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爱情 生肖爱情

襟的释义_襟喉要地是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衿喉的网络解释衿喉的网络解释是什么2.安徽省都有哪些市区?3.高手请进,想看看我的工作运如何!4.聊胜于無指的是什么生肖5.合肥为什么会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

1.衿喉的网络解释衿喉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2.安徽省都有哪些市区?

3.高手请进,想看看我的工作运如何!

4.聊胜于無指的是什么生肖

5.合肥为什么会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襟的释义_襟喉要地是什么生肖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虽然“合肥”的名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史记》中才出现,但根据考古分析,认为远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0世纪-前20世纪),合肥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公元前16世纪夏桀曾被商汤放逐于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时(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这里曾分布着巢、庐、舒等不少小国,东周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这些小国先后为楚国兼并。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这里称“宋胡”,先为吴国占有,后被越国兼并,最后又回归楚国,已是兵家争夺之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此地属九江郡。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县,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32年之久。公元215年,东吴主帅孙权攻打合肥,合肥守将张辽率八百精锐挫败东吴十万大军,孙权策马跃过西津桥,落荒而逃,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形象地描写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作为三国故地,合肥遗存曹操教练手的古教弩台、魏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至今流传着斛兵塘、藏舟浦、筝笛浦等动人传说。

楚汉相争时,楚霸王封英布为九江王,改九江郡为九江国(治驻寿春)。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处先是刘邦之子刘长受封的淮南国,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淮南国,改为九江郡所属的合肥县。东汉建武年间刘秀封功臣铿镡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称合肥国(候国)。三国时(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扬州州治。晋代(公元265年-439年),属淮南郡,是南北货物运输线商的重要中转站。南北朝时(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间军事上理想的屏障,为南北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后,恢复合肥县的名称,是庐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后,经历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合肥一直是庐州(庐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区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后在这里是合肥县。抗战胜利,曾为国民党安徽省会。解放后,先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后是安徽省省会。

历史表明,合肥历来是一个军事重镇或是地区的政治中心。

二千多年来,古城合肥历经藏三。据《庐州府治》卷4记载。汉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门外约二里,位于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东岸,现九零八库西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孙吴和曹魏都非常重视合肥的得失和经营,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孙策攻占合肥,令严象为扬州刺史顾雍为合肥长,不久严象被其部下庐江太守李述所杀。合肥地区发生混战,郡县残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个荒芜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巩固淮河南北的地盘,首次委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并将扬州州治从历阳(今和县)迁到合肥。刘馥就任后,采取各项重建措施“招流亡,广屯田,兴陂,高为城垒,修战守备”,使一度空旷荒凉的合肥又振兴起来,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之后,魏吴为争夺合肥,进行了历史三十二年频繁的战争。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典故,就是对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一次以少胜多的军事行动的描写。逍遥津、飞骑桥、藏舟浦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曹操为加强合肥的防御力量,也曾于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秋,亲率水兵进驻合肥,教弩台、筝笛浦等处有他当当年活动的传说。

汉代合肥城的为之,地势低洼,易遭水患。南北朝时,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梁豫州刺史韦睿为夺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围堰肥水灌淹,冲毁了合肥。从此此城池又日趋湮废。

公元618年李世民统一全国后,令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恭,在东距原汉城六里左右的南淝河南岸,选择地势高爽、水运便利的地形(即今十字街中菜市以南的范围),营建新的合肥城,名为金斗城。

北宋初(公元960年)经过五代十国多年战乱之后,合肥地区又是一片荒凉,诗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门》中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断垣醔石新修垒,折戟埋沙旧战场。阛凋零煨尽里,春风生草没牛羊”。衰败之象,可见一斑。后经近二百年的生息发展,城镇逐步恢复了繁荣的景象。至南宋时,金兵入侵,宋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当时的合肥成了抗金前线。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城市进一步发展,淮南西路统帅郭振见“镇大城小”着手扩建,将原城墙外一大片土地,连同金斗河,逍遥津,金斗圩一起围入新建的合肥城内,称斗梁城,范围较唐金斗城扩大了很多。城外除筑护城河外,并设东、西二水关(水闸)。平时,江南漕粮、辎重可直接由金水河水运入城,城内军民也有了清洁的水源;战时关闭有利于防守,在城市布局上,当时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并考虑了平战结合。自此以后合肥城的轮廓基本定型。可惜由于连年抗金战争,合肥这个当年的边防重镇,在宋末又变成“茂林长草、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迹”之地。元世祖忽必烈统治中国(公元1279年),下令平毁全国所有城池,宋斗梁城也被夷为平地。

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于明洪武元年,令中书省事(后封国公)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砖砌城墙,城池比历代更为坚固,故有“天生重庆铁打庐州”之称。由于明初社会秩序稳定,农业生产的恢复河发展较快,使位于金斗河畔的合肥又很快恢复了元气,显得异常热闹繁华,呈现了“百货马并集,千墙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謓”的景象。但到了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0年)庐州知府徐钰,因害怕起义农民刘六、刘七的进攻,开宽挖深北壕,并将防守较弱的西水关封闭,从此金斗河成了无源之水,逐渐淤塞。由于商船不能直达城内,一度繁华兴旺的金斗河两岸,变的衰败凄凉,仅在东水关外沿河两岸,发展了几百米长,零乱的码头、堆场。臭水沟不但影响居民生活河健康,而且每逢暴雨,泄水不畅,低洼的城东南部成了一片泽国。“土墙茅舍、湮塞街?,呼号之惨闻于中夜,每岁而一见”。一度对合肥经济河生活起过重要的作用的金斗河,成了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一大祸害。合肥城也因此再趋没落。

清代北洋军阀,日寇侵占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合肥虽仍是地区的政治中心,但城市本身已逐步趋向衰败。至1949年解放前夕,合肥已被摧残的百业凋零、满目凄凉,到处断垣残壁,遍地污水垃圾。方圆5.2平方公里的城内,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居住着五万市民,已衰败成一座没落的小城镇。

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秦置县,属九江郡,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遗存众多,名人辈出,文化灿烂,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

合肥处于战略要冲,史称“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32年之久。公元215年,张辽率八百精锐挫败东吴十万大军,孙权策马跃过西津桥,落荒而逃,三国演义第67回形象描绘“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作为三国故地,合肥遗存曹操教练五百手的古教弩台、魏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至今流传着斛兵塘、藏舟浦、筝笛浦等动人传说。

合肥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家乡,包公一生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留下了“包青天”的美誉。公元999年,包公出生在合肥肥东县解集乡小包村。公元1027年,中进士,任建昌知县(江西永修),但是,他辞官不授,在家侍奉父母。公元1037年,已39岁的包公登上仕途,离家出任扬州天长知县,在合肥生活近40年。公元1062年,病逝于开封,次年八月,葬于合肥东郊大兴集。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地和墓葬地,拥有众多遗迹。香花墩是包公幼年读书地,《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包孝肃读书处,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包公祠位于香花墩上,四面环水,始建于公元1066年,是国内外包公祠和包公庙的鼻祖,清末李鸿章捐银重修;包公墓收敛着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合肥是淮军的发祥地,主要淮军将领的故里,《辞海》的“淮军”条中,列出淮军主要将领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聂士成9人中有7位是合肥人,另外2人吴长庆和丁汝昌是原庐州府辖下的庐江人。淮军由李鸿章创立于19世纪60年代,从内地走向沿海、从安徽走向全国、从传统走向近代,将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皇家御林军改变为国防军的新式军队,从咸丰到光绪年间,历经半个世纪的兴衰,成为晚清三大政治、军事集团(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李鸿章创立的淮军、袁世凯创立的北洋集团)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晚清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鸿章是淮军最重要的将领,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出将入相历四十年,东亚西欧涉九万里,掌握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同时,李鸿章镇压捻军、太平军,签订了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合肥是一座科教之城。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世界科技城市联盟城市之一,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正在建设中国科学城。这里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合肥物质研究所等200多所科研机构,23万科研人员,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全国有8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合肥占2个,分别为中科大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超导托卡马史聚变实验装置。合肥科教游已成为安徽旅游的知名品牌,旅游人学科技,科技人当导游成为合肥一道靓丽风景。

合肥是国家首批园林城市。作为国家首批三个园林城市(北京、珠海、合肥)之一,有“绿色之城”的美称,是最适合人居的城市。合肥环城公园全长8.7公里、面积137.6公顷,敞开式布局,像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形成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交融,浑然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2004年,环城水系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城郊还有紫蓬山、大蜀山两座森林公园。合肥滨临巢湖,合肥南侧至巢湖的岸线距离仅10公里,是美丽的滨湖城市。

巢湖之滨有一处千年古镇——三河。三水流贯,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水乡风貌。三河古称“鹊渚”,春秋时就已得名,历史上曾在此发生过著名的吴楚“鹊渚之战”。1858年,太平军又在这里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三河大捷”,留下了古城墙、英王府等历史遗迹。

衿喉的网络解释衿喉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古代淮与江南是战场,襟喉唇齿都有极其重要的意思,是指战略要地,合肥市以前有这个称呼。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三国时,历史上曹魏与孙吴为争夺合肥,曾经在此地鏖战近了32个年头,10万人以上水陆会战多起。当时,孙权在江北濡须口(今裕溪口附近)建立了军事据点,作为东吴的北门锁钥;曹操派重兵据守合肥、皖城(在今潜山县级),作为向南攻打孙吴的基地。因此,魏吴双方在这几个地方频繁进行大战。公元二一三年,曹操以合肥为根据地率兵四十万在濡须口攻打东吴,无功而返。公元二一四年,孙权派大将吕蒙、甘宁攻打皖城,魏将朱光及守城军民数万人被俘。魏晋、南北朝时,合肥是南北军事前沿阵地。素有 “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安徽省都有哪些市区?

衿喉的网络解释是:衿喉衣领和咽喉。比喻要害之地《新唐书·李晟传》:“当先变制备,请假裨佐赵光铣、唐良臣、张_为洋、利、剑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蜀汉衿喉。”。

衿喉的网络解释是:衿喉衣领和咽喉。比喻要害之地《新唐书·李晟传》:“当先变制备,请假裨佐赵光铣、唐良臣、张_为洋、利、剑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蜀汉衿喉。”。拼音是:jīnhóu。注音是:ㄐ一ㄣㄏㄡ_。结构是:衿(左右结构)喉(左右结构)。

衿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衣领和咽喉。比喻要害之地。

二、引证解释

⒈衣领和咽喉。比喻要害之地。引《新唐书·李晟传》:“当先变制备,请假裨佐赵光铣、唐良臣、张_为洋、利、剑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蜀汉衿喉。”

三、国语词典

衣领和咽喉。比喻关键、险要的地方。《新唐书.卷一五四.李晟传》:「三州刺史,各勒兵以通蜀汉衿喉。」也作「襟喉」。

关于衿喉的诗句

荆门形势衿喉地要指会衿喉

关于衿喉的成语

喉舌之官抵背扼喉挠喉捩嗓纸笔喉舌耳目喉舌弹冠振衿铁板歌喉扼喉抚背捉衿露肘捉衿见肘

关于衿喉的词语

指腹割衿纸笔喉舌扼喉抚背喉舌之官弹冠振衿捉衿露肘耳目喉舌施衿结_挠喉捩嗓骨鲠在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衿喉的详细信息

高手请进,想看看我的工作运如何!

安徽省共有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宣城、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安庆、宿州、黄山、滁州、六安、池州、亳州16个省辖地级市。

一、合肥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地处安徽中部、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西翼,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靠山抱湖、临江近海,介于北纬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下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

二、芜湖

芜湖市,别称江城,安徽省辖地级市,介于东经117°40′—118°44′、北纬30°19′—31°34′之间,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安徽省东南部。

下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无为市、南陵县,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三、蚌埠

蚌埠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介于北纬32°43′—33°30′,东经116°45′—118°04′,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下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四、阜阳

阜阳市,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地处长江三角洲,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其西与河南省相接,北与亳州市相连,东、南与淮南市为邻,南临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

下辖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界首市、颍上县、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

五、宣城

宣城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北纬29°57′—31°19′、东经117°58′—119°40′,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

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12355.66平方千米。下辖宣州区、广德市、宁国市、郎溪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六、淮南

淮南市,古称州来,安徽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淮南地处安徽中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介于东经116°21′5″~117°12′30″,北纬31°54′8″~33°00′26″之间,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下辖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七、淮北

淮北市,别称相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地处东经116°24′—117°03′、北纬33°16′—34°10′之间,安徽省东北部,北接宿州市萧县,南临亳州市蒙城县、涡阳县,东与宿州市埇桥区毗邻,西连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南北长100千米,东西宽60千米。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下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八、马鞍山

马鞍山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东邻南京市,西接芜湖市,北连合肥市和滁州市,南接宣城市;为长江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区下段,宁芜断陷盆地的中南段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下辖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九、铜陵

铜陵市,简称“铜”,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介于东经117°04’—118°09’、北纬30°38’—31°09’之间,总面积2991.87平方千米,下辖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

十、安庆

安庆市,简称“宜”,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南邻江西省九江市,北界合肥市和六安市,东邻铜陵市枞阳县,南与池州市隔江相望。

介于北纬29°47′—31°16′、东经115°45′—117°44′之间,总面积13589.99平方千米,下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桐城市、潜山市、怀宁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十一、宿州

宿州市,安徽省辖地级市,简称“蕲”,别称宿城、蕲城。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东北与宿迁和徐州接壤,南临蚌埠,西至西北与淮北、商丘和菏泽相邻。

介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9939平方千米,下辖埇桥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

十二、黄山

黄山,古称黟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北部,地跨歙县、休宁县、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东起黄狮岭,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地跨东经118°01′至118°17′、北纬30°01′至30°18′,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之称。

下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十三、滁州

滁州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北纬31°51′—33°13′、东经117°09′—119°13′之间,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以北,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3433平方千米,下辖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

十四、六安

六(lù)安市,别称“皋城”、“皖西”,安徽省辖地级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西翼,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

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总面积15451.2平方千米,下辖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

十五、池州

池州市,安徽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位于东经116°38′—118°05′,北纬29°33′—30°51′,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接铜陵市和芜湖市、宣城市,南邻黄山市,西、北与安庆市、枞阳县隔江相望,西与江西省毗邻,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

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下辖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十六、亳州

亳(bó)州市,简称亳,古称“谯(qiáo)城”,安徽省辖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千米,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

区域面积8522.58平方千米,下辖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

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聊胜于無指的是什么生肖

2007年十二生肖运势--兔

属兔人士的2007年运程

1939、1951 、1963、1975、1987

运势

生肖属兔的朋友,今年事业有发展,宜积极进取,所谋必利,投资、合作等均佳。打工一族今年也是幸运年,事事顺心如意,可受到上司赏识重用,更会有升职机会,财运、地位均有进展!今年于学业考试甚为有利,如能踏实学习,会有较大进展;已工作的如感进展无望,不妨利用闲暇继续深造,或许另有良机出现。财运不错,有贵人相助,名利均佳,有新的发展机会,但是实际的收入并不太理想。感情运一般,对未婚者而言尤其不利,难以结识到理想对象!

身体方面应多加注意!注意饮食,尤其小心肾。

随身吉祥物:金猪(**),兔与猪互为贵人为合局,配**猪最佳。

风水助运物:黄金球,今年虽有贵人相助,财源艰难需球来助。

农历正月

本月运势不错,给新一年的运势开了个好头。事业在平稳中发展,渐入佳境,偶有麻烦,也可顺利解决,无碍大局。在决策上要慎重,不要只顾短期利益,应把目光放长远些,以免决策在未来造成恶果。财运方面利正财,横财亦有收获,但不宜投资,更不可进行投机或;另外须警惕小人上门导致破财。感情上可能面临抉择,须慎重,不可冲动。健康乘着新春气象,有所改善,不过不可大意,更需防饮食卫生。

农历二月份

本月运势扑朔迷离,吉凶难辨,好在总体倾向于好!工作或事业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动,在决策时一定要慎重,最好经过深思熟虑,否则不如还是维持现状的好!切记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另外,凡事多以小心谨慎为上,以静制动,不要招惹是非。财运比较佳,可以适度进行风险类投资,但需量力而行为好,忌冒险!感情方面起波折,宜多控制波动的情绪,以减少双方摩擦!身体健康方面容易闹些小毛病,不可轻忽。

农历三月份

本月遭遇凶星,运势貌似平稳,实则极具突变性。事业方面发展平平,缺乏助力,进展缓慢;工作上也较为平淡,乏善可陈。由于本月容易发生突变事故,宜提高应变能力,或预做准备应对,以免突变降临却应对失策。财运较为一般,警惕可能会遭遇意外损财;横财运低迷,风险类投资实在不宜进行,如需进行相关投资,要谨记适可而止,以免折及血本!要多注意健康问题,多休养,多锻炼,使欠佳的心情变得开朗些!宜出外旅游散心。

农历四月份

本月运势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态势,可以说是今年以来较好的月份!事业方面虽有一些阻力,但不足为患;工作上也较得心应手,没有太多烦心事;事业以及工作生活皆宜积极主动,乘时进取,但要注意事有轻重缓急之分,不能因小失大造成得失不平衡!财运方面显现出旺盛的势头,横财得利,可以精心选取投资项目进行适当投资,只是切不可过于贪婪,以免因贪而败!感情生活犹如草木逢春,形势大好,但要注意应专情些。多活动多运动,以保持良好的心情。

农历五月份

本月运势显得暗淡,处理事务应理智冷静,安分守己为好,不过好在没有过多不稳定因素,也算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在事业上宜以守为吉,妄动容易成为招致失败或祸事的导火索,小心谨慎为上;工作压力比较大,事多繁忙,不要过多埋怨,顶住压力努力工作,终会有相应的收获。财运方面正财尚可,横财一般,投资须遵循稳妥原则,妄动损财。本月应多与亲人爱人交流沟通,以免感情生疏。由于事情繁琐压力大,须多注意劳逸结合,爱惜身体。

农历六月份

本月运势相当强盛,不但得福星高照,更有贵人扶持,一切均可有不错的发展 。事业运非常畅旺,用心经营会获得较好的发展,实在是大展宏图的良好时机;在工作上也有不错表现,但仍要密切注意周遭之事,以免为小人算计而不知。财运非常佳,收入也不错,利于偏财,可进行投资获利,应注意积聚财富以为后用。情感方面遭遇旺盛桃花运,须谨记切勿三心两意,以免得不偿失;单身者须防烂桃花,不过如遇理想对象应主动出击。

农历七月份

本月运势稍显低迷,工作事业方面可能会出现不少阻碍,应注意做好随时面对困难的准备,避免乱中出错。凡事以沉稳为先,如进展不利,不妨考虑以退为进好;另须警惕口舌是非,提防小人,对此千万不可疏忽,以免成为麻烦的开始。财运平平,不利横财,投资须加倍谨慎,小心钱财破损。感情方面易出现变化,警惕第三者,以免造成莫大遗憾。身体方面可能会遭遇疾病缠身,应小心防护,以免酿成难治之症。

农历八月份

本月的运势依然低迷,工作事业会遇到诸多困阻,压力重重,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心力发展,方能有所进展!凡事要小心谨慎,冷静处理,作决策更要深思熟虑,不可妄动决定;另须注意以稳为主,不可浮躁急进,避免出现复杂变数!财运依然欠佳,不宜进行投资;横财一般,对凭空出现的馅饼要小心受骗!感情方面难有进展,不应在这方面浪费过多钱财心力,顺其自然为好。警惕飞来横祸,外出小心,尤其是交通安全及水灾!

农历九月份

本月运势虽有所改善,但仍没有多大改观。事业上会有一些小阻碍,只要小心经营,也能获得平步发展;工作方面压力仍在,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不可大意。凡事不宜拖拖拉拉,应快速处理,以免后患无穷。另外要注意不要招惹事端,尽量避免与人口舌争吵。财运方面正财佳收入不错,可惜钱财难积聚;应多加小心财务上的问题,比如由于帐目出错或投资不当而引起损财,须谨慎理财。感情方面有所进展,已婚者要小心桃花劫。经过连续几月的运势低迷,可选择出外旅游放松身心。

农历十月份

本月运势吉中带凶,时好时坏,凡事仍须以小心戒备为上。事业方面容易因突然出现的阻力陷于停滞,因而应提前做好准备,以便问题出现时能最快速地解决发展障碍;另外要小心健谨慎切勿招惹是非,更要小心因一般的口舌等麻烦引起大纷争,以免事情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财运方面渐入佳境,如须投资应以下半月为宜。感情生活丰富,但要处理好,小心三角恋爱带来的后患。身体健康方面注意疾病的预防,提防病由口入。

农历十一月份

本月运势有很大回升,得贵人相助,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阻,即使可能造成一些小麻烦,但终究能顺利度过。事业工作方面压力变大,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的来临,宜好好把握,把压力变动力,以更好地抓住机遇!财运佳,有较好的收入,但钱财易流失,可能会有意外破损,不宜借贷,应注意善加理财。感情方面要小心桃花劫,以免破财招祸。

农历十二月份

本月进入今年最后一个月,运势与上月相比有所回落,但仍相当畅顺。只要多给些心机心力来发展经营,凡事不要急进,事业方面会有不错发展;工作上显得较为平淡,也可平顺发展;只是应谨记须安份收己,一切求稳。同时也应多花些心力好好进行下一年的规划,未雨绸缪是不会有错的!财运较好,不过支出也大,应尽量避免入不敷出为好;可进行投资获利,但要量力而行,不可麻痹大意!感情方面异性缘,但要小心因为异性的缘故起风波;多关注家人身体健康,尤其是小孩,小心火险。

性格分析

2月5日出生的人,大部份的行为举止都会保持流畅与优雅。

他们具有一种令人折服的气质,即使是在平和安详之中,也会表现出他们的认真与执着。或许他们的言辞不像行为那样地具有说服力,但是在这一天出生的人具有令人放心的处事态度,这代表他们是危急当中可以托付的人。他们言辞上的天份通常是以相当简洁而直接的方式表现,而且具有强烈的魅力与创意想象力。

在这一天出生的人对自己所处的情况相当具有洞察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绝对地信服他们,因为他们固执己见的看法可能会引起对立,而他们自信满满与有点心直口快的态度,也会激怒一些人。在今天出生的人通常只给别人一次机会,去倾听与了解他们的想法。如果别人对他们有了误解,也不会特意地澄清或解释。因此,在今天出生的人应该要更熟练于抚平争端,多花一点时间深入地解释自己的意图,最后更要表明自己也同样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与一起合作的意愿。

爱情运

水瓶座的人对爱情充满憧憬。通常对在热恋中的爱侣,你都觉得他是世界上最棒的人。

当然啦!也因此会尝到幻想破灭的痛苦。不过,你好象认为这种悲剧性的结局,是罗曼蒂克的爱情中偶尔会出现的状况,所以也算是一种体验。所以水瓶座的人好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擅长只爱一个人,并且对于性这方面,好象也不太感兴趣。水瓶座的人对所有人类奉献的博爱精神,与其要你一个、一个地去跟别人打交道,毋宁让你去面对众人。虽然你不擅长于表现你的爱,但是却博得众人的喜爱。在一种好象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气氛中,若能搭配优雅的服装和饰物,你将会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吸引别人接近。如果要结婚的话,必须找一个有家庭观念,喜欢照顾别人的人当对象,以弥补你喜欢沉迷于幻想,不问世事的毛病。而且这样的对象会觉得你具有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彼此可以相处得很好,过着永远不会厌倦的生活。

金钱运

对物质不是很感兴趣的本日生的人而言,劳不奔波赚取大量的财富,以及储蓄庞大家产的生活方式,并不以为然。

但是因为他有卓越的知性创造力,所以金钱往往变成副产品,所以,要本日生的人成为有钱人是十分可能的事。而水瓶座的人只要有钱都会用的很快乐,并且即使没有钱也不在乎,使本日生人最大的特征。

事业运

本日生的人最适合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无法满足你

求新、求变的心。因为你脑筋动得很快,所以要你长时间用脑在一件事上,你会觉得很痛苦。如果能够克服性情不定的癖性,便很可能成就大事业呵!优秀的头脑加上独创性、开阔的胸襟及深具魅力的人品,使你在工作上得心应手。本日生的人从事的职业大抵是:作家、导演、音乐家等。其它也有很多人从事演讲家、传教士、教师、政治家等。

健康运

在2月5日出生的人可能会有长期性的健康问题,这是他们所不愿意提及的。

虽然整体上大概都蛮健康的,但是通常会有一些特定的健康问题,造成他们终生的困扰。他们的身体通常会有特定的方面或是一项主要的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或内分泌系统,是特别脆弱的。而这样的问题却经常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找一个定期为他们看病的家庭医师,通常比一般的诊所或大众化的医疗来得好,这样比较能够提供持续性与深入的了解。在今天出生的人必须要对自己的饮食有所节制。必须要了解排除或减少有害的物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烟草、酒精、糖份、动物脂肪或上瘾性的药物等。对于大部份的人而言,适度的运动是比较好的;而较喜欢运动的人,不论团体或一对一的竞赛性运动都适合。

幸运数字

2月5日出生的人,受到数字5与水星的影响,代表敏捷的想法与变化多端。

因为主宰水瓶座的天王星经常被称为是阶级较高的行星,因此在今天出生的人除了活跃的精神力量以外,还有洞察更广博、客观的事实的能力。那些受到数字5影响的人,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打击与陷阱,通常都能够迅速地恢复,特别是在今天出生而深具弹性的人。

适合你的恋爱对象:

1月3日1月17日2月23日3月19日4月21日5月20日6月7日7月18日8月5日9月22日10月21日10月30日

适合你的朋友对象:

1月10日2月17日3月9日4月8日5月14日6月6日7月14日8月31日9月10日10月29日11月26日12月15日

合肥为什么会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生肖属马的朋友进入2014年甲午马年,为属马者本命年,且“午午自刑”,有惊天、剑锋等凶星临门,所以今年需特别留意,运势起伏较大,以防不测之横祸;自刑为之心理压力较大,常限于纠结矛盾中难以摆脱困局,需要自我调节,多与人交流及参加集体活动。事业上面临变动,属马者要以从容的心态及坚毅的面貌迎接之,防微杜渐,做好细节的事情,自然无所担忧;财运方面要量入为出,或有意外支出,须做好财务规划,以免到时捉襟见肘;平时要善待他人,言行端正,远离小人是非,遵纪守法,对于流言蜚语不必过于纠结,坦荡的人生无须过多解释。

若要化解,需摆放一对顺易堂福袋聚宝摆件作为吉祥物来化解。同时随身佩带顺易堂三会进宝吊坠效果更佳。若随身佩带顺易堂无忧佛手链,得以法门佛守护,生肖贵人庇佑,使其运势更为顺畅!为保出入安全,驾车的朋友最好于车内挂上顺易堂出入平安檀木车挂。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合肥之"淮右襟喉,江南襟喉”:

自东汉末以来,合肥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

“合肥”地名来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夏水暴涨,施合于肥”之记载,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解放后定为安徽省省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巢湖之滨、濒江近海。全常住人口7~8百万,城镇化率70%以上。

是 历史 古城,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 历史 ,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古代中国发生战乱,尤其是出现南北分治时,江淮便是重要战场,襟喉唇齿就是其极具现实的称谓,是指战略地位重要,北人得徐庐当可前出长江天险,与南人共有之,进可攻退可守;南人据徐庐,可扼据长江天险,守徐庐准泗屏江南,伺机北进,故曰襟喉唇齿!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三国时, 历史 上曹魏与孙吴为争夺合肥,曾经在此地鏖战近了32个年头,10万人以上水陆会战多起。当时,孙权在江北濡须口(今裕溪口附近)建立了军事据点,作为东吴的北门锁钥;曹操派重兵据守合肥、皖城(在今潜山县级),作为向南攻打孙吴的基地。因此,魏吴双方在这几个地方频繁进行大战。公元二一三年,曹操以合肥为根据地率兵四十万在濡须口攻打东吴,无功而返。公元二一四年,孙权派大将吕蒙、甘宁攻打皖城,魏将朱光及守城军民数万人被俘。魏晋、南北朝时,合肥是南北军事前沿阵地。素有 “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是合肥在 历史 上的军事战略地位决定的。

合肥地处江淮地区腹地,自古水运发达,北接淮河水系,南连长江水系。在秦汉时期,合肥就是南北双方重要水运中转节点,北方货物自淮河水运,经合肥集散转运,经巢湖,南下进入长江水运;南方货物反之亦然。正是因为合肥在南北水运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全国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这也是目前合肥作为地名可以查询到的最早的正式史书记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交通便利,使得合肥在和平时期是商业集散运转的经济重镇,经济发达;在战争时期又成为军事重镇,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饱受战火摧残。

一、“淮右襟喉”

“淮右”,淮河的西部地区。古人建筑面南背北,方位上,左为东,右为西。“襟喉”,衣领和咽喉,代表要害之地。“淮右襟喉”,表明合肥是淮河西侧大别山地区的交通咽喉要道,西出合肥,无论水陆,都可以深入大别山腹地。

早在吴楚争霸时代,合肥周边的江淮地区就是吴楚两国反复拉锯的军事用兵之地,同时江淮之地的得失关乎淮河控制的得失。

吴王阖闾即位后,政治上支持伍子胥变法,军事上支持孙武整军经武,经年吴国大治。对楚战略采纳“三师疲楚”,不断骚扰楚国,楚国疲于应付,楚国国力数年后损耗严重,造成江淮之地防备日渐松弛。经过六年的疲楚战略后,吴国利用楚国和蔡国、唐国的矛盾,以救蔡为名,千里奇袭楚国。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精兵3万沿淮河快速西进,经蔡地,“兵贵神速”,直入楚国腹地。柏举之战,吴国军队大败20万楚国主力。十日后,攻陷楚都郢。

二、“江南唇齿”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唇齿”,唇和齿,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唇亡齿寒就是这个意思。

淮河、长江既是两条自然河流,又是两条南北天然的军事防线。淮河,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军事得失关乎两条防线的进攻与防御。魏晋、南北朝、宋金等但凡南北大分裂时代,“守江必守淮”是南方势力的既定原则的军事战略防御。

三国时期,合肥是曹魏进攻孙吴的军事桥头堡,虎视江南。数十年间,双方围绕合肥进行反复攻防争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张辽以少胜多,威震逍遥津,因为《三国演义》,大家耳熟能详。后来魏征东将军满宠出于军事考虑,弃老城,筑新城,继续合肥军事防务。后以合肥作为军事进攻基地与军事跳板,大军南下,东吴灭亡,天下归晋。

“打过长江去,解放前中国!”。

伟大的中国中的决战战役,渡江战役的总前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五人组成,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1949年4月初,为了便于靠前指挥整个渡江战役,总前委移驻合肥肥东瑶岗村,在这里指挥了整个渡江作战,直至渡江胜利后进军江南。

现在巢湖北岸湖畔建有气势恢宏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其荣誉作为指挥中心的合肥受之无愧。

古代淮与江南是战场,襟喉唇齿都有极其重要的意思,是指战略要地,合肥市以前有这个称呼。《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三国时, 历史 上曹魏与孙吴为争夺合肥,曾经在此地鏖战近了32个年头,10万人以上水陆会战多起。当时,孙权在江北濡须口(今裕溪口附近)建立了军事据点,作为东吴的北门锁钥;曹操派重兵据守合肥、皖城(在今潜山县级),作为向南攻打孙吴的基地。因此,魏吴双方在这几个地方频繁进行大战。公元二一三年,曹操以合肥为根据地率兵四十万在濡须口攻打东吴,无功而返。公元二一四年,孙权派大将吕蒙、甘宁攻打皖城,魏将朱光及守城军民数万人被俘。魏晋、南北朝时,合肥是南北军事前沿阵地。素有 “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天下大乱。自此至公元589年隋文帝重新统一全国,其间历经魏、晋、南北朝,除西晋时的短暂统一外,300余年间中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合肥位居皖中,地处江淮腹地,历来是南、北方必争的战略要地,素称“淮右襟喉,江南唇齿”。“自大江而北出者,得合肥则可以西向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韩无咎的《风土论》曰:合肥“腹巢湖,控淮甸,膺濡须,枕潜皖,实用武之地”。正因为如此,在合肥这块土地上,历魏、晋、宋、齐、梁、陈及其后,战争无虚日。尤其是在三国时期,合肥更是战争连年,是吴、魏反复争夺的焦点,因而合肥成为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三国遗址遍布城乡。至今合肥还存留着逍遥津、飞骑桥、教弩台、回龙桥、斛兵塘、三国新城等遗址。

刘馥治合肥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庐江太守李彬攻杀了扬州刺史严象,梅乾、雷绪等各聚众数万人在江淮之间起兵。在此朝廷岌岌可危,天下大乱之时,曹操为了控制江淮通道,巩固淮河南北地盘,迁扬州治所于合肥,任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相(今安徽濉溪县境内)人。公元201年,他“单骑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当时的合肥,因战乱不息,人口逃散,田地荒芜,城市几成废墟。在此情形下,刘馥决定从屯田入手,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他大量招募流民,向他们提供全部或部分生产资料,如犁、牛以及其他农具和种子等,使在战乱中失去再生产能力的农民尽快恢复独立经营的能力。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大力兴修水利。短短数年间,刘馥经营合肥便取得了重大成效,为曹魏集团在“江淮间郡县残破”的防线上建立起一座军事强镇。据《三国志·魏书·刘馥传》记载:“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于是聚诸生,兴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埸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以为战守备。”  刘馥驻节合肥9年,把合肥治理成魏之“巨镇”,使孙吴军队“终吴之世不能溯江窥江淮。”同时,刘馥在合肥进行的屯田、兴修水利等活动,改进了合肥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了合肥区域农业发展的 历史 进程,对恢复当时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辽威震逍遥津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实力大增,遂准备南下消灭刘备和孙权。但由于孙、刘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使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赤壁战后的五六年间,曹操不断在江淮地区用兵,欲从此处突破长江天堑,统一江东,但遭到了孙吴的顽强抵抗。曹操只好改变策略。为避免两面受敌,他一面暂且放弃统一江东,派大将张辽等在合肥屯兵息军养士;一面亲率大军西征张鲁,试图夺取汉中,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实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吴主孙权乘曹操西征之际亲自率兵10万进攻合肥。而此时合肥城内仅有张辽、李典、乐进及薛悌等率7000余人驻守。两军对峙,众寡悬殊。  曹操在出征之前,估计到孙权有可能再次进犯合肥。因此,他预先写了一道命令,封于木函中,交给护军薛悌,要他“贼至乃发”,按计行事。当孙权兵临城下之际,薛悌与诸将打开木函,见命令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在曹操看来,张辽、李典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故使之出战,乐进为人持重,故使之守城;护军薛悌乃文官,故不参战。  诸将看罢命令,疑虑重重。乐进、李典等认为,两军兵力对比悬殊,出战很难取胜。张辽见此拍案而起,曰:“曹公今远征在外,若坐等援军来救,即便援军来到,那时吾等也早被吴军击破。现当乘吴军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方能挫其锐气,守住城池矣。”乐进等闻听张辽之言,仍犹豫不决。张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吾张辽独决之。”李典素与张辽不和,此时见张辽如此坚决,亦慷慨陈词:“此国家大事,既然将军主意已定,奋不顾身,吾等能以小私而舍大义乎?”于是,众将遵从张辽之见,连夜征募敢死之士800人,并设宴犒飨,以壮军威。  次日晨,张辽披甲执戟,大呼“张辽在此”,率众冲入敌阵。此时,吴军毫无准备,不知所措。张辽连续击杀数十人,并斩杀了东吴的陈武等两员大将,直逼孙权帐下,要取其性命。孙权大惊,仓惶间登上一个土垒,手持长戟自守。吴军见张辽兵少,迅速围了上来,密密麻麻地将张辽围了好几层。张辽毫无惧色,左冲右突,杀出一条血路,带领麾下数十人冲出包围。这时,李典也带人接应,双方战至中午,吴军伤亡惨重,士气大挫。张辽见出战的目的已经达到,遂率众回城,加强防卫。  之后,孙权虽持续围城十余日,但终不能破城,遂撤军返归。当吴军纷纷返撤之时,孙权与少数将领在逍遥津北岸巡视,恰被魏军侦知。张辽即率步骑数众突袭孙权。吴将甘宁、吕蒙等与张辽奋力拼杀,凌统则率亲兵护卫孙权突围。当孙权等骑马行至逍遥津桥时,见桥南板已被拆除丈余而不得过。在此危急关头,吴将谷利急中生智,于孙权坐骑后猛著一鞭,“以助马势”。骏马奋力一跃,飞桥而过,孙权夺路而逃,幸免于难。  此战史称“张辽威震逍遥津”,是三国时期魏军创下的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合肥三国新城 由于合肥一再遭到孙吴的围攻。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魏征东将军满宠上疏魏明帝,曰:“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吴军北上围城,“得据水为势”;而魏“官兵救之,当先破大军,然后围乃得解”;敌军来攻“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为此,满宠建议:“移城内之兵于城外”,在合肥城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可于此另筑新城,引诱吴军远离水道而趋平地,便于“掎其归路”,克敌制胜。当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自动撤出合肥,城“未攻而自拔”,是“示天下以弱”。满宠申述曰:主动“移城却内”,并非示弱,虚虚实实,正合兵家之“诡道”。经魏明帝许可后,满宠等即赶筑合肥新城。不久,新城即告竣工。  新城建成后二十年间,吴军屡次围攻均无功而返。公元233年,新城甫成,孙权即发兵进围。满宠得报,对诸将曰:“孙权今知我移城,必然在兵士中发自大之言。今大举前来,势欲功在必得,虽不敢贸然进攻,必当上岸耀兵。”于是,满宠派遣6000步骑埋伏于淝水隐蔽处“守株待兔”。恰如所料,孙吴果然上岸炫耀兵威。这时,魏军伏兵突然杀出,孙吴军队措手不及。由于远离水道,吴军不敢贸然下船进攻,耀兵受挫后即撤退。满宠创造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战例。  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孙权亲率10万兵力再次猛攻新城。满宠恐寡不敌众,欲放弃新城,退守寿春。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载,时魏明帝曹睿坚决不许后退,曰:“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明帝亲御龙舟东征,迎战孙权。满宠艰苦守城,募壮士,折松为炬,火烧吴兵攻城器具,乱箭射死孙权之侄孙泰,最后迫使孙权撤围而走。  魏嘉平五年(公元253年),孙权死后第二年,吴太傅诸葛恪统率大军20万进军淮南,连续数月围攻合肥新城。而此时守城魏军仅3000人。魏将张特见吴大军来犯,深恐众寡悬殊,遂坚守城池,不与吴军交战。诸葛恪指挥兵士沿城垒筑土山,决心破城。张特眼见新城将陷,遂冒险前往吴营诈降,施计对吴将说:“吾已无心再战,然魏法规定,遭围攻百日而不得援军来救,虽降而家人不受连坐。今吾城已受围九十余日,城虽将陷,但尚有半数人不愿降,请容吾再行说服,明日即将名册呈送。”吴军中计,遂停止攻城。而城中守军得此喘息机会,连夜堵塞城墙缺口,顽强死守。吴军久攻不下,疲惫不堪。时值盛暑,病者大半,诸葛恪却禁言士卒多病,不听将领计议,一意孤行,致使天怒人怨,士气低落。待魏军援兵赶到,诸葛恪不得不率众撤退。诸葛恪无奈而叹曰:“此战,非吾所不能,乃天不助吾也。”  三国新城存在近50年。至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灭吴国,才废除新城,迁回原址。新城遗址位于合肥西北15公里鸡鸣山东2.5公里的淝河北岸,现尚存夯筑城垣残基大、小土墩18处。城垣底部最宽处约30米,最高约6米,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四周仍可分辨出宽约50米的护城河道。有人从遗址中采集到青铜三楞形箭头、铁撞车头、铁逆须钉等城防兵器,当时攻防之烈可见一斑。

韦睿堰水破合肥 南北朝时,合肥是南北方政权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南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南梁大举进攻北魏。时合肥为北魏所占,梁派大将韦睿率军攻合肥。  韦睿进至合肥城下,见合肥城池地势低洼,遂决定作堰围淝水以灌城。堰成,“水通舟舰”。此时,魏将杨灵胤率5万援军来救。梁军见敌势强大,也要求增兵,韦睿曰:“敌已至城下,方求援兵,无异于远水救近火,兵家之道在于全体将士团结一心,非靠兵众。”韦睿身先士卒,率众打败魏之援军,于是军心稍定。  此后,梁军又在堰堤旁筑小城驻守。魏军奋力攻破小城,歼灭守堰梁兵千余人,并乘胜进至堤下。梁军又恐慌起来。梁监军潘灵祐等劝韦睿撤军巢湖。韦睿怒曰:“将军可死于战场,决无退却之理!”他令手下将朝廷授予的伞、扇、麾等插于堤上,以示誓死之决心。魏军终不得破堤。韦睿在堤上筑垒,加强防卫。淝水被堵塞,堰水渐满,韦睿起动战船,从四面攻城,战船高于合肥城。北魏军束手无策,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被梁军弦弩射死。众兵士相顾悲哭,痛感大势已去,无心作战,合肥遂为梁军所破。梁军入城,“俘斩万余级”,牛马万数,绢满十间屋。南梁从此迁豫州治所于合肥。  此战使合肥城池尽毁,然梁将韦睿之胆略深受史家赞赏。康熙《合肥县志》云:“睿每昼夜接客旅。夜读军书,三更起,张灯达曙。抚循其令,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归。”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全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仍,全国各地的人口变动剧烈。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全国人口是5648万人,但到了三国末期魏国合并吴蜀二国后,不过600多万人。故魏国的陈群对魏明帝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  三国时期人口减少的状况,在合肥地区更为严重。曹魏与孙吴在合肥征战几十年,造成大量人口死于战乱。孙吴和曹魏还经常把江淮之间的人口掳掠到江南或淮北。公元201年,刘馥到合肥,见到的是田地荒芜、人口逃散的残破景象。吴五凤二年(公元255年),曹将文钦降吴,把淮南百姓数万人劫持到江南。有一次,曹操准备强迫江北人民迁徙到内地,消息传出,九江、庐江各郡人民纷纷渡江南迁。数日之间,从合肥以南到皖城就成了无人地带。旧志云:“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逡遒诸县无复民户”。三国后期,曹魏在与孙吴的争战中已明显占据上风,江淮之间形势趋于稳定。控制魏国朝政的司马懿为积蓄吞并吴国的军资,在两淮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屯,取得很大成效。屯田数年后,淮河南北,到处是屯田的军队。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在两淮屯田的官兵人数有10万余人。屯田期间,大军每次出征,总能在江淮之间达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曹魏屯田对尽快恢复江淮地区的 社会 经济起到了很大作用。西晋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政府又将一批官奴婢送到合肥地区代替屯田士兵,种植水稻。西晋时,合肥地区经济文化渐有发展,出现了“风土明茂,皆胜淮左”的繁荣景象。  东晋南渡后,留在淮河以北的西晋官吏和人民不愿受异族统治,大批南迁。东晋为了安置他们,在大江南北设立了很多的侨州、侨郡、侨县,是为侨置,即用北方的地名、政区名在南方设立建制单位,来管理北方来的侨民。南朝的宋、齐、梁、陈也用侨置法安置北方南迁的人口。正如《宋书·志序》所云:“魏晋以来,迁徙百计,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朝为零、桂之士,夕为庐、九之民”,“去来纷扰,无暂止息”。《读史方舆纪要》亦说:“晋弃中原,南北淆乱,州郡县邑,纷纷侨置。”包括合肥在内的江淮之间是南朝安置北方侨民的地区之一。东晋在合肥地区设置梁郡与南梁郡,其郡治滁阳在今肥东县境内。南朝刘宋设置南汝阴郡与汝阴郡,治所在合肥。春秋慎县、汉代慎县本在淮北颍上县境内,宋侨置慎县于今肥东县境内。  东晋和南北朝的侨置,使大量黄河流域人口流入合肥,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贵族地主又利用大批奴隶和佃客从事垦殖。耕地面积的增加和耕作技术的提高,使农产品的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元帝司马睿认为江淮地区宜种麦,号召人民到了秋天就在干地下种,不要误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而每年多收的麦子,就是遇到了旱、蝗灾害,也有补救。这就改变了过去江淮地区农民只重视一季作物的习惯,促进了合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文章标签: # 合肥 # 公元 #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