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解读 生肖解读

十二生肖邮票属于什么邮票_十二生肖邮票的动物

tamoadmin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1.十二生肖邮票的由来2.马邮票的国外生肖马年邮票3.“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后面是什么?4.第一套 龙 ,虎 十二生肖 各1/4版(各20张) 各值多少钱?子zǐ(鼠) 丑chǒu(牛) 寅yín(虎) 卯mǎo(兔) 辰chén(兔) 巳sì(蛇) 午wǔ(马) 未wèi(羊) 申shēn(猴) 酉yǒu(鸡) 戌xū(狗) 亥hài(猪)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

1.十二生肖邮票的由来

2.马邮票的国外生肖马年邮票

3.“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后面是什么?

4.第一套 龙 ,虎 十二生肖 各1/4版(各20张) 各值多少钱?

十二生肖邮票属于什么邮票_十二生肖邮票的动物

子zǐ(鼠) 丑chǒu(牛) 寅yín(虎) 卯mǎo(兔) 辰chén(兔) 巳sì(蛇) 

午wǔ(马) 未wèi(羊) 申shēn(猴) 酉yǒu(鸡) 戌xū(狗) 亥hài(猪)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灵融入中国人生活,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生肖动物印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邮票的由来

贺年邮票。

十二生肖邮票,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为生肖邮票。中国自1980年起发行第1轮生肖邮票,1992年起发行第2轮生肖邮票。

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是日本于1950年发行的虎年生肖邮票,邮票图案采用了圆山应举(1733--1795)的名画"龙虎图"中的"虎图"。同时,还发行了由5枚虎票组成的"十"字形图案的世界上第一种生肖邮票小型张,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无齿生肖邮票小型张。

马邮票的国外生肖马年邮票

十二生肖的,最早记载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最全记载的先秦时期有着相对比较完整的系统。至今无法考证其发源地,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随着民间习惯把动物和地支配合在一起来记录人们出生的年份和月份。

随着世界上第一枚日本虎年生肖邮票的诞生,同时还发行了世界上仅存的一种无齿生肖邮票小型张。随后中国开始效仿发行了第一枚猴年生肖邮票,目前身价已经上涨到1克黄金的价格,以后还会持续增加,邮票的丰富多彩,每个图案都代表着一个神话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在90年代,生肖邮票达到了顶峰时期,很多国家加入,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就使得邮票在数量和形式上出现了大规模改变。其中还出现有各种样式的和材质的邮票。

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正是这种文化古国起到了示范效果,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有着引领的作用,还有市场的利益带动下,才使得生肖邮票如今迅猛的发展。每年春节都会有不同的生肖作为吉祥物给人们带来了过年的新奇和快乐,也正是因为人们对吉祥物的喜爱,而更加的喜欢形象化的生肖邮票,每种生肖邮票都有着不同精致的图案,吸引着人们想集齐十二枚的冲动,同时也能在集邮中寻找到快乐,每一轮的生肖邮票的设计都会不同,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别有一番情趣。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多的喜欢收藏十二生肖邮票,因为不仅有着市场的潜力给我们更多的是欣赏的价值。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后面是什么?

1950年2月1日,日本发行了贺年邮票一套,这是世界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

中国的十二生肖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流传到日本,已融入日本的主体文化之中,日本至今仍有同中国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民俗传统;随着宋明清三代下南洋,十二生肖又传播到了东南亚各国;鸦片战争后,中国结束闭关锁国,十二生肖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

外国发行的生肖邮票上,一般都印有中文或英文或中、英文“马年”、“狗年”等文字,主题都很明确,一眼就可以看出。 发行日期:2014年1月7日

枚数:2

面值:1.8澳元,60澳分

设计者:潘丹尼(Dani Poon)

发行背景与邮品介绍:

2014年1月7日,澳大利亚邮局推出了中国农历新年马年设计的邮票,此套邮票共2枚,一枚面值1.8澳元,相当于人民币9.7元,上面印有中文“马”字,一枚面值60澳分,约合人民币3.2元,上面印有艺术设计的马。

澳大利亚发行的马年生肖邮票,该套邮票面值为2.4澳大利亚元。澳大利亚圣诞岛每年年初都会发行极具中国特色的生肖邮票,每年发行两枚,两枚邮票一枚以当年生肖的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一枚以所属生肖的汉字进行创作,使两枚邮票均具有生肖及汉字特色,极具创意。面值60澳分的邮票上,马的形象来源于秦始皇的兵马俑。小型张的设计主题也取自中文谚语“老马识途”,寓意经验是多么宝贵的东西。

马代表的精神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特质——不遗余力地改善自身条件。这是充满活力、明亮,代表着智慧与敢为,以取得更大更远的成功。正是这种美好的寓意激发了香港出生的设计师潘丹尼(Dani Poon),从而产生创作十二生肖的意念,并在面值60澳分的马年邮票中,用剪纸的艺术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来展示马的这种形象,属马的澳大利亚名人很多,其中就包括总督布赖斯(Quentin Bryce)和剧作家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on)等。

此外,还有一张小型张、首日封、生肖排列、明信片,还有国内及国际邮费预付信封、由柏斯造币厂铸造的非流通1元钱币邮封手册、10连张60分邮票连设计封套、纪念手册,以及两张拼接成农历新年心意卡的邮票封套。 发行日期:2014年1月

枚数:1

面值:1.90瑞士法郎

设计者:史蒂芬·厄恩

发行背景与邮品介绍:

为了迎接中国农历马年,列支敦士登公国再次发行了生肖邮票,面值1.90瑞士法郎,由史蒂芬·厄恩设计。

邮票选用红色,因为红色是中国象征好运的色彩。设计者采用了金银丝剪影的马图形象,并在工艺上采用体现当前工艺水平的激光技术,使得票图呈缕空状,宛若中国传统春节常见的剪纸窗花。为了更加实用和方便,邮票采用了不干胶的自粘形式,4枚邮票组成一个小全张,小全张为异型剪纸马图。 发行日期:2014年1月8日

枚数:4

面值:70纽分、1.4纽币、1.9纽币、2.4纽币

发行背景与邮品介绍:

新西兰邮政于2014年1月8日发行马年生肖邮票,共由4张邮票组成,面值分别为70纽分、1.4纽币、1.9纽币和2.4纽币,而邮票的图案,则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和新西兰文化的完美融合——在这组邮票中,书法、剪纸等传统的中国元素都得到了展现,而这些极具中国风图案的背景,正是想来被视作新西兰标志的“长白云”。

在这组邮票中,最小面值是70分,这张邮票的图案是一个中文书法的“马”字,这个“马”字源于中文的象形文字。众所周知,许多汉字都是象形文字,用类似图案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了文字表达的内容,而“马”字,就是一直流传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之一。

而面值1.4纽币的邮票印制的则为剪纸图案马。剪纸是中国人在过年的时候贴在门和窗户上的民间艺术品,大家认为,张贴红色的剪纸能够为全家带来好运和幸福。

面值1.9纽币的邮票上印制的则为赛马图案。一直以来,新西兰在赛马的繁育和驯养上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良好口碑,这枚邮票则用中国式的绘画笔法,生动地描绘了骑手驾驭着赛马跨越障碍的瞬间,将新西兰赛马和中国马年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充满艺术感与历史感的Rotorua博物馆,则成为面值2.4纽币邮票的“主角”,这间博物馆又名Bath House,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享受水疗的地方。这座于1908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博物馆,是新西兰政府在旅游产业进行的第一项大投资。

小型张是由4张2014马年邮票构成,4张邮票的组合更加体现了过年的气氛。同时,4张邮票和小型张分别构成两种不同的首日封。这组邮票的每版印刷版都有5个带有马年设计宽隔断。纪念邮票展示套装里包括了4张背胶邮票,小型张和邮票首日封,另外还包括了一张精致的剪纸马。 发行日期:2014年1月3日

枚数:3

面值:0.26新加坡元、0.65新加坡元、1.10新加坡元

发行背景与邮品介绍:

新加坡邮政于2014年1月3日发行马年生肖邮票。新家坡邮政在08年开始推出第二个十二生肖邮票系列,马年纪念邮票是其中的第7套邮票。邮票有3种设计,分别写上“祥”、“春”和“马到功成”的字样,颜色选择了鲜艳的**、绿色和粉红色。该套邮票面值分别为:邮资分别为0.26新加坡元、0.65新加坡元、1.10新加坡元,总面值为2.01新加坡元。新加坡邮政发行的马年生肖邮票色彩质地酷似“北京烤鸭”,而外形设计又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民俗小吃“糖人”,非常具有“食欲”的组合,令这匹马从众多的“奔马”、“骏马”中脱颖而出。

有人表示,欣赏设计师颠覆马儿形象的创意。也有人觉得,腹部圆鼓鼓的“骏马”,让人难以将之联想到'龙马精神'等精神奕奕的意象和好兆头。也许这名设计师是要做一个比较有创意的形象,用夸张手法来强调马儿,不过创意过了界,就让人感觉不出那是一匹马。 2002年

发行日期:2002年1月

枚数:1

面值:34美分

设计者:李建文(华裔)

发行背景与邮品介绍:

为庆祝中国的马年,美国邮政总局在中国马年春节来临之际,专门发行了“马年邮票”。该局从1993年前就开始在每年春节来临时发行庆祝中国生肖的邮票,2002年刚好第10届。

“马年邮票”的发行典礼在纽约举行。邮票设计家是来自夏威夷的华裔设计师李健文,他所设计的12生肖邮票相当受欢迎。李健文说,自己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手工剪纸艺术,他用剪纸花样来创作12生肖动物。

洛杉矶的邮票收藏家李肯尼指出,李健文的生肖邮票很有中国风味:“看到美国主流社会看重,感觉很好。”夏威夷的设计家卡齐梅若说,李健文把形象设计提升到国家水平,为东方和西方搭起桥梁。

前几年,他在洛杉矶地区的波莫那参加新年邮票首日封的发行仪式。在结束签名活动后,一些没有得到签名的集邮者在大街上追着他要签名,其热情让他感到吃惊。前年在旧金山举行龙年邮票首发仪式,一名男子冲倒他面前要他签名,结果突然心脏病发作,当场倒地。

他之所以走上艺术的道路,而没有当律师或医生,他的父母突破传统,鼓励他,对他影响很大。李健文说:“他的母亲很有艺术才华,喜欢素描和绘画,很有创作力。他的母亲把中国艺术带进他的世界。”他所构思的马年邮票,延续了一贯的风格。李健文说,他让邮票里的马看来很猛健,正在奔驰。李健文40年前在纽约为IBM公司任设计师。40年后在纽约发行他设计的马年邮票,令他百感交集。李健文说:“新年邮票是对早年来到美国的华裔致敬,他们为自己的子子孙孙提供了发展机会,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

2014年

发行日期:2014年1月

枚数:1

面值:永久邮资

设计者:麦锦鸿(华裔)

发行背景与邮品介绍:

美国邮政在2013年10月10日的集邮媒体碰头会上揭晓了部分2014年的邮票图稿,但只有马年邮票的图稿允许向公众发布。邮票全张含12枚马年邮票,边纸图案是放大的剪纸马,以及12生肖的剪纸图,是美国第二轮生肖邮票的第7套。邮票仍由居住在纽约的华裔艺术家麦锦鸿设计,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气息。马年邮票在2014年1月发行,首发城市为旧金山。

威风八面的大鼓静静地列队,中间的大鼓上放了一对红色的鼓槌,随时等待着主人把报春的鼓声擂响;深蓝色的鼓腰上点缀了两朵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花,显得格外艳丽和耀眼,它和紫红的底色一道,烘托着新春到来的节庆气氛。这就是美国发行的马年邮票图案。一匹金色的剪纸马和中文草书“马”字被安排在邮票左上角,邮票右侧用英文书写“农历新年”。 在邮票上,中间一面大鼓的两侧均有大鼓,但它们只露出一半面容。可是当它们出现在邮票全张时,第2枚邮票的左侧和第1枚邮票的右侧连成了一个完整的鼓,并连绵形成了长鼓阵,这就是马年邮票设计上的奥妙。

马年不干胶邮票是美国第4套无面值生肖“永远邮票”,“永远”的英文字样forever印在邮票右下角。美国邮政计划在2014年初将第一类邮件的邮资标准从46美分调整到49美分。由于马年邮票被安排为2014年1月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因此很可能在邮资调整前发行,这样就会采用原先的邮资标准46美分出售,但一旦邮资调整实施后再去买,同样的马年邮票就会按提高以后的邮资标准出售。 发行日期:2014年1月13日

枚数:2

面值:63加分和185加分

发行背景与邮品介绍:

迎接马年的到来,加拿大邮政于2014年1月13日发行一套马年邮票,分为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两种,邮资分别为63加分和185加分(1加元可兑换92美分)。国内邮票票面上是一匹四蹄翻飞、回首嘶鸣、通身火红的奔马;国际邮票票面则是一匹前蹄腾空、昂首嘶鸣的半身烫金骏马。国内版和国际版都采用压花技术,票面骏马具有明显的凹凸触感。与此同时,当天还发行小型张——大红底色的方形小型张上是两枚国际邮票:马年邮票的金马和蛇年邮票金蛇,以示蛇马相连。

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一版25张的联票上,上联邮票的马尾与下联的马鬃前后相连;繁体的“马”字下面还加了“木”字,以示五行属“木”,旁注英、法两种文字。整版联票在票面之外还印有中国成语骏马迎春、马到成功、喜气洋洋和五福临门,并配有十二生肖图案。

第一套 龙 ,虎 十二生肖 各1/4版(各20张) 各值多少钱?

接下来的是: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解释:动物前面的文字顺序是根据十二地支而来,后面跟着十二种动物,称为“十二生肖”,又名属相,是中国古代民间盛传至今的著名传统文化,它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随着历史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到来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扩展资料

来源: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都是日常随处可见。这些动物可分为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因此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为令人信服的学说。

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辰龙与人生

一、二月初二龙抬头——龙的传说与故事

⊙龙虎相斗,借角增威

据说,远古时代的龙是没有角的,那时的龙在地上

生活。它凭着自己身强体壮,能飞、善游,想当属相,

也想当兽王,取代虎的地位。于是,人间产生了龙虎斗,

结果是难分难解。最后,玉帝觉得它们斗得太不像话,

下旨叫它们来天宫评理,临行时,龙想到自己虽然高大,

却不及老虎威风,怕玉帝小看自己,当不上兽王也排不

上属相。这时,龙的小弟蜈蚣出主意:“公鸡有一对漂亮

的角,不妨借来戴上,这一定会给龙大哥添几分威风。”

龙听后大喜,便同蜈蚣来找公鸡借角。

公鸡听说龙要借它的角,死活不肯,龙一见急了,

对天发誓道:“如果我不还你的角,回陆地就死。”蜈蚣

也在一旁担保道:“如果龙大哥不还你的角,你一口把我

吃掉。”公鸡见蜈蚣作保,便把角借给了龙。

龙和虎到了天宫,玉帝见龙和虎都十分威风,便下

令龙虎都作兽王,虎为陆地百兽之王,龙作水中水族之 173

王。虎既然可以当属相,龙也可以成为属相,只不过得

排在后面一些。于是,龙和虎皆大欢喜,告辞玉帝回到

凡间。回来后,龙心里想,如果把角还给公鸡,水族们

见我这么丑能服我管吗?于是决定不还公鸡的角,一头

扎进了水中,再也不上陆地了。

公鸡见龙不还角,气得满脸通红,也迁怒于蜈蚣,

蜈蚣吓得从此钻进石缝中。今天我们还可以见到,公鸡

的脸总是红的、蜈蚣也难得爬出地面,公鸡见到蜈蚣总

是一口一个吃掉,并且总是在喊叫:“龙哥哥,还我的角!”

而龙呢,再也没有到陆地上来了。

虽然龙是十二属相中唯一虚构的动物,但中国人对

它却是又敬又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龙的地位之高,

任何动物也无法与之比较,中国人心中,它是一个能呼

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帝王自称是真龙天子、百姓

自称龙的传人。人们发挥出无限的想象力,将龙叙说得

神奇而伟大,把各种动物的形象聚于龙一身,有兽的野

性、人的悟性、神的灵性,并创造了许许多多龙的传说。

这些龙的传说经过民间的加工和文人的润色后,更加令

人神往了。人们敬龙、爱龙、惧龙的心理更升华为一种174

崇拜。也许,这也是龙成为属相的文化因素吧!

⊙真龙天子,龙的传人

龙在动物分类上所属的纲、科、目,是一个很难回

答的问题,因为我们对它太熟悉了。几千年来,它与我

们的关系一直是那么密切,我们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

传人”。帝王更愿意将自己称为“真龙天子”。然而,我

们已经不清楚龙究竟是什么样子,它是否还存在于世上。

从十二生肖动物来看,鼠、牛、虎、兔、马、羊、

猴、狗、猪都是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可以做为鸟类

的代表;蛇属于爬行类,可以做为爬行类动物的代表;

唯独龙例外,它是什么动物,它又代表着哪一类动物,

这一直是个令动物学家很伤脑筋的问题。

笔者个人认为,龙的原形是鱼,或者更广义更客观

地说,龙是水族类的总称,包括两栖类动物,甚至也包

括能在水中游泳的动物,例如:马、猪、狗、虎、牛等

等动物,其本义是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水族的代表,

正如鸡(即凤凰,龙凤在古人心目中是同等重要的)是

飞禽的代表一样。因此,在十二生肖动物中,鸡和龙是 175

泛指空中的动物和水中的动物,其余十种动物则是确指

某一种实实在在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如马、

羊、猴之类。在我国原始动物崇拜中,确实是按空中、

陆地、水里三种空间位置来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认为自

己是由鸟(玄鸟、燕子、凤凰)变来的,或是由鱼(龙)

变来的,或是由某种陆生动物变来的。

在云南楚雄一带彝汉杂居的地方,人们将金**的

鱼放到水井里,用来象征龙。关于鱼与龙的关系,最著

名的是“鲤鱼跳龙门”的传说,相传江湖河海的鱼每年

都要汇集到黄河的龙门之下,凡是能跳过龙门的鱼都可

变成龙,跳不过去的往往羞愧愤愤而死,或者等到来年

再显身手。因此,在民间传说中任何一条江河都有龙来

管辖,水族的最高统帅便是龙王。有心的读者会发现,

带龙字的地名在我国彼彼皆是,诸如黑龙江、黑龙潭、

龙头石、九龙瀑、五龙亭、黄龙寺、龙头山、龙泉寺、

青龙寺、盘龙山、老龙潭、白龙寺,举不胜举。

在西安半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有着著名

的人面鱼纹图案,在稍后出土的陶器上又出现了鱼鸟搏

斗的画面(陕西武功和宝鸡),或者是一尾大鱼张开巨口176

吞食鸟头,或者是长嘴的鸟啄食到一条大鱼,似乎反映

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和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之间的斗争。

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在远古的传说时代,我国东部

沿海一带有一个鸟的王国,号称少昊,他们以鸟为图腾,

后来的商族也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由鸟变来的。与此同时,

在我国中原或内陆,还有一个以鱼(龙)为图腾的王国,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

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颛顼死即复苏。”由此看来,颛顼族很可能是以鱼为图腾

的,在这里鱼已经有了龙的形状(蛇的身躯)。

颛顼,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他办了一件惊天动

地的大事情,即将天和地重新分隔开来,被称为“绝地

天通”,实际上也是一位开天辟地的功臣。据说他是黄帝

的后裔。《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

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

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

渠股、豚止,取淖(chu o)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所谓

“渠股”是指两脚并在一起。由此看来,颛顼的父亲韩

流已经具备了龙的主要特点。 177

颛顼不但是位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家。《吕

氏春秋.古乐篇》记有“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

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铿铿。帝颛顼好

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

乃令■先为乐倡,■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在这里,颛顼俨然是一位悠然自得的龙王。但是,他的

童年却很不幸。《山海经》记有“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

其琴瑟。”说明颛顼曾作为人质被扣押在少昊族管地,并

被迫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乐器。这则传说也反映了少昊族

与颛顼族的斗争。好在颛顼的后代继承了这项专长,《山

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有摇山,其上有人,号

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

琴,是处摇山,始作乐风。”所谓老童,含有长生不老的

意思。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寿者彭祖,便是颛顼的玄孙。

综而观之,颛顼身兼首领、乐师、天文学家、死而复苏

的身份和特点,应当是远古最著名的巫师(学者)之一。

颛顼在远古传说中被称为“鱼妇”,遇水便死而复苏。

这种对鱼的崇拜演变成沐浴风俗。《山海经》中“舜之所

浴”、“昆吾之师所浴”、“后稷所潜”、“鲧(g un )潜于渊”、178

“有易潜出”都是同样的意思。沐浴风俗有两重含义,

一为沐浴求子。相传女子国“妇人人浴,出即怀妊”,还

有河伯娶妇的故事都认为通过沐浴可以怀孕生子;一为

消灾求福获得新生。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印度的“圣

水浴”,基督教的“洗礼”,均源于此。太平洋上的伊里

安岛的猎人头部落,每个小孩在成年之前都要经历如下

仪式:他被带到海边,假装衰老和死亡,并被扔入海里

淹没一下,之后,他便获得新生。笔者认为,这种观念

与胎儿在羊水里长大有关,是水孕育了人类,因此成年

时的第二次生命要重新回到水里。这也是人对鱼崇拜和

认同的根本原因。有趣的是,耶酥在拉丁字里是鱼的意

思(NXTNC);在叙利亚的图腾里,耶酥的本貌也是

鱼,与颛顼、后稷的传说不谋而合(《淮南子.坠形篇》

称“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闲。”后

稷是周人的先祖,农业的创始人)。我国有学者曾指出,

基督教以十字架代表上帝源于我国殷商时代的祭日风

俗;彝族支系阿细族传说最先造出的男人和女人的名字

叫阿达米和野娃,与亚当和夏娃基本同音;董勋《问礼

俗》记有“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

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与上帝七日创 179

造世界的神话相似《这也是一种生肖文化,即以日为生

肖,与缅甸生肖相似),说明华夏的龙凤文化与世界各地

的许多古老文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鱼美人的神话

当与对鱼的崇拜有关,人也是会游泳的动物,也可以算

是鱼,何况在胎儿时期他本就是一条鱼(猪、狗、马等

动物都会游泳,因此也有龙猪、龙狗、龙马的称呼)。有

趣的是,《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卷一一四引《云南通

志》称“昔有人善吹笛,牧羊桃树江畔。忽见龙女迎牧

羊者,驱羊随入。其羊皆化为鱼,因号为羊龙潭。”可见

鱼即为龙,龙是水族类的总称,江河湖海中的最高神,

当然也就是海龙王了。

我国侗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对鱼崇拜的风俗,在

侗族居住的村寨都建有鼓楼,鼓楼上大多绘有太极图。

太极图是八卦文化的核心(参阅拙著《神奇的八卦文化

与游戏》),它反映了阴阳运转、化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侗族的太极图都画成两鱼相交的图案(开封延庆观内的

太极图亦为两鱼相交),俗称“阴阳鱼”,暗示着古老的

鱼祟拜。侗族的至高无上的女神被称为“萨”,含有圣祖

母或大祖母的意思,还含有老奶奶、婆婆、妻子等已婚180

妇女的意思;而侗族对鱼的称呼恰恰也是“萨”,即认为

鱼是人类的始祖母。事实上,我国古代曾广泛以鱼为女

性、婚姻、生殖的暗语,都是源于对鱼的崇拜和认同。

侗族的许多风俗都与鱼有关;鼓楼象征着鱼窝,婚嫁仪

式中有鱼,祭祖时也必须有鱼,大年初一的早晨必须食

鱼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龙的原型是鱼,是水族类的总

称,因此,龙的种种传说几乎无不与水有关,说它是虹、

云、雷和闪电,源于此;说它是鳄鱼、是蛇,亦源于此。

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故事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这里想

介绍一下云南白族的“伸浓止滴”习俗。所谓“伸浓止

滴”翻译成汉语,便是龙生小龙、龙生龙子龙孙。白族

称龙为浓或浓胎,即龙老祖的意思。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东方是飞禽居住的地方,西

方是昆虫居住的地方,南方居住着走兽,北方居住着鱼

虾,中央居住着一只三头六臂的大母猴。居住在四方的

鸟王凤凰、兽王老虎、虫王蜜蜂、鱼王鳌鱼经常与母猴

玩耍、交媾。于是母猴杯孕了,过了97000 年终于

生下了99 个蛋。其中一个蛋里爬出蟒蛇,其他的蛋分 181

别爬出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和人,其中有十二种动物鼠、

牛、虎、兔、龙、蟒、马、羊、猴、鸡、狗、猪,对人

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人将它们刻成石像来供奉,这就是

十二生肖的起源,最先爬出的蟒蛇被称作浓胎柯吐,即

龙神人祖之意,每年都要为它举行丰富多采的庆典。

农历二月二日,是龙祖的生辰。家家户户都要摆供

焚香祀龙祖(龙祖的象征是一竖立的形状怪异的龙骨

石);制作龙、虎、猴、凤形的馒头并举行“种龙种’的

活动,“种龙种”实际上就是种瓜,因为瓜都要长藤吐须,

形状似龙;然后理发、洗头,象征龙抬头。在这些活动

中都要由生肖属龙的人带头,如果没有,便要从亲友中

借一个。除了家庭祭龙活动外,还有更热闹的集体活动,

由一名年岁最高的生肖属龙的长者舞着宝龙在前引路,

后面是十二名生肖属龙的妇女组成的舞龙队伍,群众尾

随其后边歌边舞,好不热闹。最风趣的节目是锁懒龙,

由12 名男子戴着十二生肖面具,披着兽皮,手拿藤圈,

扮装成十二神,另由一名公认的当年最懒的人扮装懒龙,

在十二神围成的圈子里东躲西藏,十二神则用藤圈去套

他,套住后懒龙要在众人面前悔过自新。182

三月初三,要举行请龙仪式。由十二名生肖属龙的

人舞动草龙来到水泉边,将草龙放人水中沐浴,同时扔

人许多瓜果、面食之类的祭品,并用葫芦灌满泉水。回

来后,草龙要插在村口,葫芦中的水要洒在田地里和瓜

塘(种龙种的地方)中,表示已经请来龙王施水,可望

获得好收成。

立夏日举行开犁祭。用瓜藤按北斗七星的方位缠绕

在犁铧上,象征龙祖,然后便可开犁耕钟,翻出来的蚯

蚓要保护好,并送入泉水中,称为送龙回宫,可保风调

雨顺。

五月举行舞灰祭,将院内外的垃圾烧掉,草木灰撤

到地里的庄稼根部,称为护龙种。

六月举行放灯祭。村口的大树上要高悬吉星九龙灯。

泉水上要放龙子灯,传说六月二十四日是龙视察民间的

日子,点灯是为了照明和引路。

七月二十四日为谢水日。要用瓜藤、瓜叶缠放在泉

水上,并供献各种祭品,请龙神不要再出来,以便在晴

天收割完庄稼(八月八为开镰日,要由属龙的人开第一

镰)。 183

九月九为尝新祭,即尝新谷;十月十为浓胎祭,相

传这一天是龙祖定居的日子;十一月举行开山祭,祭过

龙神便可进山打猎;腊月十二日举行长生祭,当地有一

处风景,有12 座奇石形象酷似十二生肖动物,儿童用

瓜藤编成的龙环套住自己所属生肖的奇石,便被龙神承

认是自己的子孙。正月初一到十五要举行隆重的祭龙祖

活动,并要挨家挨户舞龙,称为送吉,舞完本村还要到

外村。

上述白族的风俗与汉族大体相似,区别较大的是,

白族对十二生肖更为重视,尤其是对属龙的更为尊敬。

另外在远古传说中四方神的成员与中原地区有不少差别

(我们常说的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

玄武),似乎是更古老的和更原始的,如东方为飞禽居住

的地方,与少吴鸟王国的神话相符,北方为鱼虾居住的

地方,与颛顼(相传居住在北方)的传说相符。

民间对龙的崇拜表现之一是遍布各地的龙王庙。尽

管有龙多不治水的说法,或者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现象,

龙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水神。《华严经》中记有十大龙王(毗

楼博义龙王、婆竭罗龙王、云音妙幢龙王、焰口海光龙184

王、普高云幢龙王、德义迦龙王、无边步龙王、清净色

龙王、普运大声龙王、无热恼龙王);“八仙过海”和“哪

咤闹海”的故事,这些都与龙王有关,孙悟空的金箍棒

也是从龙王那里借来的定海神针;《历代神仙通鉴》称东

海龙王为沧宁德王敖广,南海龙王为赤安洪圣济王敖润,

西海龙王为素清润王激钦,北海龙王为浣旬泽王敖顺;

《月令广义》称每年的八月十八日是四海龙王会聚之日,

每年七月初七、初九、十五、二十七,西海龙王派鱼鬼

登天诉事,属日午后必有恶风(龙卷风),或有大雨,须

谨慎行船。这很可能是远古对台风的认识。

民间还传说龙生九子,它们的名称很奇特,■■(b

ix i)狻猊(su ānn i)、睚眦(y az i)、霸下、椒图、嘲风、

鸱(ch ī)吻、囚牛、蒲牢,这九子的性格和外貌也各不

相同。狻猊平生好坐,号称坐龙,北京白云观内的铜香

炉便有它的形象,因为它喜好烟火;鸱吻(又作螭(ch ī)

吻、■吻)好望好吞,常出现在建筑物的屋脊上;椒图

好闭,大门上常有它们的形象;■■好负重,俗说的王

八驮石碑,其实是它,而不是乌龟;睚眦好杀,常装饰

在兵器上;蒲牢好鸣,与钟为伴;囚牛喜音乐,与琴为 185

侣;霸下(又作■■)好水,桥涵或建筑物的滴水结构

上常使用它的造型;嘲风好险,多在建筑物的殿角上。

一般人不大注意它们的区别,但是对古建筑师来说则不

能马虎,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阅美学研究者王大有同志

的《龙凤文化源流》一书。

哈尼族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也要举行祭龙活动,

其中最独特的是,那天要挑选两名英俊的青年扮装成美

丽的姑娘,在龙头的带领下,由众人簇拥着周游寨子。

据说很久以前曾有两青年男扮女装消灭了一恶魔,因而

形成了这种风俗。但似乎还应当有更深的原因。苗族有

许多人都以龙为姓,相传是东海龙王的儿子看上了苗家

姑娘,放弃龙宫生活,来到苗寨与姑娘一起生活,他们

的后代便以龙为姓。苗族相信自己的祖先原本居住在东

方,舞龙的风俗是由他们带来的。苗族的舞龙又叫招龙

或接龙。招龙的仪式在初春举行,第一步是请龙,全寨

人都要到村口迎龙,有些人则要走出十几里去请龙,沿

途插着纸剪的小人,往路上撒米,并高呼:“龙啊,请回

来吃饭喝酒啊!”第二步是祭白虎神,第三步才是祭龙。

祭品要分为12 份,因为人们认为当地有12 条龙;祭186

龙完后,妇女要将棉条挂在竹子上,据说这是给龙献衣

服,可保佑她们生儿育女,人们相信龙就是栽在广场上

的竹子。第四步便是全村老少的集体舞蹈,晚上则是男

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光。

古人心目中的龙的形象是不断变比的,商代的龙构

图简单:头方正,无胡须,有四股,爪为三爪;战国时

期的龙,头较扁,身体变长,已有潇洒的神采;汉代的

龙开始丰满起来;唐代的龙,身材短胖,龙角分叉;宋

代的龙,身材修长,头部更为复杂;明代的龙,爪为五

爪(代表五行惧全)只限皇帝使用,其它人只能是四爪

(代表四季)或三爪(代表三才);清代的龙与今天所见

的相去无几;至于商代以前的龙,争论较多。同一造型,

有人说是龙,有人却认为是其他的动物。最有观赏价值

的龙,似乎是九龙壁的龙,我国现存有三座九龙壁,大

同九龙壁,长45.5 米,高8 米,厚2 米;北京北海

公园内的九龙壁,长25.5 米,高6.9 米,厚1.4

米;故宫九龙壁,长29.4 米,高3.5 米。其上九

龙戏珠雕饰,光彩夺人,形象逼真,正是我们心目中的

龙。 187

我国1878 年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即通常说的“大

龙邮票”,又称“海关大龙票”,全套三枚,1 分银(绿

色)、3 分银(红色)、5 分银(**)。当时邮票面值都

以银两计算,1 分银为一两银的1%。这套邮票是由当

时的海关邮政局发行的,其头头是德国人名叫德璀琳。

他利用中国人尚不知集邮价值,在正式发行前,便私自

将许多印好的大龙邮票卖给了外国集邮家,获取暴利。

大龙邮票为神龙戏珠图案,这神龙悠然自得,飘洋过海,

成为国外集邮家争夺的对象,而中国人却浑然不觉。

继大龙邮票发行之后,又发行了小龙邮票,图案仍

是神龙戏珠,唯图幅比大龙邮票稍微小一些,因是得名。

为了防止伪造,小龙邮票所用的纸里面加上了水印图案,

采用了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太极图,一个圆圈里画

着一对阴阳鱼,后来有些外国邮票也用太极图来代表中

国。大龙邮票和小龙邮票是集邮中的珍品,神龙若有知,

亦当感慨万分。188

文章标签: # 邮票 # 生肖 # 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