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爱情 生肖爱情

朗读者十二生肖文化原文_朗读者十二生肖文化原文

tamoadmin 2024-06-05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2.生肖的历史与渊源序一季羡林序(第一版“雅俗文化书系”序)序二新版“雅俗文化书系”序前言何为生肖第一章 十二生肖的文化溯源第一节 源起何时何地第二节 为何取数十二第三节 纪年为什么选动物第四节 生肖交椅怎样排出第五节 民间故事释生肖第二章 十二生肖的生灵性情第一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狡黠小鼠第二节 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俯首为牛第三节 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虎

1.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

2.生肖的历史与渊源

朗读者十二生肖文化原文_朗读者十二生肖文化原文

序一季羡林序(第一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序二新版“雅俗文化书系”序

前言何为生肖

第一章 十二生肖的文化溯源

第一节 源起何时何地

第二节 为何取数十二

第三节 纪年为什么选动物

第四节 生肖交椅怎样排出

第五节 民间故事释生肖

第二章 十二生肖的生灵性情

第一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狡黠小鼠

第二节 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俯首为牛

第三节 声吼如雷,风从而生,百兽震恐——虎为兽首

第四节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温婉如兔

第五节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神龙莫测

第六节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金蛇狂舞

第七节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一马当先

第八节 善群、好仁、死义、知礼——羔羊之义

第九节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申猴性灵

第十节 文武勇仁信——鸡有五德

第十一节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爱犬之诚

第十二节 喜比为白麟,惟忧不丰溢——娇憨如猪

第三章 十二生肖的文化神格与民间风俗

第一节 鼠咬天开

财神鼠爷/多子多福/以鼠占卜/矿井鼠仙/老鼠嫁女

第二节 丑牛辟地

神牛图腾/牛王护神/酬牛传统/鞭打春牛/剽牛祭祀

第三节 虎啸生风

虎图腾/虎神灵/辟邪神兽/人与虎伴/虎佑财富

第四节 月中玉兔

中秋祭兔/秋兔迎霜/兔与分娩/育儿兔俗/蛇盘兔,必定富

第五节 辰龙腾云

龙行雨沛/龙的节庆/真龙天子

第六节 龙蛇之变

蛇王崇拜/蛇灵禁忌/吉祥蛇俗/蛇化人形/龙蛇之变

第七节 天马行空

马喻良才/龙马精神/马神崇拜/养蚕神,马头娘

第八节 羊示吉祥

祭坛上的羊/羊图腾/羊为神兽

第九节 灵猴神通

吉祥小猴/齐天大圣孙悟空/猴节猴祭

第十节 金鸡报晓

辟邪金鸡/吉鸡寓祥/鸡与凤凰

第十一节 骁勇盘瓠

狗取谷种/天狗吃日月/以狗祭祀/石狗和食狗

第十二节 亥猪送福

亥猪送福/猪灵崇拜/野猪图腾/猪龙联袂/天蓬元帅猪八戒

第四章 十二生肖的命理探析

第一节 生肖与本命年

第二节 生肖与年成

第三节 生肖与姓名

第四节 生肖与婚葬

第五节 生肖与性情命运

鼠年生的人——敏锐乐观/牛年生的人——勤勉踏实/虎年生的人——富于冒险/兔年生的人——温柔善良/

龙年生的人——气宇轩昂/蛇年生的人——神秘莫测/马年生的人——独立奔放/羊年生的人——温文儒雅/

猴年生的人——机智伶俐/鸡年生的人——神采奕奕/狗年生的人——忠诚正直/猪年生的人——性情率直

第六节 信乎,不信乎

第五章 十二生肖文艺作品赏鉴

第一节 十二生肖诗

十二属诗/十二生肖对联/十二生肖歌谣

第二节 十二生肖画作

名家画作/民间风采

第三节 古代生肖工艺珍品

圆明园十二兽首/生肖时钟/生肖俑/生肖铜镜/生肖厌胜钱/生肖铜羊

第四节 现代生肖艺术新品

遍地开花的生肖雕塑/炙手可热的生肖邮票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

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三月辞别了江南。

1、原文:七步成诗真天子,烟花三月下江南,午夜钟声更夫敲,铁树银花送英雄,龙风呈祥庆太平。说的是生肖蛇。蛇是十二生肖中最顽强的属相,属蛇人是十二生肖中最具有神秘感,最不可思议的人物。有些东方人认为蛇是阴险的、由于难以捉摸而令人产生恐惧感。

2、蛇是十二生肖中最顽强的属相,属蛇人是十二生肖中最具有神秘感,最不可思议的人物。有些东方人认为蛇是阴险的、由于难以捉摸而令人产生恐惧感。其实,这是因为蛇的寿命太长,每脱一次皮就能够获得一次新生。这个特别的品质象征着属蛇人具有很强的再生的能力,在每一场战斗后你都能很快地恢复精力。

3、中国人在传统意义上认为春夏两季出生的属蛇人最为厉害,而因为冬天是蛇冬眠的时间,所以冬天出生的属蛇人则相对来讲安静而顺从。另外,在好天气出生的属蛇人比在坏天气出生的属蛇人更为乐观,更容易得到满足。容貌最美的女子和个性最强的男子多出生在蛇年。所以如果你属蛇,你定会交好运。

4、生肖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身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为主要取向的出版人,向读者提供一套十二生肖与中国文化丛书,归纳、总结、展示这种文化的内涵、历史传承和其基本构成的图书,让每个属相、而又意欲了解其知识的人都能从中有所获益,抑或是为临时需要者答疑解惑。希望它能成为您的案头之物,贴近您的生活。

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编撰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但由于参与者人数众多,每个人的行文风格不同,对生肖文化的认识角度亦有差别,加之每种属相特点各异,文化表征不尽一致,所以我们对整套丛书的体例和文字表述并没有强求划一。

生肖的历史与渊源

1、生肖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已,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已”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

2、生肖的选择与排列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动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义,人们所选择的动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一定意义。

那么这十二种动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前面说到,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谁先谁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没有定论,由于生肖是产生于远古的古老文化,因时间的久远人们已将排列的初衷丢失了,今人的传说故事等只是对它的附会,只能依赖于传说和想象。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已,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已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已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

3、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ZW(〗日、月、星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已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已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创始于东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在阴阳五行观念的作用下,道教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产生了天然的亲近关系。北京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旧时习俗礼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祈求吉祥如意,名为“顺星”。元辰殿即是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内现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们分别为:

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

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已巳太岁郭灿大将军、

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

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戍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

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

已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

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

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戍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

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已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

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

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戊戍太岁姜武大将军、已亥太岁谢太大将军、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

癸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

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

已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戍太岁儿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

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

已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

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已未太岁傅赏大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

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戍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

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已的本命神。

按照道教教义,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杂念私心,方能长寿永生。礼拜本命之辰,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观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顺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顺利的年份,通过祈祷得至本命神的保护也可转为顺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关生肖的动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为历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则带有明显的生肖标志,如:甲子太岁金岁金辨大将军,鼠相,持桃。

从道教有关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信仰与道教相互溶合的关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认为“道”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观念是生肖与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现,人们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生肖文化的天文学渊源

地球人都知道,2004年是中国十二生肖纪年的猴年,为此除了中国要发行猴年纪念邮票、猴年纪念币之外,世界许多国家也会发行猴年纪念邮票,美国还发行了猴年纪念纸币。

与此同时,在我国猴年的挂历、台历上,通常都少不了这样的画面:桂花树上,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旁边还有一只小蜜蜂,题字“花开富贵,辈辈封侯”。显然,这是在用“桂”谐音“贵”,“猴”谐音“侯”,“背”谐音“辈”,“蜂”谐音“封”。此外,武则天属猴,如果联想到属猴的女人不一般,凡此种种,均属于生肖文化。

一 、猴年谈猴文化

猴子(包括猿类、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在人的眼里是一种顽皮可爱又聪明的动物,人们对猴的关注也就形成了猴文化现象。成语朝三幕四的故事,表面看起来是在讽刺猴子不够精明,实际上是在夸猴子聪明。这是因为,能够计数到三以上的动物,已经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了,非洲一些原始部落的人只会数到三,再多的数量统统都称之为“许多”。俗语猴子捞月亮一场空,看起来也是在嘲笑猴子,其实能够关心月亮命运的动物只有人和猴子,人类正是因为关注月亮才发明了月历(属于天文学),猴子与文明也就仅仅差这么一小步。

众所周知,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由猴子进化出来的。或许,正是由于剩下的猿猴没有进化变成人,因此猿猴也有忧愁悲伤的时候,特别是当人也在忧伤时,就更能够理解猿猴的惆怅。唐代诗人王昌龄《送魏二》诗云:“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杜甫《秋兴八首》亦称“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马戴《楚江怀古》亦云“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唐代忧国忧民的诗人几乎个个都是“猿啼三声泪沾裳”。

由于猿猴不仅与人的形体相近,而且也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相当准确到位的模仿能力,因此古人关于猿猴的传闻非常多。

晋代王嘉《拾遗记》讲述了一个三国时期的学者周群遇到白猿的故事:“(周群)游岷山采药,见一白猿,从绝峰而下,对群(周群,下同)而立。群抽所佩书刀投猿,猿化为一老翁,握中有玉版长八寸,以授群。群问曰:‘公是何年生?’答曰:‘已衰迈也,忘其年月,犹忆轩辕之时,始学历数,风后、容成,皆黄帝之史,就余授历数。至颛顼时,考定日月星辰之运,尤多差异。及春秋时,有子韦、子野、裨灶之徒,权略虽验,未得其门。迩来世代兴亡,不复可记,因以相袭。至大汉时,有落下闳,颇得其旨。’”周群听了白猿一番高论,极为佩服,从此更加勤奋好学,被人称为“后圣”。

此外,古人还盛传人与猿猴通婚的故事。《搜神后记》:“晋太元中(公元376年至396年之间),丁零王翟昭后宫养一猕猴,在妓女房前。前后妓女,同时怀妊,各产子三头,出便跳跃。昭方知是猴所为,乃杀猴及子,妓女同时号哭。昭问之,云:初见一少年,著黄练单衣,白纱给,甚可爱,笑语如人。”在民间故事里,也说因为猴精要抢民女为妻,被人们把它的屁股烧红。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猿猴类的杰出代表是孙悟空,记录他的伟大事迹和快乐生活的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不过,猴王或神猴孙悟空的来历(文学原型)却是相当的古老(参阅《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山东友谊出版社),而且涉及到人类对猿猴的崇拜情结。

一种说法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印度神话中的猴王哈努曼,《罗摩衍那·美妙篇》赞美猴王哈努曼:“猴王啊,谁要是像你这样,具有这四种优秀的品质:坚毅、目光锐利、聪明和机灵,他就不会有做不成的事。”并描述有猴王把身躯缩小钻进女妖的嘴里、飞得像思想一样快的故事情节。

另一种说法力主孙悟空的原型,脱胎于帝禹治水神话传说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水涡水一带的水神。《太平广记》引《戎幕闲谈》称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大禹治水来到淮水,遭到无支祁的反抗,大禹手下诸将均不是无支祁的对手,最后是由一位名叫庚辰的大臣将无支祁捉住,并锁在深井之中。《唐国史补》引《山海经》(今本无)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祁。”

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里,愚公挖山将山石运至渤海之滨的行为(其信息内涵实际上是远古治水传说),感动了天帝,天帝于是派夸蛾氏二子将太行、王屋二山搬走。袁珂先生认为这个夸蛾氏属于巨人族,与夸父同为一族。

有趣的是,夸父又名举父,他的原型正是猿猴。《山海经·西山经》称崇吾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尾)而善投,名曰举父(或作夸父)。”禺即猿猴,也就是说夸父族的图腾是猿猴。夸父是我国先夏时期著名的部落,他的主要事迹,一是逐日,实际上这是有关驱逐妖日(发光的大陨星)的巫术活动;二是与黄帝为敌,后被应龙杀死(参阅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根据《经典图读山海经》收入的《帝禹山河图》(原图42平方米),《山海经·五藏山经》系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记述有华夏文明圈的26条山脉里的447座有名的山,涉及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以及人文活动场景95处,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乃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地理考察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有趣的是,《山海经》记述最多的动物之一就是猿猴。《五藏山经》447座山的第一座山,即《南山经》南次一经的第一座山名叫招摇山(今湖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当年的地理资源考察者是这样说的:“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猩猩,食之善走。”意思是当地有猩猩,吃了猩猩肉,人就能像猩猩一样善跑。可见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相当的古老(现在我国野生猿猴已经很少了,应当保护野生动物)。

《海内南经》记有:“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左手操管。”《海内经》亦称:“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枭阳国即赣巨人(江西省赣水即得名于此),可能是一种尚处于原始状态的野人,或者是猿猴、狒狒,俗称山都、山臊、山精、山魅。古人相传,雌性山都的乳汁,洒在人身上能致病。《神异经·西荒经》称山精捕虾蟹为食,经常趁人不备,借用旅人宿夜时生的火烤炙虾蟹,还会偷旅人的盐就着烤熟的虾蟹一起吃。

二 、月生肖与年生肖

中国人有十二生肖文化,西方人有黄道十二宫文化。由于中国人相信人出生在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命运,而西方人则相信人出生在不同的月份会有不同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生肖文化是年生肖(古人的批八字,同时包括年生肖、月生肖、日生肖和时生肖),西方的十二宫文化是月生肖。

中国的十二生肖实际上是一套动物纪年历法,这十二种被选作纪年的动物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又称十二肖、十二兽、十二禽、十二属,古人还把十二生肖动物与十二地支(十二辰)结合起来,联称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实际上是一套月历,它描述的是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轨迹(从相对视运动来说,所谓黄道就是人直观看到的或推测出来的太阳在宇宙背景中的运动轨迹)。古希腊天文学家把360度的黄道平均分为十二段,每段30度,分别有一个星座来代表,每个星座就称为一宫,它们依次是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秤宫、天蟹宫、人马宫、摩羯宫、宝瓶宫、双鱼宫,一个宫占一个月的时间。在一年的时间里,白羊宫是春分的起点,巨蟹宫是夏至的起点,天秤宫是秋分的起点,摩羯宫是冬至的起点。

黄道十二宫除了宝瓶宫形象为器物之外,其余均为动物,因此又被称为动物圈。其中,天秤宫形象既是器物,又作为天蟹的“钳”子。白羊宫形象为希腊神话金羊,为了金羊毛(实际上是争夺地中海贸易控制权),希腊人发动了战争。摩羯宫的形象是一头准备战斗的山羊,却有着鱼的尾巴,他是牧羊神潘恩变成的。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西方的月生肖准确说应该称之为月星象(这里的月历,是指阳历的月历,而不是阴历的月历),因为西方黄道十二宫里面虽然有许多动物形象,但是并没有出生在某月的人就要模仿该月天空星座象征动物的内容,而只是强调出生季节差异对人的命运的影响。对比之下,中国的生肖文化,则与季节变化无关,而是与十二年的周期规律有关。

也就是说,在西方人眼里,相同月份里出生的人,尽管出生在不同的年份,却都有着大体相似的命运(实际上西方人的命理学也很复杂,还涉及到五大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在中国人眼里,同一年出生的人,即使出生在不同月份,却仍然有着基本相同的命运(生肖相同)。

一般来说,人们容易将出生的时间月份季节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某个时节出生的人或受孕的人(中国人的虚岁即从受孕时间算起),会接受到这个时节的环境信息(涉及气候、空气中的植物分泌物花粉等气息、动物气味、阳光、月光、宇宙射线、等等),这些环境信息对人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作用。

与之相反的是,人们不大容易区分出今年的1月或其它月份与去年的1月或其它月份有什么不同。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会认为这一年的某月与那一年的某月有着明显的差别呢?而且这种差别是以十二年为周期的呢?这个问题又涉及到生肖文化的起源。

三 、十二生肖文化的起源

生肖文化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我国的民间故事讲,轩辕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侍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选上,从此与老鼠结为冤家。大象也来报名,被老鼠钻进象鼻子里,把大象赶跑了。剩下十二种动物,原本推举牛居首位,老鼠跳到牛背上,猪跟着起哄,结果老鼠排第一,猪排为倒数第一。龙和老虎也不服,被封为海中之王和山中之王,排在了老鼠和牛的后面。兔子不服,与龙赛跑,这样兔子又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在旁边看着不服气,就咬了兔子尾巴一口,结果狗被罚到了后面,而兔子的尾巴从此就变短了。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才一一排定了先后位置。

这个民间故事,可能不完全是虚构的(许多民间故事都记录着远古文化信息,例如牛郎织女描述的实际上是先夏时期黄帝族与炎帝族通婚的故事)。在我国先秦典籍里,就提到黄帝驱使各种野兽作战,《山海经》里也记录着许多部落“使四鸟(虎、豹、熊、罴)”,这些所谓的“野兽”实际上是远古部落或氏族的图腾动物。因此,民间故事说黄帝选十二种动物为侍卫,也可以理解为黄帝部落联盟里面有十二个主要的部落成员。

除了中国有十二生肖之外,其它国家也有生肖。缅甸人有八大生肖,星期一出生的人属虎,星期二出生的人属狮子,星期三上午出生的人属双牙象,星期三下午出生的人属无牙象,先秦四出生的人属老鼠,星期五出生的人属天竺鼠,星期六出生的人属龙,星期日出生的人属妙翅鸟。

墨西哥的十二生肖与中国的生肖文化相同,其中虎、兔、龙、猴、犬、猪与中国完全相同,其余六种则是当地的常见动物或古代常见动物。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墨西哥的生肖文化,是从中国传去的,并结合当地动物情况进行了调整。

埃及、希腊、巴比伦的十二生肖动物(十二兽历)基本相同,它们是牡牛、山羊、狮子、毛驴、蟹、蛇、犬、猫、鳄鱼、红鹤、猿、鹰(巴比伦生肖里没有蟹,而是有蟑螂)。这些国家或民族的生肖动物与中国的生肖动物相比,狮子相当老虎,毛驴相当马,猫取代了兔,鹰取代了鸡,鳄取代了龙,蟹和红鹤更换了老鼠和猪。

接下来的问题是,古巴比伦人的十二兽历与中国的十二生肖在文化内涵上又有什么不同呢?简洁地说,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的内涵比十二兽历更丰富。这是因为,十二生肖文化包涵着十二兽历,而十二兽历未必能够形成十二生肖文化。具体来说,十二兽历仅仅是用12种动物来纪年,而十二生肖文化不仅是在用12种动物纪年,还认为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应该模仿该动物纪年的动物的习性(所谓“肖”就是模仿和相似)。

此外,印度也有十二生肖,根据印度神话《阿婆缚纱》的记载,十二生肖动物原为十二个神的驾兽,它们分别是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不难看出,印度十二生肖的狮子相当于中国的老虎,金翅鸟相当于中国的鸡(原本为凤凰),也就是说印度的十二生肖与中国的几乎完全相同。

那么,究竟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发明的十二生肖呢?发明十二生肖(十二兽历)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十二兽历顾名思义就是用12种动物分别纪十二年。换句话说,古人是因为发现不同年份更适宜某种动物的生存,才会用这种动物作为这个年份的象征动物。至于为什么存在着12年的周期轮回,因此只能是12种动物,而不是10种动物或14种动物,这又涉及到天文生物学的问题。

众所周知,对地球上的生物影响最大的天体是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以及彗星、陨石等。其中,与12年周期循环变化最接近的天体现象,一是木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12年(近现代测定为11·8年),二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十二生肖的起源与木星12年绕太阳一周的运动有关。也就是说,木星在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中,它在太阳系的不同位置,对地球的气候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不同动物的生存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各文明古国里,唯有中国的典籍明确记载了木星周期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玉函山房辑佚书》收有《计倪子》一书,该书记有:“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以智论之,以决断之,以道佐之,断长续短。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物之理也。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是以民相离也。故圣人早知天地之反,为之预备。”计倪子又名计然,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曾拜计倪子为师。

《计倪子》的上述观点,从今天的角度来说,属于天文环境经济学,他研究的是天体位置对地球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这种规律变化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所谓太阴,实质上说的就是木星,意思是:当木星三年位于“金”的方位时,农作物丰收;当木星三年位于“水”的方位时,将发生水涝灾害,农作物减产;当木星三年位于“木”的方位时,农业收成好,人们生活安康;当木星三年位于“火”的方位时,将出现旱灾,农业收成不好(在五行里,金代表西方,水代表北方,木代表东方,火代表南方)。人们只要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提前作好准备,并由此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计倪子》的上述一番言论,又与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呢?笔者在十几年前撰写《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一书时,注意到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列也存在着三年一组的规律性,以及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交替性。具体来说,鼠年、牛年适宜食草动物生长,食草动物多了又适宜食肉动物(虎年)的生长;因此,鼠、牛、虎这三年相当于木星位于“金”的三年,是风调雨顺的好时光。食肉动物多了,食草动物就少了,就到了兔年;龙是水族类代表动物,蛇性喜潮湿,表明这几年雨涝洪水频仍,相当于木星位于“水”的方位。马年、羊年又适宜食草类动物生长,猴喜吃树上的果子,看来这几年又是雨顺风调,正好对应木星位于“木”的方位上的情况。鸡是鸟类的代表性动物,鸟类的主要食物是昆虫,而昆虫在天旱时往往得到大发展(这正是旱年闹蝗虫的原因),因此鸡年表示旱灾严重;狗和猪都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在天旱情况下的生存能力特别强;也就是说鸡、狗、猪这三年是旱灾年,相当于木星位于“火”的方位时的自然环境状况。

至于《计倪子》所说的“一岁再倍,其次一倍,其次而反”,则是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更细微的观察。笔者是这样理解的,即在风调雨顺的三年里,第一年气候最好,第二年次之,到了第三年气候条件就开始发生了逆转。同理,在水灾的三年里、雨顺风调的三年里、旱灾的三年里,同样存在着上述程度的变化。不过,对于动物的适宜程度而言,还存在着滞后现象;这种情况类似一天里最热的时间并不是正午,而是午后一个时辰(即下午两点)。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是中国人最先发现了木星绕日运动周期对地球生物圈的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远古时曾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木星绕日的周期非常接近12年,而且当时的木星可能比今天更明亮,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更显著。

与此同时,中国人也是最先观察太阳黑子的民族,所谓太阳里面有三足乌,正是对太阳黑子的形象化。在远古的时候,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也可能曾经非常接近12年,而且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可能更强烈,这也会对地球生物圈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远古木星运动周期对地球生物圈的作用,有可能叠加了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可能与木星的运动周期有关,因为木星是太阳系里仅次于太阳的天体)。

事实上,中国人在非常早的时期就发现了木星的运动规律。根据《经典图读山海经》,我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发达,并出现过许多天文学家。例如,《大荒西经》的日月山就是一座著名的天文台,天文台长名叫嘘,又名噎,他的职责就是“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即观测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噎又名噎鸣,《海内经》称“噎鸣生岁十有二”,意思是说噎鸣发现了木星十二年绕太阳一周的规律,并为每一年的木星分别起了名称。据此,我们可以说噎鸣(颛顼的后裔或炎帝的后裔)是十二兽历和生肖文化的开山鼻祖。

从这个角度来说,生肖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星宿文化,或者是星宿文化的一部分。为此,我们这里有必要简洁地介绍一下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是分布在黄道附近的28个星座,它们是月亮和土星在太阳系运行的留宿地(从地球的角度来看的视运动轨迹)。有趣的是,我国古代也将二十八星宿与28种动物挂钩,其中就有十二生肖动物。

具体来说,东方青龙七宿,角(蛟)、亢(龙)、氐(貉)、房(兔)、心(狐)、尾(虎)、箕(豹);北方玄武七宿,斗(獬)、牛(牛)、女(蝙)、虚(鼠)、危(燕)、室(猪)、壁(蝓);西方白虎七宿,奎(狼)、娄(狗)、胃(雉)、昴(鸡)、毕(鸟)、觜(猴)、叁(猿);南方朱雀七宿,井(犴)、鬼(羊)、柳(獐)、星(马)、张(鹿)、翼(蛇)、轸(蚓)。

不难看出,二十八星宿动物是以龙为首,这与十二生肖动物以鼠为首明显不同。但是,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两者仍然有着排序上的相同规律,只是前者被分成了两段,即二十八星宿的动物,若从虚宿的鼠开始,向前追溯则依次为牛、虎、兔、龙;然后,再接着轸宿的蛇,向前追溯则依次为马、羊、猴、鸡、狗、猪。

那么,二十八星宿的动物排列法,与十二生肖动物的排列法,孰先孰后呢?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也没有定论。不过,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世界多半是从简单到复杂,因此十二生肖动物排列法的出现可能先于二十八星宿动物排列法的形成。

四 、从动物分类学看十二生肖动物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的作者(郭郛、李约瑟、成庆泰,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95万字),深入研究分析考证了《山海经》、《尔雅》等古籍记载的300余种动物。书中指出,我国古代有着多种动物分类方法,《尔雅》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四大类,《管子》和《月令》将动物分为蠃、羽、毛、介、鳞五大类,《本草纲目》将动物分为虫、介、鳞、禽、兽、人六大类。

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十二生肖动物尽管仅仅只有12种,却也包括有食草类动物、食肉类动物、杂食性动物,飞禽类动物、爬行类动物、水族类动物、哺乳类动物,以及家畜类动物。或可表明,当时的人对如何筛选12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一书的作者在第二章“《山海经》中的动物学知识”一节中明确指出“《山海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知识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关于古代矿物和动植物、食物、药物、毒物之类天然物质的知识”、“《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最有权威的、明确记载山川地理、自然资源(矿物、动物、植物)、民族活动和分布的科学巨著”、“《山海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最有学术价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全,绝不是什么荒诞怪异的书籍。《山海经》中动物学知识可以说是中国动物区系学或普通动物学、动物地理学的最古老的典籍”,并将《山海经》中所列291种动物归纳为化石、螺蚌类、甲壳类、昆虫类、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

据此可知,《山海经》的动物要比十二生肖动物的种类丰富许多(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对比不够准确)。根据先简后繁的发展规律,或许可以说十二生肖动物的形成可能要比《山海经》的成书更早。关于《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学术界意见不一致。笔者研究《山海经》约30年,集大成的著作即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与女画家孙晓琴合著),该书指出,《山海经》是由四部著作合辑而成,其中《五藏山经》为帝禹时代的著作,《海外四经》为夏代著作,《大荒四经》为商代著作,《海内五经》为周代著作。因此,如果十二生肖动物形成比《山海经》早,那么它应当是在帝禹时代(公元前2200年前)之前就形成了。

那么十二生肖文化究竟最早形成于我国古代的什么地域呢?遗憾的是,关于十二生肖文化的发源地,先人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记载,因此我们只能进行间接的推论。一般来说,能够产生十二生肖文化的地方,表明当地应当有着这十二种动物的存在,能够经常见到这些动物。根据《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科学出版社),陕西西安附近的客省庄考古遗址(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的家畜动物遗存有猪、狗、鸡、牛、马、羊;山东泰安附近的大汶口遗址(公元前4300~公元前3500年)有猪、狗、鸡、牛、象,无没有马和羊;河南安阳殷墟(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遗址有猪、狗、鸡、牛、马、羊、象。

由于上述三地都生存着野生的猴、兔、鼠、蛇、虎、龙(水族类动物),因此上述三地都有可能形成十二生肖文化。但是,根据大汶口有象却没有马和羊,殷墟多象而生肖动物里没有象;因此,在我国最有可能形成生肖文化的地方是陕西省的渭水流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这时自然界的动物龙已经逐渐灭绝,但是人们对其还保留着深刻的印象,因此龙的名称也就被在生肖文化里保存下来。

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可以形成可观的文化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能够把生肖文化推广到国外更多的国家,那么一定会带动中国生肖文化产业的出口(包括中国其它的传统文化)。目前,许多海外华侨已经认识到这种中国独特文化的广阔商机,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活动,国内有关部门和媒体,也有必要进行配合或大策划,例如召开国际生肖文化研讨会,鼓励外国中小学课本增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广泛传播中国的生肖文化、星宿文化、数字文化、山海经地理文化(包括描绘帝禹时代山川风貌的巨画《帝禹山河图》),等等。

文章标签: # 动物 # 生肖 # 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