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爱情 生肖爱情
公元1724年属什么生肖_公元1747年属什么生肖
tamoadmin 2024-07-19 人已围观
简介1.1747年是什么朝代2.医学年谱的公元1701年~公元1900年3.胡瑗出生于哪里4.清缅战争清军取得了胜利,为何没乘机收了缅甸?5.公元前300年开始到明朝结束 物理的发展史 曹雪芹是谁?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一个才华横溢,将自己作为范本的红楼梦撰写者。那么,曹雪芹有着怎么样的生活经历呢?武林军事今日决定进行曹雪芹的资料大揭秘,同时回答曹雪芹到底是男是女这个问题。 曹雪芹雕像照片 曹雪
1.1747年是什么朝代
2.医学年谱的公元1701年~公元1900年
3.胡瑗出生于哪里
4.清缅战争清军取得了胜利,为何没乘机收了缅甸?
5.公元前300年开始到明朝结束 物理的发展史
曹雪芹是谁?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一个才华横溢,将自己作为范本的红楼梦撰写者。那么,曹雪芹有着怎么样的生活经历呢?武林军事今日决定进行曹雪芹的资料大揭秘,同时回答曹雪芹到底是男是女这个问题。
曹雪芹雕像照片
曹雪芹的资料大揭秘姓名:曹
名字:梦阮
别称(号):雪芹(这个比较常见,用的广泛)、芹溪、芹圃(后面两个号用的比较少,或者用的地方并不为大家所熟知)
籍贯:沈阳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公元1715.5.28(但是这个日期是一个估计的日期,但也相差无几。)
死亡日期:公元1763.2.12(这个日期同样也是估计的日期,其精确程度还是没有多少失误的。)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皇帝)
职业:文学家、园林家、医者、手工艺家等,因为曹雪芹后来家道中落,没有闲钱,很多事情都需要亲历亲为,也导致了曹雪芹一生有很多的爱好和本事。
曹雪芹的父亲:曹,在曹雪芹出身之前就去世了。
曹雪芹的生平:
公元1715年,曹雪芹出生在了江宁织造府,是典型的富三代,这时的曹家是南京首屈一指的豪门,除了在南京外,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堪比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贾府。
从出生到公元1728年之间,曹雪芹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从小非常淘气,不喜欢上私塾,好在家里有很多的书籍,曹雪芹又聪明过人,因此,浏览了许多书籍,还学到了很多诸如织造、医学、工艺等知识。还因着家里的缘故,经常在江南一带旅游。
公元1728年,曹雪芹13周岁那一年,曹家遭到了抄家,曹雪芹就跟着大部队回到了北京。从此家道中落,又逢家中奴仆的不善以及强盗小偷等的抢取偷窃,曹家终于无以为继。
公元1736年,曹雪芹终于在几年的努力后,谋了小小的官职,与京城的人物打交道。
公元1747年,曹雪芹开始了隐居生活,靠卖字画和朋友的接济为生。
公元1759年,44周岁的曹雪芹去南京旅游。
公元1762年,47周岁的曹雪芹生病了,因为最小的孩子死了,他万分伤心,无法排遣,最后死了。
曹雪芹是男是女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曹雪芹是男的。我很好奇,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认为曹雪芹是女的,但是转念一想,也就豁然了,曹雪芹这个名字不管是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像一个女子的名字。
但是,我们要知道,曹雪芹的名字并非是曹雪芹,而是叫曹,也作曹沾,雪芹只是他的号。
而“雪芹”这个号的由来,是源于苏轼的《东坡八首》中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因为芹就算到了冬天,也会有一寸根茎留在泥土里,就待春日之时,破土而出。
况且在古代,宣扬女子无才的时代,忙着相夫教子,争宠的女子,哪来这么多功夫写一本巨著,况且还是和自身状况很像的巨著。若作者是女子,则不可能会被祖母这么宠着、疼着,男子和女子的区别在当时还是很大的。
1747年是什么朝代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 (后改名“万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园林——圆明园。
十月的秋风中,我们难免感怀昔日西郊园林艺术之典范——圆明园古典园林之美。正如当年英国随军牧师所言:“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美术鉴赏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写尽园景,形容尽致,给你些微的概念……”劫后残留的废墟之悲壮,又在20世纪迎来无数凭吊者,引发出人们多少遐想。
-法国文豪雨果盛赞该园是东方艺术奇迹
北京西郊风景如画,不仅有青翠的层峦叠嶂连绵百里,山间流泉也直泻东南方平原,汇成著名的昆明湖等河湖池沼,若道道彩练。从辽、金直至明代在北京建都的统治者,都相继在此建立了不少园林离宫。从当时尚属僻荒的东北入主中原的满清皇室,定都北京后又迷恋于江南秀色,加之从外国传教士那里了解到一些欧洲豪华建筑(可惜对其科技文化不感兴趣),便决心融合所知的天下美景于的圆明园内。
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151年。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少天下的财力物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园林。该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三园总面积5200亩,比现存最大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园子周长10公里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三园内有100多个风景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的造园艺术,汇集了全国的名园胜景,也大胆地吸收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出现了一组中西合璧的“西洋楼”建筑群。中国园林可称风景式和建筑式的混合形式,既不同于西洋园林以建筑为主,又不同于日本园林以风景为主。圆明园正是兼备中、日和西欧三种造园风格,其盛名早已传播到西方,与法国凡尔赛宫齐名,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还珍藏有许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金珠珍品,铜瓷古玩,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著名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在写给布特勒上尉的信中这样描绘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英法联军为惊吓清朝皇帝,在抢劫后竟将全园焚毁
如今的人们来到圆明园遗址时,眼前所及只有依稀可辨的石基、曲折的水道和小径。惟有大水法和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站立在那里,俯瞰这残垣断瓦,零乱榛芜,如同一座纪念碑。
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年的英法联军。法国文豪雨果曾愤怒地谴责过他的国家与英国共同制造的这一暴行说:“在历史的审判台上,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则叫英吉利。”
英国侵略者于1840年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又要求增开租界和派使节入京,得不到满足便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战争,拿破仑三世执政的法国为分赃也派兵入伙。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即如今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一场有的更大的暴行便随之开始。
10月18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胁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统治者马上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换得侵略者撤退。
-圆明园浩劫后出现洋务运动,惨祸引来了民族觉醒和进步
从文化角度看,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惨剧。从历史的进程看,这一落后挨打的惨祸震惊了有识的中国人。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年即1861年,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便开始兴办,只是因阻力重重,国家“自强”的目标迟迟未达到,圆明园本身乃至整个北京、整个中国继续劫难不止。
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留下的照片还可看出多数建筑残迹还较完整,清廷在三十多年间里仍将此当成重兵看守的禁苑,并进行了一系列修复工程,同治、光绪两代皇帝和慈禧太后也常到此巡游。只是因内忧外患不止,清廷财力捉襟见肘,只能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而无力多顾。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不仅颐和园遭一场洗劫(后于1903年修复),圆明园遗址也遭彻底破坏。因管园机构逃走,园内无以为生的闲散旗兵和城里流氓游民群起盗运建材。进入民国年间,遗址更无人看护,各派军阀乃至许多富户都到此搬运石料用来建墓修园,一二十年间前来盗运的马车几乎每天络绎不绝,残园简直成了“石料场”。直至新中国成立,圆明园遗址才得到保护,近些年并得到一定的修复。
令人伤心不已的是,侵略者劫走的圆明园文物百年来长期在欧美市场上展览出售。直至1987年,纽约市场上还出现过拍卖圆明园喷泉时钟等物件的报道。无情的事实昭示着国人,那些号称“西方文明”的传播者,在中国土地上竟是那样野蛮。圆明园的灾难,也激起过无数中华儿女的自尊心和自强感,以努力去摆脱受西方歧视的地位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穿越时空隧道,人们会看到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秦阿房宫等无数辉煌的宫廷琼阁,也能一再悲伤地目睹一炬成灰的火光。耗尽民脂民膏的建筑与战乱破坏相循环,构成了历史舞台上燃情的一幕。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成难而易毁的循环将会结束,所有壮美的文明成果将完好地留给后人。
医学年谱的公元1701年~公元1900年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1],一说1616年建立[2][3],1644年起为全国性),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基本统一全国。
参考百度百科之《清朝》
胡瑗出生于哪里
公元1701年 荷兰人布尔哈维在莱顿大学开创临床教学,通过学生将开创临床教学,通过学生将临床思维传至欧洲各处。
公元1717年 中国人痘接种术传入土耳其。英国公使夫人蒙塔古在土耳其学得人痘接种术,为子女和子女接种以预防天花取得成功,人痘接种术传入英国。
公元1721年 波尔斯东在美国首先推广中国人痘接种术。
公元1747年 英国人林德在航海中对船员进行临床实验,证明柑橘(内含维生素c)的抗坏血病效果。
公元1761年
意大利人莫尔加尼发表《疾病的位置与病因》,由此疾病概念深化到病理层次。
奥地利人奥恩布鲁格著书介绍胸部叩诊法,但半世纪后才得到推广。
公元18世纪下叶 英国人亨特从事动物实验并行医,被视为科学外科学的奠基人。
公元1778年 奥地利人梅斯默在巴黎用催眠法为人治病。
公元1779年 德国人弗兰克著《医务监督的完整体系》第一卷出版,被视为公共卫生学奠基著作。
公元1793年 法国人皮内尔开始改革将社会不安定分子(包括人)锁禁院的作法,从此“疯人”逐渐被视为病人而接受医学服务。
公元1796年 英国人詹纳证明牛痘的预防效果。
公元1806年 由中提取出,由此开始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作法,使药物的精确研究成为可能。并开辟了工业制药的途径。
公元1816年
法国人马让迪的《生理学纲要》出版。他强调实验,鄙弃思辩的思想,帮助医学研究走上科学道路。他的药物研究被视为实验药理学的开端。
法国人拉埃内克发明间接听诊法,随后制成听诊器。
公元1826年 法国人布雷托诺发表《粘膜组织的特异炎症》,根据特异理改变指出呼吸道不同部位的白喉实为一病,并据此推断特异原体的存在。并为一白喉病人行气管切开术成功。
公元1827年 英国人布赖特发表《医案报告》,描述了肾炎并指出患者尿液加热后可出现沉淀。这标志实验室医学进入临床。
公元1840年 法国人路易用统计资料证明放血对肺炎无治疗作用,路氏因此成为医学统计学奠基人。
公元1846年 美国人莫顿施,由沃伦作手术摘除一颌部肿物。这使术迅速得到推广。
公元1847年 匈牙利人塞梅尔魏斯发现医务人员的不洁双手和器械造成产褥热。他要求用漂水洗手,使病死率大降。
公元1851年 德国人赫尔姆霍茨发明眼底镜。
公元1854年
英国人斯诺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的关系,促进了城市的公共卫生运动。
英国人南丁格尔率护士赴克里米亚战场工作,使伤兵死亡率大降。返英后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公元1858年 德国人菲尔肖发表《细胞病理学》,综合了细胞学说和个人病理研究成果。细胞层次的观察,提供研究肿瘤的一个途径。
公元1859年 奥地利人切尔马克改进加西亚于1855年发明的喉镜,首次用于临床检查鼻咽腔,为内腔镜之始。
公元1865年
英国人利斯特,受巴斯德的细菌致腐学说的启发,创用石炭酸处理伤口,继而用于术前消毒,使感染率大为下降。
法国人贝尔纳发表《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他介绍的实证研究原理和其后提出的内环境衡定概念,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公元1868年 德国人温德利希出版《病中的体温》,总结25000人体温纪录,奠定体温检查在临床工作中地位。
公元1876~1883年 德国人科赫先后发现和证实炭疽病、结核病和霍乱病的病原体。提出鉴定病原体的“科赫原则”。设计供纯培养用的固体培养基,从而为细菌学奠定科学基础。
公元1883~1885年 法国人巴斯德发现炭疽传播途径,发现减毒菌株的免疫作用,先后制成炭疽菌苗和狂犬疫苗并证实其效果,是为免疫学的开始。
公元1880年 德国人纽伯用高压蒸汽消毒手术器材,是为无菌手术之始 。
公元1881年 奥地利人比尔罗特一年内作胃癌手术22个,此后腹部手术逐渐增多。
公元1887年 荷兰人艾克曼发现糙米(内含维生素B1)可防治脚气病。
公元1890年 德国人贝林和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发现白喉抗毒素,开创血清疗法。
公元1893年 英国人曼森,根据过去的发现(蚊虫传播丝虫病),提出疟疾由蚊虫传播的说,并告知英国人罗斯,后由罗氏于1898年证实。曼氏也因此成为热带病学的奠基人。
公元1895年 德国人伦琴发现x射线,迅即用于临床诊断。
公元1896年 法国人维达尔应用凝集反应诊断伤寒病。
清缅战争清军取得了胜利,为何没乘机收了缅甸?
胡瑗
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北宋时期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今江苏如皋)人,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_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
中文名:胡瑗
外文名:HuYuan
别名:安定先生、胡安定
国籍:中国(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今江苏如皋)
出生日期:993年
逝世日期:1059年
职业: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创立理学“安定学派”
为“宋初三先生”之一
创立苏湖教法
代表作品:《松滋县学记》《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等
祖籍:陕西省子长县安定镇
卒地:杭州
墓地:浙江湖州胡瑗墓、江苏如皋胡瑗墓
人物生平
祖籍今陕西省子长县安定堡(一说甘肃省镇原县,西汉时属安定郡)。公元993年(宋太宗淳化4年)生于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今属江苏省如皋市)的一户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显赫,始祖胡遵为曹魏车骑将军,后裔中曾有过两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10余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参军时举家随迁,但自其父胡讷任宁海军节度推官后(在当时属于下等官吏),因俸禄较少,竟步入“家贫无以自给”的境地。
胡瑗自幼聪颖好学,7岁善属文,13岁通五经,被左右乡邻视为奇才。胡讷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胡瑗读书勤奋,好学上进,且志向远大,常以圣贤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并未受过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后才得以与孙复、石介等人到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此间心志远大,10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他为了不让心志受到干扰,每当拆开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涧不再展读。在此期间,他“食不甘味,宿不安席”,刻苦钻研学问,为以后从事教育打下坚实基础。30岁开外的胡瑗从山东回到家乡,然而却7次应考不中。40岁时放弃科举意念,返回泰州城,在华佗庙旁经武祠(即后来江苏省泰州中学所在地)办起了一所书院(私塾),并以祖籍安定立名,称安定书院。
1034年(景_元年),42岁的胡瑗开始到苏州一带设学讲授儒家经术。时值原朝廷中向来重视文教的范仲淹因反对废后被贬该地任知事。翌年范在南园开办郡学后,聘他为首任教席,并送自己的儿子范纯佑拜其为师。到任后,他即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校规。由于范公子能带头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门的学生无一胆敢肆意践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学很快就成为了全城各地学府的楷模。
1036年,经范仲淹的引荐,胡瑗以布衣身份,与知杭州的音乐家阮逸同赴开封接受正急于雅乐改进的宋仁宗召见,并奉命参定声律,制作钟磬。其间,他合乎古礼的文雅举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赞赏,事成后即被破例提拔为校书郎官。1040年(康定元年)8月,随镇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陕西,被举荐为丹州(今宜川县)军事推官。此间撰《武学规矩》一书,提倡国家大兴武学,以抵御外部侵略。
1041年(庆历元年),胡瑗调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观察推官时,因父亲去世而辞官回家奔丧。翌年复出,改任保宁(今浙江金华)节度推官。不久应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滕宗谅之邀,到当地的州学任主讲教授,以致“四方之士云集受业”。其间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并创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学”。
1044年(庆历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并效法湖州的办学经验兴办了一所中央太学。1050年(皇_2年)11月,朝廷再次更定雅乐,仍诏胡瑗与阮逸进京主持,并在司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时间完成。此间两人还合作撰就了《皇_图记》3卷。1052年被任命为国子监直讲(主讲教授),晋光禄寺丞。被征为太子中舍,后以殿中丞致仕。任教期间因学识渊博且教学得法,备受学生的欢迎并敬重。
1056年(嘉_元年),64岁的胡瑗晋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阁侍讲,成为了当朝太子的导师。同时兼在太学协助博士的考教训导与执掌学规。此时虽身为命官,却始终保持师生平等,常与学生切磋交流,在校园里形成了一种“沈潜、笃实、醇厚、和易”的学风。当时的受教者包括皇室多位储君、众多知名学者及礼部中的近半官员,故深得学生与朝中上下的敬重,视他为一代宗师,被神宗称为“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旧苦读勤教,并参议朝政。1059年终因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后经仁宗皇帝钦准,领太常博士衔赴杭州长子胡康任所疗养。临行前京城轰动,相送者“百里不绝”。不久即病故,被朝廷追谥“文昭”,葬于湖州原菰城附近。另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被范仲淹遵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文学大家苏东坡更曾写下过赞颂他的诗句“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古”。
胡瑗在生前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集教学理论、实践和改革于一身,开创了宋代理学先河。其主要贡献为:确立了培养“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纠正了朝廷取仕时的弊病,要求德、智、体、乐全面观察;实施分科教学;推广普及教育;严格校规,言传身教;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及创立了高校寄宿制度。遗著有《松滋县学记》、《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和《春秋口义》等。
人物简介
胡瑗精通儒家经术,以“圣贤自期许”,讲“明体达用之学”。
他认为,儒家的纲常名教是万世不变的“体”,而儒家的诗书典籍是垂法后世的“文”;把体、文付诸实际,可以“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达到民安国治、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是“用”。
他的“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
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致用的特点。
胡瑗“白衣而为天下师”。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胡瑗在苏州、湖州一带任教实行的教学方法史称“苏湖教法”,宋仁宗庆历中,朝廷兴太学,“诏下苏、湖取其法,著为令于太学”。
胡瑗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等作品,均入《四库全书》;另有《论语说》、《春秋口义》。
人物成就
教书育人
胡瑗毕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三十年左右,受教育者不下数千人,对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和首创精神,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成就,经受了千年历史检验,依然熠熠生辉。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注重教育
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他从“致天下之治”的政治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是为什么要重视教育?胡瑗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
二是如何办好教育?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政治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
北宋初期,教化不兴,风俗浇薄,当时的科举制度崇尚声律浮华,以诗赋取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士”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认为必须建立“敦尚行实”的学校,这种“立学教人”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力纠时弊
在宋仁宗明道、宝元时期,为了纠正取士不以“体用为本”,只讲究诗词歌赋、学校教育思想,主张以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胡瑗在答宋神宗问时说:“臣闻圣人之道,有体、有文、有用。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很清楚,“体”是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是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用”是指掌握运用这个基本道德标准去治理国家。也就是说,教育不能只是为了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而是培养出既精通儒学经典,又能在实践中运用的人才。
胡瑗为贯彻“明体达用”思想,作出很大努力并取得成功,开创了宋代理学先河。同时他又将“明体达用”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改革之中,成为他从事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改革教育
胡瑗为了贯彻“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创立了分斋教学的制度。他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凡人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另外还附设小学。这种大胆尝试,即使学生能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
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如长于经义之学的孙觉、朱临、倪天隐等,长于政事的范纯仁(范仲淹之子)、钱公辅等,长于文艺的钱藻、腾元发等,长于军事的苗授、卢秉等,还有长于水利的刘彝等人。
普及教育
面对宋初“轻教育”学风不正的状况,胡瑗还运用历史对比的方法,着重阐述了“师儒”和“兴校”的重要性。他说:“学校之兴莫过于三代,而三代之兴莫过于周。大司徒以六德、六行六艺教万民而宾兴之。纠其有言异者诛,行异者禁。其所言者皆法言,所行者皆德行。”
当时宋代官学有两种:一是中央官学,二是地方官学(即州县二学)。庆历四年(1044年),在第一次兴动之前,中央官学生员很少,绝大多数为官宦子弟;地方官学,只有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准允曲阜先圣庙立学,并赐额“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办学之始,余则寥若晨星。于是胡瑗大声疾呼“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不仅是对地方行政官员的强烈呼吁,也是对宋朝统治者的忠告。胡瑗主张“广设庠序之教”,大兴地方官学,它不仅可以使人才“继踵而出”,更为重要的可以“正以民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达到太平盛世之目的。故庆历四年四月,宋仁宗纳范仲淹的建议,开天章阁,与大臣们讨论扶振兴的良策,慨然下诏全国,要各州、县都要兴办学校。这与胡瑗倡导的“以仁义礼乐为学”、“致天下之治”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言传身教
胡瑗在苏、湖执教的二十年间,亲手制订了一系列教育规章制度。如学校作息规定:一般上午讲解经义,课后复读500遍;下午讲解历史,复读100遍;晚上讲解子书,复读300遍。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言传身教,并规定师生之间的礼节,自己常常“以身先之”,盛夏之季,他也整天公服端坐堂上,决不稍懈。有一次,学生徐积初次见胡瑗,头稍稍有些偏了,他就直呼“头容直”。这使徐积从中受到教育,时刻警示自己不仅要仪态端庄,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心也要正直。
同时,他又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如学生安涛患了痼疾,他慈父般地给予关照,学生非常感动,说先生之爱如同冬天的太阳。在规章明、要求严的情况下,胡瑗的弟子“皆循循循雅饬”,“衣冠容止,往往相类”,外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瑗的弟子。据统计,他的学生有1700多名。胡氏这种独特的学风与校风,先施行于苏、湖,后旅行于太学,并使此规章制度经皇上批准,在全国推广,可见其影响之大,效果之好。他的这套教学规章,与后来朱熹所订的《白鹿洞学规》前后辉映,同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提高素质
胡瑗十分强调学生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他经常教导学生在吃饱饭以后,不要立即伏案读书,这样做将有害于身体健康。他要求学生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平时要学会“射箭”、“投壶”和其他各项游乐活动。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前提下,他也注重音乐教育,注意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如在各种考试之后,他常与学生们会于“肯善堂”歌诗奏乐,至夜始散。在平时,诸斋亦常有弦歌声达于户外,致使路人也驻足倾听。胡瑗提倡体、美、音乐教育,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不能不算是一大开拓创新。
社会实践
胡瑗在教学中除重视书本教育外,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外野外、到各地游历名山大川,并把此项活动列入教程之中,做到让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统一。他认为:“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有益于学者矣。”故他曾亲率诸弟子自湖州游关中,上至陕西潼关关门,回顾黄河抱潼关,委蛇汹涌,而太华、中条环拥其前,一览数千里,形势雄张。他慨然曰:“此可以言山川矣。学者其可不见之哉!”由此证明胡瑗反对闭户读书,主张接触实践,了解社会,浏览名山大川,以开拓胸襟视野,让书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他的教育目的—真培养出“明体达用”的致治之才。同时也一语道破了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真谛。
实行“寄宿制”
宋代起初规定太学学生不能住宿,主要因为太学右侧是御书阁,消防工作特别重要,每到夜半时分,宿舍里的灯烛要全部熄灭,实行“火禁”。嘉_元年(1056年),胡瑗与孙复主持太学,他们为了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过集体生活,请求有关部门放宽火禁,如发生意外,概由他俩负责。
此后太学就实行“寄宿制”。每晚由师生轮流值班,督促火烛小心。同时规定学生每月放四次,其余时间皆留校住宿。每日起身、就寝以鸣鼓为号,进出校门必须请,平时也不准随意会客和离校。这种寄宿生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延伸到州、县之学,在今日的学校中还直沿袭使用,且日臻完备。
综观胡瑗教育生涯,他的确留下了丰富且可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经验,并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以苦为乐、终身教育的敬业奉献精神,而且可以看到他勤勉好学、求真务实、力纠时弊、锐意改革的创新勇气。同时,还可以看到他淡泊名利、忧国忧民、躬行力践、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
杰出思想
倡导天人合一
胡瑗不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独特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皆源于其学术思想的深厚造诣。他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主要根源于《周易》一书。
易学为讲天人之道、讲万物变易法则的学问。胡瑗的《周易口义》是他的学生倪天隐根据先生口述整理而顾。其特点是大胆疑经,自立新解。据统计,胡瑗仅在《周易口义》一书中,疑经的地方就有10多处;在《洪范口义》中,也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注解。据《宋元学案》记载,胡瑗“日升堂讲《易》,音韵高朗,旨意明白,众皆大服”。丁宝书在《安定言行录》中引用胡瑗学生王得臣的话说:胡瑗为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时千余士,日讲《易》,予执经在诸生列,先生每引当世之事明之。”毫无疑问,胡瑗是宋初易学的权威,是一位开源发蒙、鼓动风气的人物,也是宋代义理易学的创立者。
清人全祖望亦在《宋元学案》中追根溯源地说:“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2.坚持安民之道的民本思想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贤用贤,二在养民教民。他以为,君王再能干贤明,若无贤臣辅佐,则“倡而无知,令而无从”,虽有仁义爱民的欲望,亦无法施行仁政于天下。因此,胡瑗说,“天下之广,生灵之众,一贤不可独治,故必群贤并进于朝廷,则可大行其道。”广纳天下群贤,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辅君增广视听,三可致君无为而治。当然,这里所说之“民”,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导在州县办官员学,则是从教育培养地方基层民众入手,努力提高他们素质。尤其胡瑗在《周易口义》中“论民本”时说:“不以一己为忧乐,所忧者天下,所乐者天下。”这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实是一致的。
主张知行合一
胡瑗还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讲授“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时,因其中所记载的礼仪器物久已失传,无形象教学之具供学生观摩,就自制挂图,悬于讲堂之上,让学生直观,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另外,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远近地区去游历考察,观名山大川,开阔学生视野,做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历史地位
胡瑗一生的人格风范,成就业绩,不仅受到北宋王朝的充分肯定和北宋学子、学者的倾心敬仰,而且受到后世历代人们的钦佩。
宋神宗《御题胡安定先生》赞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师运而尊,如泰山特屹于诸峰。法严而信,如四时迭运于无穷,辟居太学,动四方欣慕不远千里而翕从。召入天章,辅先帝日侍启沃万言而纳忠。经义治事,从适士用。议礼定乐,以迪联躬。敦尚本实,还隆古之淳风。倡明正道,开来学之颛蒙。载瞻载仰,谁不思公?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宋代的许多名贤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蔡襄、米芾、司马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或为之作像赞,或为之写墓志、墓表,称颂他为“苏湖领袖”、“东南模范”、“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王安石《书赠胡翼之》更曰:“孔孟去世远矣,信其圣且贤者,质诸书焉耳。翼之先生与予并时,非若之远也。”把胡瑗与孔孟置于同等的地位。
至明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下诏,尊胡瑗为“先儒胡子”,“从祀孔庙”,至今山东曲阜孔庙内,“先儒胡子瑗之位”的牌子,仍与韩愈、朱熹等先儒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与孙复、石介在历史上还有“宋初三先生”、“理学三先生”之称。理学又名宋学,是宋代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侧重名物训诂,宋儒则多以阐释义理,故名理学。胡瑗坚持朴素的唯物论,反对唯心论,认为“命者禀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开宋儒性命之学的先声。以传统的儒学为核心,大胆质疑,自立新解,开宋代义理易学之宗。全面阐述性、命、天、人、政、教的内在关系,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性命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人全望祖撰的《宋元学案》称:“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文中所指“安定泰山”,因宋初胡瑗讲学于南方称南派,孙复、石介讲学于北方称北派,亦称泰山派。“程、朱二先生”,是指程颐、朱熹。其中程颐是胡瑗的学生,朱熹是程颐的学生。
现代编的《辞海》所载“理学”条目,虽承认胡瑗、孙复、石介有“宋初三先生”、“理学三学生”之称,但又说:“其实理学的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颢、颐),至朱熹始集其成。”而把胡瑗、孙复、石介完全置于理学之外。胡瑗在如皋的后裔传至今已35世,其大门楹联历代相传都是写的“乡贤世泽,理学家声”,或“苏湖世泽,理学家声”。笔者曾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有幸看到1933年编写的《江苏省志稿》和1937年出版的《江苏乡土志》,都记载:“胡瑗,理学先驱,为二程所宗,朱熹总其成。”这应该是最符合历史的定位。
人物影响
胡瑗一生著作颇丰,可惜大部散佚,传世很少,且多为门人记录整理而成。现存世的经学著作有《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3卷,音乐著作有《皇佑图记》3卷(与阮逸合撰),余已散佚。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南宋书院举起,宋宝庆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讲学之处,亦创办了“安定讲堂”。明代学士程敏政断言:“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明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正式以胡瑗从祀,尊称为“先儒胡子”。泰州亦在“安定讲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纪念胡瑗先贤,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称“胡公书院”。嘉庆二年(1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岳墩南麓,现存祠三间,列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初学者黄宗羲直接继承了胡瑗“明体达用”的衣钵,开创学贵践履的经世致用新学风,其实质就是胡瑗倡导的“实学论”。
胡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也垂法于后世,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无怪乎他的名字和“苏湖教法”为人们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声誉。当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国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者均涉足此领域,当代出版的《中外著名教育家小传》、《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历代思想家》、《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辞源》等权威性著作,对胡瑗都列有专条,翔实介绍。当然,胡瑗毕竟是封建社会的学者和教育家,其思想与行为不可能不打上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然而,历史地、公允地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诚可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个人作品
石壁
李白好溪山,浩荡旌川游。
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
英辞逸无继,尔来三百秋。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
其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
竹声满道院,山光入书楼。
仙气既飘飘,儒风亦悠悠。
子孙多俊异,词行咸精修。
我来至石壁,赏之不能休。
酣味碧溪水,苦饮黄金瓯。
因羡汪君居,复思汪君投。
遇景清兴发,浩与天云浮。
斐章异绣段,洒翰非银钩。
庶与谪仙诗,千古同风流。
睢阳五老图
始同优烈晚同间,五福俱全戴角冠。
典午山河遵大道,调元宗社对穷桓。
羌夷谁敢窥中夏,朝士猜疑畏岁寒。
肱股赓歌遗韵在,惟吾后进祗膺看。
著述
明代程敏政在其《考正祀典疏》中,曾称当时学者“大约以为(胡瑗)少著述,而不得比於_洛”。然则根据《宋史·艺文志》以及其他目录书籍的记载,胡瑗著述多达十三种,当不在少数。这十三种著述分别是:《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皇_图记》、《尚书全解》、《景佑乐府奏议》、《皇_乐府奏议》、《春秋口义》、《春秋要义》、《胡先生中庸义》、《吉凶书仪》、《武学规矩》、《论语说》、《资圣集》。但可惜的是,除了《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皇_图记》三书今天尚能看到之外,其馀几种皆已亡佚。
后世纪念
如皋市安定广场
安定广场坐落于原如皋体育场所在地,建于2003年,因纪念北宋先贤、大教育家胡瑗(安定)而得名。
如皋市安定小学
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创建于公元1747年,得名于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世称安定先生,如皋人),学校前身为“安定讲堂”“安定书院”,素有“千年书院,百年安定”之称。
公元前300年开始到明朝结束 物理的发展史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华夏便有了一个集中统一的概念,在此之后,开疆拓土成为了无数帝皇的心中所愿,这种功劳也被称为了不世之功。中国古代,华夏儿女对于土地的认同以及强烈的需求不是现在人可以理解的。王朝兴盛时,开疆拓土是每个皇帝所向往的,王朝低迷时,保护好自己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是皇帝的任务。
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缅甸与我国的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臣服过也反叛过,战斗过也和平过,缅甸作为印度洋的出海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然而清朝在乾隆年间,也就是这个极盛时期,却并没有把缅甸纳入版图呢?
很多人认为是清朝不想要了,因为在公元1762年开始的清缅战争中,清朝曾对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的缅甸军队给予了极其强硬的反击,不仅取得大胜,打得缅甸溃不成军,还拿回了曾经在明朝万历年间被夺走的的孟养、木邦等土司之地,不可谓不强盛,而这在后来也被列为是乾隆皇帝他老人家的十全武功之一。
而既然这么强盛,还不乘胜追击,在大多数人看来应该就是清朝自己不愿意,只要打败对手,达到大国向弱国炫耀武力的作用就可以了,对于缅甸的那块弹丸之地自然是不愿意放在心上。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没有人能对地盘说?no?,即便这是一块并不被人所看好的土地,更别说乾隆是一个功利心特别重的皇帝,而这又是印度洋的出海口。因此,他放弃缅甸只能说是另隐情,绝不能说是不想要。
那到底是有何隐情呢?这我们其实并不应该只局限在清朝身上找原因,而是要在对手缅甸上面找,毕竟问题永远都不会是单向的,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清朝的纵容,缅甸高速发展
提起缅甸,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作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附庸藩属国而存在,然而却从始至终也不曾完全成为我国版图的一部分,这其中或许有着统治者自身的考量,但是缅甸的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明朝之时,缅甸与明朝曾经爆发过明缅之战,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争最终以缅甸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作为结局,明朝被迫求和,以稳定南方边境的平稳。
而由于东南亚落后,加上人烟稀少,中央王朝的态度一直就是取羁縻控制的方式,这在明朝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朝时期曾设立了六个宣慰使司,来控制云南周边的那些土司。
尽管清朝的时候政策有一些改变,但是为了安抚汉人之心,大体上依旧是清沿明制,所以在对于那些小国的政策上,清朝仍旧是用的原来的政策,安抚为主,只是等待他们主动来进行朝贡。
这在《永昌府文征》有记载:?置三司于不问,任缅处置,犹得曰,缅已世世臣服,恭顺无二,养拱诸地虽属缅仍属于我然。?
而正是在这个?姑息?时期,缅甸却迎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时期,缅甸贡榜王朝的建立?这个历史上缅甸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一度横扫了东南亚,就连今天的泰国、老挝都亡于其铁骑之下,风光一时无二。
等到了乾隆皇帝继位之后,此时的缅甸已经成长为了一个超级强国,在南边它已经找不到对手了,要想继续发展,或是说得到更高的政治地位,只有向更为强大的国家发起挑战,于是它开始挑衅于清朝。
这其实有点擂台赛的味道,缅甸是挑战者,而清朝则是守擂者。但一般来讲,往往挑战者都是意气风发,而守擂者则是顾忌太多,所以并不占太大优势。
缅甸的军事科技不弱,清朝并不占优
缅甸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尽管发展迅猛,但是它仅仅只有清朝的一省之地。因此,当乾隆发兵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次征讨会轻而易举的结束,花不了几年功夫,然而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界的。
这缅甸虽然强大,但相比起清朝来讲,却依旧是领土狭小、实力不强,因此在综合国力上缅甸还是看不到清朝吊车尾的。但当时已经是18世纪中期了,打仗并不是单纯的像之前那般完全的靠人海战术,先进的军事武器以及军事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
《清史稿》有记载:?缅兵善守,营内木栅为深埋地下的湿木,露出地面仍高二丈,内外均有深沟,沟旁又埋锐利竹木,缅兵有木栅保护,枪炮难伤,而从栅隙处以火枪射击,则命中奇高。
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在缅甸与清朝此时的战争中,他们已经运用起了新式火器,以及先进的近代战术。结果可想而知,缅甸的杀伤武器在战斗中给清军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清军中好几位将领都中枪身亡,将领是一支军队的灵魂,连带头大哥都被枪杀,自然容易军心不稳,士气不佳,这样又如何能打胜仗呢?
其实在后来,也有部分将领曾经向乾隆皇帝进言,想要装备这样的新型火器,然而乾隆皇帝却以骑射才是国本的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之后,又有将领要求聘请西方的军事技术人员进行比较先进的军事训练,同样也被乾隆给否决了。
而我们反观在清缅之战中,清军的主力八旗军队却已经不复当初入关时的威名,战斗素养虽然依旧不低,但终究是耐不住装备老化陈旧,以及战术的不切实际。
缅甸具备特殊环境,大清却没放心上
以一国之力的清朝攻打一省之地的缅甸,最终两国也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清军数量远远多于缅军,然而却接连遭受惨败,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地形气候,这曾经给清军带来了非常大的阻挠。
惟途间忽雨忽晴,山高泥滑,一马倒,则所负粮帐尽失,军士或枵腹露宿于上淋下湿之中,以致多疾病?;上奏乾隆?奈因本年瘴疠过甚,交冬未减。?,说前线三万一千兵,主要因为染病,如今仅存一万三千余。通过上述史料,我们可以得知,清朝的八旗子弟多是以骑射著称,然而缅甸却是以湿热的雨林地带为主,这很难以发挥出他们的真正实力;而且因为水土不服,清军曾多次发生过瘟疫,许多将士都因为水土不服,加上瘟疫而身亡了。
比如在第三次征缅战争中,大清甚至还派出了功勋老将明瑞前往,但受制于这种地形,也一直占据被动。清军虽然人多,但有时候人多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也会吃的更多,而像这种山地湿地地形,粮草的输送链肯定是特别长,到后来粮草供不应求只会是时间问题。老将明瑞深知这个弊端,所以一直想要挑战缅甸军队的主力,但奈何缅军一直固守,从不与清军交战,一般要交战也是一些骚扰之类的,但这些骚扰对清军造成的危害,却不比打仗来的低。
长久下去,清军不仅熬不住气候,粮草也不够了,甚至连士兵都开始厌战,打退堂鼓,而趁着这个机会,缅甸终于出战了,但疲惫不堪的清军哪里回事养精蓄锐的缅军对手,所以很快就吃了败仗,就连大将明瑞也是深陷重围,最终落得一个身死下场。
《清史稿?列传三百十五》有记载:?帝念明瑞军入关者尚逾万,所丧亡不过十之一二,然将帅亲臣皆捐躯异域。?
而从以上史料乾隆的感叹来看,他不仅是感叹明瑞之死,更是感叹这仗有多难打!
缅甸在这次长达七年的清缅战争中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所以强大的清军也只能靠着惨胜而收场,而且这个惨胜机会甚至可以说都是缅甸所?给予?的。因为当时的泰国乘着清缅交战之际,逐渐开始复国了,如果还要继续打下去,那么缅甸将会遭受到两面受敌的境况,所以与清朝的交战是更早结束更有利。
而清朝在小胜几场,找回乾隆面子后,也需要立马收手了,因为强大的清王朝也逐渐有些透支了,它十分需要时间去恢复修养。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说,难道清朝康乾盛世是的吗?打个缅甸都耗不起吗?其实如果仅仅只是打缅甸,不管多大损失,清朝都是经受的住的。
但问题是清朝当时要对付的绝对不是只有一个缅甸。清朝作为外来民族进据中原,在占据中原初期,满人无疑是遭到了汉人的强烈抵抗,即便是到了乾隆时期,这类势力依旧是一直存在,乾隆需要花心思去注意。
而除了这个,当时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大小金川战役?与?统一准噶尔之战?。我们来看看时间,清缅战争发生在公元1762年到公元1769年这段时间内,而大小金川战役是在公元1747年到1776年这个时间段,平定准噶尔则是在公元1688年到公元1758年。
通过这个时间点我们不难看出,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后便发生了清缅战争,而清缅战争进行的时候,大小金川依旧还没打完。而光是一个大小金川就使得清王朝投入了60万人力、7000万帑币,更别说连续来三次了。
如果说一次,乾隆耗的起。但如此不间断的来三次,康乾盛世也是耗不起的,肯定是需要时间去休整恢复实力的。所以当缅甸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清朝在赎回面子后,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和解。而我们也看到了,连打都实际上没打赢,又怎么会有将缅甸纳入版图这一可能呢?
公元前4~前3世纪 《庄子》中记载瑟弦的共鸣作声,并归之于“音律同矣”
公元前287~前212年 阿基米德发现了流体的浮力原理和
斜面、杠杆、滑轮原理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颁发了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公元前110年 落下闳始创浑天之法,从此在中国开始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关于宇宙结构的“浑盖之争”
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阐述了古代原子论,记载了磁石间相吸或相斥作用
公元100年左右 《尚书纬·考灵曜》中载有“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说明当时对运动的相对性已有认识
公元132年 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
公元274年 荀勖首次提出律笛管口校正的一种方法,并以管作正律器
公元1030年左右 伊本·海赛木发表光学著作记述了眼睛构造的知识;视觉与光线的关系;提出曲面镜成像等数学问题
公元1075年 沈括制成新计时器“玉壶浮漏”,直接量度了太阳视行速度变化引起的每日时差
公元1086~1095年 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了一种人工磁化方法,地磁的磁偏角,指南针的四种安置方法(水浮法、指甲法、碗唇法、丝悬法),针孔成像与球面镜成像,用纸人显示声音振动的方法等
公元1300年前后 赵友钦著《革象新书》,记载了大量的针孔成像实验,讨论了小孔、光源、像、物距、像距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照度和离光源距离间的定性关系
公元1584年 朱载堉著《律吕精义》,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
公元1586年 S.斯蒂文发现了力的分解原理
公元1589年 利玛窦来华,后《明史》正式记录了他的学术活动,并介绍了西方的地球中心说
公元1589~1592年 伽利略用物体的斜面运动进行了自由落体加速运动的研究,确认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物体的重量无关;他还用实验结果阐述了物体惯性的概念
公元1590~1609年 Z.詹森和H.李普希发明显微镜
公元1600年 W.吉伯的《论磁性》出版。记载了磁极必然成对出现;地球是个大磁石和地磁现象;许多物质经摩擦后有吸引小物体的性质
公元1608年 H.李普希发明望远镜
公元1609和1619年 J.开普勒先后发表行星运动第一定律(1609)、第二定律(1609)和第三定律(1619)
公元1621年前后 W.斯涅耳发现光的折射定律
公元1632年 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支持了地动学说,首先阐明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公元1638年 伽利略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出版,讨论了材料抗断裂、媒质对运动的阻力、惯性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抛射体的运动等问题,给出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定义
公元1676年 O.C.罗默发表他根据木星卫星被木星掩食的观测,推算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公元1678年 R.胡克阐述了在弹性极限内、表示力和形变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定律(即胡克定律)
公元1687年 I.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阐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90年 C.惠更斯出版《光论》,提出光的波动说,导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并解释了双折射现象
公元17世纪下半期 王夫之以烧柴、煮水和焙烧汞的试验为例,定性地阐述了物质不灭的思想;还阐述了运动不灭的思想和关于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的看法
公元1701年左右 J.索弗尔研究了拍、谐音,并确定绝对频率
公元1714年 D.G.华伦海特改良水银温度计,定
出第一个经验温标
公元1717年 J.伯努利提出了虚位移原理
公元1738年 D.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出版,提出了描述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设想气体的压力是由于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导出了玻意耳定律
公元1742年 A.摄尔西乌斯提出摄氏温标
公元1743年 J.L.R.达朗伯在《动力学论文》中阐述了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达朗伯原理
公元1744年 P.-L.M.de莫培督提出了最小作用量原理
公元1745年 E.G.von 克莱斯特发明了储存电的方法;次年P.van穆申布鲁克在莱顿又独立发明,后人称之为莱顿瓶
公元1747年 B.富兰克林发表电的单流质理论,提出“正电”和“负电”的概念
公元1755年 L.欧拉建立了无粘流体力学的基本
方程(即欧拉方程)
约公元1760年 J.布莱克发明冰量热器,并将温度和热量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元1761年 J.布莱克提出潜热概念,奠定了量热学基础
公元1775年 法国科学院宣布不再审理永动机的设计方案
约公元1780年 L.伽伐尼发现生物电现象
公元1784年 R.J.阿维发表晶体是由一些相同的“基石”重复、规则地排列而成的学说
公元1785~1789年 C.A.de库仑用扭秤证明静电和静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公元1788年 J.L.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出版
公元1798年 朗福德通过实验指出热质说的错误,说明热只能是运动的一种表现
H.卡文迪什用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
公元1799年 H.戴维用摩擦冰块,使冰融化的实验,支持了“热是运动”的学说
公元1800年 A.伏打发明伏打电堆
公元1801年 T.杨作杨氏干涉实验,提出光波干涉原理
约公元1802年 W.H.渥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暗线
公元1808年 Ε.-L.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公元1811年 A.阿伏伽德罗根据气体化学反应中的倍比容积定律提出了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阿伏伽德罗定律
公元1814年 J.von 夫琅和费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大量暗线(夫琅和费线),并测出了它们的波长
公元1815年 A.-J.菲涅耳以杨氏干涉实验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形成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圆满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衍射问题
公元1818年 P.L.杜隆和A.T.珀替发现固体热容的经典定律(即杜隆-珀替定律)
公元1820年 H.C.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
A.-M.安培发现二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则相斥
D.F.J.阿喇戈发现通电的螺线管能吸引铁屑
J.-B.毕奥、F.萨伐尔由实验得出长直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定律(即毕奥-萨伐尔定律)
公元1821年
J.赫拉帕司提出气体的“原子”以很大的速度在各方向运动,热是由这些“原子”的运动引起的,而温度则正比于其速度等说
A.-J.菲涅耳发表光的横波理论
约公元1821年 J.von夫琅和费发明光栅
公元1822年 T.J.塞贝克发现温差电现象
C.-L.-M.-H. 纳维发表了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
J.B.J.傅里叶的《热的分析理论》出版,详细研究了热在媒质中的传播问题
公元1824年 S.卡诺提出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卡诺循环
公元1826年 G.S.欧姆发表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欧姆定律
公元1827年 R.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涨落运动(即布朗运动)
公元1831年 M.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F.高斯、W.E.韦伯将绝对单位制引入磁学
公元1831~1840年 M.法拉第以及其后的J.J.汤姆孙、J.S.E.汤森德等人相继研究了气体放电现象,标志着等离子体实验研究的开端
公元1833年 M.法拉第证明电(伏打电、摩擦起电)的同一性
公元1833~1834年 M.法拉第发表了关于电解的两条定律
公元1834年 Э.Χ.楞次 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B.-P.-E.克拉珀龙导出相变的克拉珀龙方程
W.R.哈密顿提出了正则方程和用变分法表示的哈密顿原理
公元1836年 J.F.丹聂耳制成第一个实用电源,即丹聂耳电池
公元1840年 J.P.焦耳公布实验发现的电流的热效应定律
公元1841年 C.F.高斯阐明了高斯光学的理论
公元1842年 J.C.多普勒发现了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多普勒效应
J.R.迈尔提出热功当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的基本思想,后焦耳用大量实验测定热功当量,并确定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公元1843年 M.法拉第作冰桶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
公元1845年 M.法拉第发现磁致旋光现象,并发现大多数物质具有抗磁性
J.J.沃特斯顿根据分子运动论说,导出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提出能量均分定理
G.G.斯托克斯证明并完善了C.-L.-M.-H.纳维所提出的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后称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公元1845~1848年 G.R.基尔霍夫建立了稳恒电路的两条定律,为分支电路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公元1846年 J.G.伽勒根据U.-J.-J.勒威耶用牛顿力学算出的结果发现了海王星,J.C.亚当斯于1845年也作过类似的计算和预言
公元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公元1849年 A.H.L.斐索用旋转齿轮法首次在实验室中测定了光速
公元1850年 A.布喇菲首先推证出晶体只可能有14种点阵
R.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
J.B.L.傅科用旋转镜片作了测定水与空气中光速这一判定性实验
公元1851年 J.B.L.傅科设计了证实地球自转的装置(即傅科摆)
公元1852年 J.P.焦耳和W.汤姆孙(即开尔文)做气体自由膨胀实验,发现了后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焦耳-汤姆孙效应
公元1853年 G.H.维德曼和R.夫兰兹发现,在一定温度下,许多金属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的比值都是一个常数(即维德曼-夫兰兹定律)
公元1855年 J.B.L.傅科发现涡电流(即傅科电流)
公元1856年 W.E.韦伯、R.H.A.科尔劳施测定电荷的静电单位和电磁单位之比,发现该值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
公元1858年 R.克劳修斯引进气体分子的自由程概念
公元1859年 J.C.麦克斯韦提出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率
G.R.基尔霍夫证明一切物体的辐射本领和吸收本领之比与物体特性无关,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
G.R.基尔霍夫和R.W.E.本生发现了金属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公元1860年 J.C.麦克斯韦发表气体中输运过程的初级理论
公元1861年 J.C.麦克斯韦引进位移电流概念
公元1863年 H.von亥姆霍兹的《音的生理基础》出版,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人耳的听觉;他利用共鸣器分离并加强声音的谐音,指出了声音音色的特点
公元1864年 J.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后称麦克斯韦方程组),并推断电磁波的存在,预测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公元1865年 R.克劳修斯创用“熵”这个词
公元1868年 L.玻耳兹曼推广麦克斯韦的分子速度分布律,建立了平衡态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
公元1869年 T.安德鲁斯由实验发现气-液相变的临界现象
公元1872年 L.玻耳兹曼提出输运方程(后称为玻耳兹曼输运方程)、H定理和熵的统计诠释
公元1873年 J.D.范德瓦耳斯提出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公元1876~1878年 J.W.吉布斯提出了化学势的概念、相平衡定律,建立了粒子数可变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公元1877年 瑞利的《声学原理》出版,为近代声学奠定了基础
公元1879年 J.斯忒藩建立了黑体的面辐射强度与绝对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制成辐射高温计,测得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 000℃;1884年L.玻耳兹曼从理论上证明了此公式,后称为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公元1880年 P.居里和J.居里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公元1883年 O.雷诺提出粘性流体中的重要无量纲数——雷诺数
公元1884~1885年 J.H.坡印廷证明电磁场的能流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表示
公元1885年 J.J.巴耳末发表已发现的氢原子可见光波段中4根谱线的波长公式,推动了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工作
公元1887年 S.A.阿伦尼乌斯发表电解质离解理论
H.R.赫兹用实验证明位移电流的存在,发现光电效应
A.A.迈克耳孙和E.W.莫雷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以太风”,得到否定的结果
公元1888年 H.R.赫兹从1886年起持续进行了关于电磁波的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于1888年公布了实验结果,并用实验证明光波和电磁波的同一性
F.赖尼策尔发现液晶
公元1890年 J.R.里德伯发表碱金属和氢原子光谱线通用的波长公式
公元1890~1895年 E.C.费奥多罗夫(1890)、A.M.熊夫夫利(1891)和W.巴洛(1895)各自建立了晶体的对称性的群理论
公元1893年 W.维恩导出黑体辐射强度分布与温度关系的位移定律
公元1895年 H.A.洛伦兹发表电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公式,后称该力为洛伦兹力
W.K.伦琴发现X 射线
P.居里发表关于铁磁体转变温度的研究结果后称居里定律
约公元1895年 A.C.波波夫、G.马可尼分别进行了无线电报的实验
公元1896年 W.维恩发表适用于短波范围的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公式
P.塞曼发现原子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现象(即塞曼效应)
C.T.R.威耳孙发明用云室探测带电粒子
H.A.洛伦兹创立经典电子论
A.-H.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开始
公元18年 J.J.汤姆孙指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即电子组成,导致电子的发现
公元1898年 居里夫妇研究放射性物质后发现了钋和镭
公元1898~1900年 E.李开(1898)和P.K.L.德鲁德提出金属自由电子气模型
公元1899年 P.阿佩尔出版了《理性力学》,提出了非完整系统动力学方程(即阿佩尔方程)
公元1900年 W.C.赛宾提出混响时间公式,开创了建筑声学的研究
瑞利发表适用于长波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
M.普朗克提出了符合整个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并用能量量子化设从理论上导出了这个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