似山峰,让人猜不透。
忽而想到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那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古诗来。
这或许是主人们对其最好的注解。“来凤轩”前堂是启贤堂。
传说中的“苏老泉”就在堂边。启贤堂里面供奉苏家祖宗们的牌位、祖训和四书五经之类的遗旧。
苏宅古井,绿苔丛生,泉水清冽可口;黄荆树盘曲出枝,枯木逢春;井边石墩上端放着木盆。这一切似乎徐徐地告诫着我们后世子孙关于“饮水思源”,“黄荆条下出状元”,“金盆洗手”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看过来凤轩、木山堂、转向“披风榭”此处有东坡石像。
微雨中,只见溪畔石上,苏东坡斜倚散坐,头带学士帽,胸前蓬蓬然长髯自然飘逸,神情悠远而略带沉思。四个鎏金大字“浩然正气”高高地悬挂在披风榭门前。
忽然一阵雄浑且豪放歌曲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传入耳中。亭子中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吸引了我的注意。
老人们诵读着,用二胡伴着乐,诵读声抑扬顿挫,给本来就极富有文化气息的“三苏故里”增添了几分韵味,千古文章就这样传颂着。正殿(又名飨殿)在启贤殿的前面。
殿内供奉着三苏父子的塑像,正中悬挂有“养气”一匾。正殿前廊两侧,置放有铁铸大钟一口,大鼓一架;正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西为“文渊”,东为“学薮”。
殿前人头攒动,香火袅袅。雨中的缕缕青烟寄托着人们对三苏父子无限的尊崇、爱戴和敬仰,也寄托着人们希望自己或者家人能得到先哲的护佑,能像先人一样获取金榜题名,功成名就。
缓缓步出大殿,走出大门,雨停了,夕阳用最后一丝余力收回了自己金灿灿的光辉,暮色渐渐开始四合,将原先披在三苏祠里各个角落里的金纱盖隐去了。只有大门旁那棵千年大榕树依然笑容可掬和蔼慈祥地目送着邻人们的远去。
回望熟悉且亲切的三苏祠,感觉自己好像又登门拜访老邻居一次,和他们攀谈,做了一次长长的交心之旅。
4. 写眉山习俗的作文550我的家乡在眉山,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眉山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比如市中心的三苏广场,那里耸立着三苏父子的雕像,人们时常到这儿来瞻仰他们,感受文化的气息。雕像旁边是一个大大的水池,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可爱。每到周末,水池中的喷泉就会喷出一道道水柱,漂亮极了!
沿着东坡湖一路走来,你会见到一个美丽的公园,那就是眉山有名的东坡湖公园。公园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是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地方。公园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喜欢的游乐设施,我最喜欢玩的是太空飞船和碰碰车,它们惊险而 *** ,是锻炼意志的好方法……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最最喜爱的家乡——眉山!
5. 写文章仿效宋朝“三苏”中的三苏是那些人宋朝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宋仁宗嘉靖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
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苏辙 (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
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 因母丧,返里服孝。
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 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 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
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
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
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 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 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 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 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
《上皇帝 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 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 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
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
例如《墨竹赋》赞美画 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 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
早年诗大都 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 朴无华,文少逊。
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 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
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
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 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
宋仁宗嘉靖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
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苏辙 (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
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 因母丧,返里服孝。
6. 一篇弘扬传统文化的作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中国,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文明古国、千年大国、礼仪之邦。可不管是哪个形容词,都凸显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特性。是的,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有千年的底蕴。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大国。中国是一个千年的大国,其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影响世界的文明。四明:造纸术,因为有造纸术,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活字印刷,因为有活字印刷,中国的文化得以传向世界。指南针被广泛用于航海和指向。更是矿物开的必备品。四明是影响世界的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杰出的著作之一。除了四明,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有许多其他的著作:赵州桥凸显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结晶,古代中国王权所在的故宫及其文化也是我国的宝贵遗产。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间经历了数十个朝代,从夏商的青铜文化到现代56个民族多样的文化,哪一个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文明从唐朝开始兴盛,唐代的诗词是最著名的。其中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著名诗人,李白的诗飘逸向往自由,诗圣杜甫的诗悠闲恬静,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一颗明珠。宋代诗词更以词曲闻名中外,出现了李清照、“三苏”等大词人。明清将白话文推向高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流传后世。
虽然我们华夏文明曾经是影响世界的文明,可是我们不得不沉痛的看到,我们的传统文明正慢慢被丢弃和窃取,从基本礼仪到科技发明,为什么我们还要向韩国学习拜孔仪式,为什么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日本人说我们的武术是从日本学的?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就将之窃为己有,我们纪念屈原端午节居然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们,觉醒吧,不好好保护自己的文明,我们就丢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有自己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视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传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
7. 以“品读欧阳修”的800字作文《品读欧阳修》 如给我一个选择,让我生活在古代的话,我会选择宋代,更是北宋那个有你的时代——欧阳修。
真想跨越千年的时光与你对饮,尽管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你不会介意,因为你有宽广的胸怀。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折服的大度。
你位居副宰相,位高权重。按常理,你一定妒贤嫉能,阻止有才之人越居你上。
但你不,你勇于提拔推荐有才之人,你提拔推荐王安石,他成为宰相,居官你上,他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最伟大的改革家;你奖进“三苏”,让他们的芳名远播,成为唐宋八大家,不得不佩服你的大度。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钦佩的阔达。
你政治上不得意时,被贬为滁州太守。按常理,你一定是抑郁不得志,难以排遣心中的郁结,而你却不计较得失,修“醉翁亭”,作《醉翁亭记》怡然自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好一般阔达。你曾号“六一居士”。
人问,何为“六一居士”,你说:“家有藏书一万卷,有三世金文著释一千卷,一棋盘,一琴,桌上常备一壶酒。”人问此“五一”也,你却爽朗一声说:“一老翁置于其间,岂非‘六一’也。”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感动的勤奋。你从小在沙滩练字,苦读史书,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仕途顺利,但从未放弃勤奋的信念。
深夜苦读,手不释卷,即使是意志受挫时,也在书海中寻找快乐。有人曾问,君藏书万卷,不知读过几本。
欧阳修曰:“你在我所藏之书随便挑一本问我,若有我没读过的,我无言面对我的六一居士。”那人专门挑一本积了许多灰尘的书问他,他便对答如流,毫无差错。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勤奋的学习,怎么会有对答如流,毫无差错呢? 品读你,品出你谦虚谨慎的做人态度。在那个群星云集的时代,你却功名成就之后不浮夸自傲,常人恐怕做不到的。
你和另一史学家修订史书,名字列于他人之下,不居功,难能可贵,难怪宋“六家”以你为首,当之无愧。三苏、王安石、曾巩都是你推荐出名的,你曾极力推荐苏轼,说此人日后文名显于我欧阳修,智之大者,欧阳文忠也。
品读你,品出的是黑色天幕上最闪亮的星,星光闪烁;品读你,品出的是花架上最美丽淡雅的海棠,清香宜人;品读你,品出的是歌唱舞台上的交响曲,催人奋进。站在宋朝时代的陡峰,不是帝王,而是你欧阳文忠公。
你是让人望尘莫及的大家,品你千年有滋味。 《品读欧阳修》 欧阳修颇似白居易,性情、才华、仕途,可比之处甚多。
他是易感的男人,能深入风景与情事,此二者,使他写出了不少好作品,却也因敏感而易受伤。他一生情事多,虽然有些情事称艳事更恰当。
其中有两桩见不得人的私情,可能是别有用心者扣到他头上的脏帽子,朝野哗然,几至下狱。头一桩使他气愤了好几年,后一桩,则使他积郁成疾,提前走到了坟墓边。
欧阳修的小词非常出色,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个政务繁忙的国家政要,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伤春情状格外感染人。为什么?盖因当时,为美政与写好诗尚能并行不悖;既能政绩斐然,又能诗意盎然。
章台路为 *** 聚集处。宋代官员,携妓成风。
欧阳修显然是歌楼舞榭的积极分子,却有某种原因的。 另外,北宋文坛称领袖者,唯欧阳修而已。
他推行由韩愈首倡的古文运动,朝着运思用事两个方向,带动一批文化精英,把语言从佶屈聱牙、浮华奢靡中解放出来,影响后世,居功甚伟。 他个人的修养非常全面,是《唐书》和《新五代史》的作者,是金石专家,是古琴演奏家,是高明的棋手,是“文人书法”的开创者,是心胸开阔的君子、礼贤下士的高官、发现良马的伯乐……更能醉心于日常生活,哪儿有快乐,他就往哪儿奔。
文化的全能和生活的全能,二者兼具,令人几乎不可想象,遑论与之比肩。而欧阳修的学生苏东坡,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欧阳修长得难看。
这让人有些遗憾。他长得像嵇康、孔明或苏东坡该有多好:面如冠玉,龙章凤质,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逼人的英气。
欧阳修瘦小,苍白,眼睛高度近视,“面白过耳,唇不包齿”。由于敏感于自己的容貌而显出几分神经质。
我估计,这种敏感,直到暮年还残留在他身上。如果他平庸,他就多半是难打折扣的丑鬼。
如果他邪恶,则一定是妖魔。 可是欧阳修如此优秀,丑不丑就无所谓了。
今人有个词:丑乖。 长达半个世纪的人世修炼,使这张面孔朝着有趣、庄严、和蔼发展。
一个国家级的***,面部肌肉却异常活跃,换句话叫表情丰富。毋宁说,这张著名的丑脸是朝着英俊的方向,虽然进展缓慢。
郁达夫曾赞美鲁迅是中国第一美男子,附和的人至今不绝。我记得有一年纪念先生诞辰,不少年轻的女性网民一腔火热深情、恨不得嫁给先生。
她们懂得先生的内心,因而爱上先生的容貌。这是个体对个体的倾慕、礼赞,与人山人海光棒乱舞的“追星族”有天壤之别。
欧阳修的面孔,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欧阳修从他的客观意义上的丑脸出发,一辈子生活在漂亮女人们中间,这里边定有奥妙。
千年之下,令人浮想联翩,一品。
8. 标题是,看眉山,家乡美,怎么写作文看眉山,家乡美 眉山是一座景色优美、丰富多彩的大城市。
我的家乡眉山位于西南的成都平原西南部,东接资阳和内江市,西连雅安市,南临乐山市,北靠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市。处于即将形成的大成都都市圈内,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岷江水道和国道213线、省道103线南北纵横纵贯全境,省道106线横跨东西,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把我的家乡与祖国甚至世界各地连为一体。
三苏父子就出生在眉山这片可爱的土地上。 眉山在南宋时期就是诗书名城,与浙江、杭州、福建建阳一同成为当时全国三大出版中心。
从开创于唐代间,后来闻名天下的“孙氏书楼”,到宋代三苏“室藏万卷书”,可见眉山人常有藏书和读书之风。宋朝仁宗皇帝曾惊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
以三苏父子为代表的历代眉山文人,创作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文名篇,因此,南宋诗人陆游曾称眉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千载诗书城”! 眉山市境内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自然风景美丽,名胜古迹遍布全市。中部的三苏祠以极高的文化价值驰名中外,东部的黑龙滩有“四川千岛湖”的美称,南部的中岩号称“西林泉最佳处”,西部有瓦屋山国家森林自然风光迷人,北部的彭祖同山曲径通幽。
独特的山川地理面貌,造就了眉山市星罗棋布的风景名胜。 眉山目前已经迈入了小康社会,未来将更加美好。
9. 一篇弘扬传统文化的作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中国,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文明古国、千年大国、礼仪之邦。
可不管是哪个形容词,都凸显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特性。是的,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有千年的底蕴。
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大国。中国是一个千年的大国,其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影响世界的文明。
四明:造纸术,因为有造纸术,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活字印刷,因为有活字印刷,中国的文化得以传向世界。
指南针被广泛用于航海和指向。更是矿物开的必备品。
四明是影响世界的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杰出的著作之一。除了四明,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有许多其他的著作:赵州桥凸显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结晶,古代中国王权所在的故宫及其文化也是我国的宝贵遗产。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间经历了数十个朝代,从夏商的青铜文化到现代56个民族多样的文化,哪一个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文明从唐朝开始兴盛,唐代的诗词是最著名的。其中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著名诗人,李白的诗飘逸向往自由,诗圣杜甫的诗悠闲恬静,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一颗明珠。
宋代诗词更以词曲闻名中外,出现了李清照、“三苏”等大词人。明清将白话文推向高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流传后世。
虽然我们华夏文明曾经是影响世界的文明,可是我们不得不沉痛的看到,我们的传统文明正慢慢被丢弃和窃取,从基本礼仪到科技发明,为什么我们还要向韩国学习拜孔仪式,为什么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日本人说我们的武术是从日本学的?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就将之窃为己有,我们纪念屈原端午节居然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们,觉醒吧,不好好保护自己的文明,我们就丢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有自己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视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传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
求祝福高考成功的成语 越多越好。
韩信
生平主要事迹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 韩信
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邀为门客,但不为其妻所容,“食时信往,不为具食”,韩信愤然离去,“钓于城下”,但所获不能果腹。一漂母见韩信饥饿,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十分感激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听了非常生气,“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闻之,深感惭愧。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史记·淮阴侯列》)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淮阴侯列传》)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让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丞相何亡。”(《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前来进见,刘邦且怒且喜,骂到萧何为何逃跑,萧何说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韩信。刘邦又骂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萧何 韩信全身画像
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表示自己也想向东发展,绝非甘居汉中,定要取天下。萧何说:“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同意让韩信为将,但萧何坚持要再加以重用,刘邦表示可以让他做为大将。于是刘邦想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同意了萧何的要求。 诸将听说后,都很高兴,觉得有机会被选拜大将了。等到拜大将时,竟是韩信,全军皆感惊讶。 韩信拜将后,刘邦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韩信问:“同您东向而争天下的不是项羽吗?那大王自己估计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同项羽比谁高谁下?”刘邦沉默良久,认为不如项王。韩信再拜,赞同地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事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 韩信画像
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威下勉强屈服。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的!现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散!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您入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 。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对韩信言听计从,部署诸将准备出击。韩信的这番议论,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 汉元年(前206年)八月,被封汉王的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今山东大部)田荣之机,决计出南郑(汉都,今陕西汉中市东)袭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东向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樊哙为先锋,利用秦岭栈道(又名“阁道”、“复道”、“栈阁”。古代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已被汉军烧毁,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机,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属地)。章邯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今陕西乾县东),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今陕西武功东南)、好峙两地再败雍军,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尔后,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汉二年(前205年),汉王帅汉军出关,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印降汉。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军大败而还。韩信复收溃败之军与汉王在荥阳会师,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 汉王兵败彭城之时,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反叛并与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汉王派郦生说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魏王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锁河关(黄河渡口临晋关后改名蒲津关)。韩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魏王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虏魏王豹,平定了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刘邦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汉王派张耳与韩信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余,活捉代相夏说,破代。即以俘获之精兵,补充在荥阳对楚作战的刘邦军,支援正面战场作战。 韩信、张耳统兵几万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余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韩信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血洗阏与。现又有张耳 韩信
加盟,乘胜欲下赵国,军队锐不可当。可是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车不可并行,骑兵不可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暂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兵营围墙而待。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断绝汉军后路,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希望您考虑纳我的计谋,否则定被他俩擒获。” 成安君陈余是一个书生,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表示反对说:“兵法上讲,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虽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数千人,千里迢迢来奔袭我们,士兵早已疲惫之极,我们却避而不击,若更强大的敌人前来,我们将如何对付?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会轻易地攻打我们。”最终没听李左车的计策。 韩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纳,非常高兴。大胆引兵前来,离井陉口三十里驻扎下来,半夜选二千轻骑兵,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来到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且告诫将士:赵军见我军出击,一定倾巢而出,你们就乘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红旗。同时命令副将传令大家:“今天打败赵军之后会餐。”将士们谁都不相信,只好意称是。韩信又召集将领们分析认为,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他们在未见到汉军大将旗鼓之前,定会担心我们遇到阻险而退兵,是不肯轻易发兵攻打我们的。于是韩信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摆出只有前进而无退路的绝阵,都大笑不已。天刚亮,韩信打起了大将军的旗号和仪仗鼓吹,击鼓进军井陉口。赵军果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然倾巢而出追逐韩信、张耳,争夺汉丢下的旗鼓。韩信、张耳退人河边阵地,水上军迎战赵军,各个拼死作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这时韩信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告。赵将虽斩数人,竭力阻止,却不见成效。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今河北省魏河)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韩信又下令军中不许杀李左车,有能擒者赏千金。不久,擒获广武君,韩信亲自上前松绑,请广武君面东而坐,自己执弟子之礼。 韩信大获全胜,诸将前来祝贺,问到:“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背水为阵,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韩信说:“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势非置死地,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汉书·韩信传》)诸将听了都自叹不如,更加佩服韩信的用兵之术了。 然后韩信向李左车请教攻燕(燕王臧荼,都蓟,今北京)、伐齐之事。广武君辞谢说:“我听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敢语政。现在我是败军之将,亡国的俘虏,哪里有资格同你谈论国家大事?”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敏,而是在于国君是否重用他,是否纳他的意见。使成安君陈余听了你的计策,那我韩信现在已成了阶下囚了。我是诚心向你求教,请你不要推辞。”广武君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 韩信题跋全身像
[1]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说即使是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地纳。不过恐怕我所献的计策不一定值得用,但我仍愿献上我的愚见。成安君虽有百战百胜之计,可一招失算,军败鄗下,身死泜水。现在将军涉西河,虏魏王豹,擒夏说于阏与,一举攻下井陉口,在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打垮赵二十万大军,诛杀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使敌国百姓放下农具,停止工作,吃好的,穿好的,专心倾听您下令进军的消息,这些是的长处。然而将士疲惫,实际情形是难以用兵。现在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卒,停顿在燕国坚守着的城池之下,想战又恐怕拖得太久,力量耗尽而不能攻克,实情暴露,而弱燕不肯降服,齐国也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相持不下,那么刘邦和项羽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短处。我认为‘北攻燕、东伐齐’的计策是失策。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牛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显示在燕国而前,燕一定不敢不听从您。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说齐,齐必从风而服,即使有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像这样,天下的大事就好办了。用兵之道,本来就有先声夺人,再动实际的策略。” 韩信听从广武君的计策,派使者去燕,燕听到消息立即投降。韩信又请求立张耳为赵王,镇抚赵国,刘邦同意,就封张耳为赵王。 此时,楚多次派兵渡黄河击赵,赵王张耳和韩信往来救援,行军中安定了许多赵国城池,并发兵支援刘邦。当时楚国正在荥阳围困刘邦,刘邦逃跑到宛、叶间,收服英布同入成皋,楚又急忙围攻成皋。汉三年六月,汉王出成皋向东渡过黄河,单独与夏侯婴跑到了修武的张耳军中,一大早自称汉使人赵军营。张耳、韩信还没起床,刘邦径直进其卧室,夺取了他们的印信兵符,召集诸侯,调动了诸侯的位置。等张耳、韩信起床后才得知汉王来过,不禁大惊失色。汉王夺了两人的军队,命令张耳备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收集没有调到荥阳的赵兵去攻打齐国。 韩信引兵东进击齐,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郦食其已说齐归汉。韩信想停止,范阳辩士蒯通劝韩信说:“将军奉诏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密使说服齐国归顺,难道有诏令叫您停止进攻吗?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说客,凭三寸之舌就降服齐国七十多个城邑,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吗?”韩信听从蒯通说法,率兵渡河击齐。这时齐国已决计降汉,对汉军的戒备松懈,韩信乘机袭击了齐驻守历下的军队,一直打到临淄。齐王田广惊恐,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齐王逃到高密后,派人向楚求救。 当韩信袭破临淄时,项羽闻讯遣龙且亲率兵马与齐王田广合力抗汉,号称二十万众。有人前来向龙且献计:汉军远征作战,所向披靡,而齐,楚本土作战兵易涣散,不如深沟高垒,以守为攻。招抚已沦陷城邑,使知齐王存,楚来救,这必定使汉军得不到粮食,会不战自败。龙且轻视韩信,又急求战功,不用此计,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今山东境内的潍河)摆开阵势。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韩信挥军猛烈截杀,杀死龙且。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汉四年(前203年)齐地全部平定。 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之后,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 韩信胯下受辱图
[2]。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史记·淮阴侯列传》)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 齐国失利,龙且战死,使项羽非常恐慌。派盱台人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武涉游说失败后,齐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举足轻重的关键在韩信手中,于是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终于说动韩信,但韩信犹豫而不忍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劳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趁项羽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约韩信从齐地(今山东),彭越从梁地(今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 为调动韩信、彭越,刘邦听从张良之谋,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今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今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由韩信指挥此战。韩、彭遂率兵攻楚;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和今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彭越亦从梁地西进。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今安徽亳县城父集)北上;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汉军形成从南、北、西三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向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说今河南淮阳、 漂母舍饭图
鹿邑间)退兵。 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刭而死。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县东)。 韩信到楚国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她千金。轮到下乡南昌亭长时,只赏他一百钱,并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又召见曾经侮辱自己,让他从胯裆下爬过去的少年,封他为中尉,并且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项羽兵败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因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刘邦记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楚王逮捕他。那时韩信初到楚国,到各县乡邑巡察进出都派军队戒严。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云梦泽。”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 韩信
了钟离昧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结果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说:“有人告你谋反。”就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韩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闷闷不乐。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 高祖刘邦高兴时常同韩信闲谈将领们才能的高下,刘邦问:“如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问:“于君何如?”韩信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
韩信在被软禁的时间里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陈豨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韩信辞去左右,拉着陈豨的手仰天长叹道:“你可以同我说知心话吗?我有话想同你讲。”陈豨表示一切听从将军的命令。韩信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就可图谋天下了。”陈豨平素就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示。 汉十年(前1年),陈豨果然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有人告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情况。吕后无明确证据,只有把韩信骗来,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韩信因为和萧何的友情,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斩杀了他,并被诛灭三族。韩信临斩时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公元前196年寒冬正月,大汉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死于长乐钟室,年仅三十三岁。随后,韩信三族被诛,数千无辜,血染长安,哭号之声,传荡千古,当是时,寒风凛冽,长空飘雪,长安满城人 漂母饭信图
[3]尽嗟叹,无不悲怆,皆言淮阴侯一饭千金,不忘漂母;解衣推食,宁负汉皇?萧何一言便强入贺,欲谋逆者怎会坦率如斯?是侯不负汉,而汉忍于负侯,侯之死,冤乎哉! 不日,蒯通被带到,高祖亲自审问。“当日汝与韩信之言,究竟为何?” 蒯通道:“吾相韩信,言其面不过封侯,背则贵不可言。因说之背汉自立,则可三分天下也。” 高祖又问:“然信有何言?” 蒯通长叹一声道:“韩信言:‘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 高祖顿时愣住,良久没有说话,眼泪却在眶中打转了。蒯通又叹道:“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阴侯之功也。然彼竟不听臣言,心念陛下解衣推食之恩,而引军南下,败项王于垓下,交兵而归楚,劝进于汜水,迎陛下于陈,观此种种,岂有反心?嗟夫,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对于蒯通的反问高祖不忍再听,便转过头去,挥手道:“置之!”
姓氏“方”的来源
祝高考成功的成语:
1. 攀蟾折桂: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2. 郄诜丹桂: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3. 郄诜高第: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4. 杨穿三叶:《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5. 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6. 朱衣使者:指科举考试官。
7. 郤诜丹桂:〖解释〗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8. 郤诜高第:〖解释〗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9. 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10. 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11. 暴腮龙门: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12. 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13. 得意门生: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14. 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5. 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16. 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17. 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
18. 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19. 年谊世好: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20.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21.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关于名声的成语
方姓起源!!
方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为黄帝神农氏裔孙雷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及《世本》等所载,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封于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至密县东境,绵延于伊川、偃师、巩义、登封、荥阳、密县境内的嵩山),后人以封邑为姓,称为方氏。因方雷氏在上古黄帝时“以功封方山”,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所以,应该说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2、出自姬姓,为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其子孙以祖字为姓,称为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3、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为神农氏第8代孙帝榆罔子雷之后,以地名为氏。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名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省方氏(疑与上“1”款姓源相同)。
4、出自姬姓,为宋初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之后所分。据《元和姓纂》所载,宋初有福建省泉州人翁乾度(姬姓后裔),生有六子,皆进士。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四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5、出自其他小数民族有方姓。如现今的满、蒙、傣、回、土家、朝鲜、台湾土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姬方雷。炎帝神农氏第九代孙。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陕西省陇县)。夏代时,其部落迁至今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后子孙有以封邑为氏者,称方姓,他们尊姬方雷为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方姓以河南省为发祥地,后来南方各地出现的方姓有些成为望族,均是河南方姓向南播迁的结果。西汉末年,固始籍汝南尹方 ,为避王莽之乱,迁移到安徽歙县东乡安家,其三孙之长子方赞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严、衢、婺、越,赞之二弟方观的子孙繁衍播迁于九江、滁阳、莆田,其三弟方弘的子孙则分衍于徽、宣、池、秀、湖、常。隋唐以前,青州(今山东省淄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一带及北方的一些地区,也都有方姓居民。唐初,有河南方姓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漳州。唐德宗大中年间,都督长史方王叔自安徽歙县回迁河南固始方龙山居住,方王叔有孙名廷滔,其后裔有迁饶、信、江、苏诸郡;另一孙方廷范因仕宦及避乱之原因,徙居莆田剌桐巷,并改其名曰方巷,其六子皆进士及第,后其子孙中有的与阿拉伯人通婚,并信奉伊斯兰教,后从中分出一支于宋元之际为避乱迁至海南岛琼州定居。此际有一支方姓从河南省固始避乱南迁,先达福建省福州,再迁漳州之龙溪。明初,方姓因方孝孺遭受一次空前劫难,燕王诛杀方孝孺,同时灭其十族(九族加上学生),受株连而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被充军者数以万计,有逃至河南省钧州(今禹州)者,后发展成大族。同时,方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至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等地。清初,有漳州龙溪一支迁入台湾省,不久闽、粤中的方姓人也有入台者,后有飘洋过海落籍异邦者。可见,方姓不仅在中原发展繁衍,而且多次南迁,相当广泛地分布于江南各省,有些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如今,方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安徽、河南二省多此姓,二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浙江、辽宁、江苏、福建、云南亦多此姓,上述七省方姓约占全国汉族方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六。
三、历史名人
方 干:新定(今浙江省建德)人,唐代诗人,因缺唇,故在科举中不被录取,于是隐居会稽镜湖,终生不仕。其诗闻名江南,多以流连风物和格调低沉为主题,死后追赐及第,有《玄英先生集》传世。
方 清:唐代农民起义领袖。唐代歙州人(歙州治所在今歙县)。762年,江南发生大规模疫灾,百姓民不聊生,方清率领歙州饥民揭竿而起,凭借山区险要地形同官军对抗,一时应者如云,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了数万人。763年,方清率领农民军进军贵池秋浦的乌石山,与广德一带的陈庄、陈五义军会合,取积极进攻的态势,连克周围县邑。765年正月,方清的军队屯扎石埭县,并乘军准备不周时,勇猛进击,攻克歙州,擒杀刺史庞浚,一时威振江南。此后,方清在黟县赤山镇修筑城池,自建阊门县。766年(唐代宗永泰二年),唐王朝派大将李光弼进剿,唐军主力部队又得到了豪绅吴仁欢数千民团的帮助,方清虽据险扼守,但寡不敌众,战败牺牲。
方 会:俗姓冷(992-1049),袁州宜春(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先作小官,不称职,出家,从楚圆学禅法。后在杨歧山和云盖山弘法,言行常常更加离奇。如上堂说:“举古人一转公案,布施大众。”过一会说:“口只堪吃饭。”又如:“慈明忌辰设斋,众才集,师于真(画像)前以两手捏拳安头上,以坐具画一画,打一圆相,便烧香,退身三步,作女人拜。”可见教法还是临济宗和云门宗的奇警一路。嗣法弟子有白云守端、保宁仁勇等。他死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年五十八岁。临济宗两支派之一的杨岐宗由方会禅师创立,杨岐宗是临济的正脉,方会以后,临济一系延绵不绝。
方 腊: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淳安)人,一说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120年率众起义,自号“圣公”,建元“永乐”。起义军攻陷数十县,东南震动。次年夏,被俘后在开封就义。
方 岳:宋代词人。字巨山(1199-1262),号秋崖,新安祁门(今属安徽省)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曾为文学掌教,后任袁州太守,官至吏部侍郎。因忤权要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诸人,终生仕途失意。工于诗,多描写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质朴自然。其词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风格清健。著有《秋崖集》四十卷,词集有《秋崖词》。
方 凤:南宋诗人。字韶卿(1241-1322),一字景山,浦江(今属浙江省)人。宋 末任容州文学,入元归隐于仙华山。诗文多抒写亡国之痛。有《存雅堂遗稿》。
方 回:宋末元初诗人。字万里(1227-1307),号虚谷,歙县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曾编《瀛奎神髓》。著有《桐江集》等传世。
方 苞:字凤九(1668-1749),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省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康熙年间进士,1711年因文字狱牵连入狱,得人营救,两年后出狱。后官至礼部侍郎。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义”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封建的纲常;“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结构条理,语言雅洁;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所作文章多宣扬封建礼教,有的也很有思想意义。著名的《狱中杂记》,记述了在狱中耳闻目睹的种种丑恶事实,暴露了清代司法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传世。
方 薰:字兰坻(1736-1799),一字懒儒,号兰士,又号兰如、兰生等,浙江省石门(今崇德)人,清代书画家,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工写生。兰士幼慧敏,自小同父亲周游浙江全境,眼界开阔,又广学博取,得以成就其绘画的大业。与画家奚冈齐名,世称“方奚”。著有《山静居论画》传世。
方从义:贵溪(今属江西省)人,元代画家,以擅写云山著称,笔墨苍润。方回:安徽歙县人,元朝文学家,标榜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以杜甫为一祖)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之说。曾编《瀛奎律髓》,评选唐宋以来的律诗,今存《桐江集》。
方克勤:字愚庵,浙江省宁海人,明时曾任济宁(今属山东省)知府三年,治民施以仁政,户口倍增。因犯“空印案”被诛杀。明代礼部给事方言直,与方克勤为两兄弟,为避免株连,方言直把其宗族一脉迁居赣南于都上方,当地也叫溪上方,溪下王,以纪念自己与方克勤血肉兄弟之间的感情。方孝孺被株连后,浙江宁海方氏余脉皆迁居赣南。孝孺两孙被言直之子营救成功逃至赣南一带。著有《汗漫集》。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方克勤之子。浙江宁省海人,明初文学家。幼聪颖,及长从学宋濂,有“小韩子”之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荐授汉中府教授。建文初,召为翰林侍讲,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后,改文学博士,总裁《太祖实录》等书。力主复古改制,创行井田,对建文朝政影响较大。靖难之役中,朝廷诏檄多出其手。曾致书燕世子朱高炽,谋离间燕王父子,以缓燕师,均未成。燕王夺位后,命起草登基诏,坚执不从,被灭十族。但是方孝孺并不绝后,因为当地流传仲愚、仲宪的故事至今。著作甚富,有《孝经诫欲》,《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等。永乐中禁藏其书,犯者至死。后人辑其所遗成《逊志斋集》。
方以智:安徽省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明末曾官至翰林院检讨,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出家为僧,著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等。
方维仪:名仲贤,字维仪,明末清初安徽省桐城人,方以智之姑妈,青年寡居,与其嫂共同教育方以智,有《清风阁集》,又编历代作品为《宫闺诗史》。
方国梁:元末清初名医。方国梁原习儒,因科举失意,遂弃儒习医,自研《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医籍,专事外科实践,名播欲、绩溪、昌化、淳安等地,求医者甚众。其子绪宝、孙以祝、曾孙成春均承其业,以医名世。来孙家万(字德章),继承祖传外科,在洪琴村开设春生堂药店,医名大盛,求诊者络绎不绝,著有《德章祖传外科秘本》。家万子正光,孙德猖、德善,曾孙善滋承其学,善滋年逾古稀,仍在野鸡坞专事外科。野鸡坞外科对发背、腰疽、五肿伤寒、乳疽、疗疮等无名肿毒有特效,药到病除。方氏认为外科疾患皆因"风从上受,湿从"而致,须内、外并治。施治除精制祖传各种丸散膏丹外敷,还注重内服。并提出外科疾患并非都由火热之毒而生,除疗疮外,很少用清热解毒药。
方玉润:字友右,又字黝石,自号鸿蒙子。1811年出生于文山州广南县城西街。宝宁(今云南省广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和书法篆刻家。在文化领域有多方面的成就。方玉润自幼喜欢攻读诗书,博学多才,却对科场考试之经学反不着意。他的父亲为此将他锁禁于书房,强令致力于经学,以期科场高中,光宗耀祖。曾官至陇州州判。光绪九年(1883年)凤翔知府李勤伯特委任方玉润先后代理过千阳、麟游县令,尚未到任,就于1883年8月24日病故,终年73岁。
方声洞:福建省福州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早年赴日留学,并加入同盟会,其兄方声涛和姨、两嫂及妻皆为同盟会会员,后参加广州起义并殉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方志敏:江西省弋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3年加入中国***,六大当选中央委员,1934年率红十军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后因叛徒出卖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56岁。遗著有《可爱的中国》。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新安郡:秦初置县。晋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后移治安徽省歙县一带。
2、堂号
正学堂:明朝方孝儒,洪武初为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建文时候,入京做侍讲学士,名他的书宣叫“正学堂”,人们称他"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位,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他坚决不写,结果被杀殉国。
此外,还有堂号:“河南堂”、“六桂堂”、“敦本堂”、“观礼堂”、“伦叙堂”、“乘裕堂”、“敦必堂”、“思诚堂”、“绍远堂”、“重庆堂”、“崇考堂”、“义德堂”、“溯源堂”等。
古代成语故事 要出自哪
形容名声的成语 关于名声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名声的成语128条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爱惜羽毛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豹死留皮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出处:《新五代史·王彦章传》:“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成名成家 树立名声,成为专家。
出处:《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弛声走誉 指名声传扬。
出处: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驰名天下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驰名中外 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驰声走誉 指名声传扬。
出处: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丑声远播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臭不可当 当: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出处: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蚘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臭不可闻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出处:见:“臭不可当”
臭名远扬 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臭名昭彰 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臭名昭著 坏名声都知道。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飞升腾实 飞:飞扬;腾:上升。指名声和实际都好。
飞声腾实 飞:飞扬;腾:上升。指名声和实际都好。
出处:《北史·周宗室传论》:“其茂亲则有鲁卫、梁楚,其疏属则有凡蒋、荆燕,咸能飞声腾实,不灭于百代之后。”
蜚英腾茂 蜚:同“飞”。英:指名声。茂:指实际。指人的名声与事业日益昌盛。同“飞声腾实”。
浮名薄利 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出处:宋·赵师侠《扑蝴蝶》:“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浮名虚利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浮名虚誉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誉:不实在的称誉。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
出处: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欷歔,白发垂户老更癯,空有些浮名虚誉,不能够补衮衮朝班,则落的抱瓮村居。”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
功成名遂 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
矜名妒能 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出处:《后汉书·崔骃传》:“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非己,舞笔奋辞,以破其义。”
矜名嫉能 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出处:汉·崔寔《政论》:“其达者或矜名嫉能,耻善策不从己出,则舞笔奋辞,以破其义。”
久负盛名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控名责实 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立身扬名 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播。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流芳百世 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出处:《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没没无闻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没世无称 死后名声不能为人所颂扬。指死后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亦作“没世无闻”。
门庭赫奕 门庭:指家庭社会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名声显赫。
名不符实 名声与实际不符。
出处: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实,反为见笑。”
名不副实 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名不虚传 虚:。传出的名声不是虚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
名垂后世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出处:《三国志·魏书·臧》:“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名垂千古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名垂万古 指名声永远流传。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名符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名过其实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名满天下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名声过实 名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名。
名声籍甚 比喻名声极大。
出处:《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名实难副 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出处:《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名实相符 名声与实际一致。
出处:三国·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澡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名实相副 名声和实际一致。
出处:汉·陆粹《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
名闻遐迩 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魏书·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名扬四海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名噪一时 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国师阅文偶误》:“娄上王辰玉、松江董元宰入都,名噪一时。”
名震一时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出处:《新唐书·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名重一时 名:名声;一时:当代。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谬虚声 指错误地相信虚的名声。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制台又谬虚声,拿他当作了一员能员,先委了他几个好差使。”
谬虚誉 指错误地相信虚的名声。同“谬虚声”。
默默无闻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慕名而来 指仰慕名声而来。
出处:《人民日报》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纷纷慕名而来,西安更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
平地风雷 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平地起雷 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青史标名 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六回:“众将军年虽弱冠,各负雄才,文武兼通,正堪为朝廷之股肱,庙廊之梁栋。今能顺天知命,解甲而降,准拟青史标名,流芳千古。”
青史传名 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青史流芳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沈僖《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青史留芳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青史留名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如雷灌耳 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出处:《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辱身败名 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出处:《说岳全传》第三一回:“一旦失手,辱身败名,是为不智。”
身名俱败 犹言身名俱灭。指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身名俱灭 指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声名狼藉 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出处:《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声闻过情 名声超过实际。
出处:《孟子·离娄下》:“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声希味淡 指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
出处:清·蒋士铨《空谷香·哄笺》:“人间声希味淡半世间,分明唤我返白雪。”
盛名难副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出处:《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树碑立传 树:树立;传:传记。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素隐行怪 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出处:《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索隐行怪 索:探索;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
出处:《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贪名逐利 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
韬曜含光 掩藏隐匿光明。指不显耀名声。
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使名实俱得传扬。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而又经常抛头露面的人。
出处: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万古流芳 芳:香,指美名。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头责秦子羽云。”刘孝标注引张敏《头责子羽文》:“子欲为名高也,则当如许由、子威、卞随、务光,洗耳逃禄,千载流芳。”
万古留芳 芳:香,指美名。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将名标青史,万古留芳。”
万世流芳 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头责秦子羽云。”刘孝标注引张敏《头责子羽文》:“子欲为名高也,则当如许由、子威、卞随、务光,洗耳逃禄,千载流芳。”
违利赴名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闻名遐迩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南齐书·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出处:《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蜗角虚名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蜗名微利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无伤无臭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无声无臭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无声无息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遐尔闻名 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遐迩闻名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遐迩著闻 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显亲扬名 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显姓扬名 指显耀门第,传扬名声。
显祖荣宗 指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同“显祖扬宗”。
显祖扬名 指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
显祖扬宗 指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
腥闻在上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出处:《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烜赫一时 ?谜: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出处:宋·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烜赫,上所尊宠……一有罪过,纠诘按治。”
湮没无闻 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出处:《晋书·羊祜传》:“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
言扬行举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雁过留声 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扬名四海 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扬名显亲 扬:传扬;显:显赫;亲:父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遗臭无穷 指坏名声永远流传下去,而无穷尽之日。
出处:金·元好问《即事》诗:“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
游光扬声 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誉满天下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赃贿狼籍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赃贿狼藉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出处:《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赃秽狼藉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古今·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一到京师,看见严家赃秽狼藉,心中甚怒。”
赃货狼藉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宋书·刘穆之传》:“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赃货狼藉,扬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
赃私狼籍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晋书·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赃私狼藉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茹千秋]其子寿龄为乐安令,赃私狼藉,畏法奔逃,竟无罪恶罚,傲然还县。”
赃污狼籍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元黄氏《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败政害民,赃污狼籍。”
赃污狼藉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脏污狼藉 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富贵戚,脏污狼藉。”
铮铮有声 铮铮:金属相击声。比喻为人正直,名声很好。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至理名言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二:“‘你不自轻自贱,人家就不能看轻你’。这话倒说得不错,这也是至理名言。”
在网上查到的: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南柯一梦
这个成语来源于公元九世纪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夜晚,亲友们都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梦中,淳于棼被两个使臣邀去,进入一个树洞。洞内晴天丽日,别有世界,号称大槐国。正赶上京城举行选拔官员考试,他也报名。考了三场,文章写得十分顺手。等到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列第一名。紧接着皇帝进行面试。皇帝见淳于棼长得很帅,又很有才气,非常喜爱,就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状元郎成了驸马郎,一时京城传为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爱民,经常到属地内调查研究,检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洁有效,当地百姓大为称赞。三十年过去了,淳于棼的政绩已是全国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涌上街头,挡住太守的马车,强行挽留他在南柯继任。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他的政绩,就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擅萝国派兵侵犯大槐国,大槐国的将军们奉命迎敌,不料几次都被敌兵打得大败。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官员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人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时养尊处优,享尽荣华,一旦国家有事,却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要你们有什么用?”
这时宰相想起了政绩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荐。皇帝立刻下令,调淳于棼统率全国的精锐兵力与敌军作战。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统兵出征。可是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手下兵马损失惨重,他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愤难当,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一群蚂蚁正居住在那里。
“南柯一梦”有时也指人生如梦,富贵权势虚无缥缈。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 年轻的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 年轻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发誓消灭越国。三年后,夫差率领雄兵攻伐越国。双方交战后,越败吴胜,吴国大军攻至越都会稽。 文种买通离间吴国大臣伯嚭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让夫差动了怀仁之心,不灭越国。越国得以保存。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范蠡抓住良机,让勾践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 回到越国的勾践,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栓着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每天醒来,勾贱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二十年,他雷打不动,天天如此。 公元前473年,勾践秘起藏于民间的三万雄兵,一举将姑苏城团团围困。此时,夫差还有五万兵马,却因粮草难济而不敢出城一战。 勾践创下了人类君王史的奇迹!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哀鸿遍野
解释: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爱屋及乌
解释: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写作“胥余”,两者的含意也不一样。“胥余”已不属胥史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中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
安步当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释义 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 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 “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 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 怎么行呢?” 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 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 玉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 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 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 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大 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 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 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 个个会衣着华丽。” 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 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 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 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 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 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 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 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安居乐业
出处《老子》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释义 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安然无羔
解释: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解释:
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