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配对 生肖配对

楚国狂夫什么生肖_楚狂有什么典故

tamoadmin 2024-06-26 人已围观

简介1.河北省武安市出过宰相 叫什么名字 列出详细2.求常常出现在小说里的,我记到里面有个词是 白衣 什么什么的。好像是秦朝的 。反正在那些小说里常出现。3.赢渠梁和商鞅什么关系4.杜甫《狂夫》诗——狂夫  作者: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1,百花潭水即沧浪2。风含翠筱娟娟净3,雨浥红蕖冉冉香4。厚禄故人书断绝5,恒饥稚子色凄凉6。欲填沟壑唯疏放7,自笑狂夫老更狂8。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万里桥:在

1.河北省武安市出过宰相 叫什么名字 列出详细

2.求常常出现在小说里的,我记到里面有个词是 白衣 什么什么的。好像是秦朝的 。反正在那些小说里常出现。

3.赢渠梁和商鞅什么关系

4.杜甫《狂夫》

楚国狂夫什么生肖_楚狂有什么典故

诗——狂夫  作者: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1,百花潭水即沧浪2。

风含翠筱娟娟净3,雨浥红蕖冉冉香4。

厚禄故人书断绝5,恒饥稚子色凄凉6。

欲填沟壑唯疏放7,自笑狂夫老更狂8。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讳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2.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3.筱:细小的竹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4.浥:滋润。红蕖,粉红色的荷花。冉冉香,阵阵清香。

5.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6.恒饥:长时间挨饿。

7.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8.狂夫:自称狂夫是自我解嘲之意,也有不屈品节,乐道安贫之意。

这首诗与上一首同作于上元元年(760)夏天。诗的前四句细腻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显示出人在自然中心灵的清静和愉悦。五六句调转笔锋,用凄凉的情调写出生活的艰难清苦和世态炎凉,七八句表明自己疏远仕途,狂放自适的心境。

《瀛奎律髓》云:"老杜七言律诗一百五十余首,求其郊野闲适如此者仅三篇(按:指《江村》、《南邻》、《狂夫》)。而此之第三篇后四句,亦未免叹贵交之绝,怜贫稚之饥。"杜诗常自道贫寒,略乏超然之致。然此诗五六句虽略嫌过实,却与七八句之狂放形成对比,突现老杜之傲骨嶙峋,此正杜诗"沉郁顿挫"之处

河北省武安市出过宰相 叫什么名字 列出详细

1. 剧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什么意思

①厉害;严重。《世说新语·自新》:“义兴人谓三横,而处尤剧。”

②迅速。扬雄《剧秦美新》:“二世而亡,何其剧与。”

③险峻。《三国志·吴书·吕范传》:“数讨山贼,诸深恶剧地所击皆破。”

④艰难;困苦。陆机《苦寒行》:“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⑤多。《荀子·非十二子》:“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⑥巨大。《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秦王数平剧寇,功冠天下。”

⑦超过。王维《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⑧游戏;嬉戏。李白《长干行》:“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⑨激烈地;激切地。朱熹《答吕伯恭书》:“他日或约与俱谐见,相与剧论。”

⑩流畅地;痛快地。《汉书·扬雄传上》:“口吃,不能剧谈。”

⑾杂技;杂耍。《聊斋志异·偷桃》:“其人应命方兴,问作何剧。”

⑿戏剧。陶宗义《南村辍耕录》:“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

2. “剧”在古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剧 jù1. 繁多;繁忙。

例:《商君书?算地》:「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2. 指繁重的职务。

例:唐孟浩然《赠萧少府》诗:「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3. 艰难。

例:三国魏曹植《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4. 巨,大。

例:唐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5. 极,甚。

例:南朝陈徐陵《长相思》诗之一:「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6. 急促;疾速。

例:《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二世而亡,何其剧与!」7. 激烈;猛烈。例:《陈书?袁宪传》:「及宪试,争起剧难。

宪随问抗答,剖析如流。」8. 交通要冲。

例: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9. 游戏,嬉闹。

例:晋左思《娇女》诗:「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10. 杂戏;戏剧。

例:唐李德裕《奉宣令更商量奏来者》:「杂剧丈夫两人。」11. 相当于折,断。

例:北周庾信《行雨山铭》:「天丝剧藕,蝶粉生尘。」12. *** 。

13. 古地名。14. 姓。

参考资料 古文百科.古文[引用时间2018-1-14]。

3. 这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此段为方鸿渐写给父亲的家信。

译为:最近我比较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感染自己的情绪(多愁善感),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就像秋季一样,萧条却让我喜爱。每次拿着镜子看镜中的自己,精神消弭脸庞又瘦了一圈,人的清瘦之相并不是长寿的标志。我害怕我的身体会这下不好下去,周女士会因为这样贻误终身。希望您体谅一下我的现状情形,帮助我把这个结解开,千万不要小不忍而乱大谋,造成今生的悔恨。

我不惜花那么多的钱,让你去千里之外读书(笈:书箱),你埋头读书的都没有时间,还有时间照镜子?你不是妇人女子,为什么要用镜子?只有梨园(梨园:指戏子等)的学子,作为一个男人才会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身段,让世间的人耻笑。我不指望你天天在我的身边,而你自己却染上不好的习惯,真让人不敢相信,让人憎恨!

4. 方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1、旁边,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四方,周边,边境。 “文加殊俗,武扬方表”。《后汉书》

3、方形,与“圆”相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引申为 正直,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老子》

4、地方,区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5、博大,周遍。“方施天下”。《墨子》

6、并排,“方舟而济于河”。《庄子》

7、相当,相等。 “昔韩信破历下而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共足相方。”《后汉书》

8、比拟,比方。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魏征

成语有“不可方物”

9、大地 “戴圆履方”。《淮南子》

10、处方,药方。“譬犹医之治病也,有方,笃剧犹治;无方,才微不愈。”《论衡》

11.、方向,方位。 “日出月诸,出自东方。”《诗经》

12、常规,常法。 “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后汉书》

13、法度,准则。 “如此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后汉书》

14 、道义,道理。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

15、方法,办法。 “圣人设教,各有其方,知人情性不能齐也。” 《明德马皇后纪》

16、当,正当。 “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

17、将,将要。 “方欲渡河入关。”《史记 高祖本纪》

18、方才,刚刚。 “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

5. 文言文解释

越车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①朽而轮败,輗②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③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释

①辐:连结车辋和车毂(gǔ)的直条。②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③绐(dài):欺骗。

译文

越国没有车,有一个旅游的越人在晋国和楚国的交接处的郊外弄到一辆车,车轴腐朽并且车轮破败,车辕已经被毁坏了,已经没办法再用了。但是因为他的家乡不曾有过车,他就用船运回到家,并向乡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车。看到的人相信了那个越人的话,乡人以为车本来就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效仿制造这种破车。后来,晋楚一带的人看见这种破车就笑他们笨拙,越人认为晋楚人欺骗自己,就不予理睬。等到敌军侵略他们的国境,越人带着破车去来抵御侵略者。结果,车都坏了,大败,但越人始终不知道真正的车是怎么造的。

学习的人要担心的也是这种情况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辐朽而轮败

(2)以为车固若是

(3)效而为之者相属

(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诸”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B.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C.盍去诸

D.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2)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4.文章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5.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1.(1)坏,毁坏 (2)这样 (3)模仿,仿效 (4)理睬

2.C(C:代词,其余为兼词“之于”)

3.(1)他就用船运回到家,并向乡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车。

(2)等到敌军侵略他们的国境,越人带着破车去来抵御侵略者。

4.引起读者注意,解释文中故事的寓意。

5.(1)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

(2)不要自以为是。

(3)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

(4)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5)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6. 说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 说说 shuì 〈动〉(1) 说服;劝说 [try to persuade]义兴人谓为三横,而 处尤剧。

或说 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史记·项羽本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2)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3) 休憩;止息。

通“税” [unharness;rest]。如:说卫(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警卫)(4) 另见 shuō;yuè常用词组◎ 说客 shuìkè(1) [persuasive talker]∶劝说别人接受某种主张的人(今多含贬义)(2) [person sent to win *** . over]∶替别人游说的人子翼良苦。

远涉江湖,为 曹氏作说客耶?——《三国演义》基本词义◎ 说说 shuō 〈动〉(1) (形声。从言,兑( duì)声。

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2) 同本义 [explain;speak;talk;say]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说所以明也。

——《墨子·经上》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

注:“解也。”佐下军以说焉。

——《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3) 又如:说卦(“易传”篇名。

解说八卦性质、变化和象征);说经(讲说经书或演述佛经故事);说事(说明事件,事实);说梦(说明梦中所见之事);说戒(佛教在每月月半、月底说解戒律);说委(说明原委);说到家(解释得清清楚楚);说义(解说义理);说解(说明解释);说家(注家或评论家);说法台(佛教讲道的高台)(4) 谈说,讲说 [speak;talk;say]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清· 袁枚《祭妹文》(5) 又如:说不了(话未说完);说不的(说不得;说不定,无法肯定);说兵机(空谈;夸口);说古(吹嘘;吹牛);说发(说动);说杀(说绝了;没有挽回余地);说述(叙述;诉说);说大口(说大话);说方便(说好话);说分上(讲人情);说平话(说评书);说舌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说风情(讲男女相爱弄情的话)(6) 告知;告诉 [inform;tell;let know]夫差将死,使人说于 子胥。——《国语·吴语》(7) 评议;谈论 [ment on;discuss;talk about]说,论也。

——《广雅·释诂二》游于说。——《礼记·少仪》。

疏:“谓论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 又如:说是非(评说事理的是非);说谈(谈论);说议(议论);说结(商量妥当);说票(绑匪向事主谈判赎票事项)(9) 劝告;责备 [advise;scold]六曰说。——《周礼·太祝》。

注:“以辞责之。”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史记·货殖列传序》(10) 又如:说发(说动);说和(劝说使和解);说泛(说动);说化(劝说使感化);说不上去(不听劝告);他父亲说了他一顿(11) 介绍,旧时指说合 [introduce]。如:说媳妇儿(说亲);说媒红(给媒人的彩礼)(12) 以为 [believe]。

如:当初只说要选个美人,谁想娶了这丑八怪词性变化◎ 说说 shuō 〈名〉(1) 学说;观点;言论 [theory;teachings;viewpoint]然是说,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秦策一》(2) 又如:又一说;著书立说;异说;邪说(3) 古代墨家逻辑的名词,指推理 [inference]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墨子·小取》(4) 指说书 [storytelling]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5)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

如《爱莲说》、《捕蛇者说》(6) 另见 shuì;yuè。

7. 讲论的意思是什么文言文

讲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两种,分别为讲谈论议和说长道短、议论。

1、表示讲谈论议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

译文:汉宣帝继承大统,继续治理汉朝的大业,也讲述宣扬儒家六经的思想,招选优秀特异的人材。

2、表示说长道短、议论

明·刘兑《娇红记》:“外人讲论,事有两难,怎么是好?”

译文:外面的人议论纷纷,事情进退两难,怎么办才好?

扩展资料

讲论在其他文言文的应用及译文:

1、南北朝·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明·王鏊的《亲政篇》:“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

译文:孝宗晚年,在之方面深有感慨。他屡次在便殿召见大臣,谈论天下的事情。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六》:“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译文:夏侯胜赞赏他的话,便给他讲授《尚书》。在狱中经历了两个冬天,一直不倦地讲解经论。

求常常出现在小说里的,我记到里面有个词是 白衣 什么什么的。好像是秦朝的 。反正在那些小说里常出现。

秦和西汉时的宰相指相国或丞相,御史大夫是副职。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以大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共掌政事,备位宰相,但实权移至尚书台,由尚书台长官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魏、晋以中书监、中书令为宰相,而相国、丞相变为赠官,或为权臣篡夺之阶。南北朝时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就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中权力最大者则是录尚书事。隋代定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为宰相。唐代时又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尚书省为左右仆射,三省长官分掌制令、封驳和执行的权力,是最高中枢机构。唐太宗以后,又特派其他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参与政事堂议政,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北宋沿袭唐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政知事为副。宋神宗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南宋孝宗时又改称左右丞相。辽有北、南两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金宰相为尚书省主官尚书令及其下左、右丞相及平章政事。元代以中书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主官中书令往往由皇太子兼任,但不常设,其下设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掌管实际政务。明初也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案发后,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总揽政务,这是宰相制度的重大变化。永乐初年以翰林官入内廷殿阁,参与政务,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内阁职位渐重,逐渐把持朝政,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属首者为首辅。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大学士行使宰相之权。但原满族贵族所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亦属议政机构,其地位凌驾于内阁之上。清雍正时,又在内廷设军机处,由皇帝特定军机大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机要,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政务官。

明清两代喜欢以古官名尊称要职,所以往往称内阁大学士或军机大臣为相,实际上自明洪武十三年废丞相后,已不再设相。一般说来,由于君主集权的加强,宰相的权力即随之减轻。

1.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 转自铁血社区 ]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著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

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这就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 转自铁血社区 ]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2、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前208年)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 转自铁血社区 ]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3、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前193)

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

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西汉初年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见汉高祖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 转自铁血社区 ]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4.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 陈平(?~公元前178年)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

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有大志,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定三秦时,又归汉,任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诸役,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建议用反间计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汉建立后,曾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吕氏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任丞相,后改任左丞相。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陈平曾在项羽手下做过谋土,但不被重视,后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典籍中给他总结的六种计策是:

第一 重贿对方将领,实施反间计;

[ 转自铁血社区 ]

第二,故意招待不周,离间项羽和范增;

第三,派女子出城,解荥阳之围;

第四,脚踢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第五,假游云梦擒韩信。

刘邦做皇帝后,想清除权臣,陈平学到了黄老之术中藏而不露的真髓,成功地保全了自己。陈平最后是病死的,得以善终。

6.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 转自铁血社区 ]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系汉司录校尉(郡以上之督察官)诸葛丰后代。东汉末年,北方大乱,诸葛亮姐弟四人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辗转至襄阳,因"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此时是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年十四。

四年前,即公元190年,刘表将荆州治所迁至襄阳后,即"起立学校,博求儒术"。诸葛亮到襄阳后即求学于城南的"学业堂"。在学堂先后结识了徐元直、石广元和孟公威等人,"为友甚密",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由于诸葛玄和刘表的关系,诸葛亮又先后认识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和中庐县的司马徽、蒯良、蒯越等人,这样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

后刘表上书,荐诸葛玄为豫章太守。约一年,"西城民反,杀玄"。诸葛亮没有了依靠,不得不独立生活,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与弟等到隆中"躬耕陇亩"。直至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后,才离开。在隆中,并非"苟全性命","未有须臾忘天下事"。他勤读书,广交游,自比管仲、乐毅,以便将来干一番事业。

由于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曹丕代汉称帝后,诸葛亮说服了刘备,建立蜀国称帝,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年五十四。谥忠武。

诸葛亮一生谨慎,"长于巧思",他革新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 转自铁血社区 ]

诸葛亮死后,晋统一三国。镇南将军刘弘作《诸葛武侯宅铭》,在隆中设祠立庙。明代成化年间,已形成了隆中十景。一千多年来不知为多少游人所向往,王安石、苏轼、曾巩、唐寅等都留下了宝贵诗篇。

7、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579—8)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

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彦谦,隋司隶刺史。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先后担任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合考功郎中。他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他们各尽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秦王弟兄间争夺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谮毁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

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晋王李治为太子时,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 转自铁血社区 ]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社”。

8、瓦岗军师 千古诤臣——大唐名相 魏征 (580 - 3 )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 转自铁血社区 ]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 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 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太宗点头称是。

[ 转自铁血社区 ]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9、断案神探 深谋远虑——盛唐名相 狄仁杰(630年-700年)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

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宰相。他执法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凡举之臣,皆为唐朝中兴之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深得人心。

[ 转自铁血社区 ]

垂拱四年(688年),张光迅奏狄仁杰出言不逊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被释后贬为彭泽令(今江西彭泽)。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

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朝得以维系。

[ 转自铁血社区 ]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

狄仁杰的一生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其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赠为司空。睿宗时,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世也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10、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 寇准(961-1023)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临渭区下吉镇)人。

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为莱国公,谥号忠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 转自铁血社区 ]

寇准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他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为太宗重用,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参决政事。太宗尝以魏征相比。

赢渠梁和商鞅什么关系

自是白衣卿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出自:《鹤冲天》 年代:宋 作者: 柳永 柳永诗词全集 只要柳永的结果

白衣苍狗变浮云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

出自:《瑞鹧鸪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 张元干诗词全集 只要张元干的结果

谁肯教白衣送酒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

出自:《沉醉东风》 年代:元 作者: 卢挚 卢挚诗词全集 只要卢挚的结果

送酒白衣人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

出自:《重九日宴江阴》 年代:唐 作者: 杜审言 杜审言诗词全集 只要杜审言的结果

白衣携壶觞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动则长子孙。不曾相城市。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一作君)子。干戈将......

出自:《偶然作六首》 年代:唐 作者: 王维 王维诗词全集 只要王维的结果

白衣一居士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山深景候晚,四月有余春。竹寺过微雨,石迳无纤尘。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

出自:《题天竺南院赠闲元(上日下文)清四上人》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只要白居易的结果

白衣居士紫芝仙

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今日维摩兼饮酒,当时绮季不请钱。等闲池上留宾客,随事灯前有管弦。但问此身销得否,分司气味不论年。 ......

出自:《自咏》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只要白居易的结果

白衣卧疾嵩山下

君于觉路深留意,我亦禅门薄致功。未悟病时须去病,已知空后莫依空。白衣卧疾嵩山下,皂盖行春楚水东。谁道三年千里别,两心同在道场中。 ......

出自:《送李滁州》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只要白居易的结果

顾虎头画维摩居士图白衣素屏也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顾虎头画维摩居士图白衣素屏也。] ......

出自:《三年除夜》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只要白居易的结果

何人荐白衣

金门君待问,石室我思归。圣主尊黄屋,何人荐白衣?年来御沟柳,赠别雨霏霏。

出自:《下第寄友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 马戴诗词全集 只要马戴的结果

白衣千万乘

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白衣千万乘,何事去天庭。君亦不得意,高歌羡鸿冥。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

出自:《留别西河刘少府》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只要李白的结果

因招白衣人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

出自:《九日登山》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只要李白的结果

杜甫《狂夫》

君臣关系,是中国历史上名臣贤臣的典范

如今你随便走到那个地方,都能看得招聘广告。在那个越来越遥远的战国时代,第一个发这种东西的人,是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他叫渠梁。国籍:秦。工作单位:秦国国府。工作职务:国君。再过二十四年,他有了自己的谥号,人们称他作“秦孝公”!他发的招聘广告叫做《求贤令》,内容也跟今天千篇一律的招聘启事大不相同。我每读一次,都会莫名振奋。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潜力,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竹简笨重,布帛精贵,这大概是古人言辞简约的客观原因。这篇文告的信息量很大。先说春秋五霸秦穆公当年的功业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再说后来历代先祖把国家搞得内忧外患,然后父亲秦献公即位以后立志收复失地、恢复国际地位。自己继承了这个遗志,希望找到能出奇谋妙计强秦的人,我不仅给他做尊贵的高官,还要分封土地与功臣共治秦国。秦孝公对本国历史与现实的评价很客观。没有抹杀祖先的功绩,也没有掩盖前人的过失,发扬秦国先辈的优良传统,也如实改正其不足。不像现在某些人,自己拉屎不出还要怪罪两千年前的土地太硬。唉,吐槽完毕,回到正题。

姜太公怎么说的?钓丝粗长,鱼饵丰盛,大鱼就会来吃。但秦氏集团多年,又加上秦献公时期老打仗,贫穷落后,底子很薄。秦孝公何尝不想用粗丝香饵钓大鱼,可是他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于是他许诺“尊官分土”,与人才一起做大蛋糕,然后一起分享。尽管他发明了《求贤令》这种新颖的求贤方式,但能引得多少愿者上钩,估计他自己心里也打鼓。因为,除了一腔真诚,他什么也拿不出来……庄子说:“真者,精诚之志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说来也怪。当年齐桓公派八十游士到处宣传移民,就没想过用文书的方式。由此可见,秦孝公具有求实创新的作风。被梁惠王无视的卫鞅,看到了这则招聘广告,启程去了当时布衣士人们不大愿去的秦国。因为他也是个务实并且喜欢创新的人。

据《史记》载,卫鞅入秦后,找到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景监认定他是个人才,于是向孝公举荐他。第一次面试效果很糟。秦孝公听得打瞌睡。景监过后挨领导一顿批,说是举荐的人不咋样。但景监还是推荐卫鞅。第二次面试,秦孝公稍微听进去了一点,但是兴趣不大。后来又进行了第三次面试,孝公给了个评语是:这人有学问,可以聊聊天。到了第四次面试,两人交谈了好几天都没睡觉。据卫鞅自己解释:他第一次说帝道,第二次是王道,第三次是霸道。秦孝公觉得帝王之道太久了,作为贤君应该当世成功,怎能等到数十百年以后成帝王?所以最后一次说的是强国之术。秦孝公果然兴趣浓厚。最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借卫鞅之口说:“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他是在含蓄地批评秦孝公急功近利、境界不高。就实而论,太史公未免有春秋笔法之嫌。因为,按照商鞅的历史观,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前代的成功经验应当肯定,但不能生搬硬套。每代人都是创造者,与时俱进才是圣王之道。管仲、李悝、吴起和后来的韩非也有同样的观点。司马迁把儒家的理念硬塞进法家士人的头脑,这个貌似有点滥用编辑权。

历史雄辩地证明,秦孝公是秦国百年帝业真正的开创者。硬把他的务实说成是急功近利,我看说这话的人恐怕也是自命德高。其实商鞅三说秦孝公就是一个双选过程。商鞅本心就是想变法,而不是搞什么儒家王道。他要确定秦孝公是不是一个像魏文侯、楚悼王那样的变法之君。因为变法是得罪人的事情。后世宋朝的范仲淹、王安石先后搞过改革,但宋仁宗和宋神宗扛不住反对派压力,就半途而废了。特别是宋仁宗,新政稍微有一点成绩,就没有改革图强的热情了。而同时期的齐威王,只是整肃吏治,强化了舆论监督制度,对现有体制没多少改变。商鞅的目标与吴起是一样的,创建一个新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这必然会激起强烈的反对。搞不好自己跟吴起一样功败垂成。所以,他要确认三点:第一,秦孝公是否会采纳他的变法方案?第二,秦孝公对变法的热情能持续多久?第三,秦孝公有没有扛住一切反对压力的勇气?这三条只要有一个不达标,那彻底变法就是个空想。商鞅愿意来这个一穷二白前途未卜的西陲弱国创业,就是看到秦孝公在《求贤令》里那股子不同凡响的领导者气概。然则,做大事必需慎重,商鞅三次试探,也是在赌运气。假如双选失败,他还能去哪里施展变法的抱负呢?这个无从假设,因为秦孝公就是老天送给他的一份大礼。

那时商鞅多少岁未知,秦孝公是二十一岁。放在今天本科还没毕业。这不是青春偶像剧,两位主角都是冷静如冰的实力派青年。秦献公曾经流亡魏国,亲眼目睹过魏国的富强。秦孝公没出国记录,但应该也听他父亲讲过魏文侯老爷爷变法尊贤的故事。当然,献公讲得最多的,还是先祖秦穆公的故事——“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谏逐客书》)孔夫子虽然对秦国印象很坏,但对秦穆公评价挺高。《史记?孔子世家》:“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 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孔子说的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大贤臣百里奚的典故。百里奚沦为楚国奴隶,秦穆公把他赎回来了,经过交谈,让他去总理国政。秦国只用一个奴隶的价位购买了一位贤相,这大概是历史上最划算的一笔人才转会交易。

竞争对手和自家祖宗都凭借开明的人才政策获得成功,这大大启发了秦孝公。但他对先祖殉葬功臣也有微词,父亲献公废除人殉也是这个原因。秦国因穆公重用人才而强大,也因穆公毁灭人才而衰败,这是一个非常沉痛的教训!厚待功臣应该善始善终,不然以后天下的人才就不愿意来秦国了,秦孝公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求贤令》上的“尊官分土”,就是他明码标价的庄严承诺。我不知道在卫鞅来之前,他接待过多少入秦的山东士子。不管景监是不是宠臣,他求贤的急迫,不亚于周公捉发吐哺。但这位秦国第一杰出青年是个深沉多思之人。他老爹秦献公比他还血气方刚,从魏国回来后,把国都迁到离前线不远的栎阳,执着地带着大军攻打河西失地(幸好那时吴起已经离开魏国,不然秦献公就难过了)。秦孝公一上台就停止了对魏用兵。他很清楚,魏国虽然败了几仗,但国力军力仍是天下最强。现在魏惠王把精力放在中原战场,万一他哪天醒过神来,重拾魏文侯、魏武侯以征服秦国为主的战略,那将是灭顶之灾。所以,他冷静地制止了朝野几十年里狂热的复仇情绪,思考如何才能发展国力。他在广发求贤广告的同时,推行了“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的新政。给秦国人民实惠,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按之前的战功奖赏官兵。参照管仲设计的霸业规划,秦孝公的做法是对路的。为了能安心休养生息,他“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此后休兵八年。这样一位持重深思而心胸宽广的领导者,正是商鞅所需要的。

司马迁借商鞅之口说,秦孝公这年轻仔悟性不好,听不懂帝王之道,所以时不时打瞌睡。这个……依我看秦孝公当时是这样想的——卫鞅侃侃而谈帝道,秦孝公也许听过,也许没听过,但他知道魏文侯变法不是这样的。第二次卫鞅高谈阔论王道,无非就是周公礼治、儒家仁政那一套。其中的爱民、惠民、救济孤寡的主张,秦孝公新政正在推行中。稍微有一点共同语言了,但光有这些也不新鲜,我要的是别人没有的新办法。第三次卫鞅谈霸道,就是管子那一套。当年晋文公、秦穆公也走了大国霸业路线。秦献公的目标是恢复穆公时期的疆域,重修穆公的政令。秦孝公也以此为志向,自然很有兴趣。但他总觉得穆公政令和魏文侯变法好像还不是一回事。于是他“善之而未用也”,卫鞅博学多识,可以给自己讲讲天下的情况。至始至终,秦孝公想要的就是重演魏文侯求贤变法雄视天下那一幕。而卫鞅三次讲来讲去,都不是魏国强大的核心机密。客从魏国来,当知魏国事。我老爹可是在魏国待过很多年的,人家魏国搞那一套跟你三次讲的都不一样。前人的东西固然有价值,但学习当今天下最强者的成功经验,更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经过三次相互试探后,卫鞅抛出了真货(强国之术):魏国变法不是最彻底的,现在就暴露了很多弊端,我有更彻底的解决方案!秦孝公一听就来精神了,跟他谈了几天几夜,听了所有细节,也问了许多问题。皇天不负有心人,与我渠梁共同创业的就是你卫鞅啦!一对中国历史上绝版的君臣组合,就这样诞生了——

和咱们之前讲得种种故事不一样。卫鞅并没有马上被秦孝公提拔为秦氏集团CEO。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卫鞅与秦孝公的历史性会面是在孝公元年,孝公二年唯一的大事是周天子送来祭肉表示慰问(天子致胙)。卫鞅真正开始变法是在孝公三年,而且变法前还有一场治国方略大讨论。一起回顾一下,周文王在渭水边上遇到姜太公是直接拉走上任,齐桓公跟管仲谈话后马上授予丞相职务,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至则相楚”,《墨子》还把“急贤亲士”作为全书的开头。秦孝公雪藏了卫鞅一年,他好像一点都不急啊!但是也没听说卫鞅有啥抱怨。不然按照他的脾气,早就不合而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在看完《商君书》以后,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商君书》第一篇是《更法》,记录了秦国关于变不变法的廷议,会议结果是决定变法,然后马上出了一道《垦草令》。《垦草》恰是该书第二篇,记录了二十条鼓励农耕的法律,内容非常细致,涉及了秦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反映出商鞅过人的政治洞察力与对策能力。他为何这样熟悉秦国的国情?依在下愚见,商鞅在孝公二年里一直来搞调研并草拟新法,用的应该就是管仲的五步调研法——“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而秦孝公在不动声色地准备那场关于变法的中央高层会议。

讲到这,我又忍不住拖魏惠王出来批一批。人家公叔老丞相亲自推荐的人,你就算觉得不靠谱,起码也面试一下嘛。没亲自验证真伪就直接把人PASS掉,活该你遭弃将报复。你还好意思到处拿公叔痤的肺腑之言当笑话讲。你怎么就不想想,老公叔阅历比你还丰富,他会在临终前随便说一个年轻仔有治国大才吗?看看人家秦孝公,才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他都能再三给人展现辩才的机会,而且不听假大空话,只听实实在在的内容。你说卫鞅太年轻,没政治经验,不能冒险使用。可秦孝公决定要用人了,先给一年时间让卫鞅去调研准备,后来还让他会议上与大臣公开辩论,通过了才委以重任。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仔,用人做事居然比你魏惠王还老到沉稳!真可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秦孝公开创了秦国求实求治的政治传统,他的后人秦始皇听了韩国间谍郑国(当时最优秀的水利专家)的自我辩护后,又继续重用他主持郑国渠工程。魏惠王则扭曲了魏文侯的优良传统,开启了魏国喜好形式主义的浮夸风气。从此,两国的命运轨迹趋于直线。不过,秦国是箭头向上,魏国是箭头向下。

还是说回那场朝会吧。秦孝公一上来就说:守好江山是我国君的使命,制定法律政策是你们大臣的职责;我想变法,但是怕天下人议论。卫鞅和秦国保守派大臣甘龙、杜挚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孝公认同卫鞅的看法,宣布:“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商君书?更法第一》)秦国第一阶段变法就这样拍板了。秦孝公真的怕人议论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晚些时候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私下对大臣肥义说:我想推行胡服骑射,但怕世人笑我。肥义引经据典,跟卫鞅的套路如出一辙。赵武灵王最后很豪迈地说:“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史记?赵世家》)两位以变法强国著称的明君都来这一手,那就很微妙了。越是心有定见的人,越喜欢问别人这种问题。他们所谓的怕议论,其实是想知道团队里诸君们是啥态度。支持的能不能坚决执行,中立的能不能认真配合,反对的经过统一意见以后能不能共同努力。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你有没有力排众议的说服力与胆识。这是秦孝公对卫鞅的最后一次考验,也是为变法制造舆论,疏导阻力。呃,有点墨家尚同的味道,先统一意见,然后再从上到下坚决执行。卫鞅果然没让他失望,于是他下令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大计。

从商鞅做左庶长执政开始,秦孝公仿佛从史书上消失了一样。徙木立信是商鞅自行策划并实施的。秦国法制建设、经济政治改革统统都是商鞅主持,甚至几次对外战争也是商鞅带的兵。据说刚推行新法时,秦民跑到国都栎阳上访说新法不便的有上千人,秦孝公没露面;太子犯法,太子傅公子虔和公孙贾被追究连带责任,秦孝公也没露面;据说商鞅一次处罚罪犯,杀了七百人,血染渭水,秦孝公还是没露面;变法十年,秦民感受到了新法的好处,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跑来说新法很好,结果商鞅说“此皆乱化之民也”,把他们强行迁徙到了边城,秦孝公依然没露面。商鞅完全把持朝政,秦孝公简直像被架空了一样。有这样的先例么?有,管仲不也是这样大权在握么!秦孝公和齐桓公一样,用的是委托式管理。安排好人事以后,就放权让部下自主决策,自己只抓大方向。但是,管仲新政人人称善,商鞅变法处处得罪人。朝野的反对意见绝不会少,特别是宗室贵戚非常怨恨商鞅。后来有人对新即位秦惠王说:秦国百姓只知商君法,不知国君令。这样的话,恐怕秦孝公生前也听过很多次。但是秦孝公一概不理,如同楚悼王对待吴起那样,对商鞅信任有加。终孝公之世,变法派官员一直实权在握,所有反对变法的势力都被压得动惮不得。

不少人说六国变法不彻底是因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秦国成功是因为世族远不如六国强势。窃以为:说这话的人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六国的主要变法阻力是世卿大夫家族,特别是楚国。而秦国的卿大夫家族较弱,对变法威胁最大的是宗室贵族。总体来看,秦国世族力量是相对较弱,但也绝不是好惹的。秦孝公在《求贤令》里批评的那段混乱期,恰恰是宗室频繁兵变所导致的。秦躁公死后,其弟秦怀公上台四年,就被庶长晁与大臣逼得自杀。众臣又立了秦怀公的孙子秦灵公。秦灵公死后,秦献公年纪小,被自己的叔公秦简公夺权。接下来依次是秦惠公、秦出子即位。秦出子即位二年,庶长改杀出子及其母,把他们的尸体丢到河里,拥立了流亡在外多年的秦献公。你看,秦国世族虽然不如六国势力庞大,但一不高兴了就搞政变。所以说,秦孝公二十一岁即位能镇住世族并不是简单的事。特别是秦国新法剥夺了宗室贵族的世袭特权,这就更影响稳定团结了。然而,史书上没记载秦孝公用什么办法安定朝局,但他在位二十四年里,没有谁敢掀风作浪公然阻挠变法。秦昭王时有季君之乱和蜀侯之乱,秦王政时有嫪毐之乱和成蛟之乱。这两位都是有名的铁腕君主,尚且有人敢造次。而秦孝公沉默着,反对派也只能隐忍到他死后才蹦跶。这种不动声色定大局的本事,才真叫深不可测。

秦孝公除了坐镇朝局外,也时刻留意着国际形势变化。孝公十年,秦孝公升商鞅为大良造,派他领军包围安邑,魏国被迫投降(可能当时魏军主力在别处,首都空虚,不然不会那么轻易投降)。十二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并继续支持商鞅开展第二阶段变法。十四年,秦国初为赋(史学家有田赋、军赋、人头税三种解释,这个诸位自己甄别)。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至此,秦孝公实现了恢复秦穆公时国际地位的梦想,甚至还有所超过。秦献公收复河西的愿望也实现了一半。《魏世家》称:“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不过,秦国又跟魏国进行了几次拉锯战,才在秦惠王时期彻底收回这块战略要地。此外,《楚世家》称商鞅打过楚国,但《秦本纪》无记载。总之,君臣两人就这样精诚合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秦国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秦孝公是罕见的能同时满足几种不同君道的王者。商鞅法政强调“任法去私,言不中法,不听;行不中法,不高;事不中法,不为”;黄老道家强调垂拱无为,君主不必亲力亲为、而是发挥大臣的作用;墨子倡导亲贤急士;荀子说“君道者,能群也。善生养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这些标准,秦孝公无一不符。商鞅是幸运的,有这样的领导做后盾,他才能把变法理想化为现实。秦孝公也是幸运的,他得到的是彻底改变历史趋势的商鞅。但魏惠王在一个方面比他们两人都幸运——活得更久!秦孝公在位第二十四年就逝世了,商鞅不久也被守旧派诬告,被新君秦惠文王车裂。这个新君就是当年犯法被处罚的太子。《史记》里商鞅出逃、起兵反抗仿佛一部剧情片。而《战国策》记载简明多了:“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深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商鞅的结局跟伍子胥一样惨,但比吴起又幸运多了。楚悼王死时,吴起还没完成变法。秦孝公死时,商鞅已经圆满完成了最彻底的变法。而且他的法传得很久,不像管仲死后新政也逐渐解体。

《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记载了一个令人感伤的信息:“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秦孝公在临终前一度打算传位给商鞅,但商鞅当然不肯接受了。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是转载,秦孝公这个才是原创。这对绝版功臣的感情之深,丝毫不亚于刘备与孔明。当然,人们对此看法各异。更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权谋试探。甚至有人认为,秦孝公就是用这个办法暗示秦惠王杀商鞅。也许,我们习惯了用复杂的眼光看世界,少了些先秦人纯粹的本色。是否试探,我也不敢一口咬定是或者不是。但暗示儿子杀功臣,这个太说笑了。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怕唐高宗驾驭不了大将李世绩,找了个借口把这位老战友打入大牢。唐高宗不解,李世民说等我归西后,你把他无罪释放,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誓死效忠。为父这是替你背黑锅啊。布衣天子明太祖朱元璋大杀功臣,太子朱标提反对意见。老朱丢了一个荆条对小朱说:你爹我帮你把荆条上的刺都拔光了,你就能拿这跟棍了。看到没有?只有老爸帮儿子铲除威胁的,哪有叫儿子替自己背杀功臣的恶名的!所以说,秦孝公真想除掉商鞅,他会自己动手,而且不留痕迹。别忘了,他能不动声色地镇住所有反对派,必然有极为高明的政治手腕。

也许我的判断不对,但直到目前我仍认为:秦孝公传位商鞅是真诚的。秦孝公发《求贤令》时说过要与功臣“尊官分土”的。他做到了。商鞅被封为商君(最高爵位),得到於、商十五邑。秦孝公最忌讳的不是功臣,而是杀功臣。朴实的秦人做了《秦风?黄鸟》,委婉地批评秦穆公殉葬功臣。秦孝公深以为鉴,唯恐秦国再陷入穆公之后的混乱,又怎么会去杀功臣呢?况且,秦孝公是个极有主见的人。他有驾驭顶尖人才的自信,所以他始终信任商鞅,不为任何非议所动摇。魏文侯求贤若渴,还留下了猜忌名将乐羊的污点。秦孝公和楚悼王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猜忌变法大臣的不良记录。这就足以说明问题。像商鞅这样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强硬分子,真心不讨人喜欢,很难交到朋友。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你能想到的,秦孝公自然也能想到。试问:天下间除了他秦孝公,谁还能用商鞅?谁还敢用商鞅?谁还能让完美主义者商鞅愿意效劳?秦孝公明白这点,所以他用不着忌惮商鞅。商鞅也明白这点,自己无论去哪里,都再也遇不到孝公这样的完美领导了。青山不在,松柏何存?

变法之臣的生命想要保全,除非变法之君比他们死得晚。可惜,秦孝公才四十五就没了,比他更老的魏惠王却能继续在孟夫子面前假装敬贤。没办法,老天就是这么安排的。秦孝公临终前最怕两点:一是老对手魏惠王和新即位的楚威王趁机找秦国麻烦(秦惠王上台的年纪还不满二十),二是有犯法前科的秦惠王可能在他死后搞复辟。所以,他想让商鞅盯着。当然,他传位的真实意图应该是——让商鞅当摄政王,效法伊尹、周公辅佐幼王的先例,等幼王长到了再还政。我之前讲过,这个年代已经没法玩禅让制了。绝版变法君臣组合,多年的知己战友,虽非刎颈之交,命,却是连在一起的。正如楚悼王死后,吴起马上就中箭;秦孝公死后,商鞅也很快被车裂。一个走了,另一个的人生也再无意义。兄弟们,前后脚,走起……

狂夫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

 1.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2.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3.筱:细小的竹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4.浥:滋润。红蕖,粉红色的荷花。冉冉香,阵阵清香。

 5.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6.恒饥:长时间挨饿。

 7.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8.狂夫:自称狂夫是自我解嘲之意,也有不屈品节,乐道安贫之意。

 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相传为诸葛亮送费祎处,名“万里桥”。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即浣花溪),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筿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炼精警的“互文”之妙了。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要之,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着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哩!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文章标签: # 秦孝公 # 商鞅 # 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