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配对 生肖配对

山魈 鬼_山魈恶鬼是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7-14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连习俗要精华的2.南方过年有什么讲究呢3.南方过年风俗,具体的!!~~~4.巴蜀年习俗,举点例,越多越好,写论文用的,谢谢。5.与春节这个习俗有关的故事6.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风俗楼主你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称“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农历一年中的首日,俗称为大年初一,与初二、初三称为春节。客家人的过年涵盖了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进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从一

1.新连习俗要精华的

2.南方过年有什么讲究呢

3.南方过年风俗,具体的!!~~~

4.巴蜀年习俗,举点例,越多越好,写论文用的,谢谢。

5.与春节这个习俗有关的故事

6.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风俗

山魈 鬼_山魈恶鬼是什么生肖

楼主你好!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称“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农历一年中的首日,俗称为大年初一,与初二、初三称为春节。客家人的过年涵盖了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进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从一进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农具,忙忙碌碌四处赴圩办年货,户户动手打黄元米馃、煎油馃子、做糖米泡,打颜片、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尘”,以示除旧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晚餐较为丰盛,饭后祭灶,送“灶神”,是日谓之“偷心日”,客家人多在此日“动土”,无须请先生看风水朝向以及选时辰,一如冬至日。

“除夕”又称“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贴上春联,门楣和窗户上还贴上红纸条。这天家家宰鸡杀鸭。去祖堂敬祖,表示逢年过节不忘祖宗恩德。除夕的年夜饭,吃得特别早,一般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一直吃到傍晚,合家共吃团圆饭,同喝辞岁酒,孩子们庆长大,老人们贺添岁。饭后祀灶,迎灶神,然后全家动手,打扫餐厅,清洗碗筷,所有餐具都要用开水烫过,清除油荤腥味,俗称“净斋”。接着,大人们拿出新衣裳,让全家穿上节日的盛装。家中所有大小房间都点上明灯,正厅或餐厅烧炭炉或火盆,要烧最大的树兜,叫做喂年猪,寄寓来年养大肥猪,五谷丰登。大人包红包给小孩压岁,嘱咐孩子听话,好好学习,人长一岁,要更懂事,一家人围炉而坐“守岁”,回顾旧岁,展望来年,通宵达旦。

正月初一零时,人们争先恐后焚香鸣炮,迎接新年,是谓“抢春”,认为起得越早这年的福气越好。户主燃放开门炮,向“吉利”方向而行,谓之“出行”。清晨穿新衣,先拜祖宗,后拜尊长,道“恭贺新禧”。男人带小男孩提篮备茶酒鱼肉祭社公、龙神;小孩邀集众人一同把牛赶进山去,且一路燃放鞭炮相送,是谓“送春牛”。早餐吃素(赣县王母渡一带地方全天吃素),谓吃了一年康康健健,意在免灾保健康。是日,大人小孩整天玩乐,但不得出家门,尤忌小孩坐在别人家门槛上,妇女在晒坪或自家院坪上打毛线,纳鞋底、鞋垫、休闲聊天。男人打牌或玩“数豆子”,小孩喜欢燃放鞭炮等,整个村坊显得十分热闹。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新年初见互道“恭喜发财”,各家由一名大人带小孩去给长辈拜年,旧时小辈给长辈下跪,长辈给小孩发红包压岁,并说些吉利祝愿的话,压岁钱多少各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多少都有打发。宗教信众多于此日上山敬神礼佛。一般家庭从初二开始备“九龙盘”,内盛腊鸭、猪肝、香肠等小吃,另加花生、瓜子、果碟待客,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内亲来访多有吃酒娘蛋吃满碗等厚待。此时节,乡间各地文娱活动丰富,请大戏(在宗祠祖堂的戏台演出)、唱茶、打龙灯、狮子灯、鲤鱼灯、打狮等,从初二开始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夜,达到高潮后散灯。

感觉 : 在老家过的话很热闹.. 不像城市过!城市过没什么气氛..感觉就比平时的热闹点!在老家的话! 全村的人都是忙这过年! 加上村里人大家都是互相认识的!有的很多都是互相有血缘关系的!有的是亲戚! 所以很熟.. 等于像是一个大家一起过年一样! 超热闹!.. 气氛真的很不同! 感觉也不一样! 特别是那些在外工作过来过年的!!..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新连习俗要精华的

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农历二十三祭灶王 []灶也是家的象征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农历二十四为什么要扫房子?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春联的变迁 []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是怎么来的 民俗专家话春联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民俗专家:春节贴“福”字是为祈祥求吉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关系的民俗活动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春节团拜(《俊杰在位》)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央和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南方过年有什么讲究呢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都喜欢用吉庆的字眼,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而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院子里,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谐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本来就烘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良好祝愿的内容,深含的寓意,更从深一层次挖掘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贴年画、窗花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北宋时期,随着木版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纸面”。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都是宋代民间流传的年画题材,此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现在年画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一般民众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的年画,如“年年有余”、“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荣华富贵”,以及戏曲、故事、传说、风景、花卉的年画。当时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淮坊的“杨家埠”。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有着色、套色两种。

我国各地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条、屏条、窗顶、灶画、直幡数十种。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山水花鸟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着称,山东淮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见长;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画以色彩缤纷、鲜明而别具风韵;四川绵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各有特点,独具风。

此外,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购买者多为农民,相当的内容表现了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鱼虫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吃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过年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记。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表现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守岁

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以待天明。

据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豪饮,税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留恋,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着希冀。人们在除夕晚上合家吃了团圆饭后,就点放爆竹,在喜庆的气氛中度过新旧交替的一天。人们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放爆竹

我国民间放爆竹庆春节的习俗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排优》说:“古时爆竹,皆以其竹着火爆之,故唐代诗亦称爆等。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为惊吓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的爆竹。那时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此时的爆竹,不只是驱逐鬼魅了,已掺进了新的意义,即除旧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迎新去旧的喜悦轻松心情。

拜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如今“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同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舞龙 舞狮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将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汉代时便有了龙舞。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戏龙舞龙的人物图象。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习俗,相沿流传,到现在已发展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耍龙灯分为“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龙身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飞腾跳跃,气势夺人。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南北朝(佛教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从塞外传入中原。唐代民间已有舞狮的游戏。舞狮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除有雌、雄之分外,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诸神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庙会

庙会,俗称庙市,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庙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宗教寺庙内外,每逢寺庙开放的日子,善男信女们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就在寺外搭摊设点,叫卖小吃和针头线脑一类的小商品,民间艺人也来庙会占地表演。人们进香祈福之余,顺便买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费品,久而久之,这种庙会就形成了特殊的城乡集市。

中国各地方都有庙会,像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南京的夫子庙庙会、成都的青羊宫庙会、北京的隆福寺庙会等,都是著名的大庙会。广东省的花市历来名声显赫,这种被广州人称为花街的花市,也是从庙会发展而来的。

南方过年风俗,具体的!!~~~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都喜欢用吉庆的字眼,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而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院子里,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谐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本来就烘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良好祝愿的内容,深含的寓意,更从深一层次挖掘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贴年画、窗花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北宋时期,随着木版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纸面”。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都是宋代民间流传的年画题材,此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现在年画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一般民众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的年画,如“年年有余”、“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荣华富贵”,以及戏曲、故事、传说、风景、花卉的年画。当时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淮坊的“杨家埠”。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有着色、套色两种。

我国各地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条、屏条、窗顶、灶画、直幡数十种。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山水花鸟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着称,山东淮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见长;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画以色彩缤纷、鲜明而别具风韵;四川绵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各有特点,独具风。

此外,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购买者多为农民,相当的内容表现了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鱼虫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吃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过年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记。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表现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守岁

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以待天明。

据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豪饮,税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留恋,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着希冀。人们在除夕晚上合家吃了团圆饭后,就点放爆竹,在喜庆的气氛中度过新旧交替的一天。人们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放爆竹

我国民间放爆竹庆春节的习俗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排优》说:“古时爆竹,皆以其竹着火爆之,故唐代诗亦称爆等。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为惊吓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的爆竹。那时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此时的爆竹,不只是驱逐鬼魅了,已掺进了新的意义,即除旧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迎新去旧的喜悦轻松心情。

拜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如今“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同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舞龙 舞狮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将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汉代时便有了龙舞。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戏龙舞龙的人物图象。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习俗,相沿流传,到现在已发展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耍龙灯分为“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龙身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飞腾跳跃,气势夺人。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南北朝(佛教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从塞外传入中原。唐代民间已有舞狮的游戏。舞狮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除有雌、雄之分外,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诸神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庙会

庙会,俗称庙市,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庙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宗教寺庙内外,每逢寺庙开放的日子,善男信女们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就在寺外搭摊设点,叫卖小吃和针头线脑一类的小商品,民间艺人也来庙会占地表演。人们进香祈福之余,顺便买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费品,久而久之,这种庙会就形成了特殊的城乡集市。

中国各地方都有庙会,像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南京的夫子庙庙会、成都的青羊宫庙会、北京的隆福寺庙会等,都是著名的大庙会。广东省的花市历来名声显赫,这种被广州人称为花街的花市,也是从庙会发展而来的。

巴蜀年习俗,举点例,越多越好,写论文用的,谢谢。

新春伊始,在我国的南方,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都喜欢用吉庆的字眼,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而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院子里,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谐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本来就烘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良好祝愿的内容,深含的寓意,更从深一层次挖掘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贴年画、窗花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北宋时期,随着木版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纸面”。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都是宋代民间流传的年画题材,此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现在年画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一般民众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的年画,如“年年有余”、“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荣华富贵”,以及戏曲、故事、传说、风景、花卉的年画。当时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淮坊的“杨家埠”。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有着色、套色两种。

我国各地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条、屏条、窗顶、灶画、直幡数十种。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山水花鸟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着称,山东淮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见长;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画以色彩缤纷、鲜明而别具风韵;四川绵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各有特点,独具风。

此外,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购买者多为农民,相当的内容表现了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鱼虫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吃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过年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记。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表现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守岁

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以待天明。

据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豪饮,税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留恋,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着希冀。人们在除夕晚上合家吃了团圆饭后,就点放爆竹,在喜庆的气氛中度过新旧交替的一天。人们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放爆竹

我国民间放爆竹庆春节的习俗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排优》说:“古时爆竹,皆以其竹着火爆之,故唐代诗亦称爆等。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为惊吓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的爆竹。那时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此时的爆竹,不只是驱逐鬼魅了,已掺进了新的意义,即除旧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迎新去旧的喜悦轻松心情。

拜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如今“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同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舞龙 舞狮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将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汉代时便有了龙舞。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戏龙舞龙的人物图象。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习俗,相沿流传,到现在已发展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耍龙灯分为“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龙身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飞腾跳跃,气势夺人。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南北朝(佛教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从塞外传入中原。唐代民间已有舞狮的游戏。舞狮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除有雌、雄之分外,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诸神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庙会

庙会,俗称庙市,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庙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宗教寺庙内外,每逢寺庙开放的日子,善男信女们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就在寺外搭摊设点,叫卖小吃和针头线脑一类的小商品,民间艺人也来庙会占地表演。人们进香祈福之余,顺便买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费品,久而久之,这种庙会就形成了特殊的城乡集市。

中国各地方都有庙会,像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南京的夫子庙庙会、成都的青羊宫庙会、北京的隆福寺庙会等,都是著名的大庙会。广东省的花市历来名声显赫,这种被广州人称为花街的花市,也是从庙会发展而来的。

与春节这个习俗有关的故事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风俗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代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中国人的春联,一般都喜欢用吉庆的字眼,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兴旺,生活幸福,消灾免难的愿望。春联最醒目的地方,是在自家的大门上,这是一家人的脸面,一定要选用吉祥的内容,符合本家实际情况的语言来表达对未来生活追求的良好愿望。一般农家人贴对联,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而经商人家,则希望财源茂盛,发财致富。那些农村中的教书人,则希望合家平安,子女能在学业上长进,并能才学并茂,在仕途上有前程。官宦人家,当然表现出不同凡俗,力求光宗耀祖、显赫于人和官运亨通的意愿。院子里,有些人家干脆用个“福”、“寿”、“禄”字贴在一进大门的照壁上,有时还专门把“福”字倒贴,读为福倒,音谐福到,以求吉祥。在猪、羊、鸡、鸭的窝、圈内,则要写上“猪羊满圈”,在牛圈、马圈,则贴“六畜兴旺”的春联。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换上新春联。红色的春联,本来就烘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再加上表达良好祝愿的内容,深含的寓意,更从深一层次挖掘了、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贴年画、窗花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北宋时期,随着木版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纸面”。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都是宋代民间流传的年画题材,此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形象也常出现在年画上。到了明末清初,年画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出现了许多反映一般民众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的年画,如“年年有余”、“迎春接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荣华富贵”,以及戏曲、故事、传说、风景、花卉的年画。当时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淮坊的“杨家埠”。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有着色、套色两种。  我国各地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其形式有中条、屏条、窗顶、灶画、直幡数十种。题材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山水花鸟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着称,山东淮坊的“杨家埠”和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见长;北京西北一带的年画以粗犷,苍劲闻名;漳州、佛山、上海的年画以色彩缤纷、鲜明而别具风韵;四川绵竹、广西柳州等地的年画各有特点,独具风。  此外,许多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购买者多为农民,相当的内容表现了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鱼虫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吃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过年时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能忘记。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表现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守岁  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守岁的习惯。人们通宵不寐,叙旧话新,以待天明。  据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豪饮,税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表示留恋,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着希冀。人们在除夕晚上合家吃了团圆饭后,就点放爆竹,在喜庆的气氛中度过新旧交替的一天。人们相信,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放爆竹  我国民间放爆竹庆春节的习俗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通俗编排优》说:“古时爆竹,皆以其竹着火爆之,故唐代诗亦称爆等。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的原意为惊吓和驱逐恶鬼。《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到了宋代,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了的爆竹。那时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府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此时的爆竹,不只是驱逐鬼魅了,已掺进了新的意义,即除旧迎新之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元旦》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迎新去旧的喜悦轻松心情。  拜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如今“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同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舞龙 舞狮  舞龙又名“耍龙灯”、“龙灯舞”,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将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敬。早在汉代时便有了龙舞。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就有戏龙舞龙的人物图象。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  “耍龙灯”的习俗,相沿流传,到现在已发展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耍龙灯分为“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表演形式。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耍九节龙身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龙摆尾和蛇退皮等。耍十一、十三节龙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飞腾跳跃,气势夺人。  舞狮也叫“耍狮子”、“狮子舞”,它与舞龙一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大约起源于南北朝(佛教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从塞外传入中原。唐代民间已有舞狮的游戏。舞狮有南北地域之分。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除有雌、雄之分外,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南方舞狮主要流行在广东,狮子的造型、式样、颜色多与北方狮不同。舞狮者穿各种灯笼裤,上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可见舞狮者全身。舞狮要使出浑身解数。  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诸神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  庙会  庙会,俗称庙市,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庙会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宗教寺庙内外,每逢寺庙开放的日子,善男信女们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就在寺外搭摊设点,叫卖小吃和针头线脑一类的小商品,民间艺人也来庙会占地表演。人们进香祈福之余,顺便买上些日常家用的消费品,久而久之,这种庙会就形成了特殊的城乡集市。  中国各地方都有庙会,像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南京的夫子庙庙会、成都的青羊宫庙会、北京的隆福寺庙会等,都是著名的大庙会。广东省的花市历来名声显赫,这种被广州人称为花街的花市,也是从庙会发展而来的。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规定每年春节放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参考资料:

://news.xinhuanet/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306.htm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而之前则是年三十了。呵呵,大抵与平安夜是一个级别。

传统的春节应该怎样过?

腊月25: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今日焦点:

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29:小除夕过赶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31除夕: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贴画鸡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祭财神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

文章标签: # 人们 # 年画 #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