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爱情 生肖爱情
大胆猜一生肖_大胆刁民是指什么生肖啊
tamoadmin 2024-07-13 人已围观
简介1.李灌的李灌的故事2.忠经全集《保孝行章第十》原文赏析与注解3.诡辩论经典例子有哪些?4.烟袋大侠5.文言文告荒答案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
1.李灌的李灌的故事
2.忠经全集《保孝行章第十》原文赏析与注解
3.诡辩论经典例子有哪些?
4.烟袋大侠
5.文言文告荒答案
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象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现在,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佳节,它象征着团结、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着希望。
在这个传说中年的形象与现在年的形象可谓大相径庭,现在年的形象往往是生肖,比如今年是牛年,那么年就以一个气冲斗牛的牛形来到人间,欢迎每个生肖年的到来意味着告别过去的不幸和迎接新的希望,所以年关未至就已充满隆重的欢愉氛围。而传说中的过年则是为了躲避凶兽,年关意味着奔逃,躲避,如果有所谓欢度也不过是为自己还活着感到庆幸而已。抛开传说中对习俗的解释因素之外,我们仍然不难发现传说与现实二者间对年的态度仍有本质的不同。
何以如此?何以传说中的年要以凶兽的面目出现?
让我们来重温这个传说,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年是个凶猛异常的“怪兽”,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会上岸活动等等。如果我们不从现实意义而从象征的意义上来理解的话,这个故事就不是那么有趣了。“海”是神秘莫测之物的象征,年从海上来,即是告诉我们,年的来源乃是不可言说的神秘,是不可理解的。而每到除夕上岸是说,年以除夕为周期周而复始的出现,遵循着一定的时间长度来“伤害人命”,年的到来以夺走生命为目标,这是年出现的目的,也是年因此被看作怪兽的原因——年的出现不可理解,带来的后果又是如此的可怖,以至人们只有纷纷躲避。至此我们可以猜到,这个周而复始来到人间带走生命而又无人可以抗衡,从不可理解的神秘之地来到人世的“年”,实际上就是指时间。时间不停的流逝,以除夕为周期提醒人们自己的存在,两个除夕之间的时间即是一个“年”,它来夺走地上一切生物的生命,尤其是其中有时间意识的那个生命——人。
人作为所有生物中唯一有时间意识的生物,需要对时间的迫近威胁有所反应,如何反应?
第一种态度不出意料是生物性的——逃离,逃到深山躲避“年”,实际上是希望逃离人自身上的时间性,希望以空间上的躲避拉开与时间的距离,借此逃避时间带来的生命终结之焦虑。显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年到该来的时候还是照来不误,这种逃避无助于驱赶人们对时间的焦虑。正当人们对年(时间)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老人出现了。顺便说说,在不同国家的各种传说中,总是出现一些老人的形象,他们在故事的中途出现,为主人公指点方向,这些老人代表一种精神上的原型——睿智,富有远见,并且常常以其道德品质著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也不例外,他宣称自己能赶走“年”,众人当然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这是当然的,好比一个人不能拔着头发把自己揪离地面,在时间中的人如何能超越根植于他自身的时间性呢?人能超越时间而活着吗?于是,智慧(老人)被留下独自面对时间(年)。
时间按部就班的出现,但智慧却给时间准备了一个惊喜——红色、火光和炸响,年被吓跑了。声、光、色,对应于听觉、视觉和触觉,只能为有意识的生物所体验,智慧以加强的生命体验对抗时间。这里,对时间的第二种态度出现了,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应对。
然而,时间是无意识且冷漠的,与一切感觉无关,何以在故事中年会被红色、火光和炸响所惊走呢?
在故事的结尾,人们重回村里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年被赶走了,不仅如此,人们同时还得到了三个对抗年的法宝,从此以后,人们在除夕的时候不再需要逃离,而是用这三种法宝的衍生形式“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来度过年。智慧借助工具召唤生命体验的加强,并把这种体验以形式化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仪式,借助这种仪式,人们不再对年感到害怕,人们能够对年的到来坦然以对。换言之,人们通过仪式驱散了对时间的焦虑。到这里,智慧(老人)的策略就逐渐清楚了,人不能脱离时间而生存,但可以克服随时间而来的焦虑,通过把视线从时间(年)转移到仪式(贴对联、放鞭炮、在家守岁),人的焦虑得到缓解,人在过年仪式的形式中感到安全,时间虽然仍然继续(“年”深居海底),但人们不再恐惧(“年”仓惶而逃 ),年的力量被剥夺,人自由了。人自由地栖居在大地上,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过年”成为节日)。
卡夫卡曾谈到童话,“没有不流血的童话。每个童话都是来自血液和恐惧的深处。这是所有童话共同的地方”。关于年的传说也是一个小小的童话,他真正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时间带来死亡,对死亡的焦虑需要人们来克服它,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克服时间。不止通过仪式,也要通过语言,人们给自己讲述了一个克服时间及其焦虑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和其他的童话一样,人们给自己许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李灌的李灌的故事
有天早晨,张三"苟管。天者,颠也,颠就是人的额头;刑者,戮也,割、刈的意思。家,进入内室要通报丫头的规矩你忘了吗?"卜员外整了整貂皮大衣,慵懒的回答。和李四都起了个大早进城赶集,张三要替老婆买块布料做套两年后,康熙驾崩,雍亲王即位,年号雍正。雍正上台,就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天夜里,李卫突然被钦差抓捕,他看,那钦差竟是魏星!新衣服,李四要给老婆买块布头,二人搭伴而行。
张三和李四一路东扯西拉的谈了些东家锅大,西家碗小的无聊小事。张三觉得没劲,对李四原来,那枚金镯头是他家主妇梳洗时放在脸盆里的,因忘了收捡,被丫头端盆倒水时泼到门外。主妇找不着金镯,便怀疑是丫头偷的,把丫头打得遍"弊端就是此地的天命之人,注定会成为大人生之宿敌,只要大溶做上宰相之位,便能压制天命之人高枕无忧"体鳞伤。丫头受了冤枉,气得几次去牙。后来,主人又怀疑妻子把金镯当信物送给他人,辱骂不止。妻子委屈,也气得吵着要上吊。家戎得日夜不安。说:"李四,到城里还有些路,我们不如一人讲个故事。"李四觉得也好,同意张三的提议。于是张三先讲起来。张三说:从前有个快嘴丫头,少一窍,专说破嘴话,一天外婆到她家替她的小弟弟抓周(过周岁生日),快嘴丫头的父亲怕女儿又说破嘴话,早早地给她准备了吃的喝的,让她吃饱,喝足了,把她扣在门边的大缸下边。外婆、外公、舅舅、姨娘等都来了,大家吃呀喝呀,直到日头偏西,酒足饭饱方才离去。门边缸底下扣着的快嘴丫头一听人都走了,拼命喊:"我爷呀故事就是发生在那场洪水之后。!人家都走了还不放我出来吗?"快嘴丫头的父亲掀起缸,快嘴丫头钻出缸伸了个懒腰,看了一眼弟弟,邀功地说:"我爷呀!我这回可没说破嘴话唷,如果小弟弟死了,可别怪我张货郎挑着担子回山西后,姓华的可就邪乎上了,这样东西等你来收,那不得由你来分吗?我独得有多好。于是,姓华的掐着指头,火烧火燎地熬过了个年头,他就找了个摆渡用的大桶,挑着蜘蛛撑到河心淹子口,大蜘蛛见那金铃挡,便叉开对神足,头扎进水里,把金铃铛抱得离水面只有尺高了,姓华的高兴万分,伛着身子把竹竿往木桶上靠。就在他咬牙使劲时,金铃铛却又滑进淹子口里去了。他赶紧又撑出竹竿子,紧接着大蜘蛛又下去抱。哪晓得,蜘蛛劲还没长足,越抱越低,几次下来,金铃挡没抱起,连大蜘蛛也掉进了淹子口,再也出不来了。喽。"快嘴丫头的父亲一听气得七窍生烟。
张三的故事讲完了,该李四讲了。李四说:过去在在王村有个叫王二麻子和赵老巴子的,也和我们一样结伴上街赶集。正走着,王二麻子突然发现前面路边有一堆银子慌忙跑过去,差点被路上的土旮旯栽倒。赵老巴子说:"王二麻子,你看你,忙什么呢?反正我俩一道的,拾着银子应该一人一半。"王二麻子一听,心里想:也对!反正一人一半,抢什么呢?于是他俩你一锭我一锭分了起来。李四说着舔了一下流出来的口水,看了眼张三又说:"你猜他们每人分多少?"张三瞪大眼睛问:"分玉帝怒气冲冲地大叫道:"哼,好种出好苗?若是老天不下雨,好苗也得当柴烧!"多少?"李四又咂了咂嘴说:"每人分350锭,每锭都是十两的,乖乖两个家伙发财了。"张三又问:"那他们盖房买地用的钱都是拾到的吧?"李四说:"那还用问吗,那两个家伙呆头呆脑的,死干一辈子也发不了财。"张三又说:"那掉银子的还能不找,找到他们要,那有多难看。"李四乜斜了张三一眼,也有点瞧不起地说:"你真笨,你为什么要说是拾到的呢?"
张三不做声了,李四也不做声了。两人走了好一会,张三突然说:"那王二麻子真呆,明明是你先看到的,凭什么要和赵老巴子平分呢?"李四说:"不平分行吗?转眼到了夏天,桑树上的蚕开始作茧自缚,吐丝做茧。姑娘看到蚕丝既有韧性,又很轻巧,便编成衣服给父母穿,蚕丝织成的衣服夏天凉爽、冬天温暖,穿着非常舒服。姑娘受到启发,将蚕捉回家喂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西陵国的子民从此不用再穿树皮、兽皮,而是穿上了美丽轻巧的丝绸。他俩一块走的,谁先看到不都是一样。"张三生气地说:"要是我先看到一堆银子,我就不和你平分,100锭我最多老圆向前飞,飞到笫天前半晌儿,它从空中向下望,见地上有个大村,这村正是集日,人烟闹社,卖烧饼的、炸果子的、衣裳市、粮食市、牲口市、大车小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人多极了。老圆在这村的上空展翅打旋。给你20锭。"李四眼一翻说:"看你美的唷,凭什么只给我20锭,你留80锭,应当平分,每人50锭。"张三也把眼睛一瞪说:"我美得怎么样,给你20锭就算我够义气的了,你要不领情我一锭也不给,你能把我怎么样?"李四急了,一把抓住张三的小褂领子高声吵了起来:"平分,每人50锭,少一个都不行《汉书卷列传第》:"是以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兵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张三见李四撒起了野也来了毛,双手抓住李四的手大声吵着:"20锭,多一锭我都不给。"两人翻了脸你推我拽的。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围着两人看热闹,围观人中有帮张三的,也有偏李四的,开始是两人吵,发展到两群人争吵。
不知是什么时候,有人将此事报告了县太爷。县太爷赶忙带几个县衙役,坐上轿子一路奔从此以后,除了孩子,戴姆德别的什么也不想。当他发现,他的妻子真的要给他生个孩子时,他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他让人做了个摇篮,并做好了切准备。邻居们看见罗伊莎怀了孕,都感到十分惊奇,因为她已经哪知刘有根接到圣旨后
对钦差说:"万物有灵
同样
我所培育的这些花卉都是有灵气的。吕妃娘娘想下子把这些花都搬走
除非她亲自前来黄岩
否则的话
这些花恐怕在半途上都会枯萎的。"钦差听他说得这么神秘
不辨真
只好又赶回京城去如实禀报。 十岁开外,她的身体又干瘪得像个十岁的老太婆。大家都谈论着罗伊莎和戴姆德。来。围观人见县太爷来了,忙让出一条路来并叫开了:"别吵了,别争了!让县太爷公断吧。"
县太爷下了轿,见张三、李四还缠在一起,大声喝道:"都松手,跟我到堂上说话。"
衙役们将张三、李四带到县衙大堂。两大家都知道,黄帝元妃嫘祖,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许多典籍都盛赞嫘祖的伟大功绩,北建隆元年疏文称嫘祖: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脱渔猎以事农耕,制衣裳而兴教化。德配黄帝,辅成怀柔统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农立国之本。几千年来,芸芸众生,悉赖生存,数千万泱泱民众,咸归德化。功高共日月同辉,英灵与天地共寿。边衙役杀威棒在地上敲着,口里喊着"威武",张三、李四早吓得两腿筛糠跪在地上。县太爷举起惊堂木"啪"地一声:"大胆刁民,途中拾银怎能私分?"张三跪在地上头磕得像小鸡啄米连连说:"老爷,我只要一锭,剩下的全给你。"县太爷又举起惊堂木"啪"的一声喝道:"全部交到堂上来,你一锭也不能留"。张三忙说:"那好,那好,全给你。"县太爷有点笑眯眯了说:"拿来。"张三忙说:"我还没拾到呢。"县太爷一愣,又问李四是怎么一回事。李四一五一十如实汇报后还补了一句:"老爷,我要是拾到了也全给你。"县太爷一听气得半死。最后另外,王母娘娘侍女看上溪边石匠,便私自下界与其结为夫妻。临产时被王母娘娘发现,生产后不得不被迫返回天庭,分别时,侍女送丈夫对玉簪,嘱其插到溪流两岸。玉簪便变成了桃树万棵,这条溪流也就成了台江。侍女生下男女也像其母亲样面似台,美若天仙。两岸女子经溪水洗浴,亦百般娇美。以有拾银私分的想法也是罪过为由,各打二十大板后,将张三、李四轰出县衙大堂。
忠经全集《保孝行章第十》原文赏析与注解
一、玉波亭
李灌有一年到河南去,把钱用完了,不能回家没办法,只好到一个姓王的财主家当佣工。不久,这财主在花园里新盖了一座亭子,想题个匾额,便把当地最有名的读书人刘举人请来,说:“只要写得好,润笔钱不会少的。不过匾额上只需题三个字,还要包括四层意思:我姓王,原是个皮匠,后来有了钱,亭前有水。请先生就动笔吧!”这些条件可把刘举人难住了,住了几天也想不出来,顿顿好酒好菜吃不下去,只得厚着脸皮乞求财主再请几位秀才,大家在一起商议商议。于是,王财主又请来五位秀才。这些人平时吟风弄月,咬文嚼字,卖弄风雅,可这会儿一听王财主的条件,个个都傻了眼,嘴巴就像用泥糊住了一样,胡须不知拈断了几根,头发也不知挠掉多少,搔头摸耳,一筹莫展。
此时恰好李灌前来送茶,一见这伙人的窘态,不由得噗哧一笑。王财主见仆人竟敢笑话他请来的这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人,不由得怒道:“笑什么?难道你题得出来?’’李灌正色道:“想写一个。王财主见李灌并无惧色,便说:“你若题得出来,不但酬金全部归你,还要请你坐首席,众人轮流把盏敬酒;如若题不出,可就得白给我干五年!”接着把条件又重复了一遍,李灌也不答话,只是微微一笑,当即铺开宣纸,执笔饱蘸浓墨,写下“玉波亭”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众人看他出手不凡,暗暗喝彩。王财主说:“你先解释解释,看是否合乎我意。李灌不慌不忙地说“你姓王,王字添一点便是玉字,你有了玉,岂不是有了钱?波字是三点水旁一个皮字,既暗示你原来是一个皮匠,又切亭前有水之意,不知是否合乎你的条件?’’听了解释,众人齐赞题得高妙。王财主这才觉得小看了李灌,忙斟了满满一盅酒敬给他喝。
二、一副对联惊知府
清代的同州府管辖韩城、合阳、潼关、华县、华阴、大荔、白水、蒲城、澄城、朝邑十县。新任知府上任后,修建了一所高大的知府衙门,并想在衙门口雕刻一副合乎他。心意的对联,为此他召集了许多知名文人,但拟的对联都不中意。知便出了一张征联榜文,上边写着:只要对联取中,赏银十两。这时李灌正好赶脚来到这里,看了以后便扯下榜文。差人拉他去见知府大人,知府一见大怒,说:“何处刁民愚昧无知,竟敢扯了本府榜文,给我先打二十大板?”李灌忙说:“大人出榜征联,为何出尔反尔?”知府说:“有其才必有其貌,你活像个讨饭的乞丐,岂能有什么奇妙的对联?”没等说完,李灌便笑了起来,说:“人不可貌相,海水岂可斗量!三国张松貌虽不扬而才华横溢,大人以貌取人,恐非卓识。敝人献联,若不中意,再责不迟,若中尊意,当之如何?知府大人见他谈吐文雅,器宇轩昂,不由得面红耳赤,连忙说:“只要中意,如数赏赐。若能缮写,加倍付银。说毕让差人取来笔墨纸砚。李灌不思索一挥而就,上联是:“二华关大水,下联是:“三城朝合阳’’,横额是“同治十属。这对联中的“二华”指华县、华阴,“关”指潼关,“大”指大荔,“水指白水,“三城”指蒲城、韩城、澄城,“朝’’是朝邑,加上合阳,共是十县。 知府看后,拍手称赞,说:“好一个二华关大水,三城朝合阳!不仅联文奇妙,就是墨迹也是铁画银钩。只有十字,便把本府所辖十县,尽括其中。就连这个“同治十属”的横额,还嵌上了同州府的同字。好!好!妙哉!妙哉!请问先生高名大姓?”李灌笑了笑说:“草野之人,贱名十八子,何劳大人谬奖。家境贫寒,偶尔为之,请取赏银,不敢多望。”知府大人只好如数赏银二十两。
李灌走后,知府把召集的文人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让大家看了李灌的对联。当其中有人说出是李灌的笔迹时,知府心想,怪道他说叫十八子,何不聘他为师爷?想到这里,马上让差人追他回来。差人追上李灌问:“你是李灌先生吗?大人有请!’’李灌笑着说:“我怎么是李灌,你没听人说过李灌吗?差人说:“没听说过,他是怎样个人?李灌说:“李灌李灌,从不闪面,走州过县,随机应变。素不识面,真乃笨蛋!,,差人回去,照原话一说,知府说:“唉,你们才真正是笨蛋!’’
三、解 围
有个小伙子赶着大车到朝邑送棉花,快到保宁坡底时,车重坡陡,没留神把财东家卧在路上的一条狗压死了。这条狗平时十分恶,人说狗咬穿烂的,这狗见了穷人总是汪汪地叫个不停,常常把穷人的孩子咬得鲜血直流。可是见了那些有钱的、穿戴好的,它就一声不吭,还直摇尾巴。所以大家一听说把这条恶狗给辗死了,都十分高兴。谁知这财主是方圆十几里有名的“铁爪子,成天变着法儿掏腾穷人,得了这个好机会,岂肯放过?他挡住小伙子的车不让走,说他的狗是专门托人从北山里买来的一条赛虎犬,非赔十两银子不可。小伙子辛辛苦苦地赶脚,口都糊不住,哪里出得起十两银子?愁眉苦脸地不知该咋办。这时有人给他指点说:“李向若先生在附近村里坐馆教书,何不请他来给你帮忙。”
这真是一语提醒梦中人!小伙子找见李灌,说明来由。李灌满口应承,笑着说:“不过要委屈你一下,你得把我叫舅舅!小伙子爽快地说:“这有啥难的?”李灌让他前头走,自己随后跟去。
小伙子看见李灌快走到车跟前,忙大声喊道:“舅舅!”李灌应了一声:“哎!”接着就埋怨他:“你不赶路,在这里干啥哩?”小伙子委屈地说:“把人家的狗轧死了。”李灌说:“咋?你把大车赶到人家门口去咧?”小伙子急忙分辩说:“没有没有,车连辙都没离!李灌转向财主说:“东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俗话说,狗有绳,鸡有笼,你把狗不拴到家里,叫它在大路上游逛啥哩?”看热闹的人都佩服李灌说的在理。财主自知理屈,却又不甘心地说:“那我一条活狗就白白地辗死了?”李灌笑了笑,随口吟了四句:“坡儿甚陡,车如雷吼,既是活狗,为何不走?众人齐声叫好,财主这才无话可说了。
四、作灯联
有一年过元宵节,李灌糊了两个大挂在门前,还贴了一副对联:
挂出去与乾坤壮胆,
看将来为日月增光。
灯笼糊得好,对联写得妙,村里的人都争着来看。村里有个财东,可是眼看着人都拥到李灌家门前去了,心里怪生气,便也挤过来想看个究竟。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副好对联,便向李灌拱拱手说:“李先生,元宵佳节,也请为我写一佳联,不知尊意如何?”这财东平日里巴结官府,欺压穷人,李灌早对他恨透了。见他求联,灵机一动,说:“行!”取出纸笔,略一思索,便挥笔写下一副对联:
蜡灌心肠,惯向黄昏行黑道;
纸糊皮面,几时白昼见青天!
. 众人一看,哄地一声笑起来,都夸李灌写得好。财东明知挨了骂,可这对联是自己要人家写的,有苦难言,只得厚着脸皮跟着大家说好。
五、骂财主
有一年三九天,李灌从一个村庄路过,见一个财主和他儿子坐着一条板凳,在太阳坡里一边晒暖暖,一边监视着长工打粪,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李灌一见这情景,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装气喘吁吁地走到财主跟前说:老人家,你看见我的驴没有?”财主奇怪地问:‘‘啥驴?,,李灌说:两条驴用一根臭棍子,还不停地拌嘴里!’’财东说:“没看见,你快寻呀!,,
李灌走了,财主的儿子忽然明白了“哪里见过两条驴用一根臭棍子?是在骂咱哩!’’原来关中农村备驴时,怕鞍子往前溜,就在驴屁股后面用一根棍子拉住,俗话叫“臭棍子。财主一想,也恍然大悟,赶忙打发人把李灌追回来,押在祠堂里审问。 ‘
李灌走到祠堂门口,一眼就看见上面挂着“李氏宗祠,,的大匾,心里有了底。他一进祠堂跪在财主家的祖宗牌位前大哭起来。财主忙问何故,李灌说:“那上面画的是我哥,我一见就伤心咧!”老财主一听,原来是同宗,便把李灌放了。
李灌走后,财主的儿子越想越不对劲,对他老子说:“祖宗牌上画的是咱几十辈的老祖宗,他却说是他哥,他这不是成了咱的老祖宗了吗?”老财主这才晓得又上当了,派人再去追,李灌早都跑得没影儿咧!
六、惩罚差人
有一年,合阳来了个新县令。为了装点礼贤下士的门面,他打发两个差人去给李灌送请帖。
合阳县城离李灌的家乡南顺村四十多里。当时正是六月天气,两个差人走得又渴又乏,满身尘土。到了村头,只见有个老汉正在拾粪,便恶声恶气地问:“老家伙,李灌在不在?”没想到这个拾粪老汉正是李灌。李先生平日早就恨透了这些狐虎威的东西,一见差人那立眉瞪眼的样子,更是一肚子气,但他没露声色,慢悠悠地说:“我就是李灌,有啥事。差人一听这老汉就是李灌,满脸堆笑地说:“李先生,我
家老爷有信给你!”李灌把粪笼往肩上一挑说:“二位班头请屋里喝茶!”到了屋里,差人取出县官的请帖。李灌抽出来溜了一眼,自言自语地说:“噢,原来是这事!他要这干啥嘛!”差人忙插嘴问:“我家老爷要啥东西?李灌招招手:“你俩跟我来!”把两个差人引到后院,指着一盘大石磨说:“就是这!’’两个差人一看这又厚又重的石磨,心想,我的妈呀,少说也有二百斤,这要抬到城里,还不把人挣死!便问:“老爷要这干啥?难道城里没磨子?”李灌两手一摊,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这我就不知道了!老爷指名要它,我敢不给吗?”这不软不硬的几句话说得差人不吭声了,只得从李灌家里借了绳子和抬杠,准备抬着磨扇回去交差。李灌说:“别
忙,还有一封回信也请交给老爷。二位路上多加小心,要是碰坏了,你我面子上都不好看。”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两个差人头昏眼花,好不容易抬到县城,早已累得散了架子。县官一看抬回一副石磨,心中好生奇怪。差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是你要的呀,李先生还有回信给你哩!县官拆开李灌的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只因进村叫李灌,因此罚他抬磨扇。,’县官看毕大怒:“硬是叫你两个废物把李先生得罪了!明天再抬着好好给李先生送回去!
七、智挫县官
有一年,合阳来了个新县官。这家伙初出茅庐,年轻气盛,他听说前几任都在李灌跟前吃了亏有些不服气,便设下一条毒计,想杀杀李灌的威风。他打发了两个差人去拘捕李灌。 差人来到南顺村,他们尝过李灌的苦头,不敢耍歪,恭恭敬敬地把拘票递过去说:“李大人,我家老爷有事请你!,,李灌一看拘票,心里明白:“狗官是想给我来个下马威。哼,瞎了你的狗眼!”他眉头一耸,主意拿定,平静地回答说:“烦请二位回禀老爷,就说我到月里咧,过几天出了月再来!,,差人知道李灌可不是那种铁链子“呛啷”一拴就跟上走的人,只好回去对县官说:“老爷,这李灌净是满嘴胡扯,他说自己正在坐月子!这明明是怠慢老爷——’’县官恶地说:“别急,到时候叫他尝尝我的厉害!”原来这家伙给一个刚捕到的外地蟊贼许了愿,要他当个证人,陷害李灌,想以此来叫李灌服服贴贴听他驱使。
过了几天,李灌骑着毛驴来了。县官一看,只见李灌把自己一张脸包得严严地,光露出两只眼,那样子,还真像农村刚坐毕月子的妇女哩!县官传人升堂,把惊堂木一拍说:“大胆刁民李向若,为何结伙偷盗,还不从实招来!’’李灌反驳说:“老爷说我结伙偷盗,可有旁证?”县官洋洋自得地说:“当然有!’’便叫传证人上堂。他装模作样地问证人:“是不是这个人指使你的?证人赶忙说:“就是。,’县官面朝李灌问:“你现在还有何话可说?”李灌并没被他吓住,冷笑一声反问证人:“你既然受我指使,那一定认得我了?,’证人毕竟心虚,他不敢抬头看李灌,吞吞吐吐地说:“认——认得。”李灌说:“那好,你就当着老爷的面说说,我是近视,还是斜眼?是麻子,还是光脸?’’这一下把证人给唬住咧,他连李灌的面都没见过,哪里回答得上来?直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个不停。李灌话中带刺地说:“老爷,狗咬一口,入骨三分。我今日要告他个颠倒黑白,诬陷良民之罪,请大人明断!’’县官听了,不得不装点门面,又把惊堂木一拍:“何方歹徒,竟敢诬陷李先生,真是狗胆包天!’’李灌弦外有音地说:“老爷,我们合阳有句俗话,眼斜心不正,肚里有怪病。这小子是个斜眼,心术不正,光想害人,你得给他好好把这怪病治治!’’县官听了这话,脸上一阵儿红,一阵儿白,就像抹了一层鸡屎。
八、给哑吧写状子
过去合阳县衙门El有个人摆着桌凳,上放文房四宝,专门给人写状子。有一天,一个哑巴来到写状人面前,比比画画地向写状人说,有人把他打了,他要到县衙门去告,请求给写张状子。这写状人写过不少状子,可这次作难了。这哑巴姓甚名谁,他要告的又是哪个,一点儿也说不清,这状子该如何写呀?围观的人不少,但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恰好李灌赶集进城,见围了一堆人,忙问何事?写状人告知原因,李灌微微一笑说:“这有何难?”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下四行字:
告状人,是哑巴,
不知道告的是哪达。
去两个差人跟哑巴,
指到哪达抓哪达。
哑巴把状子呈给县太爷。县太爷一看是李灌的笔迹,不敢怠慢,忙派了两个差人跟着哑巴去抓人,替哑巴伸了冤。
诡辩论经典例子有哪些?
保孝行章第十
原文
夫惟孝者,必贵本于忠。忠苟不行,所率犹非其道。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匪惟危身,辱及亲也。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则福禄至矣。故得尽爱敬之心,则养其亲,施及于人,此之谓保孝行[1]也。《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2]。”
注释
[1]保孝行:保证孝道的推行。 [2]“孝子不匮”二句:孝子孝心永不竭,福禄永远相伴随。匮,缺乏,竭尽。锡,通“赐”,赐给。尔类,你们这种人。
译文
奉行孝道的人,最重要的是尽忠。如果一个人连尽忠都不能做到的话,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不会符合道德标准。所以,如果不能尽忠,最容易失去其应有的操守,这不仅仅是危害到本人,同时也会给他的亲人带来耻辱。所以有道德品行的君子在奉行孝道之前,首先要恪守忠道。如果能做到以忠道办事,富贵荣禄自然就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因此,也就能对自己的亲人尽到敬爱之心,并很好地赡养他们,甚至还可以惠及所有的人。这样做,就称得上是真正奉行了孝道。《诗经》上说:“孝子孝心永不竭,福禄永远相伴随。”
解析
所谓“保孝行”,即保证孝道的推行。这里论述了孝与忠的关系,认为遵守忠道是推行孝道的重要保证,一个人要遵守孝道,首先必须遵守忠道。如一个人连忠道都不能坚持的话,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是正确、合道之举。所以在忠道尚且不能奉行的情况下,最容易失去其应有的东西,不仅仅是危害自己的本人,同时也会给他的亲人带来耻辱。所以有道德品行的君子奉行孝道之先,首先就是恪守忠道;只要尽心做到以忠道办事,那么就必然会获得荣禄富贵了。
一个不为诱惑所动、能够经得住考验的人,不仅不会丧失机会,相反会赢得机会。此外,还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一点点忠诚比一大堆智能更有用。毕竟,需要用行动来落实的小事有很多很多,而需要用智能来做出决策的大事却很少。“永远忠诚”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口头上表示忠诚,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每个人应永远忠诚于自己的团队,永远忠诚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唯有这样自己才会有进步,工作或事业才能不断地成长。
典例阐幽
迷途识返的程少恒
贪官污吏憎恨,有的贪官一贪到底,死而后已;有的贪官却能悬崖勒马及早回头甚至成为清官,程少恒就是这样的一位官员。
程少恒,生于清嘉庆二十年,同治甲子科江南乡试举人,殿试进士,历任江西永宁、上绕、广信、湖口、峡江等知县。他的老家在司空山南麓今店前镇河西畈,家乡许多人说程少恒是个贪官。的确,程少恒开始担任二、三任知县后,名声不好,这风声传到了曾国藩的耳朵里。曾国藩的部下,水师总督彭玉磷对这事很重视,还专门微服暗访。
那是在程少恒任湖口知县时,彭玉磷装扮成一个被强盗抢劫的秀才,到程少恒的县衙里告状。彭玉磷事先得知,程少恒是根据行贿者所付出银两的多少,来作为断案,解决问题的准则。也就是说不论理在何方,只要多塞银子就会赢得官司。彭玉磷还打听到程少恒受贿的习惯,那就是银两需要在大堂磕头时,从程少恒端正的案桌底下抛过去或踢过去。彭玉磷掌握这个火候,在下跪申诉磕头时说:“学生乃一介寒儒,被强盗抢劫,无以为生。”接着大叫:“望青天大人为学生作主啊!”就在他边喊叫边磕头的同时,将一锭五十两的银块抛向程少恒的脚下。
程少恒听得脚下的响声,像往常一样,用脚试探着,知道礼物不轻,心里也有谱了。在“明镜高悬”的横匾之下,程少恒暗自高兴。待彭玉磷详细诉说被抢的情况之后,他就觉得不很对头。这个秀才既然被抢,那还有这么大,这么重的银锭送礼?不合常理,于是就站起身来打量着下面跪着的告状人。猛然发现告状人的颈后,有一条深深的线状痕迹,这是做官人长期戴官帽而被勒出的“官帽印痕”,就更加引起他的怀疑。他暗暗提醒自己:来者不善,当心陷阱。为进一步证实自己怀疑是否可靠,程少恒突然大喊一声:“告状人抬起头来!”彭玉磷本想低头蒙混来试一试程少恒是否贪赃的真相,听这一声大喊,他无奈只得把头抬起来。机警的程少恒稍一打量便发现彭玉磷胸前的腰牌。说时迟那时快,程少恒马上故作镇静地把脚下那锭银子踢了回去,并大声斥责:“大胆刁民,你身为生员,还想行贿本官,该当何罪?”彭玉磷只得磕头谢罪,退出大堂。程少恒望着彭玉磷的背影长长舒了一口气:“好险啊!”这一次,彭玉磷不但没有试出程式少恒的贪财恶迹,反而认为人们的传言有误,觉得程少恒是个不受贿的清官,打消了原先的怀疑。
通过这次“报案”之后,使程少恒清醒起来,真的改邪归正成了清官。他从湖口迁任峡江知县以后,就完全换了一个人。临江府峡江县是一个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的穷县,而且匪盗猖狂,社会混乱。程少恒上任后以德感民,以法治匪,大力发展农桑,同时减轻赋税,扶贫济困,使人民安居乐业,获得很好的官声。这些政绩上告朝廷,皇上又特授他为兴国县知县。在兴国那里,程少恒更加清正廉明,深受人民爱戴和官府赏识。兴国人民感恩戴德,在他离任时还以“万民伞”相赠。
后来,家乡的父老说:“养儿不怕痴,就怕无转志”。程少恒迷途识返由贪官转而变成清官的佳话流传至今。
进宝状元黄信一
相传,店前镇杏花村,从前出过一位进宝状元。这位状元叫黄信一(又叫黄先懿),住在店前河的西岸。他幼读诗书,很有天分,又能习武善射,巡山打猎。
一天,他带着猎犬背着弓箭,到河东岸的红岩山上打猎。不料,刚进山就遇到三只白鹿,一公一母带只小鹿在杂树林中觅食,他喜出望外!听老猎户说过,白鹿是鹿中之宝,这机会可遇而不可求。他瞄好路径放出猎犬一阵猛撵,三只鹿都被撵到山下的茅草坪里,茅草一人多高,不见了鹿的踪影。突然猎犬一阵狂吠,两只白鹿一跃起而起,纵身越过小河逃走,猎犬也尾追而去。凭着猎人的经验他径直到白鹿纵起的地方,不大费力的就将小鹿逮住。他急忙解下腰间的长手巾,连包带裹地把小白鹿抱了回家。
那只小白鹿,出生不久,还在喝奶。只见它全身嫩毛雪白如玉,蹄壳和眼睛透着粉红色,实在令人怜爱。黄信一的妻子正巧刚生过儿子,还在月子里,她挤下自己的奶水来喂小白鹿。一家人对小白鹿,就像对待自家的婴儿一样,生怕有个闪失。小白鹿似乎通人性,它性子温顺,不仅不怕人,还常到院子里蹦蹦跳跳,和小孩子们一同玩耍。
自从有了小白鹿,黄家的屋前屋后经常发现鹿的蹄印。那时,野物闯进山村是常有的事,谁也不在意。一天,黄信一清早出门,发现一对老白鹿竟然守在门前,令他一怔:莫不是老白鹿看自己的鹿儿来了?他有意让它们与小白鹿亲近,后来它们竟大胆地进来给小鹿喂奶。黄信一心里一酸,自后也就任凭它们来往。黄家本以为它们看过后就离开,谁知它们竟留在院子里,陪着小白鹿不走了。黄信一的心灵被深深触动:真是人畜一般亲情无二啊!从此他收弓箭再不打猎,一心在家攻书,与全家人尽心尽意饲养好三只白鹿。久而久之,黄家“人鹿共处”的事被传开,远近的乡邻赶来看稀奇,许多商客也闻讯出高价索买小白鹿,黄信一只一句话:金不换!
黄信一居住的村庄是个畈区,村里栽了很多杏树,一到春天杏花盛开,峰蝶飞舞,人就像在花海里穿行一样,景致美极了。每年这季节学友也来他家吟诗作赋,与他同游司空山。安庆府作小吏的学友,这年又依约前来,还专为他带来一张朝廷的文告。文告说,本朝新主登基,在京城新建“御园”,要广征天下珍禽异兽。学友的良苦用心,信一心中明白:白鹿是兽中之宝,一个百姓人家如何能安安稳稳地长久养着三只白鹿?这事要是朝廷得知,招来的是福,是祸?再说白鹿进了御园说不定还能传宗接代呢。他权衡再三,最后拿定主意:进京献宝的意愿,知府大喜,急忙具奏章进京,并亲处接送宝物。
进京献宝是大喜事,黄家选择黄道吉日。启程这天,黄氏家族的长辈和村里的邻居,吹吹打打赶到店前河边送行,白鹿上了安庆府派来的特制竹排顺流而下,一路顺风,到了京城。知府上金殿奏报皇上:平民黄信一敬献兽三只,请皇上验宝赐封。皇上当即摆驾御园在“鹿苑”看到三只招人喜爱的白鹿,满口赞扬“好宝、好宝”。夸黄信一忠君报国,进宝成功。
第二天,皇上御赐黄信一“进宝状元”并留京城任职。黄信一谢恩,同时具奏:小民惯居山野,志乐田园,不善为官,请准回乡耕读为本。皇上很欣赏他的志向,加赐金银锦缎,准其回乡。谈起宝物,皇上意犹未尽,问道:状元公,此宝得于何处?黄状元答道,山间草坪小河边。皇上说:得宝之地就叫“白鹿坪”、“白鹿河”吧。皇上又问道:状元公恋乡情重,想必家乡风光如画?状元回奏道:家居小村杏树成林,花香十里,远近闻名。皇上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赐状元家乡名叫“杏花村”。黄信一谢过万岁,衣锦荣归,终生乐守田园。“进宝得状元”的佳话和皇上所封的地名,一直传到今天。
管仲举谏齐桓公
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深谋远虑,富有远见。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获得了军事上巨大的胜利,陆续消灭了散布在各个地方的割据势力,只有强硬的楚国还没有臣服齐桓公。
连战皆捷的几位大将建议齐桓公:“您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出兵讨伐楚国,一统江山呢?我们随时为您效劳!”
这番话说到了桓公的心上,他看着手下将领主动请战,心中甚是欢喜,于是决定出兵。管仲得知齐王出兵,马上前去阻止,劝道:“现在可不是攻打楚国的好时机,大王你千万不要草率行事!”
“为什么?你没有看到现在士气大振吗?而且我国粮草充足,我实在找不出时机不成熟的理由!”齐桓公有些不解。
“我们连续征战数次,兵马早已疲惫不堪。再说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不一样,它实力雄厚,国力强盛,现在进攻实在很危险!”
“那我们就眼看楚国继续强盛下去吗?难道等着它把我消灭了不成!”齐桓公着急了。
管仲笑着说:“我自有办法,而且保证你一年之内不动一刀一枪,不伤一兵一卒,就让他降服!”
齐桓公半信半疑,但看着管仲胸有成竹,就放手让他实施既定的。管仲命人铸造了不计其数的铜币,然后派一百名商人去楚国买鹿,临走时嘱咐他们说:“齐桓公特别喜欢观赏鹿,愿以重金购买活鹿。”
商人们到了楚国后,四处悬赏购买活鹿。梅花鹿在楚国很普遍,不值钱,两枚铜币就能买到一头,人们大都把它们宰杀了吃肉。楚国人一听有人重金购买活鹿,于是纷纷到山上捕获。随着猎鹿人的增多,鹿越来越少,而鹿的价格也一涨再涨,从开始的5枚铜币到10枚铜币。几个月之后,商人又抬高了价格,40枚铜币一头。在当时,40枚铜币可不是小数目,能买2000斤粮食。楚国上下见有利可图,都放弃自己的行当去寻找野鹿。农民变成了猎人,战士也不顾纪律,上山捕鹿。
不知不觉,一年就快到了。管仲对齐桓公说:“您现在可以召集人马,出兵楚国了。现在楚国只有数之不尽的铜币!农民因为猎鹿荒废了田地,没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士兵因为猎鹿无心操练,丧失了作战的技巧和能力。成熟的时机已经到了!”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放出发兵的消息。楚成王见粮源断缺,人民因为饥荒四处逃亡,士兵都无心恋战,如果自己勉强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他连忙派使臣向桓公求和,心甘情愿地归顺了齐国。
浪子回头金不换
周处是晋朝义兴县人,因为年轻的时候好惹是生非,被当地人们视为祸害。
那时候,在义兴县境内的大河里出现了一条蛟龙,同时在义兴县山里又有只斑额吊睛猛虎,它们都时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当地人们都把周处同蛟龙、猛虎一起看作是“三个祸害”,而这“三个祸害”中又以周处更加厉害。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祸害,曾经有人劝说周处上山去杀死那只斑额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斩除那条危及乡里的蛟龙。
周处听人劝说后,立即上山去杀死了斑额吊睛猛虎,接着又下山来到有蛟龙作恶的河边。当蛟龙露出水面准备向他扑过来的那一刹那间,说时迟,那时快,周处转眼间便跳下河去举起手中锋利的砍刀,向作恶多端的蛟龙头上砍去。那蛟龙为了躲避周处的刺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几十里路远。周处一直紧紧地跟着它,同样是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底。就这样,三天三夜过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人们都在为这“三个祸害”的灭亡而奔走相告,互相庆贺。
谁知周处在杀死了蛟龙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边。当他上到岸上来时,看到人们正奔走相告,都在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庆贺,这时他才晓得自己早已被人们认为是祸害了。这是为什么呢?他扪心自问,经过一番仔细的反省之后终于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于是,他到吴郡去寻找陆机、陆云两兄弟。因为陆家兄弟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处是想请陆家兄弟开导思想,指点迷津。
周处头脑中带着疑惑来到吴郡陆家的时候,陆机不在家,正好会见了陆云,于是他就把义兴县人为什么恨他的情况全部告诉了陆云,并说明自己想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请陆家兄弟指点迷津。陆云开导他说:“古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贵的;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前程还是满有希望的。”陆云接着说:“一个人怕只怕没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够传播开去呢?”
周处听了陆云这番话后,从此洗心革面、改过自新。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后来终于成了名扬四方的忠臣孝子。
杨震拒金表清廉
杨震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人。他为人正直,名誉清白,备受人们的推崇,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威望。朝廷珍惜他这个人才,于是提拔他担任荆州刺史。
杨震为官有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发掘人才,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他的推荐得以飞黄腾达,王密就是其中的一个。起初,王密只是荆州地区的一个名士,后来受到了杨震的重用,担任了山东昌邑县的县令。
王密现在在官吏中享有名气,时时想起杨震对自己的帮助。心想:要不是杨震的推荐,自己还不知道哪天才有出头之日呢!他决定借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两年后,杨震被调往山东东莱任太守。王密觉得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因此盛情邀请杨震在上任途中务必到昌邑叙叙旧情。盛情难却,杨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在昌邑停留了几日。王密生怕有所怠慢,安排得无微不至,吃穿住用行都不用杨震操心。
临行前的晚上,杨震正要入睡,王密推门进来,客气地说:“没有大人您,也就没有我王密的今天,这个恩情我不知用什么来报答。这里是我的一点心意,权作送给您的盘缠。”说完,就从身后掏出十斤黄金。
杨震见状大吃一惊,好言劝道:“盘缠我还是有的,你不必操心。我平生以清廉严格要求自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你收起来吧!”
王密回答说:“这只是我的一片心意,既不是行贿受贿,也没有买官鬻爵的嫌疑,是我们个人的交情。现在天这么晚了,这件事情谁也不知道,您就放心收下吧!”
杨震在这些事情上是非常认真的,见他执迷不悟,而且说得有条有理,不禁心生怒气,训斥道:“你不要再说下去了,今天的事情已经有四个人知道了,这已经足够我拒绝你了!”
王密好奇地问:“怎么有四个人呢?”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难道还不够多吗?”杨震的反问掷地有声。王密只好惭愧地收拾起那些黄金,悻悻地离开了。
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杨震在做官期间,为政清廉,从来不授受任何礼品和礼金。全家人也没有因为他做官而享受一天的安逸,仍然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
有人善意地劝说他应该趁现在做官的便利,置办一些田产和房屋,也好为子孙后代留条退路。但每次杨震都坚定地说:“我一辈子没有沾染上有损我清白的事情,一旦上了贪船,什么时候靠岸就由不得自己了。这种事情我不会做的,当着别人我不会做,我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做!”
“那你能给你的子孙们留下什么呢?”别人问。
“别人都会说他们是清官的后代,这笔遗产就够他们受用一生了!”杨震自豪地回答。
刘备直言劝诫许汜
东汉末年,刘备和许汜交情深厚、不分彼此。
一天,刘备和许汜一边煮酒一边闲谈,好不惬意。最后,话题谈到当世的著名人物,许汜评论起徐州的陈登,不屑一顾地说:“陈登那人太没有教养,这种人不值得结识。”
刘备觉得他的这番话很突然,就直接问道:“是吗?在我看来好像不尽然。你这样说有根据吗?”
“当然有!”许汜显示出几分恼怒,“我前几年专程亲自登门拜访他,谁想到他一点诚意也没有,根本就不讲究什么待客之道。他对我不理不睬不说,最让我气愤的是他竟然安排我到一张放在房间角落的小床上休息。他分明是狗眼看人低!”
刘备静静地听完,随后爽朗地笑了,说道:“他这样做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
许汜很惊异于刘备的直言不讳,感到迷惑不解,又想为自己辩解,于是问道:“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刘备双手搭在他的肩上,说道:“你在外面已经有很大的名气,别人对你的要求自然要比一般人高。现在兵荒马乱,百姓受尽了苦头,吃不饱、穿不暖。但你对这些毫不关心,偏偏想着谁家有肥沃的良田出售,谁家会转让大房子,还想从中渔利占便宜,陈登最不喜欢这种人。你想想陈登会乐意和你说真心话吗?”
刘备继续坦率地说,“他还给你安排小床,算是不错了。说句真心话,如果我是他,不把你轰出家门,恐怕也会让你睡在地上,连一张床板都不会给你!”
刘备说完,仍然和颜悦色地看着许汜,没有丝毫嘲讽之意。
许汜早就红了脸,听完刘备这一番直言劝诫,这才意识到自己有这么多的缺点,不禁心悦诚服,决心改正。
因为你不够忠诚
小郑跳槽到了一家公司任主管,可没过多久就接到了解聘通知书。她感到大惑不解,就去找老板问个究竟。老板反过来问了她两个问题,让她回答“是”或者“不是”。
一个是:“你去德国培训是以前的公司花钱委派的吗?”
小郑回答:“是。”
另一个是:“你跳槽是因为工资太低了吗?”
小郑回答:“是。”
老板说:“这就是解聘你的原因,因为你不够忠诚。”
小郑急忙说:“可是——”
老板打断郑丽的话:“我不想听你辩解什么。”
小郑只好一声不响地离开了公司。开始她弄不明白老板为什么问她这样两个问题,不久,原来公司的同事给她打电话告诉她,老板开会说她刚跳槽就被炒了鱿鱼,是因为她对以前的公司不够忠诚,难保她有一天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来。
原来,小郑以前的老板和现在的老板是朋友关系,现在的老板从小郑以前的老板那得知这一情况的。
这都怪小郑跟老板闹翻了。小郑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待遇问题。她老是在老板面前抱怨工资太低,要求涨工资,两人经常发生争吵,老板指责她忘恩负义,公司花钱让出国深造,现在却抱怨工资太低。老板告诉她,你干出成绩来,工资很自然就给你涨上去。她听了老板的话,准备在公司干出成绩来。有一天同学聚会,看着原不如她的同学,后来都升了职,并且收入比她高出几倍。她听后心里有点不平衡,心想他们的能力并不怎样,却混得如此好。她下定决心要找一家大的公司,来证明自己能力并不比他们差。后来,写好辞职报告,还没等老板批准了,就离开了公司。
“傻”人有“傻”福
威廉·莫里斯和他的哥哥都在美国打工,他们的工作是在一个码头的仓库里给人家缝补篷布。兄弟两人都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但威廉·莫里斯与哥哥不同的是,当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就像给自己家做事一样。
有天夜里,威廉·莫里斯被暴风雨惊醒,他想都没想就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冲了出去。哥哥怎么拦不住他,直在后面骂他是个傻瓜。威廉·莫里斯跑到露天仓库里,仔细检查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并顺手把被风掀起的篷布重新盖好。没想到,老板也不放心这些货物,就开着车过来看一下,正好遇到了已被淋成落汤鸡的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的诚实和负责得到了老板的信任,他被直接晋升为分公司的总经理。分公司的大小事务都是威廉·莫里斯一人说了算,威廉·莫里斯的哥哥不止一次地对他说:“给我弄个好差事干干。”威廉·莫里斯都没有同意,虽然这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他深知哥哥的能力是不能胜任其职的。哥哥直骂他六亲不认,说他:“你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
烟袋大侠
如下:
1、一个人有三个头
某甲对某乙说:我能证明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说:愿闻高见。
甲说:每个人有一个头,没有人有两个头,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所以,一个人有三个头。
2、你是头上有角的人
古希腊著名诡辩家欧布利德斯有一次对一个人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有的东西,对不对?”
那人回答:“当然对呀!”
接着欧布利德斯又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那你就是头上有角的人了。”
那个人被弄得莫名其妙,知道受了愚弄,又说不出所以然,不知怎样反驳欧布利德斯。
3、大胆刁民,本官何曾亏了你
从前有一个县官要买金锭,店家遵命送来两只金锭。
县官问:“这两只金锭要多少钱?”
店家答:“太爷要买,小人只按半价出售。”
县官收下一只,还给店家一只。
过了许多日子,他不还帐,店家便说:“请太爷赏给小人金锭价款。”
县官装作不解的样子说:“不是早已给了你吗?”
店家说:“小人从没有拿到啊!”
县官拍案大怒道:“大胆刁民,本官要你两只金锭,你说只收半价,我已把一只还给了你,就折合那一半的价钱,本官何曾亏了你!”
店家听罢,苦不堪言。
4、天机不可泄露
从前,有三个秀才进京赶考,途中遇到一个人称“活神仙”的先生,便前去求教:“我们此番能考中几个?”先生闭上眼睛掐算了一会儿,然后竖起一根指头。三个秀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请求说清楚一点。
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以后你们自会明白。”后来三个秀才只考中了一个,那人特来酬谢,一见面就夸奖说:先生料事如神,果然名不虚传。”还学着当初先生那样竖起一根指头说:确实只中一个。
秀才走后,先生的老婆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灵呢?”先生嘿嘿一笑说:你不懂其中的奥妙,竖一根指头,可以作出多种解释:如果三人都考中,那就是一律考中;要是都没有考中,那就是一律落榜;要是考中一人,那就是一个考中;要是考中两人,那就是一人落榜。不管事实上是哪种情况,都能证明我算的是对的。
5、一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三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字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
文言文告荒答案
泗洲城住着蔡、朱、周、刘四大富商,他们都是不良官商,经常狼狈为奸,不义之财。
一次,有“烟袋大侠”之称的库大宽带领弟子,给蔡、朱、周、刘四大富商押解两箱货物。开箱验货时,却发现不是他们要的烟土,而是两箱树根。知县询问随行衙役王祥,王祥说离开广州后,一路上小心翼翼,始终跟在马车左右。
经过仔细回忆,王祥想起他们赶着马车夜住太平庄的事,可能问题就出在太平庄的宋一凡身上。王祥猜得没错,这两箱烟土确罗抬手将银子打翻在地上,无理道,"偷了东西赔几个臭钱就想了事?没门!你们几个狗奴才傻站着干嘛,快给我把人带回去!"实是他们在太平庄的那个晚上被宋一凡换掉的。而王祥等几个衙役那晚没察觉出一点儿的动静来,是因为宋一凡在酒中下了不多的 *** 。
知县大人没想到被库大宽和宋一凡两个人合谋耍了,但无法声张,只能吃个哑巴亏;同时为给四大富商一个交代,还不得不将自己的心腹王祥治罪收监。
从广州回来后,库大宽的“安民会”声望越来越高,每个月承揽的业务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慕名来拜师学武的和上门来切磋武艺的人也蜂拥而至,一时间,“烟袋大侠”库大宽的名字四方传诵,妇孺皆知。
这几天,库大宽对自己的烟袋进行了改进,重新制作了一杆大烟袋。
这年冬天,库大宽正召集“安民会”的弟子们围坐在自家堂屋的火炉旁,研究、参悟库家祖传下来的一本练功秘籍―《库氏吞吐经》上的呼吸功法,库家大院里忽然闯进了五个壮汉。为首的一个虎背熊腰,满脸络腮胡子,一进院门便大声叫起来:“哪位是库大侠?杜二峰今儿特来拜会。”
“在下就是库大宽丢表又赔鹅,个大傻瓜。,不知杜先生有何见教?”见有人登门造访,库大宽赶忙抱拳施礼,起身相迎。
“听说库大侠有杆大旱烟袋,我和我的这几个兄弟都很好奇,想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杜二峰顿了顿说,“半个月前,我手下的几个兄弟去湖阳镇做买卖,说是被库家寨的人打伤了,我也想顺便来问个究竟。”
闻听此言,库大宽心里有数了,拱手道:“杜先生远道而来,多有劳累,先进屋烤火、抽袋烟如何?”
原来,半个月前,库家寨的十几个弟子被湖阳镇的喊了几声,只见个人跑了过来:"银子是我丢的!"陆家明看,那人是他的邻居肖大,立即把那只银锭揣进了怀里。赵员外请去护送女儿出嫁,半道上他们打退了一帮拦路抢劫的土匪,并打断了其中两个土匪的胳膊。今天杜二峰跑来过问此事,看来他们是一伙儿的,都是石柱山上的土匪。
杜二峰也不还礼,径直走进屋,伏羲教人打鱼的故事!伏凑巧县太爷升堂,端坐在公案后面,衙役分立左右,正准备审案子。财迷精摇着宝枝走了过来,守门衙首先,他把行动的前锋选定为屠岸贾,之后将屠岸贾提拔为司寇。司寇地位较高,略相当于卿,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务。役见是全城首富财迷精,就入了进去。进了大堂,县官见是老朋友,也没多在意,只是见他手中摇着根干树枝样子好笑,财迷精更以为别人看不见他,就大步到公案前,抱起官印就走。县太爷见状不由大怒,声断喝,如狼似虎的衙役便上前夺回大印,将财迷精按倒在地顿狠打,把财迷精打了个 *** 开花。县太爷拍惊堂木:"大胆刁民,为何抢夺本官大印?"财迷精爬在地上手里还握着宝枝边摇边说:"宝枝,大老爷您看这是宝枝啊!谁能看见我?谁能看见我?"县官更生气了"来呀,把这个疯子押进大牢!"羲兄妹制了人烟以后,世间天比天热闹起来了。可是,那时候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大不相同。那时候人不晓得做庄稼,天到黑只晓得打野物,吃的就是野物的肉,喝的就是野物的血。野物打得少,就少吃些;打不到,就饿肚皮。在那个时候吃饭成了个大问题。在火炉旁坐了下来,和他同来的那四个壮汉也跟进屋来,站到了他的身后。
“仲文、仲武,快把为师的烟袋抬出来,先请客人吸袋烟。”库大宽一声吩咐,仲文、仲武转身跑进了里屋,然后抬出一杆烟袋来。这杆烟袋,铜嘴铜杆铜锅儿,通身锃亮,光芒四射,烟袋锅有蓝边碗那般大小,烟袋杆四尺半长短,擀面杖粗细,烟嘴儿仿若一只小酒葫芦,而烟袋杆上所系的烟布袋竟和装粮用的麻包一般大小,而从仲文、仲武抬烟袋的样子看,这杆烟袋少说也有二三十斤重!
“杜先生,请!”库大宽从仲文、仲武手中接过烟袋,然后递到了杜二峰面前。杜二峰接过烟袋,也不答话,左手拎着烟布袋,右手抄起烟袋杆,舀水似的把烟袋锅插到烟布袋,满满地舀出一锅烟来,这锅烟少说也有一斤半开外。接着他把烟袋嘴往嘴里一塞,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点火!”
“杜先生小心点儿,可别呛着了!”库大宽边说边挽起袖筒,然后迅雷不及掩耳,把手伸进熊熊燃烧的火炉中,抓起两块红炭严严实实地捂到了烟袋锅上。
“不错!不错!”杜二峰一连吸了七八口,边吸边叫,可令人称奇的是,只见他一口接一口地往肚里吸,却不曾见他把吸到肚里的烟吐出来。众人正在纳闷,杜二峰却忽地挺直了腰杆,伸长了脖子,对着院中一只正在啄食的鸡“呼”的一声吐出一股浓烟来,顷刻间,风声骤起,鸡毛满天,待烟雾散尽后,众人无不惊讶失色,只见那只鸡已毫毛无存,“赤身”,横尸院中。
真是来者不善啊!
库大宽心中暗想,这种“吹风拔毛”之神功绝技,没有20年是绝对练不出来的,可见这杜二峰内功之深厚。
“嘿嘿嘿,”见此情景,杜二峰一声狞笑,然后从牙明朝年间,山东有员外,叫张子义,家中富有,开着家当铺,为人仗义疏财,喜好结交朋友。缝里挤出一句话来,“谁敢和我作对,那时伊尹也很想到汤王那里去做事,发挥自己的才干,使自己有用武之地,只是找不到去汤王那里的门路。现在趁着有莘王嫁女的机会,于是便毛遂自荐,申请做了陪嫁的臣子。有莘王本来也并不怎样重视这个生长在水边桑树里、脸孔上连眉毛和胡须也不长的怪孩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把御膳房厨子兼宫廷教师的伊尹,当作陪嫁臣子和女儿起送过去。断我财路,我就像杀这只鸡一样杀死他,不管他是不是库家寨的人。”
闻听此言刘定仁牢记父亲临终之言,含泪办完丧事,遂辞了官差,子承父业,心经商。刘定仁不但腹有诗书,而且天资聪颖,他用先进的经营方法,苦心孤诣,几年后竟力挽狂澜,重振刘家昔日辉煌,不但将皮革生意做得如日中天,而且将业务拓展到钱庄领域。,库大宽一声不响地从腰间扯出了一杆半尺长短的小旱烟袋,然后装了锅刘老爷先拿鼻子闻了闻,然后抿了小口,咂舌,再抿花爷说:"你不是说,那小孩下雨时撑着伞,不下雨时夹着伞吗?可现在下那么大的雨,为什么画上这小孩是夹着伞的?你这不是骗人吗?"小口,直到杯子见底了,他才抬起头,用袖子擦擦嘴,伸出大拇指,说,琼浆只应天上有,化作春雨到凡间!好酒啊,好酒!烟对着炭火深深地吸了一口,接着他起身来到门后,伏下身子把口中的烟雾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泾县城里,有位男子名叫王知名,以写字卖字为生。这年秋天,他忽然不写字了,却迷上了斗蟋蟀。缓缓地向一鼠洞吐去,不想顷刻间鼠洞里竟传出一阵凄惨的鼠叫声,紧接着,十来只老鼠从洞中鱼贯而出,一个个七窍出血,五步"好哇,孩子,你自己去跟我闺女谈吧。要是她喜欢你,当然会等候你年的。"之内全都仰面朝天而死。
库大宽瞧了瞧杜二峰,然后正色道:“我杀土匪强盗,不费吹灰之力,就如同杀死一群老鼠!”
“好个库大宽,十多年前,我师弟‘赛李逵’和你争夺头名教头,被你打得满头疙瘩,丢盔撂甲,到现在看见烟袋还心里发慌,今天我‘铁罗汉’就会会你这烟袋大侠,为我师弟雪耻,为我石柱山受伤的兄弟报仇!”杜二峰扔掉烟袋,飞身跳到了屋外,然后脱去长袍,从腰间抽出两把鬼头大黄老员外有个独生女,名叫黄荷,十岁,长得花容月貌,美若天仙。黄**自小听从父母之命,天到晚坐在北楼之上,练习手工针线、绣花织锦,大门不出门不迈。虽然她很少出门,但她也和家里人样,每天都听到关财的歌声,内心十分开心。刀来。
闻听此言,库大宽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这杜二峰就是石柱山上的匪首“铁罗汉”,而且他和十多年前在泗洲演武场上被自己打得抱头鼠窜的“赛李逵”还师出同门。
于是,库大宽拾起“铁罗汉”扔下的那杆大旱烟袋,健步走出了屋门,不过他并未急于同“铁罗汉”过招,而是抱拳劝道:“杜先生,你有一身好功夫,只可惜误入了歧途,我劝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要知道为非作歹绝没有好下场!”
“想劝我改邪归正,那就先赢了我手里这两把刀!”“铁罗汉”晃了晃手中的刀,做出了打斗的架势。
“既然你硬逼我出手,那在下就只好得罪了。请!”库大宽话音一落,“铁罗汉”便舞动着他手中的两把鬼头大刀冲了过来,只见刀光闪闪仿若梨花纷飞,顷刻间,刀光淹没了人影竟变成了一团寒气袭人的白色光球。
见此情景,库大宽岂敢怠慢,他一声长啸,挥动着烟袋也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霎时间,风声乍起,一团金**的光球也一下子把他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于是,两只光球便在院中追逐搏杀起来,日,临清县何县令在衙中设儒林宴宴请县中士子。见萧天赐也混在其中,何县令不禁眉头皱,想整治整治他,于是故意说道:"古人有云,君子艺,琴棋书画。请各位先挑选项拿手的展示番,方可入席。"众人听了,都知道何县令是故意要让萧天赐难堪,纷纷拍手高声叫好。时而火花片片,时而星火点点,而随着一阵阵四射飞溅的火光,库大宽烟布袋中的烟叶却忽地一下撒了出来。
见此情景,库大宽的弟子们无不大惊失色,不好!莫非师父的烟布袋让“铁罗汉”的鬼头刀给刺破了?他们不由得把心吊到了嗓门处……
然而,一袋烟的工夫后,情况起了变化,只见白球愈来愈小,黄球越来越大,接着黄球慢慢地将白球挤到了墙角,众人正称奇时,忽听得“当啷啷”两声脆响,“铁罗汉”手中的两把鬼头大刀被击落在地。眨眼间,白球消失了,紧接着,黄球也一下子变成了黑球,众人正惊骇不已时,黑球却忽地停了下来,大家定睛一看才发现,那黑球原来竟是库大宽烟袋杆上所系的烟布袋儿。
库大宽手握烟杆,昂首立于院中,他虽汗流满面,脸上却挂满了胜利的喜悦。
再看“铁罗汉”,却早没了踪影不知去向,莫非这匪首会土遁之术,大家正在纳闷,却见库大宽手中的烟布袋里慢慢地拱出个脑袋来……
原来,不知何时,库大宽已倒空了烟布袋中的烟叶,把“铁罗汉”的身体给严严实实地装了进去……
选自《绝妙小》2015.11
(段明图)
大侠
1. 文言文《告荒》在线翻译
有一荒年,一老人到县衙告灾情,请求少征赋税,县官问道:“麦子收了几成?”
老人答道:“三成。”
县官又问棉花。
老人回答说:“二成。”
县官再问稻谷。
老人又问答说:“也是二成。”
县官顿时大怒道:“有了七成的年景,你还敢谎报灾难,胆子真不小。左右……”
老人赶忙说:“大人息怒,我说的句句是真。我活了150岁了,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荒年呢!”
县官侧耳细听看了看老人。
老人说:“我今年70多岁,大儿子40多岁,小儿子30多岁,合起来不是150岁吗?”
县官听了,哭笑不得,“大胆刁民,糊涂虫一个,竟也来报案!”又喊台下的衙役,“还不赶快撵出去?”
衙役回来复命时,县官正色言道:“以后遇到这类糊涂虫报案,一律不得受理。”
2. 文言文《告荒》在线翻译有一荒年,一老人到县衙告灾情,请求少征赋税,县官问道:“麦子收了几成?”老人答道:“三成。”
县官又问棉花。老人回答说:“二成。”
县官再问稻谷。老人又问答说:“也是二成。”
县官顿时大怒道:“有了七成的年景,你还敢谎报灾难,胆子真不小。左右……”老人赶忙说:“大人息怒,我说的句句是真。
我活了150岁了,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荒年呢!”县官侧耳细听看了看老人。老人说:“我今年70多岁,大儿子40多岁,小儿子30多岁,合起来不是150岁吗?”县官听了,哭笑不得,“大胆刁民,糊涂虫一个,竟也来报案!”又喊台下的衙役,“还不赶快撵出去?”衙役回来复命时,县官正色言道:“以后遇到这类糊涂虫报案,一律不得受理。”
3. 文言文阅读(19分)题文J0阅凑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 B 解析:交通:暗中勾结。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
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5. 知识点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E 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 A 解析:准确的标点符号为:“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
秩满,家于昌乐,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复仕进。”
思路点拨 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 : 第一步,通读文段 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 逐步断句 ( 先断有把握的部分 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 ;第四步,诵读全文 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6 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答案和解析答案: D 解析:原文“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中的“其”代指王义方,而不是李义府。
后面“母曰”的话可以佐证。 思路点拨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7. 知识点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答案和解析答案:( 1 )自称父亲是颖上县令,听说病得很重,想兼程前往探视,但徒步行走不能前进,想不出好主意来。
( 2 )从前王陵的母亲用自杀来成全儿子的义节,你能尽忠立名,正是我所希望的,即使死了也不后悔。 解析: (1) 关键点:“为”是,“笃”严重,“倍道”兼程,各得 1 分,句意得 2 分。
(2) 关键点:“伏剑”,用自杀;“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判断句,“恨” 后悔;各得 1 分,句意得 2 分。 思路点拨 高考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为主,意译只是。
因此,除非你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一定要讲究字字落实。专用名词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照抄,省要补出,词类活用要准确,特殊句式要调整。
尤其要有得分点意识,学会抓关键词,书写要工整,语句要通顺,杜绝错别字。 参考译文 王义方,是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县)的人,自幼丧父,家庭非常贫困,侍奉母亲非常恭谨。
他饱读诗书,性格正直特别。因参加明经考试,前往京城,在路上遇到一个因徒步赶路而疲惫的人,对王义方说: “ 我的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做官,得了病而且很严重,想要前往探视,因徒步赶路十分疲惫不能前往。
” 王义方同情他,解下自己的马送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因此美名振动当时。不肯走访请托权贵,魏征认为他与一般人不同,准备把夫人的侄女嫁给他,他婉言谢绝了。
不久魏征去世,王义方却主动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别人问王义方这样做的原因,王义方说: “ 我先不这样做是不依附权贵,现在这样做是报答宰相的知遇之恩。
” 王义方一直和刑部尚书张亮友好,张亮犯罪,王义方受牵连被贬到吉安县做县丞。吉安处在蛮夷之间,百姓强硬固执不驯服。
王义方招集地方首领,逐渐地挑选了一些学生门徒,为他们开设讲授经书,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传授清歌短笛合奏的技艺,他们都十分高兴。不久,王义方调任洹水县 ( 今河北魏县 ) 县丞,当时张亮的侄子叫张皎从崖州回来,投靠王义方。
张皎快死的时候,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希望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王义方答应了他。因为张皎妻子年轻,王义方让家奴背着灵柩,自己从马上下来,让张皎的妻子骑着,自己步行跟着。
在原武安葬完张皎,把他的妻子儿女送回家,在张亮的坟前祭告才离去。 显庆元年,王义方升任侍御史。
当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掌朝政,有个妇女淳于氏姿色过人,因获罪被囚禁在大理寺,李义府很高兴,委托大理寺寺丞毕正义违法把她弄出监狱。高宗皇帝下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新审理淳于氏这个案子,毕正义自缢身亡。
王义方认为李义府奸邪害政,将要弹劾上奏,拿这件事问自己的母亲。母亲说: “ 从前王陵的母亲用剑自杀成就儿子的大义,你能尽忠心成就美名,这是我的心愿,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 !” 义方于是上奏皇上说: “ 皇上设置公卿大夫,想要水火互相救济,宰辅大臣互相帮助,不能独自认为是对的或认为是错的。
现在陛下安抚并拥有天下,少数民族及边远地方的人,犯罪了都不能逃避惩罚,何况皇帝身边的奸臣肆意暴虐呢 ? 灭口,这生杀的大权,不由君主发出,却向下移交给奸臣,脚下踩着霜就要想到坚硬的冰块,弥补不能太。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B2.B3.A4.(1)贼人以为我们不可能前往,(所以)正处于懈怠慵懒的状态,这样正好容易捉拿。
应该赶紧去,不要让他们散开,又去为非作歹。 (5分)(2) 赵尚宽又请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给他们,并且用官方的钱贷给百姓让他们购买耕牛。
等到三年后,长满丛杂草木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5分)1.分 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据语境,全句译成“百姓在祠堂为他建了一尊塑像”,可见,“像”应是指“塑像”,而不能解释为“形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分 析:此题较为简单,只要逐项排除即可,根据文意,②与农政无关;④从侧面反映出;⑥并未表明其勤于农政。故可作出选择。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分 析:此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需要结合原文逐一筛选、排除,其中A项中原文是“蹑其后,悉获之。”不是杀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分 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1)中,谓,“以为”义;、亟,“容易”义;且,“又”义。
每个一分,语句通顺2分; (2)计,解释为“按照”;贷,解释为:“给……”;比,“等到”义;膏腴,“肥沃的土地”。每个一分,语句通顺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是参知政事安仁的儿子。管理平阳县时。
邻县有十几个重囚徒挣破镣铐夜里逃了出来,杀死居民,将要跑到平阳境内,尚宽急忙派出武官抓捕,并说:“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容易抓捕。应该赶紧去,不要使他们散开了,再做坏事。”
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后来管理忠州时,当地有放畜蛊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
转运使持有十万斤盐,叫百姓用白银来交换,约定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尚宽先拿出储备的官币帮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费用,再慢慢地卖给百姓,这样就没有扰乱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嘉祜年间,赵尚宽凭借考核第一出任唐州郡守。
唐州一向土地肥沃,经历五代战乱,有的田地不再耕种,土地荒芜,百姓稀少,(收缴的)赋税不能满足填补徭役,官员商议想废郡为邑。赵尚宽说:“土地荒芜可以增加开垦,百妊稀少可以增加招引,哪有废除郡制的呢?”于是查看地方志。
找到议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于是增发兵卒重新疏通三处湖泊一处沟渠,灌溉农田万余顷。又指导百姓自发开挖数十条支渠,互相灌溉.四方百姓蜂拥而至,赵尚宽又请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给他们,并且用官方的钱贷给百姓让他们购买耕牛.等到三年后,长满丛杂草木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人口增加万余人。
赵尚宽勤于农政,治理有超出一般人的功劳。三司使包拯和部下的使者向皇上上奏他的事迹,仁宗听说以后很赞赏他,颁布诏令赞扬他,多次(为他)增加官俸、赏赐银两。
在唐凡生活了五年,百姓在祠堂为他建了一尊塑像,而王安石、苏轼也写下《新田》、《新渠》等诗作来赞美他后来调到同州、宿州做官,河中官府勇猛的士卒苦于校尉贪婪、暴虐,匿名上书告校尉叛变,尚宽下令烧掉上告的文书,说:“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话。”众人才安定下来。
不久就上奏罢免那个校尉,并分散士卒到其他的军营。不久有调到梓州。
尚宽离开唐凡几年,农田每天不断开垦,百姓一天比一天众多,朝廷推举功劳,让尚宽从少府监做到直龙图阁掌管梓州,后来做官一直做到司农卿,死后,皇上下诏赏赐钱币五十万贯。
5.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 解析 A ,根据此句话的意思进行 选择。
5 解析 B ,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 A 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6 解析 C ,第三段讲盟文的产生及流弊, B 项错误。
此题难度适中。 7 ( 1 )到秦昭襄王和南夷所订盟约,用珍异的“黄龙”表示决不侵犯夷人;汉高祖分封诸王侯的誓辞,用山河不变之意来寄望诸侯保持长久。
( 5 分) ( 2 )商汤还曾驾着毫无装饰的车马,去祷求免于旱灾,列举六种过失来责备自己。这就是他求雨的祝文。
到周代的太祝,掌管“顺祝”、“年祝”等六种祝辞。( 5 分) 译文 开天辟地以来,各种神灵都受到祭祀。
天地诸神既受尊祀,名山大川都按一定次序致祭。于是风调雨顺,各种谷物生长起来。
由于亿万民众的仰赖,便对神灵作美好的报答。但供献馨香的祭品,要以光明的道德为根本;祝史陈说诚信,就必须以文辞为凭借。
相传古代的神农氏,开始在岁末祭祀有关农事的八种神灵。他的祭辞说:“泥土返回自己的位置吧,水也归还到山壑间去,危害庄稼的昆虫不要兴起,草木归生于薮泽中去(不要生长在良田)!”这就是上古皇帝的祝文了。
虞舜在春天的祭田辞中说:“扛着长耜,在南亩农田上努力耕作,四海之人都有穿有吃。”为民谋利的思想,已表现在言辞中了。
到了商汤,德行一天一 天高起来。他用黑色的牛来祭告上天,把四面八方之人的罪过,都归在自己一人身上。
这就是他的祭天之词。商汤还曾驾着毫无装饰的车马,去祷求免于旱灾,列举六种过失来责备自己。
这就是他求雨的祝文。到周代的太祝,掌管“顺祝”、“年祝”等六种祝辞,用“万物齐生”等话来祭天祭地;用“光明普照”等话来拜迎日出;用“早起晚睡”等话,祝告于祖孙合庙的祭祀;用“多福无疆”等话,写进祭祖献食的祷辞;此外,即使是出师打仗时的祭天祭地,也没有不用祝文的。
这些都是为了对神灵表示虔诚,对祖先表示恭敬。 春秋以后,亵黩讨好神灵的祭祀多起来,以致祭礼祝文,无神不至。
如晋国大夫张老庆贺赵武建成新房子,有祝他长久安居于此的祷词。卫公子蒯瞶身临战场,还作了请求祖先保佑勿伤筋骨的祈祷。
可见即使在十分仓促和困难的情况下,也是要用祝祷的。至于《楚辞?招魂》,可说是祝辞最早讲究文的作品。
到汉代的各种祭祀,对所有的礼仪都很重视。汉代帝王一方面搜集儒家的议论,一方面又纳方士的办法。
于是内宫秘祝,遇有灾变,就祝祷把降罪转移到臣下或百姓身上,和商汤王把万方罪过归于自己的用意完全不同。又如汉代用侲子击鼓驱疫,简直就和越巫骗人的说法相同。
春秋以来的祝祀已经变质了。相传黄帝有对白泽兽的“祝邪之文”,东方朔写过“骂鬼之书”,于是后来的谴责咒文,就极力追求善于责骂。
只有曹植的《诰咎文》,才是正确的谴责咒文,又如《仪礼》中所讲祭祀死者的祝辞,其内容只是告请死者来享受祭品;到汉魏时的祭文,就同时还要赞美死者生前的言行。祭文中兼用赞辞,是从祭文的意义引伸出来的。
此外,汉代的帝王陵墓,还有关于迁移帝王灵柩的哀策文流传下来;周穆王的妃子盛姬死后,有“内史主持策命”的记载。“策”原只是写明送葬之物,为了表达哀伤之情才写成文的。
所以,哀策的内容和诔有相同之处,而这种哀文主要是禀告神灵的。它从赞扬死者的事迹开始,最后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内容上用近于“颂”的文体,却以“祝”文的形式来表达。
所以,汉代太祝所读的哀策,其实就是同代祝文的发展。各种文章都表现出一定的文,用于降神的祝文则要求朴实。
祝辞的写作必须真诚,要于内心无所惭愧。祈祷文的格式,须诚恳而恭敬;祭奠文的格式,应恭敬而哀伤。
这就是写祝祷文的大致要求。如班固的《涿邪山祝文》,就是诚敬的祈祷文;潘岳的《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就是恭哀的奠祭文。
列举这些同类作品加以研究,其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盟”的意思就是“明”。
用赤色的牛、白色的马,盛放在珠玉为饰的祭器中,祝告于神像前的文辞,就是“盟”。早在夏、商、周三代时的帝王,没有盟誓,有时须要约誓,用一定语言约定就分开。
到周代衰弱之后,就经常进行盟誓了;其流弊所致,竟出现要挟、强制的手段。开始是鲁国曹沫迫使齐桓公订盟,后来有赵国毛遂要挟楚王订盟。
到秦昭襄王和南夷所订盟约,用珍异的“黄龙 ”表示决不侵犯夷人;汉高祖分封诸王侯的誓辞,用山河不变之意来寄望诸侯保持长久。但任何盟誓,只有坚持道义才能贯彻到底,道义不存,就会改变原来的盟誓。
可见国家的盛衰,事在人为,盟祝之辞有何相干?如汉未臧洪在讨伐董卓时的《酸枣盟辞》,真是气断长虹;晋代刘琨的《与段匹磾盟文》,也写得意志坚贞。但他们的誓辞,不仅未能挽救汉、晋的灭亡,当初订盟的双方后来反而成为仇敌。
由此可见,信誓之辞如不出自真心诚意,订了盟也是毫无用处的。 “盟”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必须叙述有关危急情况,奖励忠孝的品德,约定同生共死,要求合力同心,请求神灵来监视,指上天来作证,以激动之情来确立诚意,并用恳切的意思来写成盟辞,这就是。